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洁静精微 黄寿祺教授的易学传统 张善文 黄寿祺教授 至若大雅君子,穷天人之际,通学之士”。后执教北京、福建各高等学 古今之变,挥斥百家,包扫一切,冥府达半个多世纪,晚年曾任福建师范 思独运,卓然自树,而成一家之言,上大学副校长,公元1990年卒于福州。 既无所依傍于前贤,而下且足以梯航毕生传道授业,呕心教坛,其学术成 乎后学,此乃所以论于成德达材,虑就广涉群经、诸子、史地、历代文学 非如余者所能措意也 各领域,为我国的文化、教育、学术 事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而在《周易》 传 这是先师黄寿祺教授于公元1940学说的研究方面,尤以精湛的理论与 年在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研究室作的讲卓越的成果聚声海内外,享有当代 演之结语,讲题为《论易学之门庭》,“易学宗师”的美誉。 当年先师年仅28岁。末句“虑非”云 笔者是先师于1979年招收的首届 云,固颇谦谨,然其抱负之远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即留任先师的学术助 殖之渊深,气度之闳博,由此数语即手,随侍先师十有余载,所受教诲既 统 已可见一斑。时至今日,奉读其遗文,多,对先师《易》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仍然足以奋起我们精研优秀古代文也稍有感悟。今不揣肤学浅受,谨就 化,振兴传统国学的拳拳赤子之心。先师平生研治《易》学的学术传统,略 先师字之六,号六庵,学者称“六拟数端,分述如次,既可藉以缅怀先 庵先生",公元1912年生,福建霞浦师德绩,亦或可请益于学术界的同道 人。早年求学于北平,即被称为“积学者
易道 洁静 精微 — 黄寿棋教授 的 易学传统 张善文 黄寿祺教授 上通冥 至 若大雅君子 , 穷天 人之 际 , 古今之 变 , 挥斥百 家 , 包扫一 切 , 协粤荟十擎。狱念 思独运 , 卓然 自树 , 既无所依傍于前贤 , 而成一 家之言 , 而下且足 以梯航 乎后 学 , 此乃 所以论于成德达材 , 虑 非如余者所能措意也 。 这是先师黄寿祺教授于公元 年在北平中国大学 国学研究室作的讲 演之结语 , 讲题 为 《论易学之门庭 》 , 当年先师年仅 岁 。 末句 “ 虑非 ” 云 云 , 固颇谦谨 , 然其抱负之远大 , 学 殖之渊深 , 气度之阂博 , 由此数语即 已可 见一斑 。 时至今 日 , 奉读其遗文 , 仍钱足 以 奋起我们精研优 秀古 代文 化 , 振兴传统国学的拳拳赤子之心 。 先师字之六 , 号六庵 , 学者称 “ 六 庵先生 ” , 公元 年生 , 福建霞浦 人 。 早年求学于北 平 , 即被称为 “ 积 学之士 ” 。 后执教北京 、 福建各高等学 府达半个多世纪 , 晚年曾任福建师范 大学副校长 , 公元 年卒于福州 。 毕生传道授业 , 呕心教坛 , 其学术成 就广涉群经 、 诸子 、 史地 、 历代文学 各领域 , 为我 国的文化 、 教育 、 学术 事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 而在《周易 》 学说的研究方面 , 尤以精湛的理论与 卓越的成果蜚声海内外 , 享有当代 “ 易学宗师 ” 的美誉 。 笔者是先师于 年招收的首届 研究生 , 毕业后即留任先师的学术助 手 , 随侍先师十有余载 , 所受教诲既 多 , 对先师 《易 》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也稍有感悟 。 今不揣肤学浅受 , 谨就 先师平生研治《易 》学的学术传统 , 略 拟数端 , 分述如次 , 既可藉以缅怀先 师德绩 , 亦或可请益于学术界的同道 学者 。 统传
