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漫談講稿·2007-10-11髙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潔靜精微之道 黄壽祺教授的易學傳統與福建師範大學易學研究所 張善文 至若大雅君子,窮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揮斥百家, 包掃一切,冥思獨運,卓然自樹,而成一家之言,上既無所 依傍於前賢,而下且足以梯航乎後學,此乃所以論於成德達 材,慮非如余者所能措意也。 一六庵語 這是先師黃壽祺教授於民国二十九年(1940)在北平中國大學國學研究室作 的學術講演之結語,講題爲《論易學之門庭》當年先師年僅28歲。末句“慮非 云云,固屬謙辭,然其抱負之遠大,學殖之淵深,氣度之閎博,由此數語即已可 見一斑。時至今日,奉讀其遺文,仍然足以激起我們精硏優秀古代文化,振興傳 統國學的拳拳赤子之心。 先師字之六,號六庵,學者稱“六庵先生”,民国元年(1912)生,福建霞浦 人。早歲求學北平,即被稱爲“積學之士”。後執教北京、福建各髙等學府達半 個多世紀,晚年曾任福建師範大學副校長,公元1990年卒於福州,享年七十九。 先师畢生傳道授業,嘔心教壇,其學術成就廣涉群經、諸子、史地、歷代文學各 領域,爲中國的文化、教育、學術事業作出了顯著的貢獻。而在《周易》學說的 研究方面,尤以精湛的理論與卓越的成果蜚聲海內外,享有當代“易學宗師”的 美譽。 推究先師的易學成就,宜有少年時期秉承家學,及青年時期受業於北平中國 大學諸大師的學術淵源所自,但更爲重要的則是他數十年博覽群書、潛心硏討所 取得的各方面獨到創獲。正是這些創獲,成爲引導後學之津梁,使先師爲之服務 了四十餘年的福建師範大學留下了易學硏究的優秀傳統培養了一批專業硏究人 才,並創立了享譽於當代學術界的福建師大易學硏究所 筆者是先師於1979年招收的首屆硏究生,畢業後即留校任先師的學術助 手,隨侍先師十有餘載,所受教誨既多,對先師易學硏究的主要成就也稍有感悟。 今不揣膚學淺受,謹就先師平生硏治易學的學術傳統,以及福建師大易學硏究所 多年來沿承此傳統以開拓進取的過程,略擬數端,分述如次,庶可藉以緬懷先師 先師於公元1990年7月28日上午9時20分辭歸道山,是年福建省政協組織編輯先師紀念集,北京師範 大學啟功教授題寫書籤,以“易學宗師”稱譽之
1 【學術漫談講稿·2007-10-11 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潔靜精微之道 ――黃壽祺教授的易學傳統與福建師範大學易學研究所 張善文 至若大雅君子,窮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揮斥百家, 包掃一切,冥思獨運,卓然自樹,而成一家之言,上既無所 依傍於前賢,而下且足以梯航乎後學,此乃所以論於成德達 材,慮非如余者所能措意也。 ——六庵語 這是先師黃壽祺教授於民国二十九年(1940)在北平中國大學國學研究室作 的學術講演之結語,講題爲《論易學之門庭》,當年先師年僅 28 歲。末句“慮非” 云云,固屬謙辭,然其抱負之遠大,學殖之淵深,氣度之閎博,由此數語即已可 見一斑。時至今日,奉讀其遺文,仍然足以激起我們精研優秀古代文化,振興傳 統國學的拳拳赤子之心。 先師字之六,號六庵,學者稱“六庵先生”,民国元年(1912)生,福建霞浦 人。早歲求學北平,即被稱爲“積學之士”。後執教北京、福建各高等學府達半 個多世紀,晚年曾任福建師範大學副校長,公元 1990 年卒於福州,享年七十九。 先师畢生傳道授業,嘔心教壇,其學術成就廣涉群經、諸子、史地、歷代文學各 領域,爲中國的文化、教育、學術事業作出了顯著的貢獻。而在《周易》學說的 研究方面,尤以精湛的理論與卓越的成果蜚聲海內外,享有當代“易學宗師”的 美譽。1 推究先師的易學成就,宜有少年時期秉承家學,及青年時期受業於北平中國 大學諸大師的學術淵源所自,但更爲重要的則是他數十年博覽群書、潛心研討所 取得的各方面獨到創獲。正是這些創獲,成爲引導後學之津梁,使先師爲之服務 了四十餘年的福建師範大學留下了易學研究的優秀傳統,培養了一批專業研究人 才,並創立了享譽於當代學術界的福建師大易學研究所。 筆者是先師於 1979 年招收的首屆研究生,畢業後即留校任先師的學術助 手,隨侍先師十有餘載,所受教誨既多,對先師易學研究的主要成就也稍有感悟。 今不揣膚學淺受,謹就先師平生研治易學的學術傳統,以及福建師大易學研究所 多年來沿承此傳統以開拓進取的過程,略擬數端,分述如次,庶可藉以緬懷先師 1 先師於公元 1990 年 7 月 28 日上午 9 時 20 分辭歸道山,是年福建省政協組織編輯先師紀念集,北京師範 大學啟功教授題寫書籤,以“易學宗師”稱譽之
