周易全解 金景芳吕绍纲著●吉林大学出版社
周易全解 金景芳吕绍纲 *PO00?4分40 吉林大学出版社
周易全解 佥景芳吕绍纲著 功任猁辑:黄曼萍 封面设计:张沐沉 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吉林省新华书店发行 (长春市解放大路85号) 长春市第九印刷广印刷 开本;850×1168毫米1/32 1989年6月第1版 印张;1775插页3 1991年2月第6次印刷 字数;443千字 印数:75001-1c5100 ISBN7-5601-0258-1/K·12 定价:760元
谨以此书 献给新中国诞生四十周年!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金量芳,102年生,辽宁义县人:旱年于辽宁省立第四师花学被,后在四 川乐山性书院受业于马一寻免生,曾任东北大学教授。现任古林大学教投,博士 导师,历史系名警主任,中因孔子基全食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制理事长,吉林 省史学会名登理平长,著有《易通8、《学弟四种》,《两易讲座》,《古史论 ,《论开因制度》,《中国划隶社会史0等 吕梨198年生,训安族,生子过宁盖菜,1958年举业于古林大学质 史系现任言林大学古暑研究所副教授,中国孔于暴金会学术委员会委黄、中因竞 春史学会理事
序 这本《周易全解》包括对《易经》和《易大传》的全部解 释。我原想自已写,想通过它来反映我几十年研究《周易》的 成果,无奈我老了,行年已八十有七,深恐长期伏案工作,体 力有所不胜。因商同我的助手吕绍纲同志合作,书稿由他撰 我仅负责删润并最后定稿 我几十年研究《周易》有哪些心得体会?反映在木书里有 哪些特点?有必要在这里作几点简单的介绍。 首先需要说的,本书的说解是恪遵孔子作《易大传》 所开辟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并不否认《周易》是卜嬷之书,而 潑眼点却不卜斂,而在于它内部所蕴藏着的思想。说得明白 些,就是我们不应宣传迷信,貝应宣传真理,宣传克思主 义 、前人对孔子《易大传》的理解,我看很不够。对《系 传》的解,我看更是错误百出。例如,在《周易》. 7卦∷者,回等貢要。或者可以说潜更重要些,闪为是卦 x所从出嘛!而前人说《易》,多看到卦,肴不列。其实, 烹个间恿,并不难懶·在《系辟传》里就有两处谈到:其一, 法时,说“是故四营前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其 淡“大《易》何为者也”时,说“是故灣之德回而神,卦之德 疗以知…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在《说卦传》里,又说“皆 者不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菩,参犬两地而倚数, 观变干阴阻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应该说这个间题在 《易六传》聖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只是人们熟视无睹了。我 在19394与《易通》时,曾着重谈了这个问题,现在我仍订认为我
的看法是正确的。 三、传卡《系辞传》在讲筮法那部分有馈简和脱字。关 锖简,宋人程颐、朱熹秈项安世已觉察到并作了更正。关于麗 字则长期以米,不见有人论及。因此,白京房、時融、带爽 郑玄、姚信、蜇遇⑩以至朱熹⑨·都把“大衍之数五十”作了 卡常错误的解释。其实“大衍之数五十”,应为“大衍之数五 十有五”,下脱“有五”二字。非常明显,上文自“天地 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九地十,天数五,地五 “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人段文 字·是为这个“大衍之数”所作的说明,否则此“十”为 无揖,而前而一大段文字为剩语,此必无之事。这一问凹, 1939年我写《易酒》时,鼽曾提出。1955年我写《易论》时, 又对“其用四卜有九”作了补充说明。略谓“五竹五”不 用,是因为全用则“分二”“扎一”“四”“归”等等以 后、得不門七八九六,不能宇爻成卦,达不到深判;目。其 所以说“其用”,正成于有不里者在。这完全是出于人为的 排,而宋产却迷信所“河图”,說是什么“皆出于理势之 然,ⅲ非人之力所能益也”,③肯定悬错误的 四、我认为《周易》-书的作所在在于思,其只想吲 主要寓于64卦的结构之中。这一点,孔子作《系前传》反复 地不厌其烦地作了说明。此外,们《序卦传》《杂像)以 及在乾坤两卦的《彖传》里也都曾论及。总的肴米,这一思想 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然而白孔子莘《易六传》 两 余,诵习者率聩瓛,无能通其意者。现于30年代后捌、读 了列宁《淡辩证法回题》,受到陷发。始对《易》中这 思怛有了初步的玊解。不久,我?《易》,遂把这-理解乓 ①见孔怀5《打易义 见《周易本义》 ⑨(另本义 2
入《易涠》中。解放后,我参加草命工作,由于长期学习马克 思主义理论,对于《周易》中这·思想的理解,又不断加深。 为了把这个问题谈清楚,下面推备多占用一些篇幅,征引有关 原文,并详细地加以闸释。 首先从《序卦传》谈起。《序卦传》于篇首说:“有天 地、然后万物生焉。”这个“天地”是指什么说的?很明显,是 指64釙中为首的乾坤两卦。乾纯阳,象天,坤纯阴,象地。《易 纬·乾凿度》说:“乾坤相并俱生。”所以,乾坤两卦实际上 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周易》作者事实上是利用64卦结构来 反映他的世界观,丽用为首的乾坤两卦代表天地。那末,依据 《周易》的这个观点来说,乾坤之前是什么呢?我认为乾坤之 前是太极。《系辞传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个 “两仪”就是一对矛盾,说它是阴阳可以,说它是天地、乾坤 都可以。而太极亦名太一,它是绝对的一,整体的→,浑沌未 分的一。许慎《说文·一部》于“一”下说;“惟初太极,道 立亍一,分天地,化成万物”。许慎这种说法,正是复述 《周易》的观点。译成今日的语言,许慎所说的“造分天地” 就是一分为二。