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4.中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中 推理成熟得最早, A.假言B.直言C.选言D.复合 25.任何有目的的学习都是以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 为先决条件的 A.感知B.注意C.记忆 D.思维 26.数学课上,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进 从而更好地形成智力技能。 A.原型定向B.原型模型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27.“授之以渔”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传授 知识 A.陈述性B.程序性C.策略性D.常识性 名词解释题 1.认知发展 2.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 3.知识 4.策略性知识 5.发现学习 6.接受学习 7.动作技能 技能 9.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 10.心理模拟法 四、辨析题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决定了个体认知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2.根据学生学习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可以把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两类 3.“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类知识属陈述性知识 4.到大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识记已高度发展了,机械识记几乎就不存在了。 5.正常人膝部被击时,就会产生踢腿动作,这是动作技能中最基本的一种。 6.陈述性知识和程序知识在习得阶段就是不同的。 7.自己独立完成的动作技能是闭锁的动作技能,而同他人一起完成的动作技能则是开放的动 作技能。 8.程序性知识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的命题 9.有人用编“顺口溜’的方式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许多位数字,这是记忆的组织策略的运 10.为了让学生获得“鸟”的正确概念,可以举鸡、鸵鸟等例证,排除鸟类“会飞”这一无 关特征,这种方式称为比较。 五、说明题 天生的聋儿永远不会辩别声音,先天的盲人主永远不会辩别颜色24.中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中, 推理成熟得最早。 A.假言 B.直言 C.选言 D.复合 25.任何有目的的学习都是以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 为先决条件的。 A.感知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26.数学课上,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进 行 ,从而更好地形成智力技能。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型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27. “授之以渔”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传授 知识。 A.陈述性 B.程序性 C.策略性 D.常识性 三、名词解释题 1.认知发展 2.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 3.知识 4.策略性知识 5.发现学习 6.接受学习 7.动作技能 8.技能 9.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 10.心理模拟法 四、辨析题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决定了个体认知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2.根据学生学习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可以把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两类。 3.“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类知识属陈述性知识。 4.到大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识记已高度发展了,机械识记几乎就不存在了。 5.正常人膝部被击时,就会产生踢腿动作,这是动作技能中最基本的一种。 6.陈述性知识和程序知识在习得阶段就是不同的。 7.自已独立完成的动作技能是闭锁的动作技能,而同他人一起完成的动作技能则是开放的动 作技能。 8.程序性知识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的命题。 9.有人用编“顺口溜’的方式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许多位数字,这是记忆的组织策略的运 用。 10.为了让学生获得“鸟”的正确概念,可以举鸡、鸵鸟等例证,排除鸟类“会飞”这一无 关特征,这种方式称为比较。 五、说明题 1.天生的聋儿永远不会辩别声音,先天的盲人主永远不会辩别颜色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