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解《易》情况的真实性。“予非安其用,而乐其辞”“我观其德人说法,早不过西汉末年,未可以为典据。如果说孔子五十 义耳”,表明了孔子治易重义理而轻占筮的态度,这与《论语》岁才开始学习,更不合乎历史事实 记载孔子解易“不占而已矣”如出一辙,说明孔子确实是儒家 第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易传》和有关文献已 以义理解《易》传统的创立者。值得注意的是,帛书《要》记孔经提供了孔子读《易》、解《易》、传《易》的直接证据和孔子序 子力辩他“好《易》”、“与史巫同途而殊归”;唯恐人们对他有《易》的间接证据,可以说关于孔子与《周易》关系的一部分历 所误解,说“后世之上疑丘者,或以《易》乎”。其语气与《孟子史之谜已经廓清。大家知道,关于《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 滕文公下》所记孔子“知我者,其惟《春秋》乎”极其相似。帛到底是一部还是两部、《汉书呓文志》记载有吴孙子、齐孙子 书《要》的作者,同样认为孔子晚而好《易》,这说明,孔子之于两部,后人不相信,争论不休,有说孙武、孙膑是一个人的,有 《周易》不只是读者,而是有所领悟和阐发。最后,证实了孔说两部兵法是一本书的,有说历史上根本没有孙武其人的, 子传《易》情况的真实性。这篇出土文献证实了孔子曾用结果银雀山汉墓两部兵书一起出土,还有什么可争的!有 《易》作过教材,并与学生讨论过《易》理。至于孔子赞《易》的些古籍被一些学者考证是伪书,讲得道理很充分,但后来出 真实性,此篇没有明确记载,上面引的那句话就有所暗示。土面世了。关于孔子作《易传》的说法也同上述情况相类似 由于马王堆汉墓帛《易》的出土面世,相信孔子作《易传》的人现在是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献记载的相互印证作出 又多起来了。匡亚明举出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该书新的结论的时候了! 卷后附有佚书《要》等两篇记录孔子与其弟子研讨《易》理的 第三,应对《易传》文本的著作、编纂的情况作出全面的 问答,并结合其他佐证,认为“孔子晚年确曾钻研过《周》,分析,从而确定其著作权。《易传》的作者有四种情况:一种 并且进行过讲授,在讲授过程中可能作过理,加入一些自情况是孔子前人的著作。据郭沂先生考证,这部分早期《易 己的体会和说明。因此司马迁所说的‘孔子晓而喜易’,孔传》,包括《彖》、《象》全部,《说卦》前三章之外的部分和《序 子传《易》于瞿’等语还是比较可信的李学勤先生卦》、《杂卦》全部(古《说卦》佚文)、《乾文言》的第一节(古《文 认为:“这是有关孔子晚年和《周易》关系的极重要的材料”,言》佚文)。它们成书于西周初年《易经》形成后到孔子出生 是孔子讲《周易》的“一个旁证叫。李学勤亦据马王堆汉墓前大约500年时间里。第二种情况是孔子自己的著作。据 出土之帛书《周易》,认为《易传》可能为孔子所作。《周易》思郭沂先生考证,这些著作有《易序》佚文(包括《系辞》的另 想的研究不可与早期儒家学说的探讨分开,帛书《周易》的全部分和《说卦》的前三章)、孔子的另两篇佚文(一篇为《读乾 部发表,将为《易》学史的研究开一新境界。吕绍纲先生也认文言》,包括《乾文言》的第二、三、四节;另一篇为《乾坤大 为,“帛书《易经》充分证明《系辞传》是孔子作,思想属于《易义》,包括《乾文言》第五、六节和《坤文言》全部)。第三种情 经》,也属于孔子。"这个观点也受到山东一部分学者的认同。况是孔子弟子们所记孔子关于《周易》的言论,包括《系辞》的 由安作璋先生主编的《山东通史冼秦卷》写道:“1973年长沙一部分。第四种情况是后人在编纂过程中有错简,有脱字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种帛书《易传》释文尚未发表,但据研有羼入,金景芳先生曾考证过有关情况。对这四种情况应如 究者称,它是不同于现存《易传》的另一传本,确系先秦古籍,何分析确定其著作权?笔者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承认不 从其所记内容来判断,孔子作《易传》的说法大致可承认《易传》是有独立思想体系的系统著作?如果这一点肯 信。聊山东省志性会科学志》认为:“孔子是研究《易》定下来,《易传》作者的这四种情况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的第一人,作《大传》十篇,称作十翼。 《易传》作者的第二种情况属孔子自己的著作没有问题。《易 三、关于《易传》的著作权应归孔子的几点认识 传》作者的第三种情况应像《论语》一样,视为孔子自己的著 作。《易传》作者的第四种情况也好处理,在考证清楚的情况 根据以上叙述的关于孔子与《周易》关系的全部材料,笔下排除在整个思想体系之外。