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1卷第3期(总第206期)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6ol.516.3(General No.206 心理韧性研究综述 李海垒,张文新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心理韧性(resilience)研究为心理学工作者研究处紫不利儿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范式。国内外研 究文献对心理韧性的概念及操作性界定进行了详细探讨,两个心理韧性理论模型以及此领域的研究范式为国内开 展心理韧性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心理韧性;理论模型,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6)03.0149.04 20世纪70年代,一批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开始关注 韧性研究不是先出现了抽象的理论,然后才进行实证研究, 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内部的发展结果的变异性问题,从而开始 而是研究者首先发现了现实中的现象,然后从现象入手展开 了有关心理韧性的研究。他们声称,对逆境中发展良好的儿 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因此,研究者切入心理韧性问题的 童进行研究有利于精神病理学中的病因学理论的发展,并且 角度不同,他们对心理韧性的理解也就不同。在大多数实证 能帮助我们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必要的干预四。他们的号 研究中,研究者一般把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体跨情境的一种稳 召引起了心理学者们普遍的关注,并激发了后来大量的研 定的心理品质,但近几年许多学者倾向于将心理韧性看作是 究,也引起了许多争论、评论及媒体关注四。本文拟就心理 一个动态的过程。 韧性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与心理韧性的概念复杂性相似,在操作性界定方面也是 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实证研究中心理韧性的操作性界定大 一、心理韧性的定义 概有三种观点。 对心理韧性的概念,学术界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总 第一种观点认为,一个人要具有心理韧性,必须符合两 结大量心理韧性的研究文献,主要存在三种定义:结果性定 个标准。第一,要经历严重危险的打击。如果个体发展过程 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 中从未遇到过严重危险,那么他就不具有心理韧性,具备心 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韧性。如,心理 理韧性的必要条件是个体在当前或过去经历过使自己的发 韧性是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 展偏离正常轨道的危险。Masten和Coatsworth将危险因素 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成是一 界定为如下三种情况:(1)长期处于不利的社会环境中,如贫 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如,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 穷、慢性疾病、家庭暴力等:(2)遭受创伤性事件或严重灾难」 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心理韧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 如离婚、车祸、战争、地震等;(3)以上两种情况的结合。第 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 二,个体遭受打击后发展仍然良好。把这个方面作为判定一 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作是 个人是否具有心理韧性的标准之一,研究者没有任何争论 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韧 但对以什么标准并由谁来定义发展良好却争论颇多。许 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 多发展心理学家按照社会或文化对儿童行为方面的期望来 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心理韧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 界定,只要儿童的发展符合这些期望,就被认为发展良好,这 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 些期望包括在毕业发展理论中所描述的突出发展任务、相应 研究者之所以对心理韧性的理解不同,关键的问题就是 的能力标准及文化上的年龄期望等”别。然而,另外一些研 该理论的研究不是沿着理论到实证的路线展开的。即心理 究者,特别是从事心理病理学和药物滥用预防工作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5-12-05 作者简介:李海垒(1981一),男,山东青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张文新(1962一),男,山东青州人,山东师范大 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49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enki.net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6 年第 51 卷 第 3 期 (总第 206 期) 2006 Vol. 51 No. 3( General No. 206) 心理韧性研究综述 3 李海垒 ,张文新 (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 摘要 : 心理韧性(resilience) 研究为心理学工作者研究处境不利儿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范式。