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还在“观物取象”作为一种造象的思维形式,自与以形包括三个阶段;阴阳概念的产生;八卦创立;重卦并制 成概念为特征的抽象思维不同,属艺术思维的范畴。成卦爻辞。如果欲全面地考察“观物取象”的美学意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易象"就是艺术形象;而只义理应深入分析“观物取象”在这三个阶段的美学意 能说“易象”具有与艺术形象相通的特点具有某种艺义。然而本文只是就“观物取象”的几个要点,作了初 术性。同理,我们也不能简单化地说,“观物取象”就是步 这是必须说明的 艺术思维;而只能说“观物取象”具有与艺术思维相通 修辞立诚 的特点:首先,“易象”的形成过程是个创造性的想象 活动过程。由具体的天下万物之象,经特独的观照而《易传》所谓“修辞立其诚”主要是讲人格修养和 成审美化之意象;由意象外化为象征性的“易象”,自言辞之关系的,犹孟子所谓“知言养气”是儒家传统 始至终是通过具体、生动的表象运动来实现的,“易的哲学观念,也是传统的文论观念,语见《周易·乾卦 象"能“象其物宜”传达“天下之赜”,具有一定的理性·文言》:“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可以进德也 认识,但在“取象"过程中并无形成概念这一中间环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子日”不过是假托,但无 疑可以代表儒家学派当时的思想。修辞,即立言。诚, 其次,《系辞传》所谓“圣人之情见乎辞”,意思是即纯正、真实,与“伪”相对。“修辞立其诚”从“进德修 在卦爻的辞句中表现了圣人仁民爱物的真情,据现代业”的角度来说讲的是立言与立德、立功的关系问 思维科学的研究原始初民,即人类童年时期的思维,题,并非论文.但它涉及到作象与作品的关系,文与 多是形象思维。但形象思维不一定是艺术思维,虽然的关系,以及文学语言形式的箕要性等等,放为后世 它是艺术思维的主体。艺术思维的基本审美特征是情学者引入文沦,产玍了深远的影响。 感的思维。问世于殷周时期的《易经》,其卦爻的辞句 “薛”即卦、爻辞,可泛指为一切言辞,包括讲话 具有生动的形象性,是很自然的;但我门说它是艺术写文章,易传》认为“辞”能传达思想感情.《系辞)说 维,主要依据就在“情见乎辞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 第三,艺术思还有一…个混著特点,就是它常常乎辞。”可见圣人作《易》是带有自己主观思想感情的 与比兴的法联在一起。所以,毛泽东在《给陈毅同志其欲“通神明之德”,欲“类万物之情”并非是无动于 谈诗的一封信)里,谈到诗必须用形象思维时强调了衷的。圣人造“易”之卦象既是动情的,自与艺术形象 比兴手法。在《易》之卦爻辞中有好些本是当时的诗的创造相类.所以我们在上文指出《易传所谓“观物” 歌,多是“因物起兴”,且“以彼喻此"的犹《诗经》之比的方法,是一种独特的市美的观照方式,此亦可证也 兴,如,《渐》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 但重枧行人辞命,在春秋时代可谓时尚风习,非 般地说,卦辞多为散文,爻辞多为韵文有的韵散相专为审美,尤其是儒家对言辞的作用有极高的估价 间;但不论韵文还是散文在表现手法上采用比兴者如《说苑·善说》引子贡的话说:“出言陈辞,身之得 比比皆是。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易经》是文学之雏型,失,国之安危也。”显然,《易传》继承了这一传统。《系 是原始文学的一部分 辞》说:“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外应之,况其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观物取象”作为造象的思维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 过程,它是自始至终不脱离具体形象的,且带有一定迩者乎?