学术锻炼。先师在数十年的学术生涯细审。后来,《周易译注》荣获福建省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中所取得的丰富的学术成果,均获益哲学社会科学“六五”重点项目优秀 于早年师承这些老师宿儒所打下的学成果奖,1989年5月由上海古籍出版 中国历代优秀的学者皆十分注重术根基 社出版,一年内重印四次,累计印数 学脉的承传,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先师一生不忘怀师恩,他又以自达7万余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 的发展,始终贯穿着“尊师重道”这己的老师为楷模,弘扬“师道”,培养泛好评。I992年初,此朽又获“首 主旋律。《周易》的《系辞传》称“苟更多的学术事业的接班人。早在20世全国古籍整理研究优秀图书奖”·而 非其人,道不虚行”,所谓“其人”,从纪三十年代后期,先师任母校北平中先师已捐馆一年有半矣!每念及此 某种意义上言之,便是“师”的指称国大学国学系讲师兼华北国医学院国笔者不禁黯然神伤而泪下。 这无疑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文教授时,即以《易》学传授学生。当 的“学统”之本质所在,或许也是整时迫随先师甚密的有郑光仪,段一 从源溯流,强干弱枝 个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所在 凡、杨文园诸人,于《易》也颇有所 先师毕生在从事教育与学术活动得。后来先师南旋归闽,先后在福建中国学者传统的治学方法,有 的历程中,最为强调“尊师重道”这省立师专、国立海疆学校和福建师专项至为突出的特点:辨明源流宗派 问题。根据他晚年的回忆,他十八任教,解放后任福建师范学院、福建探知学术本末,以创立治学之“f 岁即考取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修业师范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福建师庭”。这种浮根究底,严谨不苟,而又 预科、本科凡六年,毕业后在北平谋范大学副校长等职,所培养的学生日开拓新见,成一家言的学风,至今仍 职、回母校任教又六年,前后计十二益众多。先师晚年虽身兼多职,科研是我们所应当提倡的。 个春秋,所从问业的有尚秉和、吴承与公务至为繁忙,且年渐迈、体渐衰 先师从《周易》研究的角度,特 仕,马振彪、高步瀛、杨树达、范毓但呕心沥血的育人凤范老而弥笃。他撰《论易学之门庭》一文(1940年写 桂、余嘉锡、孙人和、朱师辙、林义晚年培养的硏究生中,除笔者之外,初稿,1980年写再稿,载《福建师大 光、唐兰诸先生,这些老师均是当时如梅桐生、翁银陶、杨际德、郭建勋学报》1980年第3期),指出“欲求《易》 中国学术界的名流学者,均对先师青等人,皆对《周易》有所研讨,并各学之门庭”的最重要方法“盖有两 年时代的学术成长起过十分重大的作有《易》学专论发表。 用。其中对先师影响最大的,当为尚 先师对学生在学术上的关怀、提 端,从源溯流。首须熟读经传 秉和、吴承仕两先生。尚先生字节之,携,往往达到无微不至的程度。这在本文,考明《春秋内外传》诸占筮;其 时任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教授,是国笔者自身追随先师研治《周易》的多次,观汉魏古注(李將作《周易集解》 内著名的《易》学大师。先师曾长年年经历中,尤有极深的感受。记得所存最多);其次,观六朝隋唐诸家义 学《易》于尚先生门下,颇受先生钟1980年,我正随从先师攻读研究生课硫(《孔疏》多本之六朝旧疏);最后 拔。