国内外研 究文献对心理韧性的概念及操作性界定进行了详细探讨 ,两个心理韧性理论模型以及此领域的研究范式为国内开 展心理韧性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 心理韧性 ;理论模型 ;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 : B84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5973(2006) 03 - 0149 - 04 3 收稿日期 :2005 - 12 - 05 作者简介 :李海垒(1981 — ) ,男 ,山东青州人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文新(1962 — ) ,男 ,山东青州人 ,山东师范大 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 世纪 70 年代 ,一批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开始关注 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内部的发展结果的变异性问题 ,从而开始 了有关心理韧性的研究。他们声称 ,对逆境中发展良好的儿 童进行研究有利于精神病理学中的病因学理论的发展 ,并且 能帮助我们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必要的干预[1 ] 。他们的号 召引起了心理学者们普遍的关注 ,并激发了后来大量的研 究 ,也引起了许多争论、评论及媒体关注[2 ] 。本文拟就心理 韧性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一、心理韧性的定义 对心理韧性的概念 ,学术界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总 结大量心理韧性的研究文献 ,主要存在三种定义 :结果性定 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 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韧性。如 ,心理 韧性是一类现象 ,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 ,个体的 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3 ] 。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成是一 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如 ,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 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2 ] ;心理韧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 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 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4 ] 。品质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作是 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 ,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 ,心理韧 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 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5 ] ;心理韧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 复过来 ,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6 ] 。 研究者之所以对心理韧性的理解不同 ,关键的问题就是 该理论的研究不是沿着理论到实证的路线展开的。即心理 韧性研究不是先出现了抽象的理论 ,然后才进行实证研究 , 而是研究者首先发现了现实中的现象 ,然后从现象入手展开 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因此 ,研究者切入心理韧性问题的 角度不同 ,他们对心理韧性的理解也就不同。在大多数实证 研究中 ,研究者一般把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体跨情境的一种稳 定的心理品质 ,但近几年许多学者倾向于将心理韧性看作是 一个动态的过程。 与心理韧性的概念复杂性相似 ,在操作性界定方面也是 莫衷一是。归纳起来 ,实证研究中心理韧性的操作性界定大 概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一个人要具有心理韧性 ,必须符合两 个标准。第一 ,要经历严重危险的打击。如果个体发展过程 中从未遇到过严重危险 ,那么他就不具有心理韧性 ,具备心 理韧性的必要条件是个体在当前或过去经历过使自己的发 展偏离正常轨道的危险。Masten 和 Coatsworth[7 ] 将危险因素 界定为如下三种情况 : (1) 长期处于不利的社会环境中 ,如贫 穷、慢性疾病、家庭暴力等 ; (2) 遭受创伤性事件或严重灾难 , 如离婚、车祸、战争、地震等 ; (3) 以上两种情况的结合。第 二 ,个体遭受打击后发展仍然良好。把这个方面作为判定一 个人是否具有心理韧性的标准之一 ,研究者没有任何争论 , 但对以什么标准并由谁来定义发展良好却争论颇多[2 ] 。许 多发展心理学家按照社会或文化对儿童行为方面的期望来 界定 ,只要儿童的发展符合这些期望 ,就被认为发展良好 ,这 些期望包括在毕业发展理论中所描述的突出发展任务、相应 的能力标准及文化上的年龄期望等[7 ,8 ] 。然而 ,另外一些研 究者 ,特别是从事心理病理学和药物滥用预防工作的研究 941
