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学之门庭 黄寿祺 程颐尝言:“学者要自得,《六经》浩渺,乍来难尽晓,且见得路径后,各自立得一个 门庭,归而求之,可矣。”朱子门人问:“门庭岂容各立耶?”朱子日:“此是说读经》, 是要从师讲问,且识得如何下工夫,便是立得门庭,却归去依此实下工夫,便是归而求之。 朱子门人又有问:“如何是门庭?”朱子曰:“是读书之法,如读此一书,须知此书当如何 读。伊川教人看《易》,以王辅嗣、胡翼之、王介甫三人《易解》看。此便是读业之门庭”。 (以上所引,均见江永《近思录集注》卷三。谨案:“伊川教人看《易》”之语,见程子 《与金堂谢湜书》中。王辅嗣名弼,山阳高平人,魏尚书郎,年二十四卒。著《周易上下经 注》六卷及《周易略倒》一卷。胡翼之名瑗,泰州如舉人,宋仁宗皇祐、至和间国子直讲, 尝在太学讲《易》。讲授之余,欲著述而未逮。其门人倪天隐遂述师说作《周易口义》十二 卷,即《宋史·艺文志》所载之胡瑗《易解》十二卷也。《宋史·艺文志》又载有王安石 《易解》十四卷,今不传。)根据以上伊川所论,晦翁所释,知读《经》须先立得门庭 谓门庭者,便是从师讲问如何下工夫,如何读书。再申畅其说,便是凡治某一种学问,必须 求师指导一了当之途径,使不至迷罔眩惑,若不知要领,劳而无功也。 今既讲习《周易》,便当先明《易》学之门庭,然余非能为诸同学开示门庭,不过以所 闻于师者告语诸同学而巳! 原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见仁见智,非止一端。今欲辨其门庭,必须先论其源流宗派, 知其源流宗派,然后知何者为本,何者为末,何者为主,何者为客,本末既析,主宾既分, 而门庭斯立。 《易》之为书,“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此为汉儒之通谊。然重卦之人,即有四说 王辅嗣等以为伏羲重卦;郑玄之徒,以为神农重卦;孙盛以为夏禹重卦史迁以为文王重 卦。(见孔颖达《周易正义·序论》)系辞亦有二说:郑学之徒,以卦辞爻辞并是文王所 作,马融、陆绩等谓卦辞文王,爻辞周公。(见书同上)自欧阳修而后,对《十翼》亦多异 论。(见《易童子问》)然则所谓“三圣”、“三古”者,已未足为定论,此《周易》本身 之时代及作者之纷纭也。 秦政焚书,《易》独以卜筮幸存,较群《经》为最无阙。然自西汉而后,《经》说之最 复杂者,亦莫如《易》。盖西汉《易》学之派别,大衹可分为四派:日训故举大谊,周王 孙、服光、王同、丁宽、杨何、蔡公、韩婴七家《易传》是也;日阴阳候灾变,孟喜、京 房、五鹿充宗、段嘉四家《易传》是也;日章句守师说,施雠、孟喜、粱丘贺、京房学官博 士所立以教授者(谨案:此据《汉书·艺文志》将孟喜、京房分列两类,章句之学为正宗, 灾变占验则独成一家也。又案:京房受《易》于焦赣,焦氏无章句,故《汉书·艺文志》不 31
论 易 学 之 门 庭 黄 寿 棋 程颐 尝言 “ 学者要 自得 , 《 六经 》浩渺 , 乍来难尽晓 , 且见 得路径后 , 各 自立得一个 门庭 , 归而求 之 , 可矣 。 ” 朱子 门人问 ,’ 庭 岂容各立耶 ” 朱子 日 “ 此是说读《六经 》, 是要从师讲 问 , 且识 得如何下工夫 , 便是立得门庭 , 却归去依此实下工夫 , 便是归而求之 。 ” 朱子 门人又有问 “ 如何是 门庭 ” 朱子 曰 “ 是读 书之法 , 如读此 一 书 , 须知此书当如何 读 。 伊川教人看《 易 》 , 以王辅 嗣 、 胡翼之 、 王介甫三人《 易解 》 看 。 此便是读业之 门庭 , 。 以上所引 , 均见江永 《 近 思录集注 》卷三 。 谨案 “ 伊 川教人 看《 易 》 ” 之 语 , 见 程 子 《 与金堂谢提书 》中 。 王辅嗣名弼 , 山阳高平人 , 魏尚书郎 , 年二十四卒 。 著 《 周 易上下经 注 》六卷及《 周易略倒 》一卷 。 