德績,亦或可請益於學術界的同道學者。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中國歷代優秀的知識份子皆十分注重學脈的承傳,因之,以傳道授業爲宗旨 的“師道”便成爲中國學術界、教育界數千年綿延相承的優良傳統。可以說,中 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始終貫穿著“尊師重道”這一主旋律。韓愈的《師說》講的 即是這個道理。《周易》的《繫辭傳》稱“苟非其人,道不虚行”2,意思是:若 非那些道德文章十分髙尚的睿智者的極力弘揚傳播,古代聖賢的精深思想絕難憑 空虚行。所謂“其人”,從某種意義上言之,便是“師”的指稱一一這無疑是中 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的“學統”(亦可謂“道統”)之本質所在,或許也是整個人 類文化得以不斷發展的本質所在。 先師一生在從事教育與學術活動的歷程中,最爲強調“尊師重道”這一問 題。根據他晩年的回憶,他十八歲即考取北平中國大學國學系,修業預科、本科 凡六年,畢業後在北平謀職及回母校任教又六年,前後計十二個春秋,所從問業 的有尚秉和、吳承仕、馬振彪、髙步瀛、楊樹達、范毓桂、余嘉錫、孫人和、朱 師轍、林義光、唐蘭諸先生,這些老師均是當時中國學術界的名流學者,均對先 師青年時代的學術成長起過十分重大的作用。其中影響先師學術思想最深刻的, 當爲尚秉和、吳承仕兩先生。尚先生諱秉和,字節之,晚號槐軒老人,河北行唐 人,爲曾國藩髙足吳汝綸的入室弟子,當時任北平中國大學國學系教授,是國內 著名的易學大師。先師曾長年學《易》於尚先生門下,頗受先生鍾愛、獎拔。他 與尚先生質疑辯難的《論易三書》(詳筆者校理之《尚氏易學存稿》第三卷“附 录”,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即得到先生的高度評價,由先 生親自推薦發表於北平《晨報》,在學術界產生了良好影響。他還協助尚先生整 理《周易尚氏學》、《焦氏易詁》、《焦氏易林注》等書,並爲《焦氏易詁》撰寫序 言。吳先生諱承仕,字檢齋,安徽歙縣人,爲章太炎的髙足,是當時著名的禮學 大師,時任北平中國大學國學系主任。先師當年也深受吳先生器重,吳先生曾每 周抽出半天時間專門向他單獨面授《三禮》之學,使他的舊學造詣日趨深厚。後 來在尚、吳兩先生的帶領下,先師以二十多歲的年資,即參與了爲“北京人文科 學硏究所”主持的《續修四庫全書提要》館撰寫古籍提要稿的重要學術活動ˉ 撰成《易》類提要一百二十餘篇、《禮》類提要六十多篇,並負責整理了《易類 提要目錄》一冊,經受了嚴格而系統的學術磨煉。此後,他在數十年的學術生涯 中,所取得的豐富的學術成果,皆與早年師承這些老師宿儒所打下的學術根基息 《易繄辭下傳》云“《易》之爲書也,不可遠。爲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剛柔相 易,不可爲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无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 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於“苟非”八字,孔穎達《周易正義》曰:“言若聖 人,則能循其文辭,揆其義理,知其典常,是易道得行也:若苟非通聖之人,則不曉達易之道理,則易之 道不虚空得行也。言有人則易道行,若无人則易道不行。” 3按民國十六年(1927)底,柯紹■任總裁之“北京人文科學研究所”成立,曾以日本退還之部分庚子賠款為 費用,倡議先行纂修《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此後,1931年至1945年間,斯役正式施行,先後凡有七 十一位知名學者參與撰寫提要稿。(詳《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卷首,中華書局193年版。)時尚 吳先生分別主撰《易》類、《禮》類提要,先師即隨二先生加入撰稿行列,後來並擔負了頗重要的學術職責 又按,當年參與斯役的學者們所著錄提要的書籍約三萬多種,原打卬稿今存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台灣商務 印書館1972年卬行的《續修四庫全書提要》,乃據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所藏的部分提要稿油印件 副本編印的,僅佔全稿的三分之一。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出版的排印本《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精裝二 冊,只是全稿中的經部。惟江蘇古籍岀版社與山東齊魯書社合作影印的《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 則是當年所撰成的續修提要稿之全部,頗可參考
2 德績,亦或可請益於學術界的同道學者。 一、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中國歷代優秀的知識份子皆十分注重學脈的承傳,因之,以傳道授業爲宗旨 的“師道”便成爲中國學術界、教育界數千年綿延相承的優良傳統。可以說,中 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始終貫穿著“尊師重道”這一主旋律。韓愈的《師說》講的 即是這個道理。《周易》的《繫辭傳》稱“苟非其人,道不虛行”2,意思是:若 非那些道德文章十分高尚的睿智者的極力弘揚傳播,古代聖賢的精深思想絕難憑 空虛行。所謂“其人”,從某種意義上言之,便是“師”的指稱——這無疑是中 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的“學統”(亦可謂“道統”)之本質所在,或許也是整個人 類文化得以不斷發展的本質所在。 