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上海;200433) 谢金良 人类正在加紧走向全球化,文化研究和文化发展也必将走向全球化。纵观当今人类的几 千年文明史,早期的几大灿烂文明中得以长存并不断发扬光大的应该首推中国文化。中国文 化是目前世界上影响人口最多的,也是流传得最为广泛和久远的优秀文化之一。作为东方文 化的典型,与相邻的印度文化、日本文化、朝韩文化、伊斯兰文化等水乳交融,成为足以与 欧美等西方思想文化形态相媲美的代表性文化。随着西学东渐、西学中用的脚步加快,中国 文化的深层潜力越发表现出和谐相融的思想魅力,正在引领人类走向共同繁荣发展的文化 圈。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彰显 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文化的造就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 随便一些人轻易创造的,而是蕴涵着无数中华贤哲几千年来的辛劳与智慧,是真正久经考验 而能历久弥新不断与时俱进的特色文化。因此,研究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在当下的学 术进程中显得尤为必要,对人类的发展、民族的交融、世界的和平乃至文化的繁荣也都是大 有益处的。当然,正确理解中国文化发展和研究的历史,也是尤为必要的,不啻为研究中国 文化的前提和关键 一、中国文化研究历史总体回顾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浩繁,流派众多,影响广泛。中国文化产生于 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史前时期,随着时代和地域的改变而持续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远在传说 中的伏羲画卦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思维模式雏形出现,于是以阴阳相互关系为思辨对 象的中国文化就正式走进历史。经过史初无数先祖的经验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崇尚阴阳和 谐互动的《周易》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化,引领了先秦诸子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使中国文化 显得更加悠久和灿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思想文化,既是对中国远古漫长历史传统文化思 想的继承和总结,也是对当时各种现实问题的积极思考和应对,更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研 究源源不绝的根源和动力。毫无疑问,中国文化传统是立足先秦经学和诸子文化而形成的, 中国文化研究和发展也始终没有离开先秦文化。因此,溯本求源,从先秦文化开始,正确 理解先秦时期的诸子文化典籍,才是中国文化研究的正确门径。 回顾中国文化研究,历史漫长,情况复杂,问题繁多。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文化始 终是在探究中前进和发展的。从圣人画卦到工具发明,从神农尝百草到黄帝出《内经》,从 八卦通物象到仓颉造汉字,从史巫测日占卜到《易经》卦爻辞面世……史前的华夏祖先不断 运用阴阳思维创造文明的奇迹,不断在研究中推动华夏文化走向辉煌。那是一段几乎没有文 字历史的历史,有幸的是近百年来大量出土的文物让人得以见证当时文明的程度。当夏、商 的青铜文化鼎盛至极时,铁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化又迅速翻开崭新的一页。自西周以来 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社会文化领域也相应发生变化。至少到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的许多文化品种和特色都己经形成,在满足衣、食、住、行、礼、记、医、卜方面都有 自己的发明创造,并形成以中正和谐为审美特质的文化模式。流传至今的先秦五经和百家经 典,不仅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思想的成熟,文化的多样,也同样诉说着一个民族文化形
中国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上海;200433) 谢金良 人类正在加紧走向全球化,文化研究和文化发展也必将走向全球化。纵观当今人类的几 千年文明史,早期的几大灿烂文明中得以长存并不断发扬光大的应该首推中国文化。中国文 化是目前世界上影响人口最多的,也是流传得最为广泛和久远的优秀文化之一。作为东方文 化的典型,与相邻的印度文化、日本文化、朝韩文化、伊斯兰文化等水乳交融,成为足以与 欧美等西方思想文化形态相媲美的代表性文化。随着西学东渐、西学中用的脚步加快,中国 文化的深层潜力越发表现出和谐相融的思想魅力,正在引领人类走向共同繁荣发展的文化 圈。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彰显 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文化的造就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 随便一些人轻易创造的,而是蕴涵着无数中华贤哲几千年来的辛劳与智慧,是真正久经考验 而能历久弥新不断与时俱进的特色文化。因此,研究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在当下的学 术进程中显得尤为必要,对人类的发展、民族的交融、世界的和平乃至文化的繁荣也都是大 有益处的。当然,正确理解中国文化发展和研究的历史,也是尤为必要的,不啻为研究中国 文化的前提和关键。 一、中国文化研究历史总体回顾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浩繁,流派众多,影响广泛。中国文化产生于 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史前时期,随着时代和地域的改变而持续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远在传说 中的伏羲画卦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思维模式雏形出现,于是以阴阳相互关系为思辨对 象的中国文化就正式走进历史。经过史初无数先祖的经验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崇尚阴阳和 谐互动的《周易》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化,引领了先秦诸子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使中国文化 显得更加悠久和灿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思想文化,既是对中国远古漫长历史传统文化思 想的继承和总结,也是对当时各种现实问题的积极思考和应对,更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研 究源源不绝的根源和动力。毫无疑问,中国文化传统是立足先秦经学和诸子文化而形成的, 中国文化研究和发展也始终没有离开先秦文化。因此,溯本求源,从先秦文化开始,正确 理解先秦时期的诸子文化典籍,才是中国文化研究的正确门径。 回顾中国文化研究,历史漫长,情况复杂,问题繁多。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文化始 终是在探究中前进和发展的。从圣人画卦到工具发明,从神农尝百草到黄帝出《内经》,从 八卦通物象到仓颉造汉字,从史巫测日占卜到《易经》卦爻辞面世……史前的华夏祖先不断 运用阴阳思维创造文明的奇迹,不断在研究中推动华夏文化走向辉煌。那是一段几乎没有文 字历史的历史,有幸的是近百年来大量出土的文物让人得以见证当时文明的程度。当夏、商 的青铜文化鼎盛至极时,铁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化又迅速翻开崭新的一页。自西周以来, 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社会文化领域也相应发生变化。至少到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的许多文化品种和特色都已经形成,在满足衣、食、住、行、礼、记、医、卜方面都有 自己的发明创造,并形成以中正和谐为审美特质的文化模式。流传至今的先秦五经和百家经 典,不仅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思想的成熟,文化的多样,也同样诉说着一个民族文化形