胡具之 名缓 , 泰州如旱人 , 宋仁宗皇枯 、 至和 间国子直讲 , 尝在太学讲《 易 》 。 讲授之余 , 欲著述而未逮 。 其 门人倪 天隐遂述师说作 《 周 易 口 义 》十二 卷 ’ , 即《 宋史 · 艺文志 》所载之胡缓《 易解 》十二卷也 。 《 宋史 · 艺 文志 》又载 有 王 安 石 《 易解 》十四卷 , 今不传 。 根据以上伊川 所论 , 晦翁所释 , 知读 《 经 》须先立得门庭 。 所 谓 门庭者 , 便是从师讲 问如何下工夫 , 如何读书 。 再申畅其说 , 便是凡 治某一种学问 , 必须 求师指导一了 当之途径 , 使不至迷阁眩惑 , 若不 知要领 , 劳而无功也 。 今既讲习《 周易 》, 便当先明《 易 》学之 门庭 , 然 余非能为诸同学开示 门庭 , 不过 以所 闻于师者告语诸同学而 已 原易道广大 , 无所不包 , 见仁见智 , 非止一端 。 今欲辨其门庭 , 必须先论其源 流宗派 , 知 其源 流宗派 , 然后知何者为本 , 何者为末 , 何者为主 , 何者为客 , 本末既析 , 主宾既分 , 而门庭斯立 。 《 易 》之为书 , “ 人更三圣 , 世历三古 ” , 此为汉儒之通谊 。 然重卦之人 , 即有四说 王辅嗣等以为伏羲重卦 , 郑玄之徒 , 以为神农重卦 , 孙盛 以为夏禹重卦 , 史迁以 为 文 王 重 卦 。 见孔颖达 《 周 易正义 · 序论 》 系 辞亦有二说 郑学之徒 , 以 卦辞丈辞并 是 文 王 所 作 , 马融 、 陆绩等谓卦辞文王 , 丈辞周公 。 见 书同上 自欧阳修而后 , 对《 十翼 》亦 多异 论 。 见 《 易童子问 》 然则所谓 “ 三圣 ” 、 “ 三古 ” 者 , 已未足为定论 , 此 《 周 易 》本身 之 时代及作者之纷纭 也 。 秦政焚书 , 《 易 》独以 卜笙幸存 , 较群《 经 》为最无阔 。 然 自西 汉而后 , 《 经 》说之最 复杂者 , 亦莫如《 易 》。 盖 西汉《 易 》学之派别 , 大袄可分为四派 曰训故 举 大 谊 , 周 王 孙 、 服光 、 王 同 、 丁宽 、 杨何 、 蔡公 、 韩婴七家《 易传 》是也 , 日阴 阳 候 灾 变 , 孟 喜 、 京 房 、 五鹿充宗 、 段嘉 四家《 易传 》是也 , 日章句守师说 , 施雄 、 孟喜 、 粱丘 贺 、 京房学官博 士所立以教授者 谨案 此据《 汉书 · 艺文志 》将孟喜 、 京房分列两类 , 章句之学为正宗 , 灾变 占验则独成一 家也 。 又案 京房受《 易 》于焦赣 , 焦 氏无章句 , 故《 汉书 · 艺文志 》不 山尸户口、一碗
著录。)是也;日《十翼》解《经》意,费直无章句,专以《孔传》(指《十翼》)解说, 民间所用以传授者是也。其东汉《易》学派别亦有四;日马融、刘表、宋衷、王肃、董遇, 章皆为《费氏易》作章句者也;(《费氏易》无章句,诸家各为立注。)曰郑玄、苟爽、先 治《京氏易》,后参治《费氏易》者也;(郑玄从第五元先通《京氏易》,荀爽从陈实受樊 英句,亦京氏学。)曰虞翻,本治《孟氏易》,杂用《参同契》纳甲之术者也;曰陆绩,专 治《京氏易》者也。明乎此。则“汉《易》”之流派,约略可知。(略本阳湖吴翊寅《易汉 学考》之说。) 自王弼注行之后,“汉《易》”渐衰,此为《易》学变化之一大关键。观陆德明《经典 释文·序录》云:“永嘉之乱,施氏、梁丘氏之《易》亡,孟、京、费之《易》,人无传 者。惟郑康成、王辅嗣所注行于世,而王氏为世所重。”又《隋书·经籍志》云:“梁丘 施氏、高氏(谨案:沛人高相治《易》,与费直同时,其《易》亦无章句,专说阴阳灾异, 自言出丁将军,传至相。相授子康及兰陵毋将水,为高氏学。)亡于西晋。孟氏、京氏有书 无师。梁、陈,郑玄、王弼二注,列于国学。齐代唯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寢微, 今殆绝矣”。