先師一生在從事教育與學術活動的歷程中,最爲強調“尊師重道”這一問 題。根據他晚年的回憶,他十八歲即考取北平中國大學國學系,修業預科、本科 凡六年,畢業後在北平謀職及回母校任教又六年,前後計十二個春秋,所從問業 的有尚秉和、吳承仕、馬振彪、高步瀛、楊樹達、范毓桂、余嘉錫、孫人和、朱 師轍、林義光、唐蘭諸先生,這些老師均是當時中國學術界的名流學者,均對先 師青年時代的學術成長起過十分重大的作用。其中影響先師學術思想最深刻的, 當爲尚秉和、吳承仕兩先生。尚先生諱秉和,字節之,晚號槐軒老人,河北行唐 人,爲曾國藩高足吳汝綸的入室弟子,當時任北平中國大學國學系教授,是國內 著名的易學大師。先師曾長年學《易》於尚先生門下,頗受先生鍾愛、獎拔。他 與尚先生質疑辯難的《論易三書》(詳筆者校理之《尚氏易學存稿》第三卷“附 录”,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5 年 5 月出版),即得到先生的高度評價,由先 生親自推薦發表於北平《晨報》,在學術界産生了良好影響。他還協助尚先生整 理《周易尚氏學》、《焦氏易詁》、《焦氏易林注》等書,並爲《焦氏易詁》撰寫序 言。吳先生諱承仕,字檢齋,安徽歙縣人,爲章太炎的高足,是當時著名的禮學 大師,時任北平中國大學國學系主任。先師當年也深受吳先生器重,吳先生曾每 周抽出半天時間專門向他單獨面授《三禮》之學,使他的舊學造詣日趨深厚。後 來在尚、吳兩先生的帶領下,先師以二十多歲的年資,即參與了爲“北京人文科 學研究所”主持的《續修四庫全書提要》館撰寫古籍提要稿的重要學術活動3, 撰成《易》類提要一百二十餘篇、《禮》類提要六十多篇,並負責整理了《易類 提要目錄》一冊,經受了嚴格而系統的學術磨煉。此後,他在數十年的學術生涯 中,所取得的豐富的學術成果,皆與早年師承這些老師宿儒所打下的學術根基息 2 《易繫辭下傳》云“《易》之爲書也,不可遠。爲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无常,剛柔相 易,不可爲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无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 辭,而揆其方,旣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於“苟非”八字,孔穎達《周易正義》曰:“言若聖 人,則能循其文辭,揆其義理,知其典常,是易道得行也;若苟非通聖之人,則不曉達易之道理,則易之 道不虛空得行也。言有人則易道行,若无人則易道不行。” 3 按民國十六年(1927)底,柯紹■任總裁之“北京人文科學研究所”成立,曾以日本退還之部分庚子賠款為 費用,倡議先行纂修《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此後,1931 年至 1945 年間,斯役正式施行,先後凡有七 十一位知名學者參與撰寫提要稿。(詳《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卷首,中華書局 1993 年版。)時尚、 吳先生分別主撰《易》類、《禮》類提要,先師即隨二先生加入撰稿行列,後來並擔負了頗重要的學術職責。 又按,當年參與斯役的學者們所著錄提要的書籍約三萬多種,原打印稿今存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台灣商務 印書館 1972 年印行的《續修四庫全書提要》,乃據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所藏的部分提要稿油印件 副本編印的,僅佔全稿的三分之一。北京中華書局 1993 年出版的排印本《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精裝二 冊,只是全稿中的經部。惟江蘇古籍出版社與山東齊魯書社合作影印的《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 則是當年所撰成的續修提要稿之全部,頗可參考
息相開。 先師一生不忘懷師恩,並以自己的老師爲楷模,弘揚“師道”,培養出更多 的學術事業的接班人。早在20世紀三十年代後期,先師曾任母校北平中國大學 國學系講師兼華北國醫學院國文教授,即以易學傳授學生。當時追隨先師甚密的 有鄭光儀、段一凡、楊文園諸人,於《易》也頗有所得。後來先師南旋歸閩,歷 任福建省立師專文史地科副教授、國立海疆學校師範科國文教授、福建師專教授 兼國文科主任,1949年後任福建師範學院、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兼中文系主任、 福建師範大學副校長等職,所培養的學生日益架多。晚年期間,先師雖身兼校內 外多種職務,科研與公務至爲繁忙,且年漸邁、體漸衰,但嘔心瀝血的育人美德 老而彌篤。他晚年培養的硏究生中,除筆者之外,如梅桐生、翁銀陶、楊際德、 郭建勳等人,皆對《周易》有所硏討,並各有易學專論發表。 先師對學生在學術上的關懷、提攜,往往達到無微不至的程度。這在筆者自 身追隨先師研治《周易》的多年經歷中,尤有極深的感受。