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扎根理论对极端实证主义( ex treme empincism)与完全相对主义( com plete relativism)进行了折 中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数据收集方法来帮助理论建构,并且强调“持续比较”( const ant com parIson) 和理论取样”( (theoretical sampling)的重要性。这里的“持续比较”是指数据收集和分析同步,也就是 边收集边分析,不断提炼和修正理论。与实证主义者把数据收集与分析分离开来的主张不同,扎根理论 认为数据收集与理论形成应该是一个互动过程也就是“收集数据一—形成理论一再收集数据一—完 善理论”不断循环的过程。持续比较的思想要求研究者在收集数据时发现新的问题,就应该从其他信息 来源寻找新的数据进行核实,不断拿新收集到的数据与根据已有数据所形成的类别或范畴( categones) 进行比较。当出现与已有范畴不同的新范畴时,就对理论进行修正,把新的范畴纳入理论。这一过程反 复进行直至达到理论饱和。理论饱和是指新收集到的数据可以被已有范畴概括,而不再产生新的范畴。 理论取样是指要依照目前建构的理论来确定下一步该如何收集数据。扎根理论并不要求死抱先验假设 不放,而是认为有新的数据就可能产生新的理论。2 以下列举两个管理学硏究实例来说明扎根理论的基本思想:持续比较和理论取样。 Gersick(1988y3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考察了团队发展的生命周期问题。具体而言,他通过两个 阶段(1980年冬到1981年春和1982-1983年)对六个组织八个团队的深入观察发现这八个团队的生 命周期从七天到六个月不等。为完成这个研究项目,研究者参加了每个团队举行的每一次工作会议,并 详细记录每次会议的相关信息,如出席和缺席情况、会议时间和地点以及团队成员就座方式等信息,对 其中七个团队的每次会议进行了现场录音,还对团队成员进行采访,以深入了解每个团队项目的历史背 景、完成进度、重要事件以及团队成员对相关项目的看法和评价。第一阶段对四个团队的数据进行了分 析,并且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建构第二阶段更加系统地对另外四个团队项目的历史进行了有步骤的分 析,并再一次进行理论建构然后对两个阶段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且寻找两者间的异同之处,最终构 建出阶段式平衡团队周期理论。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分两个阶段实施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并对两个 阶段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充分体现了扎根理论的持续比较思想;然后运用第一阶段的理论建构来指 导第二阶段的数据收集这又充分体现了扎根理论的理论取样思想 Margolis和 Kolinsky(2008)运用扎根理论研究了“不可避免的坏事”( necessary evils,即指虽然 个体都希望自己能够工作达标,且不伤害他人,但有时仍难免做伤害他人的事)。为收集研究所需的数 据他们采访了111个被试(其中有管理人员、医生、警察和戒毒顾问),然后采用第五版Atas/ti软件对 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经过反复分析以后, Margolis和 Monsky按照个性化( personalized)与非 个性化( non perso nalized)及心理卷入( psy cholo gically engaged)与心理不卷入( psy cholo gically disen gaged)两个维度来区分被试的行为。这里的个性化是指被试根据目标对象的特点做出不同的反应,非 个性化是指被试不区别目标对象做出相同的标准化反应,心理卷入是指被试把自己的情感经历与目标 对象要面临的情感经历联系起来(也就是移情),而心理不卷入则是指被试不把个人情感经历与目标对 象要经历的情感相联系。然后,两位研究者进一步对以上两个维度进行了组合,并且提出了审慎式 ( guarded)整合式 Intergrated)、机械式( mechanica)和超然式( detached concern)四种应对“不可避免 的坏事的方式。在开展这项研究的过程中, M argolis和 Molins ky经常就收集到的数据交换意见和看 法,对各自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并不断根据初始数据分析结果来指导收集新数据的工作 由上可见,持续比较和理论取样是为了确保研究达到较高的效度,对于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的研究来 说至关重要。从扎根理论的提出过程和基本思想可以看出,扎根理论更适合研究个体如何解释真实世 界,而不是研究客观真实究竟如何。也就是说,内涵和外延已得到较好解释和广泛支持的理论概念适合 采用量化研究来加以验证,而内涵和外延尚不明确或仍然存在争议的理论概念则更适合采用质性研究 尤其是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质性硏究。 