同祥,许慎所说的“化成万物”,就悬《序卦 传》所说的“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自64卦的结枃来看,乾 坤是天地,其余诸卦则是天地所产生的万物。 《系辞传上》讲法时说:“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 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于,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 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这实际上也是说“有天地然后 万物生焉”的问题。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加以说明,这 就是《系辞传上》所说的“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 物之数也”。这个“万物之数”当然包括乾坤在内。这样,怎 么说天地生万物呢?据我理解,这是说乾坤两卦既是生万物的 天地,同时叉是在天地生万物当中一个独立的环节。这一点, 从“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就可以看得出来。因为期是一
岁,一岁分四时。四时之中,自天来说,有寒有暑,自地来 说,有然有成。总起来说是天地生万物,分开来说则是天资始 地资生。所以,在天地生万倒的构想当中,乾坤又是一个独 立的环节。这说明什么呢?它说明所谓天地生万物并不是一次 完成的,而是天地的不停顿地运行,万物在不断出生。《老 子》说:“犬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不屈,动而愈出”,看 米是对的。 《系辭传上》说:“乾坤其《易》之蕴耶1乾坤成列而 《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 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这段话是孔子对《周易》64卦结构的思 想所作的最全面、最精确的阐释。“乾坤其《易》之蕴”,就 是说《周易》64卦结构的全部意义都蕴藏在乾坤两卦之中。所 谓全部意义包括乾坤是天地;64卦是乾坤作为天地所产生的万 物;以及64卦作为天地生万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若千环节 和各个环节之间的递嬗规律;与最后两卦既济未济在64卦中的 特殊意义。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是说当乾坤两卦排列 在64卦之首时,《易》,即64卦的变化发展已经存在里边了 具休说,乾纯阳,坤纯阴,乾坤是一个矛眉统一体。由这个矛 盾统一体的变化发展而产生64卦。64卦的排列,每两卦不反则 对。例如乾与坤是对,屯与蒙是反。从《序卦传》看,自屯以 下,卦与卦之间的递嬗,都是用“…必……”或“……不可 以……”等字样,表明64卦的形成是由乾坤两卦的变化发展, 而这个变化发展是育规律的。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 矣。”这段话实际上是对64卦最后两卦既济未济的特殊意义所 作的说明。亦即“乾坤毁则无以见《易》”,说的是既济, “《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说的是未济。64卦作 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看,可以看到,开始时,乾纯阳,坤纯阴
最不平衡。当发展到既济,则六爻“刚柔正而位当”即已达到 平衡。乾坤之变化发展,本来由于阴阳不平衡。一旦达到平 衡,这就等于乾坤毁了。“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意思是说 矛盾既已解决,就再也看不到变化发展了。《杂卦传》说 “既济定也”,所谈的也是这个问题。“《易》不可见,则乾 坤或几乎息矣,”这个“几乎息”三字大可玩味。“几乎息” 实际上是说没有息,只是象息罢了。几乎息是指既济,没有 总是指未济。《序卦传》说:“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 焉”。正是说明未济是没有息。在64卦结构中,既济与未济处于 一个环节,而既济说几乎息,未济说没有息,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说卦从乾坤到既济未济,只是完成一个大的发展阶段。 变化发展并没有终止,而且也不可能终止,因为时间是无限的, 空间是无限的,物质运动也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有人说:“《系 辞》说变化的发生,不是由于阴与阳的斗争,而是由于阴与阳的 和请,不是向前发展,而是终而复始的循环、重复”我认为这 种说法,不是有意歪曲,就是没有读通《周易》,肯定是不对的。 《系辞传下》说:“子日,乾坤其《易》之门耶!乾阳物 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 明之德。”这是孔子又一次阐述《周易》64卦的结构问题。那 末,说“《易》之门”与说“《易》之蕴”有什么不同呢?我 认为,不同在于“《易》之蕴”是全而地谈,而‘《易》之 门”是着重地就乾坤这一矛盾来谈的。“乾阳物也,坤阴 物也”,正是说乾坤是一对矛盾。“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则 是说64卦之刚柔,不是别的,是由于乾坤二卦内部的矛盾和斗 争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一个问题,是这个 “门”字在《系辞传》另一个地方,有确切的训释。它说,“阖 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所以,这个“门”宇实生动地说明了乾坤这对矛盾在其变化发 展当中的情况。“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则是指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