成和崛起的不平凡历程,并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几种面向。 种面向是先秦五经典籍在持续不断的研究中变异和创新。尽管经历秦始皇的焚书坑 儒,或载之竹籍或口耳相传的《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种重要经典,还是以 顽强的生命力延传到汉代。尽管因此开启了中国学术文化史上的今古文之争,但仍无碍于儒 家经典长期立于学官成为显学,甚至有助于独具中国特色的经学文化长盛不衰。师法和家法 的门户之见,抵挡不了思想文化的交融和合流,于是儒家经学文化史上依旧是人才辈出,硕 果累累,高潮迭起。即使多了道与佛的参合,儒家的经典文化仍然魅力不减,甚至是得以洗 心革面,胜过从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学文化,在道学与佛学文化的配合下,逐渐形成 今日以儒道佛文化为核心的多样统一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不难发现,中华文化的正统是以 先秦五经为代表的典籍文化一一以儒家经典为核心、以儒、道、佛的典籍为重要组成部分、 囊括其它各种历代百家图籍所形成的浩如烟海的中国古籍文化。典籍文化见证了中国古代哲 学、史学、文学、美学等思想文化的发展一一先秦子学、汉代经学、六朝玄学、隋唐禅学、 宋代理学、明代心学、清代实学:也包容了儒、道、佛等宗教文化的发展,甚至由此影响到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此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为雕刻、印刷、造纸、装帧、校勘、收藏等,而 硏究方式则是不断围绕典籍文本的传、笺、音、注、疏、解、释、考、辨、正义、本义、阐 解、集注、集解、校释、辑佚、丛编、目录、版本、校勘、音韵、典故、类书、引得等。因 此,研治中国文化离不开古代典籍,也离不开传统的治学方法 另一种面向是源于上古的史官文化而秉承《春秋》史书传统开创的。中国自古及今有 修史的传统,《尚书》开其先河,《春秋》成编年体例,《史记》创正宗历史,《汉书》始以断 代,自《清史稿》出,中国拥有纪录完备的正史凡二十五部,还有许多私人著述的野史,以 及各种地方志、谱牒、碑记等,朝代分明,卷帙清晰,包罗万象,巨细无遗,造就了洋洋大 观的中国史籍文化,使之真正成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国度。透过史籍文化,可以发现历朝历代 的典章制度、礼节民俗、重大事件、科技发明、稀奇怪事、名人传记等,可以以古鉴今和继 往开来,由此梳理中国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谱写无数动人的古代中国传说。因此,研治中 国文化必须依托中国的史籍,才能紧紧把握正确的方向。 还有一种面向是延传诸子百家的言说思维方式而开启的私人著述文化。著述文化与典 籍文化、史籍文化是有相同之处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典籍与史籍文化属于官方主 流文化,那么著述文化则属于民间的非主流文化。著述文化的范围无疑是广泛的,无所不包 无所不及;既有围绕经典的阐说,更有个人的心得笔记、事迹传闻、独门绝招、文学创作 思想主张,往往能补正史典籍之偏颇与不足,亦能具体再现某家某派的独特与创新,不失为 文化研究最好的佐证材料。因此,研究某一特色的中国文化,必须尽可能掌握相关的著述文 化典籍,方能更加客观真实地看清事相缘由。 以上三种不同的路向,实际上是殊途同归,共同推陈出新,谱写了中国文化的新篇章, 留给后人的既有汗牛充栋的古籍和纷繁多样的文化,也有神奇独特的魅力和经久不衰的精 神。在这些路向的研究中,古代学者大多是在传承中开新,在解读中阐理,在阐释中立论, 没有单纯的理论著作,也没有纯粹抽象的思辨见解,甚至没有严格的学术规范。这是与西学 大相径庭的!尽管其中沉淀着学术思想的陈腐,但仍彰显着中国文化的魅力,让人如沐春风 般陶醉在和缓舒畅的美梦里,真似“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也许正因为如 此,时至今日,许多学者还是以阅读中国古书为乐,从中可以提高个人修养,自然达到养生 养性而快活长乐的境界 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研究仍再延续三种路向,但有根本性改变。主要是儒家思想衰落 经学开始缺席,呈现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术文化格局。西学的引进,逐渐改变了 以往的研究方式,出现了以学科理论思想为平台的研究模式,并开始运用西学的理论作为评 价中国文化学说的标准直至今天,也因此衍生了许多高倡西学精神的文化产品,导致了中国
成和崛起的不平凡历程,并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几种面向。 一种面向是先秦五经典籍在持续不断的研究中变异和创新。尽管经历秦始皇的焚书坑 儒,或载之竹籍或口耳相传的《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种重要经典,还是以 顽强的生命力延传到汉代。尽管因此开启了中国学术文化史上的今古文之争,但仍无碍于儒 家经典长期立于学官成为显学,甚至有助于独具中国特色的经学文化长盛不衰。师法和家法 的门户之见,抵挡不了思想文化的交融和合流,于是儒家经学文化史上依旧是人才辈出,硕 果累累,高潮迭起。即使多了道与佛的参合,儒家的经典文化仍然魅力不减,甚至是得以洗 心革面,胜过从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学文化,在道学与佛学文化的配合下,逐渐形成 今日以儒道佛文化为核心的多样统一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不难发现,中华文化的正统是以 先秦五经为代表的典籍文化——以儒家经典为核心、以儒、道、佛的典籍为重要组成部分、 囊括其它各种历代百家图籍所形成的浩如烟海的中国古籍文化。典籍文化见证了中国古代哲 学、史学、文学、美学等思想文化的发展——先秦子学、汉代经学、六朝玄学、隋唐禅学、 宋代理学、明代心学、清代实学;也包容了儒、道、佛等宗教文化的发展,甚至由此影响到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此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为雕刻、印刷、造纸、装帧、校勘、收藏等,而 研究方式则是不断围绕典籍文本的传、笺、音、注、疏、解、释、考、辨、正义、本义、阐 解、集注、集解、校释、辑佚、丛编、目录、版本、校勘、音韵、典故、类书、引得等。因 此,研治中国文化离不开古代典籍,也离不开传统的治学方法。 另一种面向是源于上古的史官文化而秉承《春秋》史书传统开创的。中国自古及今有 修史的传统,《尚书》开其先河,《春秋》成编年体例,《史记》创正宗历史,《汉书》始以断 代,自《清史稿》出,中国拥有纪录完备的正史凡二十五部,还有许多私人著述的野史,以 及各种地方志、谱牒、碑记等,朝代分明,卷帙清晰,包罗万象,巨细无遗,造就了洋洋大 观的中国史籍文化,使之真正成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国度。透过史籍文化,可以发现历朝历代 的典章制度、礼节民俗、重大事件、科技发明、稀奇怪事、名人传记等,可以以古鉴今和继 往开来,由此梳理中国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谱写无数动人的古代中国传说。因此,研治中 国文化必须依托中国的史籍,才能紧紧把握正确的方向。 还有一种面向是延传诸子百家的言说思维方式而开启的私人著述文化。著述文化与典 籍文化、史籍文化是有相同之处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典籍与史籍文化属于官方主 流文化,那么著述文化则属于民间的非主流文化。著述文化的范围无疑是广泛的,无所不包, 无所不及;既有围绕经典的阐说,更有个人的心得笔记、事迹传闻、独门绝招、文学创作、 思想主张,往往能补正史典籍之偏颇与不足,亦能具体再现某家某派的独特与创新,不失为 文化研究最好的佐证材料。因此,研究某一特色的中国文化,必须尽可能掌握相关的著述文 化典籍,方能更加客观真实地看清事相缘由。 以上三种不同的路向,实际上是殊途同归,共同推陈出新,谱写了中国文化的新篇章, 留给后人的既有汗牛充栋的古籍和纷繁多样的文化,也有神奇独特的魅力和经久不衰的精 神。在这些路向的研究中,古代学者大多是在传承中开新,在解读中阐理,在阐释中立论, 没有单纯的理论著作,也没有纯粹抽象的思辨见解,甚至没有严格的学术规范。这是与西学 大相径庭的!尽管其中沉淀着学术思想的陈腐,但仍彰显着中国文化的魅力,让人如沐春风 般陶醉在和缓舒畅的美梦里,真似“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也许正因为如 此,时至今日,许多学者还是以阅读中国古书为乐,从中可以提高个人修养,自然达到养生 养性而快活长乐的境界。 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研究仍再延续三种路向,但有根本性改变。主要是儒家思想衰落, 经学开始缺席,呈现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术文化格局。西学的引进,逐渐改变了 以往的研究方式,出现了以学科理论思想为平台的研究模式,并开始运用西学的理论作为评 价中国文化学说的标准直至今天,也因此衍生了许多高倡西学精神的文化产品,导致了中国
文化研究近百年来的衰退。尽管出现了一批新儒家代表人物,但其影响一直都是有限的。但 从整个过程看,即使西学也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中国化了。于是, 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出现了,甚至延续到今天。从清末以来,出现了一批提倡中国学术文化 力图补偏救弊治国的国学大师,诸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胡适、鲁迅、熊十力、马一 浮、陈寅恪、冯友兰、张岱年等,这些人大多有一定西学背景,见解独特,著作等身,都是 对中国学术文化深有研究和建树,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这些大师的著作,是中国文化精神 的崭新代表,也是我们今日研究中国文化不可逾越的门槛 而在大师稀缺的当代,尽管缺乏学界的领袖巨擘,但也不乏学者精英,更加具体深入地 研究中国文化。海外的中国学和汉学研究,方兴未艾,也同样取得很大的成就。无论是研究 项目的规模数量,还是研究的深广度,从整体上看都是超越前人的。尤其是新的改革开放时 代、新的先进科学技术、新的出土文物材料、新的交相比较思维、新的教育科研机制,使得 文化研究空前繁荣,成果日新月异,局面前所未有。一个没有大师、呼唤大师的年代,反而 造就了一个学术繁荣的时代。尽管其中仍不乏粗制滥造的学术垃圾,但创新性开拓性的成果 还是不少的,这也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因此,研究现当代中国文化,既要倾听那 些权威大师的言论,更要关注一些名家名作以及一些富有代表性的力作。 反观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根本问题上:一是对经典的解读,主要是 先秦经典,也包括道学、佛学的重要典籍。二是对国民的关注,主要是国计民生,不断思考 社会该向何处去的问题。三是对传统的态度,主要是如何面对,究竟是继承还是抛弃或扬弃 的问题。四是对真相的探究,主要是史书记载,如何还原和考订历史的真相。