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8年1月第23卷第1期 CITCMP, January2008,vol.23,No.1 55 首先,《黄帝内经》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包括变化,这是荀子的气一元论思想所不能比拟的。 人体)都是由气构成的。如《素问·四气调神》说:“天 关于“气化”问题 地气交,万物华实”。《素问·六节藏象》说:“余闻气 “气”在中国古代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到了北 合而有形”。《素问·宝命全形》说:“夫人生于地,悬宋二程(程颢、程颐)才提出万物是气变化而成的观 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又说:“人以天地之点,《程氏遗书》说:“万物之始皆气化”。但“气化 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与荀子的“天地合而万物生”字在《素问·灵兰秘典》中就出现了,说:“膀胱者,州 (《荀子·礼论》)的论点非常相似。《素问·宝命全形》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黄帝内经》的 还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万物之中“气化”要比二程的“气化”观点早一千多年,但其内 为什么人最贵?《荀子·王制》在分析了“水火”、“草涵是否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 木”、“禽兽”都由气构成之后说:“人有气有生有知 《黄帝内经》无“元气”概念 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黄帝内经》的命题与荀 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思想,逐渐发展演变 子的解释可谓是相得益彰。 为“元气论”。“元气”二字最早由西汉中期董仲舒提 其次,《黄帝内经》不但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出,到两汉的谶讳神学发展为“元气论”。有人认为 本物质,而且也是维持人体生命运动的基本物质。“元气”二字在汉初就产生了,但在《黄帝内经》中无 如:“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灵枢·“元气”的论述,而且现代中医药理论中的“元气”概 刺节真邪》);“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念,在《黄帝内经》中称作“真气”。这说明《黄帝内 而行呼吸焉”(《灵枢·邪客》);“荣气者,泌其津液,注经》未受到董仲舒思想的影响 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同 上);“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 者也”(《灵枢·本藏》)。 [1]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北京:中国社会 再次,《黄帝内经》认为同样的气,其盛衰、逆乱 科学出版社,1989:30 变化又可以导致疾病,致病的物质称为“邪气”。 ZHANG Dai-nian,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Conception 最后,《黄帝内经》是如何来把握这种既不是固体 and Category of Chinese Classical Philosophy. Beijing 又不是液体而流动的“气”的呢?《素问·脉要精微论》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19 说:“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夫脉者,血之府也,[2]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7:32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同上);《素问·阴阳离合》说 GE Rong-jin, History of Categ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素问·刺志》说:“气实形实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1987: 32 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黄帝内经》就是通 (收稿日期:2007年2月5日) 过精明、五色、脉象、形体来了解、把握体内气的运动 名老中医药专家临证经验征稿通知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临证经验”栏目从2008年起将重点介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精华与学术 待色,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以培养新一代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整个中医药队伍的理论与临 床素质。故此,本刊特面向临床,征 者、作者、中医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方面的文 章重点刊登全国第一、二、三批500位名老中医专家国家科技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的临证经验类文章。 文章具体内容包括名老中医的治学经验与方法、研究经典著作的心得与体会、对望、闻、问、切四诊的临床研究与体会、对 具体病证的病因病机的研究与体会、在治则治法方面的研究与临床体会、在临床遣方用药方面的经验与特色、对临床各科典 型病案的分析等 来稿文章体裁不限,3000-4000字为宜。稿件上请注明文题、作者姓名、单位的规范翻译。请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 和3-8个关键词,并翻译成英文,引用的参考文献请标明英文(英文文献无须翻译,中文参考文献请查找该文献的原始翻译 单位、期刊、出版社名称等请査找其规范翻译)。来稿请将打印稿寄至我刊编辑部(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社编辑部收,邮编:100029) 万方数据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8年1月第23卷第1期CJTCMP,January 2008,V01.23,No.1 首先,《黄帝内经》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包括 人体)都是由气构成的。如《素问·四气调神》说:“天 地气交,万物华实”。《素问·六节藏象》说:“余闻气 合而有形”。《素问·宝命全形》说:“夫人生于地,悬 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又说:“人以天地之 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与苟子的“天地合而万物生” (《荀子·礼论》)的论点非常相似。《素问·宝命全形》 还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万物之中 为什么人最贵?《苟子·王制》在分析了“水火”、“草 木”、“禽兽”都由气构成之后说:“人有气有生有知, 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黄帝内经》的命题与苟 子的解释可谓是相得益彰。 其次,《黄帝内经》不但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 本物质,而且也是维持人体生命运动的基本物质。 如:“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灵枢· 刺节真邪》);“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 而行呼吸焉”(《灵枢·邪客》);“荣气者,泌其津液,注 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同 上);“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 者也”(《灵枢·本藏》)。 再次,《黄帝内经》认为同样的气,其盛衰、逆乱 变化又可以导致疾病,致病的物质称为“邪气”。 最后,《黄帝内经》是如何来把握这种既不是固体 又不是液体而流动的“气”的呢?《素问·脉要精微论》 说:“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夫脉者,血之府也,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同上);《素问-阴阳离合》说: “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素问·刺志》说:“气实形实, 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黄帝内经》就是通 过精明、五色、脉象、形体来了解、把握体内气的运动 变化,这是荀子的气一元论思想所不能比拟的。 关于“气化”问题 “气”在中国古代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到了北 宋二程(程颢、程颐)才提出万物是气变化而成的观 点,《程氏遗书》说:“万物之始皆气化”。但“气化”二 字在《素问·灵兰秘典》中就出现了,说:“膀胱者,州 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黄帝内经》的 “气化”要比二程的“气化”观点早一千多年,但其内 涵是否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 《黄帝内经》无“元气”概念 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思想,逐渐发展演变 为“元气论”。“元气”二字最早由西汉中期董仲舒提 出,到两汉的谶讳神学发展为“元气论”。有人认为 “元气”二字在汉初就产生了,但在《黄帝内经》中无 “元气”的论述,而且现代中医药理论中的“元气”概 念,在《黄帝内经》中称作“真气”。这说明《黄帝内 经》未受到董仲舒思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89:30 ZHANG Dai—nian.A Brief Introduction of Conception and Category of Chinese Classical Philosophy.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1 989:30 [2]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7:32 GE Rong—jin.History of Categ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1 987:32 (收稿日期:2007年2月5日) 名老中医药专家临证经验征稿通知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临证经验”栏目从2008年起将重点介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精华与学术 特色,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以培养新一代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整个中医药队伍的理论与临 床素质。故此,本刊特面向临床,征集广大读者、作者、中医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方面的文 章,重点刊登全国第一、二、三批500位名老中医专家,国家科技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的临证经验类文章。 文章具体内容包括名老中医的治学经验与方法、研究经典著作的心得与体会、对望、闻、问、切四诊的临床研究与体会、对 具体病证的病因病机的研究与体会、在治则治法方面的研究与临床体会、在临床遣方用药方面的经验与特色、对临床各科典 型病案的分析等。 来稿文章体裁不限,3000—4000字为宜。稿件上请注明文题、作者姓名、单位的规范翻译。请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 和3—8个关键词,并翻译成英文,引用的参考文献请标明英文(英文文献无须翻译,中文参考文献请查找该文献的原始翻译, 单位、期刊、出版社名称等请查找其规范翻译)。来稿请将打印稿寄至我刊编辑部(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社编辑部收,邮编:100029)。 万方数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