記得1980年,我正 隨從先師攻讀硏究生課程,當時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擬在武漢召開年會,向先 師發來邀請書,先師知我剛完成了一篇讀《易》習作——《“觀物取象”是藝術 思維的濫觴》,即命我送上文稿,親自加以刪潤,然後列印成冊,作爲我與先師 參加學術會議的論文。在作者署名項上,先師堅持把我署在前,他署在後,並以 “此文頗多新觀點,恐將引起爭論,讓你在‘前陣’替我擋擋駕”爲辭說服我。 這是我平生第一次發表的《易》學論文,此中包涵著先師何其濃厚的關懷與培育 後輩之心啊! 公元1983年前後,我畢業留校擔任先師的學術助手,上海古籍出版社派員 來福州約先師撰寫《周易譯注》,先師慨然應允,隨即冋我詳細討論了撰稿計劃, 並囑我以數年前草創的一部《周易試譯》稿爲基礎,全力投λ撰寫工作。三年後 我把《周易譯注》十卷約52萬字的清稿複印本奉至先師案頭,他不辭髙齡,徹 夜精批細審,全稿閱畢,至爲興奮地對我說:“此部書稿學術質量甚佳,實出我 預料之外,出版後有望成爲傳世之作。”當將書稿送交岀版社之後,先師又專就 《周易譯注》的撰寫過程寫了一篇《學術鑒定書》,指岀此書稿的創作“正如宋 代朱熹與其學生蔡元定合著《易學啓蒙》的關係相同”,以朱子門下之有蔡季通 對自己的學生倍加褒揚,體現了一位老學者對後學成長的殷切期盼與濃郁溫情。 後來《周易譯注》榮獲福建省晢學社會科學“六五”重點項目優秀成果獎1989 年5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年內重印四次,累計印數達7萬餘冊,受到國 內外學術界的廣泛好評。1992年初,此書又獲“首屆全國古籍整理研究優秀圖 書獎”,而先師已捐館一年有半矣!每思及此,筆者總不免黯然神傷而頓生追念 先師之情。 二、從源溯流,強幹弱枝。 中國學者傳統的治學方法,有一項至爲突出的特點:辨明源流宗派,探知學 術本末,以創立治學之“門庭”。這種尋根究柢,嚴謹不苟,而又開拓新見,成 家言的學風,至今仍是我們所應當提倡的 先師的治《易》思想,也是以此爲出發點。他從《周易》研究的角度,特撰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筆者曾被《續修四庫全書》編委會聘為「經部」特約編委,負責草擬入選該書的 「易類」書目並撰寫提要。今全書已岀版多年,而提要之撰寫工作仍未殺青。追懷先師之學術業績,吾輩 實當進一步努力以繼承之矣
3 息相關。 先師一生不忘懷師恩,並以自己的老師爲楷模,弘揚“師道”,培養出更多 的學術事業的接班人。早在 20 世紀三十年代後期,先師曾任母校北平中國大學 國學系講師兼華北國醫學院國文教授,即以易學傳授學生。當時追隨先師甚密的 有鄭光儀、段一凡、楊文園諸人,於《易》也頗有所得。後來先師南旋歸閩,歷 任福建省立師專文史地科副教授、國立海疆學校師範科國文教授、福建師專教授 兼國文科主任,1949 年後任福建師範學院、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兼中文系主任、 福建師範大學副校長等職,所培養的學生日益衆多。晚年期間,先師雖身兼校內 外多種職務,科研與公務至爲繁忙,且年漸邁、體漸衰,但嘔心瀝血的育人美德 老而彌篤。他晚年培養的研究生中,除筆者之外,如梅桐生、翁銀陶、楊際德、 郭建勳等人,皆對《周易》有所研討,並各有易學專論發表。 先師對學生在學術上的關懷、提攜,往往達到無微不至的程度。這在筆者自 身追隨先師研治《周易》的多年經歷中,尤有極深的感受。記得 1980 年,我正 隨從先師攻讀研究生課程,當時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擬在武漢召開年會,向先 師發來邀請書,先師知我剛完成了一篇讀《易》習作——《“觀物取象”是藝術 思維的濫觴》,即命我送上文稿,親自加以刪潤,然後列印成冊,作爲我與先師 參加學術會議的論文。在作者署名項上,先師堅持把我署在前,他署在後,並以 “此文頗多新觀點,恐將引起爭論,讓你在‘前陣’替我擋擋駕”爲辭說服我。 這是我平生第一次發表的《易》學論文,此中包涵著先師何其濃厚的關懷與培育 後輩之心啊! 公元 1983 年前後,我畢業留校擔任先師的學術助手,上海古籍出版社派員 來福州約先師撰寫《周易譯注》,先師慨然應允,隨即同我詳細討論了撰稿計劃, 並囑我以數年前草創的一部《周易試譯》稿爲基礎,全力投入撰寫工作。三年後, 我把《周易譯注》十卷約 52 萬字的清稿複印本奉至先師案頭,他不辭高齡,徹 夜精批細審,全稿閱畢,至爲興奮地對我說:“此部書稿學術質量甚佳,實出我 預料之外,出版後有望成爲傳世之作。”當將書稿送交出版社之後,先師又專就 《周易譯注》的撰寫過程寫了一篇《學術鑒定書》,指出此書稿的創作“正如宋 代朱熹與其學生蔡元定合著《易學啓蒙》的關係相同”,以朱子門下之有蔡季通 對自己的學生倍加褒揚,體現了一位老學者對後學成長的殷切期盼與濃郁溫情。 後來,《周易譯注》榮獲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 “六五”重點項目優秀成果獎,1989 年 5 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年內重印四次,累計印數達 7 萬餘冊,受到國 內外學術界的廣泛好評。1992 年初,此書又獲“首屆全國古籍整理研究優秀圖 書獎”,而先師已捐館一年有半矣!每思及此,筆者總不免黯然神傷而頓生追念 先師之情4。 二、從源溯流,強幹弱枝。 中國學者傳統的治學方法,有一項至爲突出的特點:辨明源流宗派,探知學 術本末,以創立治學之“門庭”。這種尋根究柢,嚴謹不苟,而又開拓新見,成 一家言的學風,至今仍是我們所應當提倡的。 先師的治《易》思想,也是以此爲出發點。他從《周易》研究的角度,特撰 4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筆者曾被《續修四庫全書》編委會聘為「經部」特約編委,負責草擬入選該書的 「易類」書目並撰寫提要。今全書已出版多年,而提要之撰寫工作仍未殺青。追懷先師之學術業績,吾輩 實當進一步努力以繼承之矣
