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例,抽取、筛选了微震信息,并计算了微震特征参数值。选择当日及累积的微震事件数、微震释放能、微 震视体积等参数,分析了微震特征参数随时间的演化规律,生成了微震时序文件,且该微震时序文件可直 接用于建立岩爆预警模型。 3.2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岩爆特征分析 利用岩爆数据库管理系统,按工程名称和岩性查询西南某深埋花岗岩隧道工程的岩爆案例,导出最大 弹射距离、爆坑断面面积、爆坑深度、施工延误时间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该隧道不同等级岩爆的破 坏特征和对施工的影响程度,结果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不同等级岩爆对岩体产生的破坏特征及对施 工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随着岩爆等级的升高,对围岩的破坏程度和对施工的延误程度呈规模性增长。强 烈岩爆发生过程中的平均最大弹射距离达到12.7m,形成的平均爆坑深度达到2.3m。岩爆对围岩造成的 巨大破坏导致对施工的延误时间更大,平均延误时间达到17天。轻微岩爆对围岩的破坏程度较小,平均 弹射距离为0.9m,形成的平均爆坑深度为0.3m、平均断面面积5.1m。虽然轻微岩爆对围岩的破坏程度 较小,但由于产生岩爆后需要进行排险和清渣,且破坏施工的连续性,对施工的延误也达02天。此外, 由于轻微岩爆是该隧道发生频次最高的岩爆等级,几乎每开挖15m就会产生A次轻微岩爆,因此轻微岩 爆对施工工效仍有影响。因此,为提高该隧道施工工效,需采取调控措施,避免或减少岩爆的发生。 1实0 图5微震波形数据库 ig.5 Microseismic waveform database 二二二 图6微震时序数据库 Fig.6 Microseismic time series database 收稿日期:2021-08-11 盖金顺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39003)例,抽取、筛选了微震信息,并计算了微震特征参数值。选择当日及累积的微震事件数、微震释放能、微 震视体积等参数,分析了微震特征参数随时间的演化规律,生成了微震时序文件,且该微震时序文件可直 接用于建立岩爆预警模型。 3.2 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岩爆特征分析 利用岩爆数据库管理系统,按工程名称和岩性查询西南某深埋花岗岩隧道工程的岩爆案例,导出最大 弹射距离、爆坑断面面积、爆坑深度、施工延误时间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该隧道不同等级岩爆的破 坏特征和对施工的影响程度,结果如图 7 所示。由图 7 可知,不同等级岩爆对岩体产生的破坏特征及对施 工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随着岩爆等级的升高,对围岩的破坏程度和对施工的延误程度呈规模性增长。强 烈岩爆发生过程中的平均最大弹射距离达到 12.7 m,形成的平均爆坑深度达到 2.3 m。岩爆对围岩造成的 巨大破坏导致对施工的延误时间更大,平均延误时间达到 17 天。轻微岩爆对围岩的破坏程度较小,平均 弹射距离为 0.9 m,形成的平均爆坑深度为 0.3 m、平均断面面积 5.1 m2。虽然轻微岩爆对围岩的破坏程度 较小,但由于产生岩爆后需要进行排险和清渣,且破坏施工的连续性,对施工的延误也达 0.2 天。此外, 由于轻微岩爆是该隧道发生频次最高的岩爆等级,几乎每开挖 15 m 就会产生 1 次轻微岩爆,因此轻微岩 爆对施工工效仍有影响。因此,为提高该隧道施工工效,需采取调控措施,避免或减少岩爆的发生。 图 5 微震波形数据库 Fig.5 Microseismic waveform database 图 6 微震时序数据库 Fig.6 Microseismic time series database ———————————————— 收稿日期:2021-08-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39003) 录用稿件,非最终出版稿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