又孔颖达《周易正义序》云:“传《易》者:西都则有丁、孟、京、田;东都 则有荀、刘、马、郑,大体更相祖述,非有绝沦;惟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所以江左诸 儒,并传其学,河北学者,罕能及之”。观此诸文,可知“王《易》”之势力,笼罩于魏晋 南北朝之间,虽《郑注》亦莫能抗行,足征象数之见绌于玄理矣。 唐《五经正义》,《易》采用王、韩之注。(谨案:自元嘉以来,“王《易》”盛行 独阙《系辞》以下不注。谢万、韩伯、袁悦之、桓玄、卞伯玉、荀柔之、徐爱、顾欢、明僧 绍、刘谳等十人并注《系辞》,自韩氏专行,而各家皆废。又案:韩伯,字康伯,顥 人,东晋太常卿。)故王弼之《易》,在唐代几定于一尊。幸赖李鼎祚著《周易集解》,采 汉儒以迄唐代象数家注《易》之说,得三十五家(所采各家为子夏、孟喜、焦延寿、京 房、马融、郑玄、荀爽、刘表、宋衷、王肃、王弼、何晏、虞翻、陆绩、姚信、翟玄、韩康 伯、向秀、王赝、张璠、干宝、蜀才、刘巘、沈麟士、伏曼容、姚规、崔觐、卢氏、何妥 王凯冲、侯果、朱仰之、蔡景君、孔颖达、崔憬等三十五家,又引有《九家易》一书,据陆 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荀爽九家集注》十卷,不知何人所集,称荀爽者,以为主 故也。其序有荀爽、京房、马融、郑玄、宋衷、虞翻、陆绩、姚信、翟子玄,子玄不详何 人,为《易义》,注内又有张氏、朱氏,并不知何人”。又云:“蜀才姓范,名长生, 名贤,隐居青城山,自号蜀才,李雄以为丞相”。)崇象数,黜玄言,“汉《易》”余 绪,赖以仅有。及宋,陈抟、刘牧、邵雍之徒出,而后邀有《先天图》、《后天图》、《河 图》、《洛书》诸图说,《易》学之途,又为之一变。(刘牧、邵雍之学,均传自陈抟,刘 著《易数钩隐图》三卷,邵著《皇极经世书》十二卷。)及朱熹、蔡元定等引申其说,而后 遂有“宋《易》”之名与“汉《易》”相对峙。(朱子著《周易本义》十二卷,又著《易学 启蒙》三卷,则属稿于蔡元定。)而胡瑷、程颐之专阐儒理,李光、杨万里之参证史事者, 又各为宗派。(胡著《易解)十二卷,为程所崇,说已见前。程著《易传》四卷,李著《周 易详说》十卷,杨著《诚斋易传》二十卷。)而《易》学派别之分歧,于焉益多 元之诸儒,大衹笃守程、朱遗说。(如吴澄《易纂言》、胡震《周易衍义》等书。)明 初犹然。(如胡广《周易大全》、蔡清《易经蒙引》等书。)中叶以后,乃有以狂禅解《经≯
著录 。 是也 曰 《 十翼 》解《 经 》意 , 费直无章句 , 专以《 孔传 》 指 《 十冀 》 解说 , 民间所 用 以 传授者是也 。 其东汉 《 易 》 学派别亦有四 日 马融 、 刘表 、 宋 衷 、 王 肃 、 董遇 , 章 皆为《 费氏易 》作章句者 也 《 费氏易 》无章句 , 诸 家 各为立注 。 曰郑玄 、 荀 爽 、 先 治《 京 氏易 》 , 后 参治《 费氏易 》者 也 郑玄从第五元先通 《 京 氏易 》 , 荀爽从陈实 受樊 英句 , 亦 京 氏学 。 日 虞翻 , 本 治《 孟 氏易 》 , 杂用《 参同契 》纳 甲之术者也 曰 陆绩 , 专 治《 京 氏易 》者 也 。 明乎此 , 则 “ 汉 《 易 》 ” 之 流派 , 约略可知 。 略本 阳湖 吴 栩寅《 易汉 学考 》 之说 。 自王 弼 注行之后 , “ 汉 《 易 》 ” 渐衰 , 此为《 易 》学变 化之一 大关键 。 观 陆德 明《 经典 释文 · 序录 》云 “ 永嘉之 乱 , 施 氏 、 梁丘 氏 之《 易 》亡 , 孟 、 京 、 费 之 《 易 》 , 人 无 传 者 。 惟郑康 成 、 王 辅 嗣所 注行于世 , 而王 氏为世所重 。 ” 又 《 隋书 · 经 籍志 》云 “ 梁丘 、 施氏 、 高氏 谨 案 沛 人高相 治《 易 》 , 与费直同时 , 其《 易 》亦无章句 , 专说 阴阳 灾异 , 自言出丁将军 , 传至 相 。 