《論易學之門庭》一文(1940年寫初稿,1980年寫再稿,載《福建師大學報》 1980年第3期),指出“欲求《易》學之門庭”的最重要方法“蓋有兩端” 端,從源溯流。首須熟讀經傳本文,考明《春秋內外傳》諸占筮;其 次,觀漢魏古注(李鼎祚《周易集解》所存最多);其次,觀六朝隋唐諸家 義疏(《孔疏》多本之六朝舊疏);最後,參考宋、元以來各家之經說。(宋、 元人經說,多存於《通志堂經解》中,清儒經說,《清經解》《續清經解》 中所收爲最多。)不從古注入手者,是爲迷不知本源。 二端,強幹弱枝。須知《周易》源本象數,發爲義理,故當以象數、義 理爲主幹;其餘涉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爐火, 禪家妙諦,與夫近世泰西科學者,皆其枝附。不由主幹而尋枝附者,是爲渾 不辨主客 這裡所強調的“從源溯流”,是要求治《易》者當從最本初之《周易》經傳開始 硏讀,並全面熟悉歷代古注,才能打下堅實的《易》學基礎;所謂“強幹弱枝” 是要求抓住歷史上最主要的兩大《易》學流派一一象數派與義理派作爲研討的重 點對象,而以其他旁支附流作爲研討的次要對象。只有這樣,才能“知本源”、 “辨主客”,使《周易》研究沿著扎實的方向深入拓展,並進而取得超越前人的 《易》學創獲。 先師積年所撰《易》學著述,皆是在“知本源”、“辨主客”的學術宗旨的 指導下創作的,故對學術界具有頗重大的影響。他早年的著作《漢易舉要》五卷、 《歷代易學書目考》一卷、《歷代易家考》五卷、《尚氏易要例》一卷,惜因“抗 日戰爭”及“文化革命”之亂而散佚°。但從曾被刊行而目前仍存的《孟氏易舉 要》(《漢易舉要》之首卷,原載《福建師院學報》1961年第1期)、《六庵易話》 (載《福建師大學報》1981年第4期、1982年第Ⅰ期)、《論易學之門庭》(見前 引)、《易學群書平議》(北京師大出版社1988年岀版)等論著中,實已有力地展 示出一位老一輩學者渾厚的學術造詣,以及足以啓迪後學的治學方法。 先師晩年創建了福建師範大學易學硏究室,這是當時大陸髙校最早成立的 家易學硏究機構,後來擴大爲“易學硏究所”,加強了教學與科硏的組織建設 “從源溯流,強幹弱枝”,成爲福建師大易學硏究所長期堅持的學術思想,也是 該研究所在不斷開拓學術成果的科硏進程中始終傳承的學術傳統。 伴隨著這一學術傳統的發揚光大,福建師範大學易學硏究所的科硏成果也不 斷爲學術界所認可。筆者與先師合撰的《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 月版),初版至今已十八年,發行量逐年遞增。2002年,此書由筆者再加修訂而 重版,其學術影響繼續擴大。學界對此書曾作過這樣的評價:“《周易譯注》是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全面翻譯《周易》經傳本文,並對其要理進行系統闡釋的 高水凖的專著。”(廖名春、康學偉、梁偉弦《周易研究史》,湖南出版社1991 年出版) 福建師大易學研究所歷年來推岀的其他學術成果,如《周易硏究論文集》( 至四輯)《周易辭典》《周易入門》《周易漫談》《象數與義理》《玄妙的天書》 §先師生前的學術著述散佚頗多,除上引諸稿之外,他如:1935年前後自定《六庵文稿》一卷、《閩東風俗 記》一冊,1938年至1941年所撰《喪服淺說》四卷、《宋儒學說講稿》十四卷、《明儒學說講稿》七卷、铽六 庵讀書雜記》一百餘冊等。又,1939年秋,吳承仕先生逝世(傳為日寇所害),先師在北平整理吳先生遺著 凡41種,於1941年11月始畢,並撰成《先師歙吳先生之著述》一文,後即南下返閩。此文後亦流失。其 餘詩文作品,以及筆者所未能知曉之昔年論著,恐仍有不少
4 《論易學之門庭》一文(1940 年寫初稿,1980 年寫再稿,載《福建師大學報》 1980 年第 3 期),指出“欲求《易》學之門庭”的最重要方法“蓋有兩端”: 一端,從源溯流。首須熟讀經傳本文,考明《春秋內外傳》諸占筮;其 次,觀漢魏古注(李鼎祚《周易集解》所存最多);其次,觀六朝隋唐諸家 義疏(《孔疏》多本之六朝舊疏);最後,參考宋、元以來各家之經說。(宋、 元人經說,多存於《通志堂經解》中,清儒經說,《清經解》、《續清經解》 中所收爲最多。)不從古注入手者,是爲迷不知本源。 二端,強幹弱枝。須知《周易》源本象數,發爲義理,故當以象數、義 理爲主幹;其餘涉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爐火, 禪家妙諦,與夫近世泰西科學者,皆其枝附。不由主幹而尋枝附者,是爲渾 不辨主客。 這裡所強調的“從源溯流”,是要求治《易》者當從最本初之《周易》經傳開始 研讀,並全面熟悉歷代古注,才能打下堅實的《易》學基礎;所謂“強幹弱枝”, 是要求抓住歷史上最主要的兩大《易》學流派——象數派與義理派作爲研討的重 點對象,而以其他旁支附流作爲研討的次要對象。