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因素起作用,然后通过中介因素,对发展结果起到了积极作 三、研究范式 用,而危险因素却由于中介因素的作用而受到了阻滞,最终 (一)研究范式 个体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Maen1总结了前人的研究认为,研究者对心理韧性的 图5反映了两种交互作用。第一种,由于调节因素的存 研究一般采用两种范式:变量为中心和被试为中心。以变量 在,减弱了危险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而且调节因素是独立于 为中心的研究应用多元统计方法来考察个体内外各种因素 危险因素而存在的:第二种,当危险因素发生时,引起了免疫 与发展结果之间的联系。以被试为中心的研究按照一系列 因素的反应,免疫因素又立刻对危险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调 标准来比较不同被试组个体的特点,从而确定是什么因素将 节。 心理韧性个体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 2.被试为中心范式 1.变量为中心范式 被试为中心的研究关注的是整个的人,而不是变量,试 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考察各变量之间的关 图弄清楚自然情境下心理韧性的结构模式,这很像精神病学 系。根据已有的研究,Masten!)总结出了三类变量间的关系 中的分类系统,将各种症状组织成一种精神障碍模式。大多 模型,分别是直接关系模型、间接关系模型和交互关系模型, 数被试为中心的研究试图通过多元标准鉴别出在高危和低 图35的三个路径图分别反映了这三种关系模型。 危生活环境中具有良好适应模式的人群和具有不良适应模 保护因素 式的人群,从而考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适应结果的不同。 经典的被试为中心的心理韧性研究是通过比较在相同 危险环境中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的被试组来进行的。具体 双极因素 发展结果 做法是,研究者将危险环境中适应不良的被试归为一组,将 处于同样不利环境中的适应良好的被试归为一组,然后通过 危险因素 比较两组被试在一些特征上的差异来确定影响心理韧性的 因素。这种设计的一个缺陷是未考虑低危组人群,即生存环 图3直接关系模型 境良好,发展也良好的被试群体。因为通过对低危组被试的 考察,我们可以知道心理韧性儿童与高能力低危儿童是否存 保护因素 在差异,从而更好的理解心理韧性。 在积累了大量实证资料的基础上,当前被试为中心的研 中介因素 发展结果 究可以采用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来划分被试组。在这种情 况下,如养育质量、社会经济地位和智商等方面所组成的保 危险因素 护性因素得分高的儿童似乎有更好的适应性和能力,甚至在 高危环境下也是如此,;当危险因素强而保护性因素弱的情 况下,适应不良便产生了。 图4间接关系模型 最复杂的以被试为中心的模型关注的是在生命历程中 调节因素 健康和适应不良的发展轨迹,并且特别关注个体生命历程中 发展结果 的转折点s,1。发展轨迹概念起源于发展系统理论(develop- mental systems theory))、组织结构理论(organizational theo 危险因素 )和生命历程理论,这些理论都假设发展模式起源于 免疫因素 镶嵌在更大系统中的有机组织的各种交互作用,需要纵向追 踪研究。Bergmnan&Magnussens1将这种策略称为纵向分类分 图5交互关系模型 析(longitudinal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图3中的三类因素对发展结果起直接的影响。正号表 两种研究范式各有其优缺点。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充 示积极影响,负号表示消极影响。发展的结果取决于保护因 分发挥了统计的功能,比较适合于寻找各变量间的具体关 素与危险因素的力量对比,如果保护因素的力量较大,则可 系,从而对应用研究中的干预实施很有帮助,然而这种取向 能会产生良好的结果;而如果危险因素力量较大,就可能会 不能描述出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心理韧性的典型模式,丧失了 出现不良后果。有时候危险因素可能力量非常强大,以至于 对人的整体感。以被试为中心的研究将各种变量整合在同 保护因素力量再大,也不能改变消极结果的产生,这种情况 一个自然存在的心理结构中,适合于寻找现实生活中普遍和 下,保护因素起的作用是能够减弱消极后果的影响,或者使 特殊的心理韧性模式]。但是,以被试为中心的研究使各变 个体能够尽快从困境中恢复过来。 量间的关系变得模糊,从而影响了对心理韧性机制的探 图4反映的是中介因素的作用。保护因素首先对中介 讨!,另外,这类研究在样本代表性方面也存在问题。 151 C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三、研究范式 (一) 研究范式 Masten[3 ]总结了前人的研究认为 ,研究者对心理韧性的 研究一般采用两种范式 :变量为中心和被试为中心。