他与尚先生质疑辩难的《论程,当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拟在参考宋、元以来各家之经说(朱、元 易三书》,得到先生的高度评价,由先武汉召开年会,向先师发来邀请书,人经说,多存于《通志堂经解》中,清 生亲自推荐发表于北平《晨报》,在学先师知我刚完成了一篇读《易》习作儒经说,《清经解》、《续清纶解》中所 术界产生了良好影响。他还协助尚先 《“观物取象”是艺术思维的滥收为最多)。不从古注入手者,是为迷 生整理《周易尚氏学》、《焦氏易林注》觞》,即命我送上文稿,亲自加以删不知本源。 等书,并为先生的《焦氏易诂》摆写润,然后打印成册,作为我与先师参 端,强干弱枝。须知《周易》源 序言。吴承仕先生字检斋,为章太炎加学术会议的论文。在作者署名项本象数,发为义理,故当以象数、义 的高足,《礼》学大师,时任北平中国上,先师坚持让我署名在前,并以“此理为主干;其余涉及天文,地理,乐 大学国学系主任。先师当年也深受吴文颇多新观点,让你在‘前阵’替我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逑方外炉 先生器重,吴先生曾每周抽出半天时挡挡”为辞说服我。这是我平生第一火,禅家妙谛,与夫近世泰西科学者 间专门向他讲授《三礼》之学,使他次发表的《易》学论文,其中包涵着皆其枝附。不由主干而寻枝附者,是 的旧学造诣日趋深厚。后来在尚、吴先师浓厚的关怀与培育之心。1983年为浑不辨主客 两先生的带领下,先师以二十多岁的前后,上海古籍出版社派员与先师商 这里所强调的“从源溯流”,是要 年资,即参与了为民国《续修四库全谈撰写《周易译注》事宜,先师即嘱求治《易》者当从最本初之《周易》经 书提要》撰写提要稿的重要学术活我以数年前草创的一部《周易试译》传开始研读,并全面熟悉历代古注 动,撰成《易》类提要一百二十余篇、稿为基础掼写。三年后,我把《周易才能打下坚实的《易》学基础;所谓 《礼》类提要六十多篇,并负责整理了译注》十卷约52万字的清稿复印本奉“强干弱枝”,是要求抓住历史上最主 《易类提要目录》一册,受到了严格的至先师案头,他不辞高龄,彻夜精批要的两大《易》学流派—象数派与 91994-2009chinaACademicjOu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
苟 非其人 道 不 虚 行 中国历代优秀的学者皆十分注重 学脉的承传 , 可以说 , 中国古代文化 的发展 , 始终贯穿着 “ 尊师重道 ” 这 一主旋律 。 《周易 》的《系辞传 》称 “ 苟 非其人 , 道不虚行 ” , 所谓 “ 其人 ” , 从 某种意义上言之 , 便是 “ 师 ” 的指称 — 这无疑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 的 “ 学统 ” 之本质所在 , 或许也是整 个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所在 。 先师毕生在从事教育与学术活动 的历程中 , 最为强调 “ 尊师重道 ” 这 一 问题 。 根据他晚年的 回忆 , 他十八 岁即考取北平中国大学 国学 系 , 修业 预科 、 本科凡六年 , 毕业后在北平谋 职 、 回母校任教又六年 , 前后计 十二 个春秋 , 所从问业的有尚秉和 、 吴承 仕 、 马振彪 、 高步赢 、 杨树达 、 范毓 桂 、 余嘉锡 、 孙人和 、 朱师辙 、 林义 光 、 唐兰诸先生 , 这些老师均是当时 中国学术界的名流学者 , 均对先师青 年时代的学术成长起过十分重大的作 用 。 其中对先师影响最大的 , 当为尚 秉和 、 吴承仕两先生 。 尚先生字节之 , 时任北平 中国大学国学系教授 , 是 国 内著名的 《易 》学大师 。 先师曾长年 学 《易 》于尚先生门下 , 颇受先生钟 爱 、 奖拔 。 他与尚先生质疑辩难的《论 易三书 》 , 得到先生的高度评价 , 由先 生亲 自推荐发表于北平《晨报 》 , 在学 术界产生 了良好影响 。 