君子之言影响如此之大,自是不可不慎 感情,并与比兴手法密切联系的,故称之谓艺术思维;《易传》还讲到“辞”有好的作用,如说:“二人同心,其 但由于其造象的目的在说明易理,而不在审美,所以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系辞下》)“同声相 与今天的艺术思维尚有质的区别。 应,同气相求。”(《乾·文言》)意谓善辞“可以群”,当 综上所述,分析“观物取象”的美学意义从“观然有利于事业然“辞”还有坏的作用,所谓乱之为生 η”之“观”谈起.谈到了“观物”之“物”的审美意象的也,则言语以为阶”(《系辞下》)。意谓恶言伤人离群, 意义;再谈到了“易象”的象征之美学意义;然后把“观是发生动乱的原因,自然于事业不利。那么,如何辨别 物”和“取象"联系起来,作为造象的整个思维过程考言之善恶呢?对这一重要问题的回答,用儒家思孟学 察了它与艺术思维具有相通的特点而具有一定的美派的话来说就是要“养气”要重视人格道德的修养 学意义。这样分析,似乎是相当全面了;其实不然。“观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气”是“知 物取象”作为思维形式,贯穿于《周易》创作的全过程,言”的前提提高了人格道德修养,才能“该辞知其所 g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还在 “ 观物取象 ”作 为一 种造象 的思 维形 式 自与 以 形 成概 念 为特征 的抽象 思 维 不 同 , 属 艺术思维 的范畴 。 当然 , 我 们不能简单地说 , “ 易象 ”就是 艺术形象 而 只 能说 “ 易象 ”具有 与艺术形象 相通 的特点 , 具 有某种艺 术性 。 同理 , 我们也不能 简单化地说 , “ 观物取象 ”就是 艺术思维 而 只 能说 “ 观物取象 ”具 有与艺术思维 相通 的特 点 首先 , “ 易象 ”的形成过 程 , 是个创造性的 想象 活动过程 。 由具体 的天 下万 物之 象 , 经特独 的观 照 而 成审美化之 意 象 由意象外化 为象 征性 的 “ 易象 ” , 自 始 至 终 是 通过 具 体 、 生 动 的表象运 动 来 实现 的 , “ 易 象 ”能 “ 象其物宜 ” , 传达 “ 天下之 啧 ” , 具有 一 定 的理性 认 识 , 但 在 “ 取 象 ”过 程 中并 无 形成概 念 这 一 中间 环 节 。 其 次 , 《系辞传 》所谓 “ 圣 人 之 情 见乎辞 ” , 意 思 是 在卦艾 的辞句 中表现 了圣 人仁 民爱物的真情 。 据现代 思 维科学 的研究 , 原始初 民 , 即 人类童年 时期的思 维 , 多是形象 思维 。 但形象 思维不 一定 是 艺术思维 , 虽 然 它是艺术 思维 的主体 。 艺术思 维 的基本审美特征是情 感 的思 维 。 问世 于 殷周 时期的《易经 》 , 其卦交的辞句 , 具有 生动 的形 象性 , 是很 自然的 但 我们说 它是 艺 术 思维 , 主要 依据就 在 “ 情 见 乎辞 ” 。 第三 , 艺术 思 维还 有 一 个显 著特 点 , 就是它 常常 与比兴 的法联 系在一起 。 所 以 , 毛 泽东在《给陈毅 同志 谈诗的一封信 》里 , 谈 到诗必须 用形 象 思维时 , 强调 了 比兴手法 。 在《易 》之 卦交 辞 中 , 有好些本是 当时的诗 歌 , 多是 “ 因物起 兴 ” , 且 “ 以 彼喻 此 ” 的 , 犹《诗经 》之 比 兴 , 如 ,《渐 》九 三 “ 鸿 渐于 陆 , 夫征 不 复 , 妇孕 不 育 。 ” 一般地说 , 卦辞 多为散 文 , 艾辞 多为韵文 , 有的韵散 相 间 但不 论韵 文 还是散 文 , 在表 现手法 上 , 采用 比兴者 比 比 皆是 。 所 以 , 很 多学者认 为《易经 》是 文学之雏型 , 是原始文学 的一 部分 。 通过 上述分 析 , 可 见 “ 观物 取象 ” 作为造象 的思维 过 程 , 它 是 自始 至 终 不 脱离 具体 形象 的 , 且 带有 一 定 感情 , 并与比 兴手法 密切联 系 的 , 故称之谓艺术思维 但 由于 其造象 的 目的在说 明易理 , 而 不 在 审美 , 所 以 与今天的艺术思维 尚有质 的区别 。 