五是对遗产 的鉴护,如何收藏、评鉴、仿造、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六是对文物的研究,如何通过考古 发掘破译文化谜结、修正文明历史。这些问题大多是自古及今存在着,虽然不断有研究的阶 段性成果出现,但一直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一致答案。因为,历史的真相早已掩蔽,而人们 求知的欲望却是没有极限的。现实如此的矛盾,真相如此的隐蔽,内构成人类心灵的美好憧 憬,虚幻成文化本身的神奇魅力,也是古今学者前仆后继而乐此不疲的永恒动力。总的来看, 文化研究离不开对真相的探究,对传统的张扬,对人性的尊崇,对现实的超越,对理想的向 往,对幸福的追求。中国文化研究,更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及,异彩纷呈,妙不可言。当我 们把研究的方向转向人本身时,中国文化就显得更有用武之地。其中丰富的遗产宝藏、文明 智慧,都有待人们去发现和运用! 二、中国文化研究海内外发展现状 近三十年来,中国文化研究盛况空前,颇有成就,学者遍布海内外,成果涵括文史哲 (一)研究范围广泛,种类繁多,特色鲜明。 重要对象:以儒(儒学、儒家、儒教、经学)、道(道学、道家、道教、丹道)、佛(佛 学、佛法、佛教、禅宗)三教文化的研究为重点,全面梳理中国哲学、思想、文化、易学、 史学、文学、美学、管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军事学等方面的历史与成就。其中,易学与 儒道佛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研究的核心,备受海内外学者瞩目 百家文化:除儒家、道家以外,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等也备受关注 术数文化:伴随着易学文化热出现,冠以预测科学的名目,有风水、命相、算命、择吉、 取名、占星、六壬、奇门、占卜等。谶纬文化也因此受到关注。与本土固有的宗教文化信仰 交错在一起,形成一股难以抗拒的迷信思潮 考古文化:半坡文化、氏族文化、青铜文化、甲骨文化、简帛文化、古墓文化、三星堆 文化、红山文化、兵马俑文化、博物馆文化等
文化研究近百年来的衰退。尽管出现了一批新儒家代表人物,但其影响一直都是有限的。但 从整个过程看,即使西学也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中国化了。于是, 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出现了,甚至延续到今天。从清末以来,出现了一批提倡中国学术文化 力图补偏救弊治国的国学大师,诸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胡适、鲁迅、熊十力、马一 浮、陈寅恪、冯友兰、张岱年等,这些人大多有一定西学背景,见解独特,著作等身,都是 对中国学术文化深有研究和建树,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这些大师的著作,是中国文化精神 的崭新代表,也是我们今日研究中国文化不可逾越的门槛。 而在大师稀缺的当代,尽管缺乏学界的领袖巨擘,但也不乏学者精英,更加具体深入地 研究中国文化。海外的中国学和汉学研究,方兴未艾,也同样取得很大的成就。无论是研究 项目的规模数量,还是研究的深广度,从整体上看都是超越前人的。尤其是新的改革开放时 代、新的先进科学技术、新的出土文物材料、新的交相比较思维、新的教育科研机制,使得 文化研究空前繁荣,成果日新月异,局面前所未有。一个没有大师、呼唤大师的年代,反而 造就了一个学术繁荣的时代。尽管其中仍不乏粗制滥造的学术垃圾,但创新性开拓性的成果 还是不少的,这也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因此,研究现当代中国文化,既要倾听那 些权威大师的言论,更要关注一些名家名作以及一些富有代表性的力作。 反观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根本问题上:一是对经典的解读,主要是 先秦经典,也包括道学、佛学的重要典籍。二是对国民的关注,主要是国计民生,不断思考 社会该向何处去的问题。三是对传统的态度,主要是如何面对,究竟是继承还是抛弃或扬弃 的问题。四是对真相的探究,主要是史书记载,如何还原和考订历史的真相。五是对遗产 的鉴护,如何收藏、评鉴、仿造、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六是对文物的研究,如何通过考古 发掘破译文化谜结、修正文明历史。这些问题大多是自古及今存在着,虽然不断有研究的阶 段性成果出现,但一直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一致答案。因为,历史的真相早已掩蔽,而人们 求知的欲望却是没有极限的。现实如此的矛盾,真相如此的隐蔽,内构成人类心灵的美好憧 憬,虚幻成文化本身的神奇魅力,也是古今学者前仆后继而乐此不疲的永恒动力。总的来看, 文化研究离不开对真相的探究,对传统的张扬,对人性的尊崇,对现实的超越,对理想的向 往,对幸福的追求。中国文化研究,更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及,异彩纷呈,妙不可言。当我 们把研究的方向转向人本身时,中国文化就显得更有用武之地。其中丰富的遗产宝藏、文明 智慧,都有待人们去发现和运用! 二、中国文化研究海内外发展现状 近三十年来,中国文化研究盛况空前,颇有成就,学者遍布海内外,成果涵括文史哲。 (一)研究范围广泛,种类繁多,特色鲜明。 重要对象:以儒(儒学、儒家、儒教、经学)、道(道学、道家、道教、丹道)、佛(佛 学、佛法、佛教、禅宗)三教文化的研究为重点,全面梳理中国哲学、思想、文化、易学、 史学、文学、美学、管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军事学等方面的历史与成就。其中,易学与 儒道佛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研究的核心,备受海内外学者瞩目。 百家文化:除儒家、道家以外,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等也备受关注。 术数文化:伴随着易学文化热出现,冠以预测科学的名目,有风水、命相、算命、择吉、 取名、占星、六壬、奇门、占卜等。谶纬文化也因此受到关注。与本土固有的宗教文化信仰 交错在一起,形成一股难以抗拒的迷信思潮。 考古文化:半坡文化、氏族文化、青铜文化、甲骨文化、简帛文化、古墓文化、三星堆 文化、红山文化、兵马俑文化、博物馆文化等
大众文化:梦文化、数文化、性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棋文化、饮食文化、休闲文化、 语言文化、方言文化、服饰文化、丧葬文化、婚庆文化、花鸟文化、艺术文化、审美文化 风俗文化、礼节文化、医学文化、宗教文化、城墙文化、教育文化、体育文化、农耕文化 中医文化:按摩、针灸、推拿、拔罐、膏药、草药、补药、毒药、药方、药房等 性别文化:男性、女性、同性、妓女、太监、妻妾、丫环、嫔妃、儿童、青年、老年等 阶层文化:贵族文化、平民文化、精英文化、学者文化、名人文化、帝王文化、土大夫 文化、将帅文化、史官文化、商人文化、乞丐文化、宦官文化、网友文化、奴仆文化等 区域文化:闽文化、粤文化、赣文化、晋文化等:东北文化,西北文化、北方文化、南 方文化、西南文化:海洋文化、森林文化、海边文化、郊野文化、草原文化、水乡文化、雪 域文化、沙漠文化等:;客家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台湾文化、香港文化、 澳门文化:敦煌文化、妈祖文化、石窟文化、高原文化等。 朝代文化:汉代、唐代、宋代、清代:先秦、六朝、五代: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民族文化:汉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壮族等五十六个民族的文 化。还有研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异同等。 民间文化:玉器、丝绸、瓷器、奇石、书法、诗词、韵文、绘画、音乐、舞蹈、中医、 武术、天文、园林、戏曲、杂技、祭祀、雕刻、建筑、家具、姓名、养生、管理、军事、谋 略、桥梁、寺庙、道观、长城、扇子、镖局、塱像、宫廷、楼台、佛塔、乐器、兵器、古玩、 徽章、烟草、围棋、象棋、篆刻、剪纸、纸艺、山歌、月饼、糕点、烟花、爆竹、楹联、汤 丸、粽子、元宵、龙舟、傩戏、木偶、高跷、舞狮、舞龙、插花、说书、评书、相声、小品、 卖艺、火锅、谱牒、宗族、首饰、碑石、图腾、禁忌、避讳、祠堂、缠脚、婚宴等等文化。 旅游文化:名山文化,有三山五岳,如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等五岳,蓬莱、 方丈、瀛洲等传说的三山,雁荡山、庐山、黄山等广为流传的三山,还有普陀山、五台山 九华山、峨眉山等佛教名山,龙虎山、青城山、崂山、茅山等道教名山,更有武夷山、三清 山、张家界、九寨沟等许多风景名胜;大川文化,有长江黄河,以及分布在东西南北中美丽 的江湖河海溪池沟渠等:古迹文化,有故宫长城,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古代建筑遗存遗址等 美食文化,有鲁、川、苏、粤、闽、浙、湘、徽等八大菜系,还有到处与众不同的风味小吃 和特产。此外,还有令人心驰神往的西藏、云南、青海、新疆、内蒙古等边疆风情文化。 综合文化:龙文化、凤文化、节日文化、炎黄文化、太极文化、都市文化、市井文化、 装饰文化、色情文化、武侠文化、海盜文化、红色文化、黄色文化、白色文化、方位文化 生日文化、命理文化、神秘文化、和谐文化等。 在我看来,所谓文化就是一种习俗,一种讲究,一种特色,甚至是一种偶然的怀念,是 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化身。尽管中国文化丰富多样,千差万别,仍凸显出较为共 同的审美特质:尚中、崇正、求吉、趋和、美化、和谐 (二)研究项目较多,其中有不少重大的课题,成果也较为显着。 盘点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化研究,主要有六件大事:一是宏观叙事。或个人或集体合作 撰写各种各样的文化史,填补一项又一项研究空白;也有不少重要经典和特色文化的专题研 究。比较常见的是中国通史、文学史、佛教史、哲学史、思想史、道教史、文化史、学术史、 禅宗史、易学史等,比较典型的有南京大学已故校长匡亚明先生主持的中国思想家评传。 是典籍整理。对各类文化典籍加以收集整理、校勘注释、影印出版等。影响较大的是,《续 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道藏》、《中华佛藏》、《儒臧》《全唐诗》、《全唐文》等大型古 籍丛书的整理出版。三是考古发现。每年都有重大考古发现,具有重大学术文化意义的是湖 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和湖北荆门郭店战国墓群出土的简帛文字,还有上海博物馆新藏的战国楚 竹书,都给中国文化研究带来了震撼,目前还都是研究的热点:前几年由李学勤先生主持的 夏商周断代工程,也是一项颇为重大的文化研究项目。四是学术研讨。以各种文化思想研究
