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还有一派学者对人大与政府的关系保有更加乐观的态度。欧博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与中国治理》是对《中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发展和转型》《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治 理:走向网络治理模式》的评论。文中指出行政改革改变了制定政策的过程,产生了治理冲 突的新的场所,地方人大不再是“橡皮图章”,而是作为治理的伙伴,为利益相关各方提供 了一个解决分歧的场所,在立法和监督方面体现出强悍有力。两位作者收集了令人信服的证 据,力图证明地方人大较为积极的角色,而且很多比全国人大更接近地方权力中心。立法方 面,党委和各政府部门的利益不再有以往的影响力,地方人大的使命不是跟政府或共产党竞 争,而是防止单方制定政策,并提供折中协调的舞台。监督方面,则表现在将考察和评议干 部相结合、审查政府工作报告、任命政府官员等方面。 尽管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不尽相同,但是我们能够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由于共产党的参 与和中国的一些实际情况,人大与政府的关系并没有向宪法规定的那样运转,其权力国家机 关的作用常常被党所代替。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党政分离和民主化的发展,人大“橡皮 图章”的角色在逐渐转变,政治的实际作用在逐渐发挥 参考文献: 1.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尹汉华:理顺我国执政党、人大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 3.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07-508页 4.詹姆斯: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4页 5.陈红太:从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阶段特征,浙江学刊,2003年 6.欧博文:人大代表的作用:代理人与进谏者,中国季刊,1994年 7.隋斌斌:身份冲突与角色均衡——善治视角下人大与政府信任的探讨,2012年,领导科 8.欧博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治理,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 欧博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治理,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还有一派学者对人大与政府的关系保有更加乐观的态度。欧博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与中国治理》 8是对《中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发展和转型》《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治 理:走向网络治理模式》的评论。文中指出行政改革改变了制定政策的过程,产生了治理冲 突的新的场所,地方人大不再是“橡皮图章”,而是作为治理的伙伴,为利益相关各方提供 了一个解决分歧的场所,在立法和监督方面体现出强悍有力。两位作者收集了令人信服的证 据,力图证明地方人大较为积极的角色,而且很多比全国人大更接近地方权力中心。立法方 面,党委和各政府部门的利益不再有以往的影响力,地方人大的使命不是跟政府或共产党竞 争,而是防止单方制定政策,并提供折中协调的舞台。监督方面,则表现在将考察和评议干 部相结合、审查政府工作报告、任命政府官员等方面。 尽管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不尽相同,但是我们能够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由于共产党的参 与和中国的一些实际情况,人大与政府的关系并没有向宪法规定的那样运转,其权力国家机 关的作用常常被党所代替。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党政分离和民主化的发展,人大“橡皮 图章”的角色在逐渐转变,政治的实际作用在逐渐发挥。 参考文献: 1.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 2.尹汉华:理顺我国执政党、人大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 3.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 507-508 页 4.詹姆斯: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94 页 5.陈红太:从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阶段特征,浙江学刊,2003 年 6.欧博文:人大代表的作用:代理人与进谏者,中国季刊,1994 年 7.隋斌斌:身份冲突与角色均衡——善治视角下人大与政府信任的探讨,2012年,领导科 学 8.欧博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治理,国外理论动态,2010 年 8 欧博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治理,国外理论动态,2010 年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