相授子康及 兰陵毋将永 , 为高氏学 。 亡 于西晋 。 孟 氏 、 京氏有书 无师 。 梁 、 陈 , 郑玄 、 王 弼二注 , 列于 国学 。 齐代唯传郑义 。 至 隋 , 王 注盛行 , 郑学夏微 , 今殆 绝矣 ” 。 又孔颖达 《 周 易正义序 》云 “ 传《 易 》者 西都则有丁 、 孟 、 京 、 田 东都 则有荀 、 刘 、 马 、 郑 , 大体 更相祖述 , 非有绝沦 惟魏世 王辅 嗣之注 , 独冠 古今 , 所 以江左诸 儒 , 并传 其学 , 河北 学者 , 罕能及之 ” 。 观此诸 文 , 可知 “ 王 《 易 》 ” 之势力 , 笼罩于 魏晋 南北 朝之 间 , 虽 《 郑注 》亦莫 能抗行 , 足征象数之见细 于玄理 矣 。 唐 《 五经正义 》 , 《 易 》采 用王 、 韩之注 。 谨 案 自元 嘉以 来 , “ 王 《 易 》 ” 盛行 , 独 闽《 系辞 》以 下不 注 。 谢万 、 韩伯 、 袁悦之 、 桓玄 、 卞伯 玉 、 荀柔 之 、 徐爱 、 顾欢 、 明僧 绍 、 刘嘛 等 十 人 并注 《 系辞 》 , 自韩氏专行 , 而各家皆废 。 又 案 韩 伯 , 字 康 伯 , 颖川 人 , 东晋太常卿 。 故王弼 之《 易 》 , 在唐代几定于一尊 。 幸赖李鼎柞著 《 周 易集解 》 , 采 汉 儒 以迄 唐 代象 数 家注 《 易 》之说 , 得三 十五家 所采 各家为子 夏 、 孟 喜 、 焦 延 寿 、 京 房 、 马融 、 郑玄 、 荀爽 、 刘表 、 宋衷 、 王肃 、 王 弼 、 何晏 、 虞 翻 、 陆绩 、 姚信 、 翟玄 、 韩康 伯 、 向秀 、 王厘 、 张潘 、 干宝 、 蜀才 、 刘喻 、 沈麟士 、 伏 曼容 、 姚规 、 崔觑 、 卢氏 、 何妥 、 王 凯 冲 、 侯果 、 朱仰之 、 蔡 景君 、 孔颖达 、 崔憬等三 十五 家 , 又 引有《 九家易 》一书 , 据 陆 德 明《 经典释文 · 序录 》云 “ 《 荀爽九家集注 》十卷 , 不 知何人所集 , 称荀爽者 , 以为主 故 也 。 其序有荀爽 、 京房 、 马融 、 郑玄 、 宋衷 、 虞 翻 、 陆绩 、 姚信 、 翟子 玄 , 子 玄 不 详 何 人 , 为《 易义 》 , 注 内又有张氏 、 朱氏 , 并不知何人 ” 。 又云 “ 〔蜀才 〕姓范 , 名长生 , 一 名 贤 , 隐居青城 山 、 自号蜀才 , 李雄 以 为 垂 相 ” 。 崇 象 数 , 黔 玄 言 , “ 汉《 易 》 ” 余 绪 , 赖以 仅存 。 及宋 , 陈传 、 刘牧 、 邵 雍之徒出 , 而后遂有《 先天 图 》 、 《 后天图 》 、 《 河 图 》 、 《 洛书 》诸 图说 , 《 易 》学之途 , 又为之一 变 。 刘牧 、 邵 雍之学 , 均传 自陈传 , 刘 著 《 易数钩 隐图 》 三卷 , 邵著 《 皇极经世书 》十二卷 。 及朱熹 、 蔡元定等引申其说 , 而后 遂有 “ 宋 《 易 》 ” 之 名 与 “ 汉《 易 》 ” 相对峙 。 朱子著《 周 易本义 》 十二卷 , 又著 《 易学 启 蒙 》三卷 , 则属稿于蔡元定 。 而胡援 、 程颐之专阐儒理 , 李光 、 杨万里 之参证史事者 , 又 各为 宗派 。 胡著 《 易解 十二卷 , 为程所崇 , 说 已见前 。 程著 《 易传 》四 卷 , 李著 《 周 易详 说 》十卷 , 杨著 《 诚斋易传 》二十卷 。 而《 易 》学派别 之分歧 , 于焉益多 。 元之诸儒 , 大抵 笃守程 、 朱遗说 。 如昊澄 《 易纂言 》 、 胡震《 周 易衍义 》等书 。 明 初犹然 。 如胡广《 周 易大全 》 、 蔡清 《 易经 蒙引 》等 书 。 中叶以 后 , 乃有以狂禅解《经 》