大众文化:梦文化、数文化、性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棋文化、饮食文化、休闲文化、 语言文化、方言文化、服饰文化、丧葬文化、婚庆文化、花鸟文化、艺术文化、审美文化、 风俗文化、礼节文化、医学文化、宗教文化、城墙文化、教育文化、体育文化、农耕文化。 中医文化:按摩、针灸、推拿、拔罐、膏药、草药、补药、毒药、药方、药房等。 性别文化:男性、女性、同性、妓女、太监、妻妾、丫环、嫔妃、儿童、青年、老年等。 阶层文化:贵族文化、平民文化、精英文化、学者文化、名人文化、帝王文化、士大夫 文化、将帅文化、史官文化、商人文化、乞丐文化、宦官文化、网友文化、奴仆文化等。 区域文化:闽文化、粤文化、赣文化、晋文化等;东北文化,西北文化、北方文化、南 方文化、西南文化;海洋文化、森林文化、海边文化、郊野文化、草原文化、水乡文化、雪 域文化、沙漠文化等;客家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台湾文化、香港文化、 澳门文化;敦煌文化、妈祖文化、石窟文化、高原文化等。 朝代文化:汉代、唐代、宋代、清代;先秦、六朝、五代;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民族文化:汉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壮族等五十六个民族的文 化。还有研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异同等。 民间文化:玉器、丝绸、瓷器、奇石、书法、诗词、韵文、绘画、音乐、舞蹈、中医、 武术、天文、园林、戏曲、杂技、祭祀、雕刻、建筑、家具、姓名、养生、管理、军事、谋 略、桥梁、寺庙、道观、长城、扇子、镖局、塑像、宫廷、楼台、佛塔、乐器、兵器、古玩、 徽章、烟草、围棋、象棋、篆刻、剪纸、纸艺、山歌、月饼、糕点、烟花、爆竹、楹联、汤 丸、粽子、元宵、龙舟、傩戏、木偶、高跷、舞狮、舞龙、插花、说书、评书、相声、小品、 卖艺、火锅、谱牒、宗族、首饰、碑石、图腾、禁忌、避讳、祠堂、缠脚、婚宴等等文化。 旅游文化:名山文化,有三山五岳,如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等五岳,蓬莱、 方丈、瀛洲等传说的三山,雁荡山、庐山、黄山等广为流传的三山,还有普陀山、五台山、 九华山、峨眉山等佛教名山,龙虎山、青城山、崂山、茅山等道教名山,更有武夷山、三清 山、张家界、九寨沟等许多风景名胜;大川文化,有长江黄河,以及分布在东西南北中美丽 的江湖河海溪池沟渠等;古迹文化,有故宫长城,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古代建筑遗存遗址等; 美食文化,有鲁、川、苏、粤、闽、浙、湘、徽等八大菜系,还有到处与众不同的风味小吃 和特产。此外,还有令人心驰神往的西藏、云南、青海、新疆、内蒙古等边疆风情文化。 综合文化:龙文化、凤文化、节日文化、炎黄文化、太极文化、都市文化、市井文化、 装饰文化、色情文化、武侠文化、海盗文化、红色文化、黄色文化、白色文化、方位文化、 生日文化、命理文化、神秘文化、和谐文化等。 在我看来,所谓文化就是一种习俗,一种讲究,一种特色,甚至是一种偶然的怀念,是 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化身。尽管中国文化丰富多样,千差万别,仍凸显出较为共 同的审美特质:尚中、崇正、求吉、趋和、美化、和谐。 (二)研究项目较多,其中有不少重大的课题,成果也较为显著。 盘点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化研究,主要有六件大事:一是宏观叙事。或个人或集体合作 撰写各种各样的文化史,填补一项又一项研究空白;也有不少重要经典和特色文化的专题研 究。比较常见的是中国通史、文学史、佛教史、哲学史、思想史、道教史、文化史、学术史、 禅宗史、易学史等,比较典型的有南京大学已故校长匡亚明先生主持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二 是典籍整理。对各类文化典籍加以收集整理、校勘注释、影印出版等。影响较大的是,《续 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道藏》、《中华佛藏》、《儒藏》、《全唐诗》、《全唐文》等大型古 籍丛书的整理出版。三是考古发现。每年都有重大考古发现,具有重大学术文化意义的是湖 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和湖北荆门郭店战国墓群出土的简帛文字,还有上海博物馆新藏的战国楚 竹书,都给中国文化研究带来了震撼,目前还都是研究的热点;前几年由李学勤先生主持的 夏商周断代工程,也是一项颇为重大的文化研究项目。四是学术研讨。以各种文化思想研究
为名目召开全国性或国际性的硏讨会,也有一些学会内部的座谈会、交流会、年会等,往往 与文化考察、名胜旅游相结合,甚至与地方经济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与 传播。五是文化申遗。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陆续申请了一些世界文化保护遗产;近几 年,也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遴选了几批重点保护品种,包括选定一些文化艺术 的传承人。六是文化传播。开始把文化当作产业来经营,开办文化公司,举办各种文化节会 把繁荣文化当作发展经济的金钥匙,使得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堕入世俗功利的魔窟,逐渐丧失 风俗文化的本然和本色。这也是当今中国文化得以传播和普及的主要方式 (三)研究机构较多,也较分散,研究人员相对有限。(以上海和复旦大学为例)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大都市,文化研究也是非常活跃的,仅次于北京。上海社 科院、上海博物馆、上海文化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 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单位都拥有一些中国文化研究机构和人员。但是, 纯粹以中国文化设立研究机构(院、所、中心)的几乎没有。即使在一个单位里,也很难出 现研究中国文化的人员都在同一个机构里。比如,复旦大学作为一所全国重点的综合性大学, 中国文化研究开始主要分布在中文、历史、哲学三大院系。现在相关的机构有:中文系、历 史系、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文史研究院、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台港文化研究宄中 心、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当代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中日书画 研究中心、文艺学美学研究中心、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文化 遗产研究中心、儒学文化研究中心等。可以说,正是随着人们对国学的日益重视,相关机构 也才逐渐分化增多,研究人员也才越来越专业化。如由中文系分化出:古籍所—一主要研究 中国古籍,联合文科图书馆古籍部的人员,进行搜集整理和校勘注释等,有教师十多名,没 有招收本科生,但招研究生和博士后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已升格为国家级,主要研 究中国文学史的古今演变,机制与古籍所差不多。再如新成立的有:文史研究院,聘请著名 学者葛兆光先生担任院长,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办公地点、研究队伍、图书资料、学术网站, 分批向院内外发布重大研究项目,有选择地招聘各类研究人员(包括博士后),经常举办文 史讲堂邀请学术界的知名学者开设讲座,广泛开展国际性学术交流,目前研究重心是从周边 看中国、批判的国际中国学、中国印象与图像、交错的文化史等;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 心,特聘原北大资深教授裘锡圭先生主持,他率领整个团队来到复旦,专门从文字学角度研 究简帛文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是目前硏宄的重点,有望在文化领域取得重大突 破;复且学院,所开设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有一大模块,是注重中国文史经典与文化的传 承,专门为本科新生开设的:哲学学院,新成立了国学班,从不同专业院系中招收了15名 本科学生,可直接攻读研究生,主要研习中国学术文化: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IAS-Fudan), 特聘著名学者邓正来教授任院长。成立以来,已开办两大常规性的学术论坛:一是“中国与 世界:社会科学高级论坛”,是专门为拓宽中国学术的理论视野、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化水 平、加强国际学术交流而专门设置的全球性学术论坛。论坛每月举办一次,主要邀请国内外 著名学者就当下中国与世界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发表主题 讲演,并与国内学界展开讨论与交流。