以变量 为中心的研究应用多元统计方法来考察个体内外各种因素 与发展结果之间的联系。以被试为中心的研究按照一系列 标准来比较不同被试组个体的特点 ,从而确定是什么因素将 心理韧性个体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 1. 变量为中心范式 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考察各变量之间的关 系。根据已有的研究 ,Masten[3 ]总结出了三类变量间的关系 模型 ,分别是直接关系模型、间接关系模型和交互关系模型 , 图 3 —5 的三个路径图分别反映了这三种关系模型。 图 3 直接关系模型 图 4 间接关系模型 图 5 交互关系模型 图 3 中的三类因素对发展结果起直接的影响。正号表 示积极影响 ,负号表示消极影响。发展的结果取决于保护因 素与危险因素的力量对比 ,如果保护因素的力量较大 ,则可 能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而如果危险因素力量较大 ,就可能会 出现不良后果。有时候危险因素可能力量非常强大 ,以至于 保护因素力量再大 ,也不能改变消极结果的产生 ,这种情况 下 ,保护因素起的作用是能够减弱消极后果的影响 ,或者使 个体能够尽快从困境中恢复过来。 图 4 反映的是中介因素的作用。保护因素首先对中介 因素起作用 ,然后通过中介因素 ,对发展结果起到了积极作 用 ,而危险因素却由于中介因素的作用而受到了阻滞 ,最终 个体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图 5 反映了两种交互作用。第一种 ,由于调节因素的存 在 ,减弱了危险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而且调节因素是独立于 危险因素而存在的 ;第二种 ,当危险因素发生时 ,引起了免疫 因素的反应 ,免疫因素又立刻对危险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调 节。 2. 被试为中心范式 被试为中心的研究关注的是整个的人 ,而不是变量 ,试 图弄清楚自然情境下心理韧性的结构模式 ,这很像精神病学 中的分类系统 ,将各种症状组织成一种精神障碍模式。大多 数被试为中心的研究试图通过多元标准鉴别出在高危和低 危生活环境中具有良好适应模式的人群和具有不良适应模 式的人群 ,从而考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适应结果的不同。 经典的被试为中心的心理韧性研究是通过比较在相同 危险环境中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的被试组来进行的。具体 做法是 ,研究者将危险环境中适应不良的被试归为一组 ,将 处于同样不利环境中的适应良好的被试归为一组 ,然后通过 比较两组被试在一些特征上的差异来确定影响心理韧性的 因素。这种设计的一个缺陷是未考虑低危组人群 ,即生存环 境良好 ,发展也良好的被试群体。因为通过对低危组被试的 考察 ,我们可以知道心理韧性儿童与高能力低危儿童是否存 在差异 ,从而更好的理解心理韧性。 在积累了大量实证资料的基础上 ,当前被试为中心的研 究可以采用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来划分被试组。在这种情 况下 ,如养育质量、社会经济地位和智商等方面所组成的保 护性因素得分高的儿童似乎有更好的适应性和能力 ,甚至在 高危环境下也是如此[14 ] ;当危险因素强而保护性因素弱的情 况下 ,适应不良便产生了。 最复杂的以被试为中心的模型关注的是在生命历程中 健康和适应不良的发展轨迹 ,并且特别关注个体生命历程中 的转折点[15 ,16 ] 。发展轨迹概念起源于发展系统理论(develop2 mental systems theory) [17 ] 、组织结构理论 (organizational theo2 ry) [18 ]和生命历程理论[19 ] ,这些理论都假设发展模式起源于 镶嵌在更大系统中的有机组织的各种交互作用 ,需要纵向追 踪研究。Bergman &Magnussen[15 ]将这种策略称为纵向分类分 析(longitudinal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 两种研究范式各有其优缺点。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充 分发挥了统计的功能 ,比较适合于寻找各变量间的具体关 系 ,从而对应用研究中的干预实施很有帮助 ,然而这种取向 不能描述出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心理韧性的典型模式 ,丧失了 对人的整体感。以被试为中心的研究将各种变量整合在同 一个自然存在的心理结构中 ,适合于寻找现实生活中普遍和 特殊的心理韧性模式[15 ] 。但是 ,以被试为中心的研究使各变 量间的关系变得模糊 ,从而影响了对心理韧性机制的探 讨[20 ] ,另外 ,这类研究在样本代表性方面也存在问题。 15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