者,不是以学业或社会成就的高低为标准,而是以心理病理 症状的有无或多少作为评价是否发展良好的标准例。还有 一些研究者两类标准相结合,用以评价是否发展良好1。按 家 家 照这种观点,心理韧性不是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而是只能 庭 少数人才具有的。换句话说,虽然每个人都可能发展良好, 因 因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心理韧性。 内部因素 素 素 第二种观点事先有一个假设,就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危机 四伏。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只要个体能良好发展,就被认 外部因素 为具有心理韧性。其实这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相似,也包含 生 有两个标准,即危险打击和良好发展,只是其中一个标准已 物 理 因 经被泛化。这种观点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没有区分各种 素 素 危险因素的种类,未考虑到各种人群之间的差异性。另外, 这种观点其实已经将心理韧性等同于良好发展,按照此种逻 辑,心理韧性这个概念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它只是良好发 展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图1系统模型 第三种观点没有将危险因素的存在作为评价心理韧性 在内部因素缺失或变少时,如果外部因素能及时补偿的话 的先决条件,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po 也能够达到良好的心理适应,从而表现出心理韧性。例如, tective factor)方面,这些保护性因素指能够提高个体心理韧性 虽然一个儿童的智力和问题解决技能不算优秀,但他的父 的个体特征和环境因素。如果保护性因素发展良好,就被认 母、祖父母如果能给他提供支持和关爱,他也可能会具有较 为心理韧性高。这种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心理韧性,只是 高心理韧性。 程度上的高低不同而已。这种观点关注个体内在因素与外 (二)心理韧性动态模型(framework of resilience in action) 部因素的发展,以便遇到危险或灾害时个体能成功应对,保 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理韧性的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从 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这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的最大区别在 1998年开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科研机构联合一批心 于,第一种观点是通过个体遇到危险后心理适应的结果来确 理学家致力于心理韧性模型的提出和测量工具的开发),他 定心理韧性的,而此观点带有一种预测性,即个体还未遇到 们于2003年提出了心理韧性模型,见图2。 危险之前,我们就能对其心理适应水平做出评价。应该说, 外部资源 者少年需要 这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是有联系的。首先,基于第一种观点 内部资源 的实证研究确定出具有心理韧性的个体,通过与非心理韧性 ·亲密关系 组的比较,可以找出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然后可以通过 ·高期望值 ,安全 ·积极参与 ,爱 ,合作 考察这些保护性因素来衡量个体心理韧性的高低。这种观 归属 ·移情 健康、社 点重视心理社会、情绪、学业等多种领域的健康心理机能,认 ·尊 问题解决 会和学业 自我效能 方面的表 为一些普遍的保护性因素对个体的成功非常重要,如与积 ·学校 控 自我意识 现 ·家庭 挑战 自我觉察 极有爱心的成人保持亲密关系)及其它一些技能和态 社会 才能 目标与志向 度山,如问题解决、人际交往、自我效能、自信、乐观等。 ·同伴群得 ·价值 二、心理韧性模型 (一)系统模型(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of resilience) 图2心理韧性动态模型 Mandeloo&PeeryI2l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 该模型认为,心理韧性是青少年的一种天生潜能。青少 个关于儿童的心理韧性模型,如图1所示。 年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安全、爱、归属、尊敬、掌控、挑战、才能、 内部因素即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具体来说,生物因素 价值等的心理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依赖于来自学校、家 包括身体健康、基因素质、气质和性别等:心理因素包括智 庭社会和同伴群体的保护性因素或外部资源,这包括亲密 力、认知方式、问题解决技能、人格特点等。外部因素指家庭 关系、高期望值、积极参与等。如果外部资源为青少年的心 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家庭内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 理需要提供了满足,青少年就会很自然地发展起一些个体特 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外因素包括成人、同伴、学 征,这包括合作、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效能、自我意识、自我 校教堂、幼儿园、青少年组织、保健/社会公益机构等。 觉察、目标与志向等,这些个体特征构成了内部资源。这些 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不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资源会保护青少年免受危险因素的影响,并促进他们的 之间相互影响,而且各内部因素之间、各外部因素之间也发 健康发展。 生着相互作用。