另一是“双周学术论坛:中国深度研究”,共同为 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加快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化步伐而发挥持续性的影响力。此外, 管理学院出现了以苏东水先生为首的东方管理学派,也致力于中国古代管理文化的研究。从 这些现象上也可说明,中国政府和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中国文化学科的建设。 (四)研究机构和人员遍布全国,但层次参差不齐,研究水平也是程度不 北京: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北大、人大、北师大的哲学系、中文系、历史 系以及相关机构(如人大特别成立国学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北京社科院的相关研究所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思想文化研究所:相关的全国性研究中心和学会、协会等 上海:参考(三)。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为名目召开全国性或国际性的研讨会,也有一些学会内部的座谈会、交流会、年会等,往往 与文化考察、名胜旅游相结合,甚至与地方经济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与 传播。五是文化申遗。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陆续申请了一些世界文化保护遗产;近几 年,也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遴选了几批重点保护品种,包括选定一些文化艺术 的传承人。六是文化传播。开始把文化当作产业来经营,开办文化公司,举办各种文化节会, 把繁荣文化当作发展经济的金钥匙,使得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堕入世俗功利的魔窟,逐渐丧失 风俗文化的本然和本色。这也是当今中国文化得以传播和普及的主要方式。 (三)研究机构较多,也较分散,研究人员相对有限。(以上海和复旦大学为例)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大都市,文化研究也是非常活跃的,仅次于北京。上海社 科院、上海博物馆、上海文化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 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单位都拥有一些中国文化研究机构和人员。但是, 纯粹以中国文化设立研究机构(院、所、中心)的几乎没有。即使在一个单位里,也很难出 现研究中国文化的人员都在同一个机构里。比如,复旦大学作为一所全国重点的综合性大学, 中国文化研究开始主要分布在中文、历史、哲学三大院系。现在相关的机构有:中文系、历 史系、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文史研究院、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台港文化研究中 心、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当代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中日书画 研究中心、文艺学美学研究中心、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文化 遗产研究中心、儒学文化研究中心等。可以说,正是随着人们对国学的日益重视,相关机构 也才逐渐分化增多,研究人员也才越来越专业化。如由中文系分化出:古籍所——主要研究 中国古籍,联合文科图书馆古籍部的人员,进行搜集整理和校勘注释等,有教师十多名,没 有招收本科生,但招研究生和博士后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已升格为国家级,主要研 究中国文学史的古今演变,机制与古籍所差不多。再如新成立的有:文史研究院,聘请著名 学者葛兆光先生担任院长,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办公地点、研究队伍、图书资料、学术网站, 分批向院内外发布重大研究项目,有选择地招聘各类研究人员(包括博士后),经常举办文 史讲堂邀请学术界的知名学者开设讲座,广泛开展国际性学术交流,目前研究重心是从周边 看中国、批判的国际中国学、中国印象与图像、交错的文化史等;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 心,特聘原北大资深教授裘锡圭先生主持,他率领整个团队来到复旦,专门从文字学角度研 究简帛文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有望在文化领域取得重大突 破;复旦学院,所开设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有一大模块,是注重中国文史经典与文化的传 承,专门为本科新生开设的;哲学学院,新成立了国学班,从不同专业院系中招收了 15 名 本科学生,可直接攻读研究生,主要研习中国学术文化;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IAS-Fudan), 特聘著名学者邓正来教授任院长。成立以来,已开办两大常规性的学术论坛:一是“中国与 世界:社会科学高级论坛”,是专门为拓宽中国学术的理论视野、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化水 平、加强国际学术交流而专门设置的全球性学术论坛。论坛每月举办一次,主要邀请国内外 著名学者就当下中国与世界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发表主题 讲演,并与国内学界展开讨论与交流。 另一是“双周学术论坛:中国深度研究”,共同为 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加快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化步伐而发挥持续性的影响力。此外, 管理学院出现了以苏东水先生为首的东方管理学派,也致力于中国古代管理文化的研究。从 这些现象上也可说明,中国政府和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中国文化学科的建设。 (四)研究机构和人员遍布全国,但层次参差不齐,研究水平也是程度不一。 北京: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北大、人大、北师大的哲学系、中文系、历史 系以及相关机构(如人大特别成立国学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北京社科院的相关研究所;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思想文化研究所;相关的全国性研究中心和学会、协会等。 上海:参考(三)。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天津: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大学(文史哲学系、宗教学系、思想家研究中心,尤其是佛学文化研究)等。 广东:中山大学(主要是中国哲学史研究)。 四川:四川大学(文史哲学系、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古籍研究 中心,尤其是道教文化研究)。 湖北: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易学、儒学、道学、佛学等研究都很有名气)、中 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师大(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山东: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福建: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历史系、易学研究所,尤其是易学研究)、厦门大学(人 文学院、台湾研究中心、国学研究院,尤其是道学研究)。 陕西:西北大学(中国思想史研究) 深圳: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由汤一介先生组建的)。 浙江: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辽宁、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湖南、江西、内蒙古、新疆、西藏、青 海、甘肃、宁夏、重庆、广西、贵州、云南、海南等地也都有一些全国性、地方性、区域性 的中国文化研究,但相对而言总体上水平不高,学术团队影响不大 (五)海外汉学、中国学、中国文化研究方兴未艾,研究水平也越来越高 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髙等研究院)、台湾师大、各地大学、寺院都 有研究和弘扬中国文化的力量。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特区政府支持)、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著名学者饶宗颐 先生创办的,在海内外颇有影响)、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澳门: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中 国文化常识推广日”;2008年7月15日举行了“中国文化常识达标工程考试”,共有3400 多人应试,其中包括二百多名教师。 国外:中国学、汉学等研究在国外也是越来越重视。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哥伦比 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英国、法国、比利时、瑞士等 国家都有一些汉学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外籍华人在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与传播,还有正在与 日俱增的孔子学院也发挥了不少作用。 