者,末叶尤盛。(如方时化《学易述谈》四卷,总以禅机为主;徐世淳《易就》六卷,语多 似禅家之机锋;苏濬著《周易冥冥篇》四卷,观其书名,即可以知其之为狂禅;至释智旭著 《周易禅解》十卷,更明言以禅解《易》矣。)及清儒辈出,乃务求征实,理董汉学遗绪 (如惠栋《易汉学》等),“宋《易》”遂至受攻击而逐渐消沈,风气又为之一变矣。 清乾隆间,四库馆臣综观源流变迁,乃为两宗六派之说。具言曰:“《左传》所记诸 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疆祥;再变而为 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 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 攻驳”。(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小序》)其分宗别派,大体如此 然就此之宗派而言,尚未足以尽《易》学之域,故《四库提要》又云:“又《易》道 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 《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见《易类小序》。谨 案;天文涉及方位,地理涉及分野,乐律、韵学均涉及阴阳之变,故皆与《易》有关。又兵 法之书,涉及奇门、遁甲、太乙、六壬诸术数,亦附会于《易》,故近人盐城韦汝霖先生著 有《奇门阐易》之书。《周易》有象有数,故涉及数学,如《周易折中》后所载《易学启蒙 附论》,近人邵武丁超五先生所著《易理新诠》等皆是。方外之炉火,则指《周易参同契》 之类。)由《提要》此说观之,始可以知《易》学之领域,广泛侵及一切学术之范围。下逮 近世,泰西学术传入中国,其声光化电诸科学,亦往往与《易》理通,学《易》者亦时时援 以为说(如杭辛斋《杭氏易学》之类)。而郭沫若先生等又根据《周易》卦爻辞之文以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之情况,郭所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引《周易》之材料颇多,是其嚆矢。 而我国历代医学家又往往运用《易》学之哲理以作为医学理论之根据(如黄建平《祖国医学 方法论》之类)。是以《易》学之所涵,乃附有术数、玄言、科学三种实质。 就以上所述观之,《易》学之源流宗派,大体可知,而其途径之杂,亦可概见。然则欲 求《易》学之门庭,果当何自,依余所闻,盖有两端: 端,从源溯流;首须熟读《经·传》本文,考明《春秋内外传》诸占筮;其次,观汉 魏古注(李鼎祚《周易集解》所存最多);其次,观六朝隋唐诸家义疏(《孔疏》多本之六 朝旧疏);最后,参考宋、元以来各家之经说。(宋元人经说,多存于《通志堂经解》中, 清儒经说,《清经解》、《续清经解》中所收为最多。)不从古注入手者,是为迷不知本 源 二端,疆干弱枝:须知《周易》源本象数,发为义理,故当以象数、义理为主干,其余 涉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逑方外炉火,禅家妙谛,与夫近世泰西科学 者,皆其枝附。不由主干而寻枝附者,是为浑不辨主客。 夫源流既巳明矣,主客既已辨矣,则《易》学之门庭可得而知矣。然就象数、义理两主 干之宗派而言,其派别亦已甚纷繁。故学《易》者,当以“汉《易》”还之“汉《易》” 以“宋《易》”还之“宋《易》”。而就“汉《易》”之中,亦当以孟、京者还之孟、京, 郑、虞者还之郑、虞。“宋《易》”之中,亦当以陈、邵者还之陈、邵,程、朱者还之程、 朱,李、杨者还之李、杨,其余众家,亦莫不就其家法师承,为之爬罗剔抉,刮垢磨光,以 明其本来之面目。夫如是,则家法可明,而条理必清。若其混淆众家,糅杂群言,不别是