他还协助尚先 生整理 《周易尚氏学 》 、 《焦氏易林注 》 等书 , 并为先生的 《焦氏易话 》撰写 序言 。 吴承仕先生字检斋 , 为章太炎 的高足 , 《礼 》学大师 , 时任北平中国 大学 国学 系主任 。 先师当年也深受吴 先生器重 , 吴先生曾每周抽出半天时 间专门向他讲授 《三礼 》之学 , 使他 的旧学造诣 日趋深厚 。 后来在尚 、 吴 两先生的带领下 , 先师以二十多岁的 年资 , 即参与了为民国 《续修四库全 书提要 》撰 写 提要稿的 重 要学 术活 动 , 撰成 《易 》类提要一百二十余篇 、 《礼 》类提要六十多篇 , 并负责整理 了 《易类提要 目录 》一册 , 受到 了严格的 学术锻炼 。 先师在数十年的学术生涯 中所取得的丰富的学术成果 , 均获益 于早年师承这些老师宿儒所打 下的学 术根基 。 先师一生不忘怀师恩 , 他 又以 自 己的老师为楷模 , 弘扬 “ 师道 ” , 培养 更多的学术事业的接班人 。 早在 世 纪三十年代后期 , 先师任母校北平中 国大学国学系讲师兼华北国医学院国 文教授时 , 即以《易 》学传授学生 。 当 时追随先师甚密的有郑光 仪 、 段一 凡 、 杨文园诸人 , 于 《易 》也颇有所 得 。 后来先师南旋 归闽 , 先后在福建 省立师专 、 国立海疆学校和福建师专 任教 , 解放后任福建师范学院 、 福建 师范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 、 福建师 范大学副校长等职 , 所培养的学生 日 益众多 。 先师晚年虽 身兼多职 , 科研 与公务至为繁忙 , 且年渐迈 、 体渐衰 , 但呕心沥血的育人风范老而 弥笃 。 他 晚年培养的研究生 中 , 除笔者之外 , 如梅桐生 、 翁银陶 、 杨际德 、 郭建勋 等人 , 皆对 《周易 》有所研讨 , 并各 有 《易 》学专论发表 。 先师对学生在学术上的关怀 、 提 携 , 往往达到无微不至的程度 。 这在 笔者 自身追随先师研治 《周易 》的多 年经 历 中 , 尤有极深 的感受 。 记得 年 , 我正随从先师攻读研究生课 程 , 当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拟在 武汉 召开年会 , 向先师发来邀请书 , 先师知我刚完成了一篇读 《易 》习作 — 《 “ 观物取象 ” 是艺术思维的滥 筋 》 , 即命我送上文稿 , 亲 自加以删 润 , 然后打印成册 , 作为我与先师参 加学术会议的论 文 。 在作者署名项 上 , 先师坚持让我署名在前 , 并以 “ 此 文颇多新观点 , 让你在 ‘ 前阵 ’ 替我 挡挡 ” 为辞说服我 。 这是我平生第一 次发表的 《易 》学论文 , 其中包涵着 先师浓厚的关怀与培育之心 。 年 前后 , 上海古籍出版社派员与先师商 谈撰写 《周易译注 》事宜 , 先师即嘱 我以数年前草创的一部 《周易试译 》 稿为基础撰写 。 三年后 , 我把 《周易 译注 》十卷约 万字的清稿复印本奉 至先师案头 , 他不辞高龄 , 彻夜精批 细审 。 后来 , 《周 易译注 》荣获 福建省 哲学社会科学 “ 六五 ” 重 点项 目优秀 成果奖 , 年 月由上海古籍出版 社出版 , 一年内重印四 次 , 累计印数 达 万余册 , 受到国 内外学 术界的 ‘ 泛好评 。 年初 , 此 朽又获 “ 灿届 全 国 古籍整理研究优 秀图 书奖 ” , 而 先师 已捐馆 一 年有半矣 侮念 及此 笔者不禁黯然神伤而泪 卜 。 二 、 从 源 溯流 , 强 干 弱 枝 中国学者传统的治学方法 , 有 项至 为突 出的特点 辨明源 流宗派 , 探 知学术 本末 , 以 创 立治学 之 “ 门 庭 ” 。 这种寻根究底 , 严谨不苟 、 而 又 开拓新见 , 成 一 家 言的学风 , 至 今仍 是我们所应 当提倡的 。 