只有這樣,才能“知本源”、 “辨主客”,使《周易》研究沿著扎實的方向深入拓展,並進而取得超越前人的 《易》學創獲。 先師積年所撰《易》學著述,皆是在“知本源”、“辨主客”的學術宗旨的 指導下創作的,故對學術界具有頗重大的影響。他早年的著作《漢易舉要》五卷、 《歷代易學書目考》一卷、《歷代易家考》五卷、《尚氏易要例》一卷,惜因“抗 日戰爭”及“文化革命”之亂而散佚5。但從曾被刊行而目前仍存的《孟氏易舉 要》(《漢易舉要》之首卷,原載《福建師院學報》1961 年第 1 期)、《六庵易話》 (載《福建師大學報》1981 年第 4 期、1982 年第 1 期)、《論易學之門庭》(見前 引)、《易學群書平議》(北京師大出版社 1988 年出版)等論著中,實已有力地展 示出一位老一輩學者渾厚的學術造詣,以及足以啓迪後學的治學方法。 先師晚年創建了福建師範大學易學研究室,這是當時大陸高校最早成立的一 家易學研究機構,後來擴大爲“易學研究所”,加強了教學與科研的組織建設。 “從源溯流,強幹弱枝”,成爲福建師大易學研究所長期堅持的學術思想,也是 該研究所在不斷開拓學術成果的科研進程中始終傳承的學術傳統。 伴隨著這一學術傳統的發揚光大,福建師範大學易學研究所的科研成果也不 斷爲學術界所認可。筆者與先師合撰的《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 5 月版),初版至今已十八年,發行量逐年遞增。2002 年,此書由筆者再加修訂而 重版,其學術影響繼續擴大。學界對此書曾作過這樣的評價:“《周易譯注》是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全面翻譯《周易》經傳本文,並對其要理進行系統闡釋的 高水準的專著。”(廖名春、康學偉、梁偉弦《周易研究史》,湖南出版社 1991 年出版) 福建師大易學研究所歷年來推出的其他學術成果,如《周易研究論文集》(一 至四輯)、《周易辭典》、《周易入門》、《周易漫談》、《象數與義理》、《玄妙的天書》、 5 先師生前的學術著述散佚頗多,除上引諸稿之外,他如:1935 年前後自定《六庵文稿》一卷、《閩東風俗 記》一冊,1938 年至 1941 年所撰《喪服淺說》四卷、《宋儒學說講稿》十四卷、《明儒學說講稿》七卷、《六 庵讀書雜記》一百餘冊等。又,1939 年秋,吳承仕先生逝世(傳為日寇所害),先師在北平整理吳先生遺著 凡 41 種,於 1941 年 11 月始畢,並撰成《先師歙吳先生之著述》一文,後即南下返閩。此文後亦流失。其 餘詩文作品,以及筆者所未能知曉之昔年論著,恐仍有不少
《周易與文學》、《歷代易家與易學要籍》等,無論是先師生前岀版的,還是先師 辭世後刊行的,均傾注著先師的學術心血,繼承著先師的學術傳統。其中《周易 辭典》一書,爲筆者以三年時間撰成的。記得1990年初夏,當全書大致脫稿時, 先師已經臥床不起,他聞知此訊,即欣然扶病爲我寫定一篇《周易辭典序》,極 力稱讚此書“詳探群籍,旁蒐博采”,將“有功于《易》學”。全書共121萬字, 包括經傳要語、易學常識、易派易例、易辭衍用、治易名家、易學要籍等各類詞 目凡4608條。書首列《周易》重要圖表29幅,書末附《分類詞目表》及《詞目 中文拼音索引》。學者曾評曰:此書對《周易》學說“作非同凡響的經學基本工 程建設”,“足可代表當代治經的學術水平”,“表現出很鮮明的學術的自治 性”,“使得全書不愧爲正宗的學術巨著,表現出中國經學正而不邪,博而不雜 的優良風範。”(1993年7月15日香港《新晩報》載孫紹振《從經學的迷宮中 走出新路》) 不爲怪異,創新求實 治學態度之純正與否,往往直接影響著學術發展方向的科學與否。故前代優 秀的學者對此均頗爲注重。先師亦常以此教導後學,他晩年所作《六庵易話》曾 指出: 余少好讀《易》,老而未倦。嘗見歷代易家多詭奇好怪,意頗不謂然。 蓋《易》之爲書,世俗恒不免以神秘視之,益以易家好怪,則不獨其書神秘, 將學《易》之人亦若帶有神秘性者,此大爲易學之障礙者也。(《福建師大學 報》1981年第4期) 《周易》學說具有自身的獨特性,且《易》本“爲卜筮而作”(朱熹語),遂使 其書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而歷代皆有冒《易》之名以自神其說者,直將一部聖 人的經典、古老的哲學著作視同“怪力亂神”之書,或因其書之神奧而烘托治 《易》者自身之奇異。此種現象,至今仍未能杜絕。先師之所言,顯然也是由 此而發出的感歎。因此,他極力主張治《易》者務必要樹立起正確的治學態度, 不爲怪異,才能創新求實。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福建師大易學硏究所始終把握著純正的研究方向,不 斷完善學科建設,開拓新的硏究領域,努力探索有特色的科硏課題。筆者曾多年 在先師指導下工作,除了與先師合撰《周易譯注》,合編《周易研究論文集》四 輯(北京師大出版社1987年9月—-1990年5月出版)外,還與先師合寫了《觀 物取象是藝術思維的濫觴》(載《古代文學理論硏究》第四輯)、《試論周易對文 心雕龍的影響》(載《文心雕龍》學刊第四輯)、《周易對立、變化、創新思想中 的美學意義》(載《福建師大學報》1988年第3期)等文,並點校了先師舊著《易 學群書平議》。每完成一個項目,均獲先師的精心指導,對我的學業均是一次重 大提髙。先師辭世後,我擔負起主持易學硏究所工作的重仼,凡進行一項科硏課 題,撰寫一篇學術論文或一部學術著作,我總不忘先師的遺訓,總是思考著如何 將學術的創新與求實緊緊地結合在一起在當代易學硏究的領域中邁岀嚴謹扎實 的步伐。 6如三國時虞翻自稱陳桃夢其吞食三爻而知《易》(見《三國志·魏志》本傳),及近人杭辛齋自言在獄中得 異人密傳遂深通易理(見《易楔》自序)