者 , 末叶尤盛 。 如方时化《 学易述谈 》四卷 , 总以禅机为主 徐世淳《 易就 》六卷 , 语乡 似禅家之机锋 , 苏 稽著 《 周 易冥冥篇 》 四卷 , 观 其书名 , 即间 以 知 其之为狂禅 至释智旭著 《 周 易禅解 》十卷 , 更明言以禅解《 易 》矣 。 及清儒 辈 出 , 乃务求征 实 , 理 董 汉 学 遗 绪 如惠栋《 易汉学 》等 , “ 宋 《 易 》 ” 遂至受攻 击而逐渐 消沈 , 风气又为之一 变矣 。 清乾隆间 , 四 库馆 臣 综 观源 流变迁 , 乃 为 两 宗六 派 之 说 。 具 言 曰 “ 《 左传 》所记诸 占 , 盖犹太 卜之遗法 。 汉儒言象数 , 去古未远也 , 一 变而为京 、 焦 , 入于截 祥 , 再 变 而 为 陈 、 邵 , 务穷造化 《 易 》遂不 切于 民用 。 王 弼 尽黝 象数 , 说 以 老庄 一 变而胡缓 、 程子 , 始 阐明儒理 , 再变而李光 、 杨万 里 , 又参证史事 《 易 》遂 日启论端 。 此两 派六 宗 , 已互相 攻 驳 ” 。 见《 四库全 书总 目提要 · 经部 · 易类 · 小序 》 其分 宗别派 , 大体如 此 。 然就此 之宗派而言 , 尚未足 以尽 《 易 》学之认域 , 故 《 四库提要 》 又云 “ 又 《 易 》道 广 大 , 无所不包 、 旁及天文 、 地理 、 乐律 、 兵法 、 韵学 、 算术 , 以逮方外 之 炉 火 , 皆 可 援 《 易 》以为说 。 而好异 者 , 又援 以 入 《 易 》 , 故 《 易 》说 愈 繁 。 ” 吸见 《 易 类小序 》 。 谨 案 天文涉及方位 , 地理涉及分野 , 乐律 、 韵学均 涉及阴 阳之 变 , 故 皆与《 易 》有关 。 又兵 法之 书 , 涉及奇 门 、 遁 甲 、 太乙 、 六 壬 诸术数 , 亦 附会于 《 易 》 , 故近 人盐城 韦汝霖先生著 有 《 奇 门阐易 》之 书 。 《 周 易 》有象有数 , 故涉及数学 , 如 《 周易折 中 》后所载《 易学启蒙 附论 》, 近人邵 武丁超 五先生所著 《 易理新途 》 等皆是 。 方外之 炉火 , 则 指 《 周 易参同契 》 之 类 。 由《 提要 》此说观之 , 始可 以 知 《 易 》学 之领域 , 广泛侵 及一 切学术之范围 。 下逮 近 世 , 泰西学术传入 中国 , 其声 光化电诸科学 , 亦 往往 与《 易 》理通 , 学 《 易 》 者亦 时时援 以为说 如杭辛斋《 杭 氏易学 》之 类 。 而郭沫若 先生等又根据 《 周 易 》 卦艾辞之文 以 研究 中国古代社 会之情况 , 郭所著 《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 , 引《 周 易 》之材料颇 多 , 是 其噶矢 。 而我国历代医学家又往往 运用 《 易 》学之哲理 以作为医学理论之根据 如黄建平《 祖国医学 方法论 》之 类 。 是 以 《 易 》学之所涵 , 乃附有术数 、 玄 言 、 科学三 种实质 。 就以上所述观之 , 《 易 》学之源 流宗派 , 大体可知 , 而 其途径 之杂 , 亦可概见 。 然则欲 求 , 易 》学之 门庭 , 果 当何 自 , 依余所闻 , 盖有两端 一端 , 从源溯 流 首须熟读 《 经 · 传 》本文 , 考 明《 春秋 内外传 》诸 占笙 , 其次 , 观 汉 魏古注 李鼎柞《 周易集解 》所存最多 , 其次 , 观六 朝隋唐诸 家义疏 《 孔疏 》多本之六 朝 旧疏 , 最后 , 参考 宋 、 元 以来各家之经 说 。 宋元人经说 , 多存于 《 通志堂经解 》 中 , 清儒经说 , 《 清经解 》 、 《 续清经解 》 中所 收为最 多 。 不从古注入手者 , 是为 迷 不 知 本 源 。 二端 , 疆千弱枝 须知 《 周易 》源本象数 , 发为义理 , 故 当以象数 、 义理为主干 , 其余 · 涉及天文 、 地理 、 乐律 、 兵法 、 韵学 、 算术 , 以 逮方外炉火 , 禅家妙谛 , 与夫近世 泰西科学 者 , 皆其枝附 。 