六)海内外宜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刊物、网站还渐增多,具有一定影响力。 相关的权威刊物有:《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历史研究》、《哲学研究》、《世界 宗教研究》、《中国语文》等 相关的核心刊物有:《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宗教文化》、《宗教学研 究》、《文学遗产》、《周易研究》、《齐鲁学刊》、《现代哲学》、《文史》、《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中华文史论丛》、《文献》、《文物》、《管子学刊》等。 专门的学术刊物有:《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化》、《世界汉学》、《中国文化月刊》(台 湾)、《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二十一世纪》(香港)、《道学研究》(香港) 《中华易学》(台湾)、《船山学刊》、《禅学研究》、《中国学》、《文化中国》(加拿大)、《海潮 音》、《鹅湖》、《觉群》、《孔子研究》、《经学研究论丛》、《中国道教》、《中国禅学》、《中国语 文学志》(韩国)等。 全国各地的社科院院刊、高校学报、学会期刊、新闻报刊,都会刊登一些与中国文化有 关的文章。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网站。影响较大的有: 文化部中国文化网http://www.chinaculture.org 中国文化研究所http://www.chineseculture.com.cn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http://www.guoxue.com
天津: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大学(文史哲学系、宗教学系、思想家研究中心,尤其是佛学文化研究)等。 广东:中山大学(主要是中国哲学史研究)。 四川:四川大学(文史哲学系、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古籍研究 中心,尤其是道教文化研究)。 湖北: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易学、儒学、道学、佛学等研究都很有名气)、中 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师大(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山东: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福建: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历史系、易学研究所,尤其是易学研究)、厦门大学(人 文学院、台湾研究中心、国学研究院,尤其是道学研究)。 陕西:西北大学(中国思想史研究)。 深圳: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由汤一介先生组建的)。 浙江: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辽宁、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湖南、江西、内蒙古、新疆、西藏、青 海、甘肃、宁夏、重庆、广西、贵州、云南、海南等地也都有一些全国性、地方性、区域性 的中国文化研究,但相对而言总体上水平不高,学术团队影响不大。 (五)海外汉学、中国学、中国文化研究方兴未艾,研究水平也越来越高。 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台湾师大、各地大学、寺院都 有研究和弘扬中国文化的力量。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特区政府支持)、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著名学者饶宗颐 先生创办的,在海内外颇有影响)、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澳门: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中 国文化常识推广日”;2008 年 7 月 15 日举行了“中国文化常识达标工程考试”,共有 3400 多人应试,其中包括二百多名教师。 国外:中国学、汉学等研究在国外也是越来越重视。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哥伦比 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英国、法国、比利时、瑞士等 国家都有一些汉学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外籍华人在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与传播,还有正在与 日俱增的孔子学院也发挥了不少作用。 (六)海内外宣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刊物、网站逐渐增多,具有一定影响力。 相关的权威刊物有:《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历史研究》、《哲学研究》、《世界 宗教研究》、《中国语文》等。 相关的核心刊物有:《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宗教文化》、《宗教学研 究》、《文学遗产》、《周易研究》、《齐鲁学刊》、《现代哲学》、《文史》、《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中华文史论丛》、《文献》、《文物》、《管子学刊》等。 专门的学术刊物有:《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化》、《世界汉学》、《中国文化月刊》(台 湾)、《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二十一世纪》(香港)、《道学研究》(香港)、 《中华易学》(台湾)、《船山学刊》、《禅学研究》、《中国学》、《文化中国》(加拿大)、《海潮 音》、《鹅湖》、《觉群》、《孔子研究》、《经学研究论丛》、《中国道教》、《中国禅学》、《中国语 文学志》(韩国)等。 全国各地的社科院院刊、高校学报、学会期刊、新闻报刊,都会刊登一些与中国文化有 关的文章。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网站。影响较大的有: 文化部中国文化网 http://www.chinaculture.org 中国文化研究所 http://www.chineseculture.com.cn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http://www.guoxue.com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http://www.iahs.fudanedu.cn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http://ias.nju.edu.cn 海外中国学网站http://sun.sinouni-heidelberg.de 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http://homepage.ntuedu.tw 中国文化研究院htp://ww. chiculture.net 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http://www.rih.artscuhkedu.hk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http://www.cciv.cityu.eduhk 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http://www.csac.kansai-u.ac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http://www.harvard-yenching.org 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http://www.ias.edu (郑重声明:以上关于中国文化海内外研究现状的描述,仅限于个人的学识和视野之内, 挂一漏万,未必全面客观,难免有所差错,谨供参考。) 三、中国文化研究未来图景展望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在这个新的千年历史中,中国文化仍将涌现出生机活力。种 种迹象表明,中国文化正开始登上世界的舞台,展现其亲和圆融的魅力,给全人类带来福音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势必掀起一场场更高更广的中国文化热,将会有更多的外国人在掌握 汉语言的基础上,继续走近和理解中国文化,甚至是研究和运用中国文化。我们有理由相信, 未来的社会里中国文化将与更多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碰撞交融,谱写崭新的文化历 史篇章。展望不久的未来,我觉得中国文化研究有可能取得一系列改变和突破 (一)理论上会有所创新和突破。过去的三十年,基本上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各种 条件都很不成熟,尤其是在思想上容易走极端,或过于西学化,或过于马列化,或过于传统 化,或逃脱不了意识形态的哲学思维范式,缺乏能自成体系的当代中国化。