199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fl根理论甚在管理常研究史的感用间趣探计 w cnkine扎根理论及其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探讨 扎根理论对极端实证主义(ex treme empiricism)与完全相对主义(complete relativism)进行了折 中,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数据收集方法来帮助理论建构[ 1] ,并且强调“持续比较”(constant compariso n) 和“理论取样”(theo retical sampling)的重要性。这里的“持续比较” 是指数据收集和分析同步 ,也就是 边收集边分析, 不断提炼和修正理论。与实证主义者把数据收集与分析分离开来的主张不同 ,扎根理论 认为数据收集与理论形成应该是一个互动过程,也就是“收集数据———形成理论 ———再收集数据———完 善理论”不断循环的过程 。持续比较的思想要求研究者在收集数据时发现新的问题 ,就应该从其他信息 来源寻找新的数据进行核实, 不断拿新收集到的数据与根据已有数据所形成的类别或范畴(catego ries) 进行比较 。当出现与已有范畴不同的新范畴时,就对理论进行修正, 把新的范畴纳入理论 。这一过程反 复进行直至达到理论饱和 。理论饱和是指新收集到的数据可以被已有范畴概括 ,而不再产生新的范畴。 理论取样是指要依照目前建构的理论来确定下一步该如何收集数据 。扎根理论并不要求死抱先验假设 不放 ,而是认为有新的数据就可能产生新的理论。 [ 2] 以下列举两个管理学研究实例来说明扎根理论的基本思想 :持续比较和理论取样。 Gersick(1988)[ 3]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考察了团队发展的生命周期问题 。具体而言, 他通过两个 阶段(1980 年冬到 1981 年春和 1982 ~ 1983 年)对六个组织八个团队的深入观察, 发现这八个团队的生 命周期从七天到六个月不等。为完成这个研究项目,研究者参加了每个团队举行的每一次工作会议,并 详细记录每次会议的相关信息 ,如出席和缺席情况 、会议时间和地点以及团队成员就座方式等信息 ,对 其中七个团队的每次会议进行了现场录音,还对团队成员进行采访, 以深入了解每个团队项目的历史背 景、完成进度、重要事件以及团队成员对相关项目的看法和评价 。第一阶段对四个团队的数据进行了分 析,并且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建构,第二阶段更加系统地对另外四个团队项目的历史进行了有步骤的分 析,并再一次进行理论建构,然后对两个阶段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且寻找两者间的异同之处, 最终构 建出阶段式平衡团队周期理论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分两个阶段实施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 ,并对两个 阶段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充分体现了扎根理论的持续比较思想;然后运用第一阶段的理论建构来指 导第二阶段的数据收集, 这又充分体现了扎根理论的理论取样思想。 Marg olis 和 M olinsky(2008)[ 4]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了“不可避免的坏事”(necessary evils, 即指虽然 个体都希望自己能够工作达标 ,且不伤害他人 ,但有时仍难免做伤害他人的事)。为收集研究所需的数 据,他们采访了 111 个被试(其中有管理人员 、医生 、警察和戒毒顾问),然后采用第五版 A tlas/ ti 软件对 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经过反复分析以后 ,M argo lis 和 Mo linsky 按照个性化(personalized)与非 个性化(non perso nalized)及心理卷入(psy cholo gically engaged)与心理不卷入(psy cholo gically disen￾g aged)两个维度来区分被试的行为。这里的个性化是指被试根据目标对象的特点做出不同的反应 ,非 个性化是指被试不区别目标对象做出相同的标准化反应, 心理卷入是指被试把自己的情感经历与目标 对象要面临的情感经历联系起来(也就是移情),而心理不卷入则是指被试不把个人情感经历与目标对 象要经历的情感相联系 。然后, 两位研究者进一步对以上两个维度进行了组合, 并且提出了审慎式 (guarded)、整合式(intergrated)、机械式(mechanical)和超然式(detached concern)四种应对“不可避免 的坏事”的方式 。在开展这项研究的过程中, M arg olis 和 Mo linsky 经常就收集到的数据交换意见和看 法,对各自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并不断根据初始数据分析结果来指导收集新数据的工作 。 由上可见, 持续比较和理论取样是为了确保研究达到较高的效度 ,对于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的研究来 说至关重要。从扎根理论的提出过程和基本思想可以看出, 扎根理论更适合研究个体如何解释真实世 界,而不是研究客观真实究竟如何 。也就是说 ,内涵和外延已得到较好解释和广泛支持的理论概念适合 采用量化研究来加以验证 ,而内涵和外延尚不明确或仍然存在争议的理论概念则更适合采用质性研究, 尤其是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质性研究。 1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