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诗以言志。如无志可言,强学他人说话,开口即脱节。 《易传》所谓“立诚”就其主要精神言,是包含有此谓言之无物,不立诚。若又不能解文法变化精神措 养气”之意的。《大戴礼记》说:“诚在其中,志见于注之妙,非不达意,即成语录腐谈,是谓言之无文无 外”人的精神品质提高了自然会有善的情态,也就序。若夫有物有序矣,而德非其人,又不免鹦鹉、猩猩 会有善的言辞。《系辞》说:“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之诮。”又说:“试观杜公,凡赠寄之作,无不情真意挚 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至今读之,犹为感动。无他,诚焉耳。彼以料语妆点敷 失其守者其辞屈。”这就叫“情见乎辞”,人的内心活动衍门面,何曾动题秋毫之末?"认为“立诚"关系着作品 定会在言辞中得到反映 的内容.是否言之有物、作家创作是否出之于真情实 但《易传》的“立诚",主要意义不在“知言”而在感,这是正确的 立言”,即《易》所谓“修辞”后世学者强调“立诚”,有 综上所述,“立诚”是“知言”的前提,又是“立言” 两种情况:一些道学家为强调道家的“正心”而援引的根本;其与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关系至要。所以 “修辞立其诚”,偏在道德修养而忽视文辞。如,朱熹在“修辞立其诚”的美学意义,也可从以下两↑方面来 《答巩仲至》中说:“所谓修辞立诚以居业者,欲吾之谨说:一、在作家与作品的关系上,强调了作家的思想道 夫所发以致其实,而尤先于言语之易放而难收也。其德修养对其文辞的影响,在古代文学批评虫上形成了 曰修辞,岂作文之谓哉?”而诗文家多着眼于诗文的创人品与文品相统一,立德与立言相一致的理论传统, 作如金元好间杨叔能小亨集序)“诗与文特言语就其主导面言,对文学创作是有积极念义的.二在衡 之别称耳,有所记叙之谓文,吟咏情性之谓诗,其为言文的标上“修立其诚”E蕴粳了“文学的真实性 语则一也。唐诗所以绝出于《三百篇)之后者,知本焉这一文学理论范畴的胚胎。“读”从作家主观上言,就 尔矣,何谓本°诚是也。”为什么说“诚”乃诗文之本?信是瓔忠干现实从作品客观效果上说就是要真实地 接着说:“故由心而诚,由诚而言,由言而寺。三者相反陕现实 为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发平途而见乎远,同声相 青任编辑王英志 应,同气相求,虽小夫、贱妇、硕臣、孽子之感讽皆可以 厚人伦,美教化,无岂道也,故曰不诚无物。夫惟不诚, 故言无所主,心口別为二物物我邈其个里,漠然而①参见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285页中国社 往悠然而来,人之听之,若春风之过马耳,其欲动天会科学出版社84年7月版。②张文勋《儒道佛美学思想探 地,感神鬼,难矣。其是之谓本。“意思是说,诗文写作索)第21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88年9月版,③张 所以要以“诚”为本,就因为有了“诚”才会有物、有情,立文《周易思想研究第252页,湖北人民出版社80年8月 使作品真实感人。这就突出地强调了文学真实性的审版。①杜衍(即郭沫若)《周易的时代背景与精神生产》,《东 美意义。清人方东树则进一步强调:“诚身修辞,非有方杂志》第25卷2l号74页 道。”为什么呢?他在《昭昧詹言》卷一中,这样说: g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蔽 , 淫 辞 知 其所 陷 , 邪辞 知其所离 , 遁辞知其 所穷 ” 。 《 易传 》所谓 “ 立 诚 ” , 就 其 主 要精 神言 , 是包 含有 “ 养 气 ” 之 意 的 。 《大 戴礼记 》说 “ 诚 在 其 中 , 志 见 于 外 。 ” 人 的精 神 品质提 高 了 , 自然 会有善 的情 态 , 也就 会有 善的言 辞 。 