《易传》作者的第一种情况应 者提出以下三点认识 视为孔子在自己整个思想体系框架下新的诠释,合理利用 第一,《论语》、《史记》关于孔子序《易》、读《易》、解《易》、这如同班固大量利用《史记》材料,不能由此说《汉书》不是独 传《易》的证据否定不了,孔子作《易传》一说就不会动摇。关立体系的著作一样。鉴于以上分析,可以断言:《易传》的著 于孔子是否作《易传》的争论的焦点就是《论语》、《史记》的有作权应归孔子,《易传》源于山东,有邹鲁文化背景 关记载是否真实。正如苏渊雷先生所言:“私谓假设孔子与 《易》无关,应先证明论语、史记所载为妄,然后可言 四、孔子作《易传》在中国易学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也。B《论语啦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 孔子作《易传》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以无大过矣。”关于“五十以学易”一语,近代以来,争议颇激这个说法的根据就是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文化轴心期。 烈。有人据《鲁论》认为“易”当读为“亦”;这样,就成了“加我公元前770年一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战国时期 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说明孔子并无学《易》之这个时期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德国现代思想 事。此说不能成立。先秦“易”、“亦”本不同韵部,《古论》系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这样说过:“以公元前500年为轴心 壁中书,书写者为早时代人,两字决不会造成语音异文。—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人类的精神基础同 易”与“亦”通读是较晚的语言现象,这可能是传《鲁论》的汉时地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解《易》情况的真实性。“予非安其用 ,而乐其辞”“, 我观其德 义耳”,表明了孔子治易重义理而轻占筮的态度 ,这与《论语》 记载孔子解易“不占而已矣”如出一辙 ,说明孔子确实是儒家 以义理解《易》传统的创立者。值得注意的是 ,帛书《要》记孔 子力辩他“好《易》”、“与史巫同途而殊归”;唯恐人们对他有 所误解 ,说“后世之上疑丘者 ,或以《易》乎”。其语气与《孟子 ·滕文公下》所记孔子“知我者 ,其惟《春秋》乎”极其相似。帛 书《要》的作者 ,同样认为孔子晚而好《易》,这说明 ,孔子之于 《周易》不只是读者 ,而是有所领悟和阐发。最后 ,证实了孔 子传《易》情况的真实性。这篇出土文献证实了孔子曾用 《易》作过教材 ,并与学生讨论过《易》理。至于孔子赞《易》的 真实性 ,此篇没有明确记载 ,上面引的那句话就有所暗示。 由于马王堆汉墓帛《易》的出土面世 ,相信孔子作《易传》的人 又多起来了。匡亚明举出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该书 卷后附有佚书《要》等两篇记录孔子与其弟子研讨《易》理的 问答 ,并结合其他佐证 ,认为“孔子晚年确曾钻研过《周易》, 并且进行过讲授 ,在讲授过程中可能作过整理 ,加入一些自 己的体会和说明。因此 ,司马迁所说的‘孔子晚而喜易’‘, 孔 子传《易》于瞿’等语 ,还是比较可信的。”[13 ] (P351) 李学勤先生 认为“: 这是有关孔子晚年和《周易》关系的极重要的材料”, 是孔子讲《周易》的“一个旁证”[14 ] 。李学勤亦据马王堆汉墓 出土之帛书《周易》,认为《易传》可能为孔子所作。《周易》思 想的研究不可与早期儒家学说的探讨分开 ,帛书《周易》的全 部发表 ,将为《易》学史的研究开一新境界。吕绍纲先生也认 为“, 帛书《易经》充分证明《系辞传》是孔子作 ,思想属于《易 经》,也属于孔子。”这个观点也受到山东一部分学者的认同。 由安作璋先生主编的《山东通史·先秦卷》写道“: 1973 年长沙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种帛书《易传》,释文尚未发表 ,但据研 究者称 ,它是不同于现存《易传》的另一传本 ,确系先秦古籍 , 从其 所 记 内 容 来 判 断 , 孔 子 作《易 传》的 说 法 大 致 可 信。”[15 ] (P397)《山东省志·社会科学志》认为“: 孔子是研究《易》 的第一人 ,作《大传》十篇 ,称作十翼。”[16 ] (P676) 三、关于《易传》的著作权应归孔子的几点认识 根据以上叙述的关于孔子与《周易》关系的全部材料 ,笔 者提出以下三点认识 : 第一《, 论语》《、史记》关于孔子序《易》、读《易》、解《易》、 传《易》的证据否定不了 ,孔子作《易传》一说就不会动摇。