虽然图中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大小相等,但 150 1994-2008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者 ,不是以学业或社会成就的高低为标准 ,而是以心理病理 症状的有无或多少作为评价是否发展良好的标准[9 ] 。还有 一些研究者两类标准相结合 ,用以评价是否发展良好[10 ] 。按 照这种观点 ,心理韧性不是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 ,而是只能 少数人才具有的。换句话说 ,虽然每个人都可能发展良好 ,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心理韧性。 第二种观点事先有一个假设 ,就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危机 四伏。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 ,只要个体能良好发展 ,就被认 为具有心理韧性。其实这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相似 ,也包含 有两个标准 ,即危险打击和良好发展 ,只是其中一个标准已 经被泛化。这种观点有一个明显的缺点 ,就是没有区分各种 危险因素的种类 ,未考虑到各种人群之间的差异性。另外 , 这种观点其实已经将心理韧性等同于良好发展 ,按照此种逻 辑 ,心理韧性这个概念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它只是良好发 展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第三种观点没有将危险因素的存在作为评价心理韧性 的先决条件 ,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pro2 tective factor) 方面 ,这些保护性因素指能够提高个体心理韧性 的个体特征和环境因素。如果保护性因素发展良好 ,就被认 为心理韧性高。这种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心理韧性 ,只是 程度上的高低不同而已。这种观点关注个体内在因素与外 部因素的发展 ,以便遇到危险或灾害时个体能成功应对 ,保 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这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的最大区别在 于 ,第一种观点是通过个体遇到危险后心理适应的结果来确 定心理韧性的 ,而此观点带有一种预测性 ,即个体还未遇到 危险之前 ,我们就能对其心理适应水平做出评价。应该说 , 这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是有联系的。首先 ,基于第一种观点 的实证研究确定出具有心理韧性的个体 ,通过与非心理韧性 组的比较 ,可以找出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 ;然后可以通过 考察这些保护性因素来衡量个体心理韧性的高低。这种观 点重视心理社会、情绪、学业等多种领域的健康心理机能 ,认 为一些普遍的保护性因素对个体的成功非常重要 ,如与积 极、有爱心的成人保持亲密关系[2 ] 及其它一些技能和态 度[11 ] ,如问题解决、人际交往、自我效能、自信、乐观等。 二、心理韧性模型 (一) 系统模型(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of resilience) Mandelco & Peery[12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 个关于儿童的心理韧性模型 ,如图 1 所示。 内部因素即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 ,具体来说 ,生物因素 包括身体健康、基因素质、气质和性别等 ;心理因素包括智 力、认知方式、问题解决技能、人格特点等。外部因素指家庭 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 ,家庭内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 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 ;家庭外因素包括成人、同伴、学 校、教堂、幼儿园、青少年组织、保健Π社会公益机构等。 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不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之间相互影响 ,而且各内部因素之间、各外部因素之间也发 生着相互作用。虽然图中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大小相等 ,但 图 1 系统模型 在内部因素缺失或变少时 ,如果外部因素能及时补偿的话 , 也能够达到良好的心理适应 ,从而表现出心理韧性。例如 , 虽然一个儿童的智力和问题解决技能不算优秀 ,但他的父 母、祖父母如果能给他提供支持和关爱 ,他也可能会具有较 高心理韧性。 (二) 心理韧性动态模型(framework of resilience in action) 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理韧性的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 ,从 1998 年开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科研机构联合一批心 理学家致力于心理韧性模型的提出和测量工具的开发[13 ] ,他 们于 2003 年提出了心理韧性模型 ,见图 2。 图 2 心理韧性动态模型 该模型认为 ,心理韧性是青少年的一种天生潜能。青少 年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安全、爱、归属、尊敬、掌控、挑战、才能、 价值等的心理需要 ,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依赖于来自学校、家 庭、社会和同伴群体的保护性因素或外部资源 ,这包括亲密 关系、高期望值、积极参与等。如果外部资源为青少年的心 理需要提供了满足 ,青少年就会很自然地发展起一些个体特 征 ,这包括合作、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效能、自我意识、自我 觉察、目标与志向等 ,这些个体特征构成了内部资源。这些 内部资源会保护青少年免受危险因素的影响 ,并促进他们的 健康发展。 051