先师从 《周易 》研究的角度 , 特 撰 《论 易学之门庭 》一 文 年写 初稿 , 年写再稿 , 载 《福建师大 学报 》 年第 期 , 指出 ‘’ 欲求《易 》 学 之 门庭 ” 的最 重 要 方法 “ 盖 有两 端 ” 一端 , 从源溯流 。 首须熟读经传 本文 , 考明《春秋内外传 》诸 占笙 其 次 , 观汉魏古注 李鼎 作《周易集解 》 所存最多 其次 , 观 六朝隋唐诸家 义 疏 《孔疏 》多本之六朝旧疏 最后 , 参考宋 、 元以来各家之经说 宋 、 元 人经 说 , 多存于《通志堂经 解 》中 , 清 儒经说 , 《清经解 》 、 《续清经解 》中所 收为最多 。 不从 古注入 手者 , 是 为迷 不知本源 。 二端 , 强干弱枝 。 须知 《周易 》源 本象数 , 发为义理 , 故 当以象数 、 义 理为主干 其余涉及天文 、 地理 、 乐 律 、 兵法 、 韵学 、 算术 、 以逮方外炉 火 , 禅家妙谛 , 与夫近世泰西科学 者 , 皆其枝附 。 不由主 于而寻枝附者 , 是 为浑不辨主客 。 这里所强调的 “ 从源溯流 ” , 是要 求治《易 》者 当从最本初之《周易 》经 传开始研读 , 并全面熟悉 厉 代古注 , 才能打下坚实的 《易 》学基础 所谓 “ 强干弱枝 ” , 是要求抓住历 史上最主 要的两大 《易 》学流派 — 象数派 与
义理派作为研讨的重点对象,而以其神秘视之,益以《易》家好怪,则不篇学术论文或一部学术著作,我总不 它旁支末派作为研讨的次要对象。只独其书神秘,将学《易》之人亦若带忘先师的遗训,总是思考着如何将学 有这样,才能“知本源”、“辨主客”,有神秘性者,此大为《易》学之障碍术的创新与求实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使《周易》研究沿着扎实的方向深入者也。(《福建师大学报》1981年第4在当代《易》学研究的领域中迈出严 展,并进而取得超越前人的《易》学期) 谨扎实的步伐。福建师大易学研究所 创获 《周易》学说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创立20年来,研究所成员共出版专著 先师积年所撰《易》学著述,皆且《易》本“为卜筮而作”(朱熹语),38种,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产生 在“知本源”、“辨主客”的学术宗遂使其书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而历了颇为良好的学术影响 旨的指导下创作的,故对学术界具有代皆有冒《易》之名以自神其说者,直《礼记·经解》引孔子曰:“洁静 颇重大的影响。他早年的著作《汉易将一部圣贤的经典、古老的哲学著作精微,《易》之教也。”一语道破《易》 举要》五卷,《历代易学书目考》一卷、视同江湖术土招摇撞骗的“签谱”。此学之精神。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对 《历代易家考》五卷、《尚氏易要例》一种现象,至今仍未能杜绝。先师之所“洁静精微”作了这样的疏解:“《易》 卷,惜因抗日战争及“文革”之乱而 散佚。但从目前仍存而得以刊行的 孟氏易举要》(《汉易举要》之首卷原 载《福建师院学报》1961年第1期), 《六庵易话》(载《福建师大学报》1981≌ 年第4期、1982年第l期)、《易学群 书平议》(北京师大出版社1988年 版)等论著中,实巳有力地展示出 ≌ 位老一辈学者浑厚的学术造诣,以及 足以启迪后学的治学方 先师晚年创建了福建师范大学M RA JATIIT 《易》学研究室,这是当时大陆高校最 早成立的一家《易》学机构,后来扩 大为“易学研究所”,加强了教学与科言,显然也是由此而发出的感叹。因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不为 研的组织建设。“从源溯流,强干弱此,他极力主张治《易》者务必要树淫滥,是洁静;穷理尽性,言入秋毫 枝”,成为福建师大易学研究所长期立起正确的治学态度,不为怪异,才是精微。”