关 于孔子是否作《易传》的争论的焦点就是《论语》《、史记》的有 关记载是否真实。正如苏渊雷先生所言 “: 私谓假设孔子与 《易》无 关 , 应 先 证 明 论 语、史 记 所 载 为 妄 , 然 后 可 言 也。”[17 ] (P6)《论语·述而》“: 子曰 ‘: 加我数年 ,五十以学易 ,可 以无大过矣。’”关于“五十以学易”一语 ,近代以来 ,争议颇激 烈。有人据《鲁论》认为“易”当读为“亦”;这样 ,就成了“加我 数年 ,五十以学 ,亦可以无大过矣”,说明孔子并无学《易》之 事。此说不能成立。先秦“易”、“亦”本不同韵部《, 古论》系 壁中书 ,书写者为早时代人 ,两字决不会造成语音异文。 “易”与“亦”通读是较晚的语言现象 ,这可能是传《鲁论》的汉 人说法 ,早不过西汉末年 ,未可以为典据。如果说孔子五十 岁才开始学习 ,更不合乎历史事实。 第二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易传》和有关文献已 经提供了孔子读《易》、解《易》、传《易》的直接证据和孔子序 《易》的间接证据 ,可以说关于孔子与《周易》关系的一部分历 史之谜已经廓清。大家知道 ,关于《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 到底是一部还是两部《、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吴孙子、齐孙子 两部 ,后人不相信 ,争论不休 ,有说孙武、孙膑是一个人的 ,有 说两部兵法是一本书的 ,有说历史上根本没有孙武其人的 , 结果银雀山汉墓两部兵书一起出土 ,还有什么可争的 ! 有一 些古籍被一些学者考证是伪书 ,讲得道理很充分 ,但后来出 土面世了。关于孔子作《易传》的说法也同上述情况相类似 , 现在是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献记载的相互印证作出 新的结论的时候了 ! 第三 ,应对《易传》文本的著作、编纂的情况作出全面的 分析 ,从而确定其著作权。《易传》的作者有四种情况 :一种 情况是孔子前人的著作。据郭沂先生考证 ,这部分早期《易 传》,包括《彖》、《象》全部《, 说卦》前三章之外的部分和《序 卦》《、杂卦》全部(古《说卦》佚文) 《、乾文言》的第一节 (古《文 言》佚文) 。它们成书于西周初年《易经》形成后到孔子出生 前大约 500 年时间里。第二种情况是孔子自己的著作。据 郭沂先生考证 ,这些著作有《易序》佚文 (包括《系辞》的另一 部分和《说卦》的前三章) 、孔子的另两篇佚文 (一篇为《读乾 文言》,包括《乾文言》的第二、三、四节 ;另一篇为《乾坤大 义》,包括《乾文言》第五、六节和《坤文言》全部) 。第三种情 况是孔子弟子们所记孔子关于《周易》的言论 ,包括《系辞》的 一部分。第四种情况是后人在编纂过程中有错简 ,有脱字 , 有羼入 ,金景芳先生曾考证过有关情况。对这四种情况应如 何分析 ,确定其著作权 ? 笔者认为 ,关键的问题在于承认不 承认《易传》是有独立思想体系的系统著作 ? 如果这一点肯 定下来《, 易传》作者的这四种情况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易传》作者的第二种情况属孔子自己的著作没有问题。《易 传》作者的第三种情况应像《论语》一样 ,视为孔子自己的著 作。《易传》作者的第四种情况也好处理 ,在考证清楚的情况 下排除在整个思想体系之外。《易传》作者的第一种情况应 视为孔子在自己整个思想体系框架下新的诠释 ,合理利用 , 这如同班固大量利用《史记》材料 ,不能由此说《汉书》不是独 立体系的著作一样。鉴于以上分析 ,可以断言《: 易传》的著 作权应归孔子《, 易传》源于山东 ,有邹鲁文化背景。 四、孔子作《易传》在中国易学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孔子作《易传》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这个说法的根据就是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文化轴心期。 公元前 770 年 —前 221 年 ,中国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战国时期 , 这个时期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德国现代思想 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这样说过 :“以公元前 500 年为轴心 ———从公元前 800 年到公元前 200 年 ———人类的精神基础同 时地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 08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