而这种情况正在 逐步改变,随着社会思想环境的改变,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研究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员 队伍的壮大,文化思想势必得到更充分的交流和整合,也就更有取得理论成就的可能。 二)内容上会更偏重文化本身。即使到现在,学者的研究仍然是偏重学术而忽略文 化,往往过多地把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强加在文化之上,使得文化带有思想的色彩,也 就自然地打上国家、民族、阶级的烙印。而在研究上则出现两种普遍的现象:一是玩文字游 戏,严重脱离实际,使得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脱离,学者研究与民众生活脱离,导致学术与 文化的发展弊端重重,严重缺乏人性化的研究和继承:一是搞文化经济,表面上看似开始重 视文化,其实质是希望借助文化宣传品牌、拉动旅游、带动经济,结果是在某种程度上破坏 了文化的价值。而在未来随着学者与民众视野的开阔,理解的成熟,势必改变以往幼稚愚蠢 的行为,更好地保护和运用文化,使文化真正能够跨越各种局限,展现富有人情味的本身。 (三)形式上会更注重文化智慧。很久以来,所谓的研究就是通过运用许许多多相关 的文字材料来展现某种真实或推导某种理论。这样的研究模式,导致研究者的成果只能是从 文字到文字,从材料到文章,很少能不做长篇大论而取得重大成就的。这种模式愈演愈烈 导致研究成果评判中的以量取胜。即使说是以质取胜,也免不了要出版数万乃至数十万言 这种研究和评判方式,固然有可取之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学术陷 入功利主义境地的缘故。长此以往,学术产品必将淹没我们的思想视野,也会让我们的研究 进退两难。对于中国文化硏究,更应该尽早摆脱那种研究模式的束缚,方能做到“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获得中国文化的高超智慧。只要中国文化得以深入研究,文化体验与研究会密 切联系,知识性的文化成果将无法令人精神满足,因此人们开始注重文化智慧是极有可能的 (四)方式上会更看重合作交流。大陆的学者,大多是单打独斗,很难形成团队合作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http://www.iahs.fudan.edu.cn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http://ias.nju.edu.cn 海外中国学网站 http://sun.sino.uni-heidelberg.de 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 http://homepage.ntu.edu.tw 中国文化研究院 http://www.chiculture.net 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 http://www.rih.arts.cuhk.edu.hk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http://www.cciv.cityu.edu.hk 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 http://www.csac.kansai-u.ac.jp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http://www.harvard-yenching.org 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http://www.ias.edu (郑重声明:以上关于中国文化海内外研究现状的描述,仅限于个人的学识和视野之内, 挂一漏万,未必全面客观,难免有所差错,谨供参考。) 三、中国文化研究未来图景展望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在这个新的千年历史中,中国文化仍将涌现出生机活力。种 种迹象表明,中国文化正开始登上世界的舞台,展现其亲和圆融的魅力,给全人类带来福音。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势必掀起一场场更高更广的中国文化热,将会有更多的外国人在掌握 汉语言的基础上,继续走近和理解中国文化,甚至是研究和运用中国文化。我们有理由相信, 未来的社会里中国文化将与更多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碰撞交融,谱写崭新的文化历 史篇章。展望不久的未来,我觉得中国文化研究有可能取得一系列改变和突破: (一)理论上会有所创新和突破。过去的三十年,基本上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各种 条件都很不成熟,尤其是在思想上容易走极端,或过于西学化,或过于马列化,或过于传统 化,或逃脱不了意识形态的哲学思维范式,缺乏能自成体系的当代中国化。而这种情况正在 逐步改变,随着社会思想环境的改变,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研究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员 队伍的壮大,文化思想势必得到更充分的交流和整合,也就更有取得理论成就的可能。 (二)内容上会更偏重文化本身。即使到现在,学者的研究仍然是偏重学术而忽略文 化,往往过多地把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强加在文化之上,使得文化带有思想的色彩,也 就自然地打上国家、民族、阶级的烙印。而在研究上则出现两种普遍的现象:一是玩文字游 戏,严重脱离实际,使得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脱离,学者研究与民众生活脱离,导致学术与 文化的发展弊端重重,严重缺乏人性化的研究和继承;一是搞文化经济,表面上看似开始重 视文化,其实质是希望借助文化宣传品牌、拉动旅游、带动经济,结果是在某种程度上破坏 了文化的价值。而在未来随着学者与民众视野的开阔,理解的成熟,势必改变以往幼稚愚蠢 的行为,更好地保护和运用文化,使文化真正能够跨越各种局限,展现富有人情味的本身。 (三)形式上会更注重文化智慧。很久以来,所谓的研究就是通过运用许许多多相关 的文字材料来展现某种真实或推导某种理论。这样的研究模式,导致研究者的成果只能是从 文字到文字,从材料到文章,很少能不做长篇大论而取得重大成就的。这种模式愈演愈烈, 导致研究成果评判中的以量取胜。即使说是以质取胜,也免不了要出版数万乃至数十万言。 这种研究和评判方式,固然有可取之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学术陷 入功利主义境地的缘故。长此以往,学术产品必将淹没我们的思想视野,也会让我们的研究 进退两难。对于中国文化研究,更应该尽早摆脱那种研究模式的束缚,方能做到“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获得中国文化的高超智慧。只要中国文化得以深入研究,文化体验与研究会密 切联系,知识性的文化成果将无法令人精神满足,因此人们开始注重文化智慧是极有可能的。 (四)方式上会更看重合作交流。大陆的学者,大多是单打独斗,很难形成团队合作
研究;即使是已凝成的学术团队,也很难就某一个重要项目课题开展分工合作。以往的许多 重大项目,往往是一个具有研究实力的主持者,带领一批年轻的教师或研究生在完成。很少 出现强强联合,也就是说同一专业领域的专家很少能合作解决学科中某一研究方向的重要问 题。这就导致一些严重后果:一些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尽人意,甚至因此而丧失对该 问题的继续研究:或者是不得不再重复研究,结果又差不多,实在是劳民伤财。再者,许多 学者的研究是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急于査找各种资料,急于完成必须出版的书稿,很少就 某些学术难题与他人研讨,很少关注当下的现实问题,既不合作又无交流,以致研究成果质 量不高,或者说达不到应有的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不负责任造成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随着不同思想文化交流的加快,这些缺陷产生的恶果也会变得明显。那时,学者的良知就能 再重新唤醒,文化研究也势必朝着团队合作和中外交流的方向发展 (五)方法上会更趋向学科交叉。以往的文化研究方法是比较单一呆板的,受限于文 史、哲等学科分野的缘故。现在,大多数学者能够意识到,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很难取得 突破的。在中国学术文化研究方面,人们也能意识到传统治学方法的重要。不过,由于目前 仍然处于传统治学不到位、多学科交叉很艰难的困境中,很难取得重大学术成果。好几年来, 中国的博士后在科研选题上开始强调跨学科,已初步取得成效。可以预见,随着后备研究人 才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一批专研中国学术文化的年轻大学生,有着更为扎实的国学基础和宽 广的学科知识,中国文化研究将有可能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态势下取得重大成果 (六)成果上会更显得具体深入。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人员也越来越专业 化,这就有可能实现:一是对许多较为细小问题分开加以专题研究,使研究更加深入细致; 是联合更多有实力的学者开展特重大课题的研究,把整个文化历史的过程描述得更清楚, 把某一文化的真相还原得更真实。我们也期待着,能有一批博学善思而又公正不俗的学者 以学术证伪和纠错为己任,严格肃清学术文化研究史上的垃圾,还文化研究一片纯净的天地 (七)机构上会更侧重项目研究。随着中国文化热的掀起,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机构也 会增多。跟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机构将会采取定活两便的方式,以项目课题聘请有研究能力 的人才共同完成,真正做到问题研究的跨国界、全球化、专业化。