不 由主干而寻枝附者 , 是 为浑不 辨主 客 。 夫源 流既 巳 明矣 , 主 客既 已辨矣 , 则 《 易 》学 之 门庭可 得而 知矣 。 然就象数 、 义理 两主 干之宗派而言 , 其 派别亦 已甚 纷繁 。 故学 《 易 》者 , 当 以 “ 汉 《 易 》 ” 还 之 “ 汉《 易 》 ” , 以 “ 宋《 易 》 ” 还之 “ 宋《 易 》 ” 。 而就 “ 汉《 易 》 ” 之 中 , 亦 当 以孟 、 京者还 之孟 、 京 , 郑 、 虞者还 之 郑 、 虞 。 “ 宋《 易 》 ” 之 中 , 亦 当以陈 、 邵者还之 陈 、 邵 , 程 、 朱者还之程 、 朱 , 李 、 杨者还之李 、 杨 , 其余众 家 , 亦莫不就 其家法师承 , 为之 爬罗剔抉 , 刮垢磨光 , 以 明 其木来之面 目 。 夫如是 , 则家法可 明 , 而条理 必清 。 若 其 混淆众 家 , 揉 杂 群 言 , 不别是 ‘曰已
非,无所断制,使人莫知其向,不审所从,犹未足从论为能知《易》学之门庭也。 胡五峰有言;“学欲博不欲杂,守欲约不欲陋”。余深服膺其说。故余之于《易》:亦 深愿能博读古今《易》家之书,而不愿糅杂众家之言;愿各守各家之家法,而亦不愿株守 先生之言。此乃余所论之《易》学门庭,而亟愿以告语诸同学,作为初阶者也。至若大雅君 子,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挥斥百家,包扫一切,冥思独运,卓然自树,而成一家之 言,上既无所依傍于前贤,而下且足以梯航乎后学,此乃所以论于成德达材,虑非鄙陋如余 者所能措意也。 附记11940年夏历庚辰年大暑日,在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研究室讲演,写初稿,1980年历申年清明节后十日,在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讲演,写再稿。 (上接第56版) 转换”的怀秋(当时巳打入反动军队内部任团部书记官)所搭救。接着怀秋又策动反动军队 起义,“于是第二天早上革命成功万岁”。与这种倾向相联系,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则存在着 千篇一律的“脸谱主义”的缺点。正如茅盾所指出的,在当时一些革命文学作品中,“许多 革命者只有一张面孔,一一这是革命者的‘脸谱’”,“并没按照他们之为小资产阶级分子或 工人或农民出身之不同而作了区别的(特别是意识形态方面,在认识革命方面)描写”。而 许多反革命者也只有一张面孔 这是反革命者的‘脸谱 并没把反革命中间的军 阀,政客,官僚,地主,买办,工业资本家,银行家,工賊,等等不同的意识形态加以区别 的描写,也没有将他们对于一件事的因各人本身利害不同而发生的冲突加以描写”。此外, “又常常把革命者和反革命者中间的界限划分得非常杋械,两面的阵营中都不见有动摇不定的 份子”。(《<地泉〉读后感》)在对革命者的描写上,还存在着“神化”的倾向。钱杏邨曾 提到有的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都是些“璧玉无瑕”的天生的英雄,没有缺点,没有错误,顶 刮刮的革命好汉”。(<地泉序》)这当然给人以不真实之感,也不可能具有艺术的感染力量 而《毁灭》则严格遵循从现实的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描写现实的创作原则,既充分反 映革命斗争的艰难、曲折的历程,又闪耀着熠熠的理想的光辉;既写了栩栩如生的具有不同 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工农群众代表,又成功地塑造了真实可信的从革命斗争实践中成长起 来的先驱者的形象。这对于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坚持并发扬现实主义的战斗传统,克服 “革命的浪漫蒂克”情调以及人物塑造上的“脸谱主义”等弱点,不正提供了值得仿傚的范 例吗? 34