《系辞 》说 “ 将 叛 者其辞惭 中心疑者 其 辞 枝 , 吉 人 之 辞 寡 , 躁 人 之 辞 多 诬 善之 人其 辞 游 , 失其守者其辞屈 。 ”这就 叫 “ 情 见 乎辞 ” , 人 的 内心活动 定 会在言辞 中得到 反 映 。 但《易 传 》的 “ 立 诚 ” , 主要 意义 不 在 “ 知 言 ” , 而 在 “ 立 言 ” , 即《易 》所谓 “ 修辞 ” 。 后世学 者强调 “ 立诚 ” , 有 两种情况 一 些 道 学 家 为强调 道 家 的 “ 正 心 ” , 而 援 引 “ 修辞立其诚 ” , 偏 在道德修养而忽视文辞 。 如 , 朱熹在 《答巩仲 至 》中说 “ 所谓修辞立诚以 居业者 , 欲吾之 谨 夫所发 以 致其实 , 而 尤先于言语之 易放而难 收 也 。 其 曰 修辞 , 岂作文 之谓哉 ”而诗文家多着 眼 于诗文 的创 作 , 如 , 金元好问《杨叔能小亨集 序 》 “ 诗与文 , 特 言语 之别称耳 , 有所记叙 之谓 文 , 吟咏情性 之谓诗 , 其 为言 语 则一也 。 唐诗所 以 绝 出于《三百篇 》之后 者 , 知 本 焉 尔 矣 何谓本 。 诚是也 ” 为什么说 “ 诚 ”乃诗文 之 本 他 接着说 “ 故 由心而诚 , 由诚而言 , 由言而诗也 。 三者相 为一 。 情 动 于 中而形 于 言 , 言发乎途而见乎远 , 同声相 应 , 同 气相求 , 虽小夫 、 贱妇 、 孤 臣 、 孽子之感讽 皆可 以 厚 人伦 , 美教化 , 无它道也 。 故 曰 不诚无物 。 夫惟不诚 , 故言 无 所 主 , 心 口 别 为二 物 物 我遴 其 个 里 , 淇 然 而 往 , 悠 然 而来 , 人 之 听之 , 若春风之过 马 耳 , 其欲动 天 地 , 感神 鬼 , 难矣 。 其是之谓本 。 ”意思是说 , 诗文 写 作 所 以 要 以 “ 诚 ” 为本 , 就 因 为有 了 “ 诚 ”才会有物 、 有情 , 使作 品 真 实感 人 。 这就 突 出地强调 了文学 真实性 的审 美意 义 。 清 人方 东树则进一步强调 “ 诚 身修辞 , 非有 二 道 。 ” 为什 么 呢 他 在《昭 昧詹言 》卷一 中 , 这 样说 “ 诗 以 言 志 。 如 无志可言 , 强学 他 人说话 , 开 口 即脱节 。 此谓言之 无物 , 不 立诚 。 若 又 不 能解文 法变化精神措 注 之 妙 , 非 不 达 意 , 即成语录 腐 谈 , 是 谓 言 之 无 文无 序 。 若夫有物 有序 矣 , 而 德非其 人 , 又 不 免鹦鹉 、 猩猩 之 消 。 ” 又说 “ 试观杜 公 , 凡 赠寄 之 作 , 无 不情真意挚 , 至 令读之 , 犹 为感 动 。 无他 , 诚焉耳 。 彼 以料语妆点敷 衍 门面 , 何 曾动题 秋毫之 末 ”认 为 “ 立诚 ”关系着作品 的 内容 , 是 否 言之 有 物 、 作家创作是 否 出之 于 真情 实 感 , 这是正 确 的 。 综 上 所述 , “ 立 诚 ”是 “ 知 言 ” 的前提 , 又是 “ 立 言 ” 的根本 其与文学 批评和 文 学创作 , 关系 至要 。 所 以 , “ 修辞 立 其 诚 ” 的 美学 意 义 , 也 可 从 以 下两 个方 面来 说 一 、 在作家与作品的关 系上 , 强调 了作家的思想道 德修养对其 文辞 的影响 , 在古代 文学 批评 史上形 成了 人 品与文 品相 统一 , 立 德与立 言相 一致 的理论传统 , 就其主 导面言 , 对 文学 创作是有积极意 义 的 二 、 在衡 文 的标准上 , “ 修辞立 其诚 ” 已蕴涵 了 “ 文学 的真实性 ” 这一文学理论范畴的胚 胎 。 “ 诚 ” , 从作家主观上 言 , 就 是要 忠于 现 实 从 作 品 客观效果 上 说 , 就是要真实地 反映现实 。 责任 编样 王 英志 ①参 见 李泽厚 、 刘纲 纪 主 编《中国 美学 史 》第 页 中国社 会科学 出版社 年 月版 。 ②张 文 勋《儒 道佛美学 思 想探 索 》第 页 , 中国社 会科学 出版社 年 月版 ③张 立 文《周易 思 想研究 》第 页 , 湖北 人 民 出版 社 年 月 版 。 ①杜衍 即郭沫若 《周 易的时代背景 与精神生产 》 ,《东 方 杂志 》第 卷 号 页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