机构里也会出现固定编制 以外的特聘、短聘、客座、讲座等教授人员,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有利人才的整合流动。 (八)运用上会更变得灵活自如。研究与运用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研究也是能派上 用场的。中国文化本身具有许多对人修身养性、治病强身有益的成分,这也将被更多人所发 现。其中,还有许多与经济贸易相关的,都可以加以合理利用。只要不是依靠损害文化本身 来牟取经济利益的,就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也能服务于人类生活,让人们过得更加幸福快乐。 对于外国人而言,只要深入接触并研究中国文化,相信都会有所收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一旦喜欢上中国文化,反而能够运用得更加灵活自如。这也是我所期待的,让大多数人灵活 运用中国文化而受益终生! 因此,对于未来的中国文化研究,我总是充满信心,相信前景会越来越美好! 『作者简介』谢金良,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 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供职于易学研究所;2003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 位;旋即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工作站,转攻中国美学;200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并
研究;即使是已凝成的学术团队,也很难就某一个重要项目课题开展分工合作。以往的许多 重大项目,往往是一个具有研究实力的主持者,带领一批年轻的教师或研究生在完成。很少 出现强强联合,也就是说同一专业领域的专家很少能合作解决学科中某一研究方向的重要问 题。这就导致一些严重后果:一些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尽人意,甚至因此而丧失对该 问题的继续研究;或者是不得不再重复研究,结果又差不多,实在是劳民伤财。再者,许多 学者的研究是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急于查找各种资料,急于完成必须出版的书稿,很少就 某些学术难题与他人研讨,很少关注当下的现实问题,既不合作又无交流,以致研究成果质 量不高,或者说达不到应有的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不负责任造成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随着不同思想文化交流的加快,这些缺陷产生的恶果也会变得明显。那时,学者的良知就能 再重新唤醒,文化研究也势必朝着团队合作和中外交流的方向发展。 (五)方法上会更趋向学科交叉。以往的文化研究方法是比较单一呆板的,受限于文、 史、哲等学科分野的缘故。现在,大多数学者能够意识到,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很难取得 突破的。在中国学术文化研究方面,人们也能意识到传统治学方法的重要。不过,由于目前 仍然处于传统治学不到位、多学科交叉很艰难的困境中,很难取得重大学术成果。好几年来, 中国的博士后在科研选题上开始强调跨学科,已初步取得成效。可以预见,随着后备研究人 才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一批专研中国学术文化的年轻大学生,有着更为扎实的国学基础和宽 广的学科知识,中国文化研究将有可能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态势下取得重大成果。 (六)成果上会更显得具体深入。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人员也越来越专业 化,这就有可能实现:一是对许多较为细小问题分开加以专题研究,使研究更加深入细致; 一是联合更多有实力的学者开展特重大课题的研究,把整个文化历史的过程描述得更清楚, 把某一文化的真相还原得更真实。我们也期待着,能有一批博学善思而又公正不俗的学者, 以学术证伪和纠错为己任,严格肃清学术文化研究史上的垃圾,还文化研究一片纯净的天地。 (七)机构上会更侧重项目研究。随着中国文化热的掀起,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机构也 会增多。跟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机构将会采取定活两便的方式,以项目课题聘请有研究能力 的人才共同完成,真正做到问题研究的跨国界、全球化、专业化。机构里也会出现固定编制 以外的特聘、短聘、客座、讲座等教授人员,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有利人才的整合流动。 (八)运用上会更变得灵活自如。研究与运用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研究也是能派上 用场的。中国文化本身具有许多对人修身养性、治病强身有益的成分,这也将被更多人所发 现。其中,还有许多与经济贸易相关的,都可以加以合理利用。只要不是依靠损害文化本身 来牟取经济利益的,就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也能服务于人类生活,让人们过得更加幸福快乐。 对于外国人而言,只要深入接触并研究中国文化,相信都会有所收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一旦喜欢上中国文化,反而能够运用得更加灵活自如。这也是我所期待的,让大多数人灵活 运用中国文化而受益终生! 因此,对于未来的中国文化研究,我总是充满信心,相信前景会越来越美好! 『作者简介』 谢金良,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 年 7 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 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供职于易学研究所;2003 年 6 月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 位;旋即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工作站,转攻中国美学;2004 年破格晋升副教授,并
被遴选为古典文献学硕土生导师;2005年出站后留校任教,2006年又被遴选为文艺学硕 土生导师;2008年作为交流教授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讲学—年。主要硏究中国古典美学、 易学与儒佛道文化,长期担任《道学硏究》编委,已岀版《谷梁传漫谈》(1997《硏究》(2006)《政治与中国传统文化》(合著,2003)《融通禅易之玄妙境界》(繁 体版,2007)等学术著作,参与校勘大型丛书《中华道藏》中二十几种道教易学典籍、校 理《尚氏易学存槁》、撰写续修四库全书之易学提要、编写《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美学 大词典》等重大项目,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的与中国易 学、文学、哲学、儒学、道学、佛学、美学、管理学相关的研讨会,已在《世界宗教硏究》、 《宗教学研究》、《周易研究》、《现代哲学》、《道学研究》、《文化中国》(加拿大)等海内外 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2006年以来,担任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主讲教 师,讲授“《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并多次为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杨浦区教师进 修学校、复旦大学附中、控江中学等单位开设易学普及讲座。2009年春开始受邀为清华大 学中国企业家深造项目(第二期)主讲《易经》文化
被遴选为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导师;2005 年出站后留校任教,2006 年又被遴选为文艺学硕 士生导师;2008 年作为交流教授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讲学一年。主要研究中国古典美学、 易学与儒佛道文化,长期担任《道学研究》编委,已出版《谷梁传漫谈》(1997)、《研究》(2006)、《政治与中国传统文化》(合著,2003)、《融通禅易之玄妙境界》(繁 体版,2007)等学术著作,参与校勘大型丛书《中华道藏》中二十几种道教易学典籍、校 理《尚氏易学存稿》、撰写续修四库全书之易学提要、编写《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美学 大词典》等重大项目,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的与中国易 学、文学、哲学、儒学、道学、佛学、美学、管理学相关的研讨会,已在《世界宗教研究》、 《宗教学研究》、《周易研究》、《现代哲学》、《道学研究》、《文化中国》(加拿大)等海内外 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2006 年以来,担任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主讲教 师,讲授“《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并多次为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杨浦区教师进 修学校、复旦大学附中、控江中学等单位开设易学普及讲座。2009 年春开始受邀为清华大 学中国企业家深造项目(第二期)主讲《易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