非 , 无所断制 , 使人莫知其向 , 不审所从 , 犹未足从论为 能知《 易 》学之 门庭也 。 胡五峰有言 “ 学欲博不 欲杂 , 守欲约不欲陋 ” 。 余深服膺其说 。 故余之于《 易 》 一 亦 深愿 能博读古 今《 易 》 家之 书 , 而不愿揉杂众 家之 言 愿 各守 各家之家法 , 而亦不愿株守一 先生之 言 。 此乃 余所论之《 易 》学 门庭 , 而巫愿 以 告语诸 同学 , 作为初阶者 也 。 至若 大雅君 子 , 穷天人之 际 , 通古 今之 变 , 挥 斥百家 , 包扫一 切 , 冥 思独 运 , 卓然 自树 , 而 成 一 家 之 言 , 上既无所 依傍于 前贤 , 而下且足 以梯航乎后学 , 件乃所 以论于成 德达材 , 虑非鄙陋如余 者所能措 意也 。 〔附记 〕 年夏历庚辰 年大暑 日 , 在 北平 中国大学 国学 研 究室讲演 写 初稿 。 年夏历庚 申年清明节后 十 日 , 在 福建师范大学 中文 系研究生 班讲演 , 写 再稿 。 月卜创目‘ 叫 、 卜 月份 , ‘卜 弓争‘日‘ , 卜刁 卜 , 公 、 卜门 、 ‘ 心合一 , 护、‘口 月 司 护 , 口 一 嗯珍 一 愧 护 , 分喇匕产户 侧臼卜 门卜喇 尸 卜 ‘ 月 、 卜户目 上 接 第 版 转换 ” 的怀秋 当时 已打入 反 动军队 内部任团部书记 官 所搭救 。 接着怀秋 又 策动反 动军 队 起义 , “ 于是 第二天早上革 命成功万 岁 ” 。 与这 种倾 向相联系 , 在人 物形象塑造 上 , 则存在着 千篇一律的 “ 脸谱主义 ” 的缺点 。 正如茅盾所指 出的 , 在 当时一些革 命文学作 品中 , “ 许 多 革命者只有一张面孔 , 一一这是 革命者 的 ‘脸谱 ’ ” , “ 并没按照他们 之为小资产阶级分子或 工人或农 民 出身之不 同而作了区 别的 特别是 意识形态 方面 , 在认识革命方 面 描写 ” 。 而 “ 许 多反 革命者也只有一张 面孔 , 一这是反 革命者的 ‘脸谱 , ” , “ 并没把反 革命中间的 军 阀 , 政客 , 官僚 , 地主 , 买 办 , 工业资本家 , 银行家 , 工贼 , 等等不 同的意识形态加以区别 的描写 , 也没有将他们对于一件事的 因各人 本身利害不 同而发生 的冲突加 以描写 ” 。 此外 , ‘ 又常常把 革命者和反 革命者 中间的界限 划分得非常机械 , 两面 的阵营 中都不见 有动摇不定的 份子 ” 。 《 地 泉 》读 后感 》 在对革命者 的描 写 上 , 还存在着 “ 神化 ” 的倾 向 。 钱杏郁 曾 提到有的作 品中所 描写 的人物 “ 都是些 ‘ 璧 玉 无瑕 , 的天生 的英雄 , 没有缺点 , 没 有错误 , 顶 刮刮的革命好 汉 ” 。 《 地泉 》序 》 这 当然给人 以不真实之感 , 也不可能具有艺术的感染力量 。 而 《 毁 灭 》 则严格遵循从 现实的发展中真实地 、 历史具体地 描写现实的创 作原 则 , 既充分反 映革 命斗争的艰难 、 曲折的历 程 , 又闪耀着熠熠的理想的 光辉 既 写 了栩栩如生 的具有不同 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工 农群众代表 , 又成功地 塑造 了真实可信的从革命斗争实践中成长起 来的先驱者的形象 。 这 对于中国的 无产阶级文学创作坚持 并发扬现实主义的战斗传统 , 克服 “ 革命的浪漫蒂克 ” 情调 以 及人物塑造上的 “ 脸谱主义 ” 等弱点 , 不正提供 了值得仿徽的范 例 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