我想,福建师大易学研究所 坚持的学术指导思想。本所多年来推能创新求实 在承传黄寿祺教授学术传统的科研过 出的学术成果,如《周易研究论文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福建师大程中,事实上也是极力弘扬着“洁静 一至四辑)、《周易辞典》、《周易入易学硏究所始终把握着纯正的硏究方精微”的《易》学精神,弘扬着“纯 《周易漫谈》、《象数与义理》、《历向,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开拓新的研正谨严”、“穷理尽性”的治学风格。我 代易家与易学要籍》、《周易与文学》究领域,努力探索有特色的科研课们相信,只要继续保持这种传统,努 等,无论是先师生前出版的,还是先题。笔者多年在先师指导下工作,除力进取,福建师大易学研究所将会创 师辞世后刊行的,均倾注着先师的学了与先师合撰《周易译注》,合编《周造出更多的学术成果,为当代学术研 术心血,继承着先师的学术传统 易研究论文集》四辑(北京师大出版究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社1987年9月—1990年5月出版) 三、不为怪异,创新求实外,还与先师合写了《试论周易对文 心雕龙的影响》(载《文心雕龙》学刊 治学态度之纯正与否,往往将直第四辑)、《周易对立、变化、创新思 接影响到学术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想中的美学意义》(载《福建师大学 故前辈优秀的学者对此均颇为注重。报》1988年第3期)等文,并点校了 先师亦常以此教导后学,他晚年所作先师旧著《易学群书平议》。每完成一 《六庵易话》曾指出 个项目,均获先师的精心指导,对我 余少好读《易》,老而未倦。尝见的学业均是一次重大提高。先师辞世 历代《易》家多诡奇好怪,意颇不谓后,我担负起主持易学研究所工作的 然。盖《易》之为书,世俗恒不免以重任,凡进行一项科硏项目,撰写 91994-2009ChinaAcademicjOu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义理派作为研讨的重 点对象 , 而以其 它旁支末派作为研讨的次要对象 。 只 有这样 , 才能 “ 知本源 ” 、 “ 辨主客 ” , 使 《周易 》研究沿着扎实的方向深人 拓 展 , 并进而取得超越前人的《易 》学 创获 。 先师积年所撰 《易 》学著述 , 皆 是在 “ 知本源 ” 、 “ 辨主客 ” 的学术宗 旨的指导下创作的 , 故对学术界具有 颇重 大的影响 。 他早年的著作 《汉易 举要 》五 卷 、 《历代 易学书目考 》一卷 、 《历代易家考 》五卷 、 《尚氏易要例 》一 卷 , 惜因抗 日战争及 “ 文革 ” 之乱而 散佚 。 但 从 目前仍存而得以刊行的 《孟 氏 易举要 》《汉易举要 》之首卷原 载 福建师院学报 》 年第 期 、 《六庵易话 》载《福建师大学报 》 年第 期 、 年第 期 、 《易学群 书平议 北京师大出版社 年出 版 等论著中 , 实已有力地展示出一 位老一辈学者浑厚的学术造诣 , 以及 足以启迪后学的治学方法 。 先师晚年创建 了福建师范大学 《易 》学研究室 , 这是当时大陆高校最 早成立的一家 《易 》学机构 , 后来扩 大为 “ 易学研究所 ” , 加强了教学与科 研的组织建设 。 “ 从源溯流 , 强干弱 枝 ” , 成为福建师大易学研究所长期 坚持的学术指导思想 。 本所多年来推 出的学术成果 , 如《周易研究论文集 》 一至四辑 、 《周易辞典 》 、 《周易入 门 》 、 《周易漫谈 》 、 《象数与义理 》 、 《历 代易家 与易学要籍 》 、 《周易与文学 》 等 , 无论是先师生前出版的 , 还是先 师辞世后刊行的 , 均倾注着先师的学 术心血 , 继承着先师的学术传统 。 