5 《周易與文學》、《歷代易家與易學要籍》等,無論是先師生前出版的,還是先師 辭世後刊行的,均傾注著先師的學術心血,繼承著先師的學術傳統。其中《周易 辭典》一書,爲筆者以三年時間撰成的。記得 1990 年初夏,當全書大致脫稿時, 先師已經臥床不起,他聞知此訊,即欣然扶病爲我寫定一篇《周易辭典序》,極 力稱讚此書“詳探群籍,旁蒐博采”,將“有功于《易》學”。全書共 121 萬字, 包括經傳要語、易學常識、易派易例、易辭衍用、治易名家、易學要籍等各類詞 目凡 4608 條。書首列《周易》重要圖表 29 幅,書末附《分類詞目表》及《詞目 中文拼音索引》。學者曾評曰:此書對《周易》學說“作非同凡響的經學基本工 程建設”,“足可代表當代治經的學術水平”,“表現出很鮮明的學術的自治 性”,“使得全書不愧爲正宗的學術巨著,表現出中國經學正而不邪,博而不雜 的優良風範。”(1993 年 7 月 15 日香港《新晚報》載孫紹振《從經學的迷宮中 走出新路》) 三、不爲怪異,創新求實。 治學態度之純正與否,往往直接影響著學術發展方向的科學與否。故前代優 秀的學者對此均頗爲注重。先師亦常以此教導後學,他晚年所作《六庵易話》曾 指出: 余少好讀《易》,老而未倦。嘗見歷代易家多詭奇好怪,意頗不謂然。 蓋《易》之爲書,世俗恒不免以神秘視之,益以易家好怪,則不獨其書神秘, 將學《易》之人亦若帶有神秘性者,此大爲易學之障礙者也。(《福建師大學 報》1981 年第 4 期) 《周易》學說具有自身的獨特性,且《易》本“爲卜筮而作”(朱熹語),遂使 其書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而歷代皆有冒《易》之名以自神其說者,直將一部聖 人的經典、古老的哲學著作視同“怪力亂神”之書,或因其書之神奧而烘托治 《易》者自身之奇異6。此種現象,至今仍未能杜絕。先師之所言,顯然也是由 此而發出的感歎。因此,他極力主張治《易》者務必要樹立起正確的治學態度, 不爲怪異,才能創新求實。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福建師大易學研究所始終把握著純正的研究方向,不 斷完善學科建設,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努力探索有特色的科研課題。筆者曾多年 在先師指導下工作,除了與先師合撰《周易譯注》,合編《周易研究論文集》四 輯(北京師大出版社 1987 年 9 月——1990 年 5 月出版)外,還與先師合寫了《觀 物取象是藝術思維的濫觴》(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四輯)、《試論周易對文 心雕龍的影響》(載《文心雕龍》學刊第四輯)、《周易對立、變化、創新思想中 的美學意義》(載《福建師大學報》1988 年第 3 期)等文,並點校了先師舊著《易 學群書平議》。每完成一個項目,均獲先師的精心指導,對我的學業均是一次重 大提高。先師辭世後,我擔負起主持易學研究所工作的重任,凡進行一項科研課 題,撰寫一篇學術論文或一部學術著作,我總不忘先師的遺訓,總是思考著如何 將學術的創新與求實緊緊地結合在一起,在當代易學研究的領域中邁出嚴謹扎實 的步伐。 6 如三國時虞翻自稱陳桃夢其吞食三爻而知《易》(見《三國志·魏志》本傳),及近人杭辛齋自言在獄中得 異人密傳遂深通易理(見《易楔》自序)
公元2007年,是福建師大易學研究所創立24周年。回顧24年來,我們認 真完成了所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易學史”的研究及國家教委全國高 校古籍整理委員會、省教委等部門的各類科硏項目硏究。除深λ展開傳統的《周 易》經傳硏討、易學古籍整理之外,還開闢了《周易》與文學、《周易》與美學 《周易》與道教等方面的硏究課題,並衍擴出先秦兩漢經學與文學、唐前文獻等 研究方向,爲培養碩士與博士研究生拓展了科硏領域。24年中,研究所成員共 出版專著38種,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產生了頗爲良好的學術影響。在出版 的科研成果中,均貫穿著“不爲怪異,創新求實”的學術精神。其中,《周易譯 注》(黄壽褀、張善文著)、《周易辭典》(張善文著)、《易學與道教文化》(詹石 窗、連鎮標著)、《象數與義理》(張善文著)、《易學群書平議》(黃壽褀著、張善 文點校入《歷代易家與易學要籍》(張善文著λ《周易與文學》(張善文著)等書 在學術界留下的影響已較顯著。此外,1996年至1998年間由臺灣頂淵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出版的《易經初階》(張善文著)、《十三經漫談》叢書十三種(張善文、 馬重奇主編),在海外也有較好影響。而2002年初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周易學 說》(馬振彪遺著、張善文整理),刊行3個月間即重印兩次,推出平裝、精裝兩 種版式,印數共達13,000多冊,影響面也在不斷擴大。至於2005年推出的《尚 氏易學存稿校理》(中國大百科全書岀版社),則是筆者據先師之業師尚秉和先生 的遺稿整理而成的。