综上 所 述 , 分 析 “ 观 物 取 象 ” 的 美学 意 义 , 从 “ 观 物 ”之 “ 观 ”谈起 , 谈到 了 “ 观物 ” 之 “ 物 ” 的 审 美意 象 的 意 义 再谈到 了 “ 易象 ” 的象征之 美学意 义 然后 把 “ 观 物 ”和 “ 取象 ”联 系起来 , 作 为造象 的整 个思维过 程 , 考 察 了它 与 艺术 思 维具 有相通 的 特 点 而 具 有 一 定 的 美 学意 义 。 这样分析 , 似乎是相 当全面 了 其 实 不 然 。 “ 观 物取象 ”作为思 维形式 , 贯穿于《周 易 》创作的全过 程 , , 包括三 个阶段 阴 阳概念 的产 生 八 卦创立 重 卦并制 成 卦交 辞 。 如 果 欲全 面 地考 察 “ 观 物 取象 ”的 美学 意 义 , 理 应深入分析 “ 观物取象 ”在这三个 阶段的美学意 义 。 然 而 本文 只是就 “ 观物取 象 ”的几 个要 点 , 作 了初 步 的探索 。 这是 必须说 明的 。 修辞立诚 《易传 》所谓 “ 修辞 立 其诚 ” , 主 要是讲 人格修养和 言辞之 关系的 , 犹 孟 子 所谓 “ 知言 养 气 ” , 是 儒 家传统 的哲学观念 , 也是传统的文论观念 。 语见《周 易 · 乾 卦 · 文 言 》“ 子 曰 ‘君 子进德 修业 , 忠 信 , 可 以 进 德 也 。 修辞立 其诚 , 所 以居业 也 。 ” ,“ 子 曰 ”不过 是 假托 , 但无 疑可 以代表儒家学 派 当 时的思 想 。 修辞 , 即立言 诚 , 即纯正 、 真实 , 与 “ 伪 ”相对 。 “ 修辞立 其诚 ” , 从 “ 进德修 业 ” 的 角度 来说 , 讲 的是 立 言 与立 德 、 立 功 的 关 系 问 题 , 并非论 文 。 但它涉 及到 作家与作品的关 系 , 文与质 的关 系 , 以 及 文 学语言 形 式 的重要 性 等 等 , 故 为后 世 学 者引入 文论 , 产 生 了深远的影 响 。 “ 辞 ” , 即卦 、 艾辞 , 可泛 指 为一切 言辞 , 包括讲话 、 写 文章 。 《易传 》认 为 “ 辞 ”能传达 思 想感情 。 《系辞 》说 “ 艾象 动 乎 内 , 吉 凶 见 乎外 , 功业 见 乎变 , 圣 人 之情 见 乎辞 。 ”可见圣 人 作《易 》是带有 自己 主观 思 想感情的 , 其欲 “ 通神 明之 德 ” , 欲 “ 类 万 物之 情 ” , 并非 是无动于 衷的 。 圣 人造 “ 易 ”之 卦象 , 既是动情 的 , 自与艺术形象 的创造相类 。 所 以 我们在上 文指 出《易传 》所谓 “ 观物 ” 的方法 , 是一种独特的审美 的观照方式 , 此亦可证也 。 但重视行 人辞命 , 在 春秋时代 , 可谓 时 尚风 习 , 非 专为审美 。 尤其是儒家 , 对言辞的作用有极高的估价 , 如 《说 苑 · 善说 》引子 贡 的话 说 “ 出言 陈辞 , 身之 得 失 , 国之安危也 ”显 然 ,《易传 》继承 了这 一传统 。 哎系 辞 》说 厂君 子 居其 室 , 出其 言善 , 则千里 外 应 之 , 况 其 迩者乎 居其室 , 出其 言不 善 , 则千 里 之外违之 , 况其 迩 者 乎 ” 君 子 之 言 , 影 响 如 此 之 大 , 自是 不 可 不 慎 。 《易传 》还讲 到 “ 辞 ” 有 好 的 作用 , 如说 “ 二 人 同 心 , 其 利断 金 同 心 之 言 , 其 臭 如兰 。 ” 砚系 辞 下 》 “ 同 声 相 应 , 同气相求 。 ” 《乾 · 文 言 》意谓 善辞 “ 可 以 群 ” , 当 然有利于 事业 。 然 “ 辞 ”还有坏的作用 , 所谓 “ 乱之 为生 也 , 则言语 以 为阶 ” 《系辞下 》 。 意谓恶 言伤 人离群 , 是发生动乱的原因 , 自然于 事业不利 。 那么 , 如何辨别 言之善恶呢 对这 一重 要 问题的 回答 , 用 儒家思孟学 派 的话来说 , 就是要 “ 养 气 ” , 要重视 人格道德的修养 。 孟 子说 “ 我知 言 , 我善养吾 浩然之 气 ”“ 养 气 ”是 “ 知 言 ” 的前提 , 提 高了 人 格道德 修 养 , 才能 “ 皮辞知其 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