神秘视之 , 益以 《易 》家好怪 , 则不 独其书神秘 , 将学 《易 》之人亦若带 有神秘性者 , 此大为 《易 》学之障碍 者也 。 晶建师大学报 》 年第 期 《周易 》学说具有 自身的独特性 , 且 《易 》本 “ 为 卜金而作 ” 朱熹语 , 遂使其书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 而历 代皆有冒《易 》之名以 自神其说者 , 直 将一部圣贤的经典 、 古老的哲学著作 视同江湖术士招摇撞骗的 “ 签谱 ” 。 此 种现象 , 至今仍未能杜绝 。 先师之所 篇学术论文或一部学术著作 , 我总不 忘先师的遗训 , 总是思考着如何将学 术的创新与求实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 在当代 《易 》学研育的领域中迈 出严 谨扎实的步伐 。 福建师大易学研究所 创立 年来 , 研究所成员共出版专著 种 , 发表学术论文 多篇 , 产生 了颇为良好的学术影响 。 记 · 经解 》引孔子 日 “ 洁静 精微 , 《易 》之教也 。 ” 一语道破 《易 》 学之精神 。 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 》对 “ 洁静精微 ” 作了这样的疏解 “《易 》 , 一 , 甲、 邃 口巴分咬盛钧两 蜘 骊颤 厅 卜 二骊祥黔 国渔 寿鹜 翌理 二 卜卜一 「二 玺竺「万声属分携 赢 口 扮功 厂、 、 ’贬笋必盆 口 ‘ ‘ 砚‘、玄 厂 自 八 门而 留一 广 赢 叮 胁录醚多叠 尸, 尹‘砂醉‘ 履 塑址缭柳 、 助洲叼仙 毛口皿生现 ,诬 记少田初下 州 工嘛 言 , 显然也是由此而发出的感叹 。 因 此 , 他极 力主张治 《易 》者务必要树 立起正确的治学态度 , 不为怪异 , 才 能创新求实 。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 福建师大 易学研究所始终把握着纯正的研究方 向 , 不断完善学科建设 , 开拓新的研 究领域 , 努 力探索有特色的科研课 题 。 笔者多年在先师指导下工作 , 除 了与先师合撰 《周易译注 》 , 合编 《周 易研究论文集 》四辑 北京师大出版 社 年 月 — 年 月出版 外 , 还与先师合写 了 《试论周易对文 心雕龙的影响 》 载《文心雕龙 》学刊 第四辑 、 《周易对立 、 变化 、 创新思 想中的美学意义 》 载 《福建师大学 报 》 年第 期 等文 , 并点校 了 先师旧著《易学群书平议 每完成一 个项 目 , 均获先师的精心指导 , 对我 的学业均是一次重大提高 。 先师辞世 后 , 我担负起主持易学研究所工作的 重任 , 凡进行一项科研项 目 , 撰写一 之于人 , 正则获吉 , 邪则获凶 , 不为 淫滥 , 是洁静 穷理尽性 , 言人秋毫 , 是精微 。 ” 我想 , 福建师大易学研究所 在承传黄寿祺教授学术传统的科研过 程中 , 事实上也是极力弘扬着 “ 洁静 精微 ” 的 《易 学精神 , 弘扬着 “ 纯 正谨严 ” 、 “ 穷理尽性 ” 的治学风格 。 我 们相信 , 只要继续保持这种传统 , 努 力进取 , 福建师大易学研究所将会创 造出更多的学术成果 , 为当代学术研 究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 三 、 不 为怪异 创 新 求实 , 治学态度之纯正与否 , 往往将直 接影响到学术发展 方向的根本问题 。 故前辈优秀的学者对此均颇为注重 。 先师亦常以此教导后学 , 他晚年所作 《六庵易话 》曾指出 余少好读 《易 》 , 老而未倦 。 尝见 历代 《易 》家 多诡奇好怪 , 意颇不谓 然 。 盖 《易 》之为书 , 世俗恒不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