全書185萬字,包括《周易古筮考》十卷、《焦氏易詁》十 卷、《焦氏易林注》十六卷、《周易尚氏學》二十卷、《易說評議》十二卷,凡 六十九卷(書後附錄吳承仕先生《檢齋讀易提要》一卷、先師《易學群書平議》 七卷,合此二種計之,則共有七十七卷)。此書將尚氏最具創獲的易學著述集中 整理出版,並作了精密嚴謹的校訂,已經博得學術界頗爲良好的評價。 目前,福建師大易學硏究所正承擔國家古籍整理規劃領導小組的重點項目 中國古籍總目提要·周易卷》的撰寫工作及全國髙校古委會古籍整理項目《周 易注疏點校》,同時正積極籌備創辦《中國易學》學術刊物。《禮記·經解》引孔 子曰:“潔靜精微,《易》之教也。”一語道破易學之精神。唐代孔穎達《禮記 正義》對“潔靜精微”作了這樣的疏解:“《易》之於人,正則獲吉,邪則獲凶, 不爲淫濫,是潔靜;窮理盡性,言入秋毫,是精微。”′我想,福建師大易學硏 究所在承傳先師黄壽褀教授學術傳統的科硏過程中,事實上也是極力弘揚著“潔 靜精微”的易學精神,弘揚著“純正謹嚴”、“窮理盡性”的治學風格。我們相 信,只要繼續保持這種傳統,加上進一步的努力進取,福建師大易學硏究所將會 創造出更多的學術成果,爲當代學術研究事業作出更大的奉獻 2007年6月寫於福州 同年9月修訂於台中 7開於“潔靜精微”四字,筆者曾試為延伸其義曰:潔者,一塵不染,通體清澈,一片冰心在玉壺之謂也 靜者,涵詠沈潛,閒適樂天,萬物靜觀皆自得之謂也:精者,純粹不雜,堅確不移,爐火十年磨一劍之謂 也:微者,洞識機玄,得失無度,別有天地非人間之謂也。總此四言,便是《易》之晢理內核,《易》之精 神,《易》之智慧。福建師範大學易學研究所亦正欲沿此四字之精神而不斷拓展學術研究,惟世之君子同道 其鞭策而勉勵之!
6 公元 2007 年,是福建師大易學研究所創立 24 周年。回顧 24 年來,我們認 真完成了所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易學史”的研究及國家教委、全國高 校古籍整理委員會、省教委等部門的各類科研項目研究。除深入展開傳統的《周 易》經傳研討、易學古籍整理之外,還開闢了《周易》與文學、《周易》與美學、 《周易》與道教等方面的研究課題,並衍擴出先秦兩漢經學與文學、唐前文獻等 研究方向,爲培養碩士與博士研究生拓展了科研領域。24 年中,研究所成員共 出版專著 38 種,發表學術論文 200 多篇,産生了頗爲良好的學術影響。在出版 的科研成果中,均貫穿著“不爲怪異,創新求實”的學術精神。其中,《周易譯 注》(黃壽祺、張善文著)、《周易辭典》(張善文著)、《易學與道教文化》(詹石 窗、連鎮標著)、《象數與義理》(張善文著)、《易學群書平議》(黃壽祺著、張善 文點校)、《歷代易家與易學要籍》(張善文著)、《周易與文學》(張善文著)等書, 在學術界留下的影響已較顯著。此外,1996 年至 1998 年間由臺灣頂淵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出版的《易經初階》(張善文著)、《十三經漫談》叢書十三種(張善文、 馬重奇主編),在海外也有較好影響。而 2002 年初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周易學 說》(馬振彪遺著、張善文整理),刊行 3 個月間即重印兩次,推出平裝、精裝兩 種版式,印數共達 13,000 多冊,影響面也在不斷擴大。至於 2005 年推出的《尚 氏易學存稿校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則是筆者據先師之業師尚秉和先生 的遺稿整理而成的。全書 185 萬字,包括《周易古筮考》十卷、《焦氏易詁》十 一卷、《焦氏易林注》十六卷、《周易尚氏學》二十卷、《易說評議》十二卷,凡 六十九卷(書後附錄吳承仕先生《檢齋讀易提要》一卷、先師《易學群書平議》 七卷,合此二種計之,則共有七十七卷)。此書將尚氏最具創獲的易學著述集中 整理出版,並作了精密嚴謹的校訂,已經博得學術界頗爲良好的評價。 目前,福建師大易學研究所正承擔國家古籍整理規劃領導小組的重點項目 《中國古籍總目提要·周易卷》的撰寫工作,及全國高校古委會古籍整理項目《周 易注疏點校》,同時正積極籌備創辦《中國易學》學術刊物。《禮記·經解》引孔 子曰:“潔靜精微,《易》之教也。”一語道破易學之精神。唐代孔穎達《禮記 正義》對“潔靜精微”作了這樣的疏解:“《易》之於人,正則獲吉,邪則獲凶, 不爲淫濫,是潔靜;窮理盡性,言入秋毫,是精微。”7 我想,福建師大易學研 究所在承傳先師黃壽祺教授學術傳統的科研過程中,事實上也是極力弘揚著“潔 靜精微”的易學精神,弘揚著“純正謹嚴”、“窮理盡性”的治學風格。我們相 信,只要繼續保持這種傳統,加上進一步的努力進取,福建師大易學研究所將會 創造出更多的學術成果,爲當代學術研究事業作出更大的奉獻。 2007 年 6 月寫於福州 同年 9 月修訂於台中 7 關於“潔靜精微”四字,筆者曾試為延伸其義曰:潔者,一塵不染,通體清澈,一片冰心在玉壺之謂也; 靜者,涵詠沈潛,閒適樂天,萬物靜觀皆自得之謂也;精者,純粹不雜,堅確不移,爐火十年磨一劍之謂 也;微者,洞識機玄,得失無度,別有天地非人間之謂也。總此四言,便是《易》之哲理內核,《易》之精 神,《易》之智慧。福建師範大學易學研究所亦正欲沿此四字之精神而不斷拓展學術研究,惟世之君子同道 其鞭策而勉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