因素起作用,然后通过中介因素,对发展结果起到了积极作 三、研究范式 用,而危险因素却由于中介因素的作用而受到了阻滞,最终 (一)研究范式 个体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Maen1总结了前人的研究认为,研究者对心理韧性的 图5反映了两种交互作用。第一种,由于调节因素的存 研究一般采用两种范式:变量为中心和被试为中心。以变量 在,减弱了危险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而且调节因素是独立于 为中心的研究应用多元统计方法来考察个体内外各种因素 危险因素而存在的:第二种,当危险因素发生时,引起了免疫 与发展结果之间的联系。以被试为中心的研究按照一系列 因素的反应,免疫因素又立刻对危险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调 标准来比较不同被试组个体的特点,从而确定是什么因素将 节。 心理韧性个体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 2.被试为中心范式 1.变量为中心范式 被试为中心的研究关注的是整个的人,而不是变量,试 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考察各变量之间的关 图弄清楚自然情境下心理韧性的结构模式,这很像精神病学 系。根据已有的研究,Masten!)总结出了三类变量间的关系 中的分类系统,将各种症状组织成一种精神障碍模式。大多 模型,分别是直接关系模型、间接关系模型和交互关系模型, 数被试为中心的研究试图通过多元标准鉴别出在高危和低 图35的三个路径图分别反映了这三种关系模型。 危生活环境中具有良好适应模式的人群和具有不良适应模 保护因素 式的人群,从而考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适应结果的不同。 经典的被试为中心的心理韧性研究是通过比较在相同 危险环境中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的被试组来进行的。具体 双极因素 发展结果 做法是,研究者将危险环境中适应不良的被试归为一组,将 处于同样不利环境中的适应良好的被试归为一组,然后通过 危险因素 比较两组被试在一些特征上的差异来确定影响心理韧性的 因素。这种设计的一个缺陷是未考虑低危组人群,即生存环 图3直接关系模型 境良好,发展也良好的被试群体。因为通过对低危组被试的 考察,我们可以知道心理韧性儿童与高能力低危儿童是否存 保护因素 在差异,从而更好的理解心理韧性。 在积累了大量实证资料的基础上,当前被试为中心的研 中介因素 发展结果 究可以采用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来划分被试组。在这种情 况下,如养育质量、社会经济地位和智商等方面所组成的保 危险因素 护性因素得分高的儿童似乎有更好的适应性和能力,甚至在 高危环境下也是如此,;当危险因素强而保护性因素弱的情 况下,适应不良便产生了。 图4间接关系模型 最复杂的以被试为中心的模型关注的是在生命历程中 调节因素 健康和适应不良的发展轨迹,并且特别关注个体生命历程中 发展结果 的转折点s,1。发展轨迹概念起源于发展系统理论(develop- mental systems theory))、组织结构理论(organizational theo 危险因素 )和生命历程理论,这些理论都假设发展模式起源于 免疫因素 镶嵌在更大系统中的有机组织的各种交互作用,需要纵向追 踪研究。Bergmnan&Magnussens1将这种策略称为纵向分类分 图5交互关系模型 析(longitudinal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图3中的三类因素对发展结果起直接的影响。正号表 两种研究范式各有其优缺点。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充 示积极影响,负号表示消极影响。发展的结果取决于保护因 分发挥了统计的功能,比较适合于寻找各变量间的具体关 素与危险因素的力量对比,如果保护因素的力量较大,则可 系,从而对应用研究中的干预实施很有帮助,然而这种取向 能会产生良好的结果;而如果危险因素力量较大,就可能会 不能描述出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心理韧性的典型模式,丧失了 出现不良后果。有时候危险因素可能力量非常强大,以至于 对人的整体感。以被试为中心的研究将各种变量整合在同 保护因素力量再大,也不能改变消极结果的产生,这种情况 一个自然存在的心理结构中,适合于寻找现实生活中普遍和 下,保护因素起的作用是能够减弱消极后果的影响,或者使 特殊的心理韧性模式]。但是,以被试为中心的研究使各变 个体能够尽快从困境中恢复过来。 量间的关系变得模糊,从而影响了对心理韧性机制的探 图4反映的是中介因素的作用。保护因素首先对中介 讨!,另外,这类研究在样本代表性方面也存在问题。 151 C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三、研究范式 (一) 研究范式 Masten[3 ]总结了前人的研究认为 ,研究者对心理韧性的 研究一般采用两种范式 :变量为中心和被试为中心。以变量 为中心的研究应用多元统计方法来考察个体内外各种因素 与发展结果之间的联系。以被试为中心的研究按照一系列 标准来比较不同被试组个体的特点 ,从而确定是什么因素将 心理韧性个体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 1. 变量为中心范式 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考察各变量之间的关 系。根据已有的研究 ,Masten[3 ]总结出了三类变量间的关系 模型 ,分别是直接关系模型、间接关系模型和交互关系模型 , 图 3 —5 的三个路径图分别反映了这三种关系模型。 图 3 直接关系模型 图 4 间接关系模型 图 5 交互关系模型 图 3 中的三类因素对发展结果起直接的影响。正号表 示积极影响 ,负号表示消极影响。发展的结果取决于保护因 素与危险因素的力量对比 ,如果保护因素的力量较大 ,则可 能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而如果危险因素力量较大 ,就可能会 出现不良后果。有时候危险因素可能力量非常强大 ,以至于 保护因素力量再大 ,也不能改变消极结果的产生 ,这种情况 下 ,保护因素起的作用是能够减弱消极后果的影响 ,或者使 个体能够尽快从困境中恢复过来。 图 4 反映的是中介因素的作用。保护因素首先对中介 因素起作用 ,然后通过中介因素 ,对发展结果起到了积极作 用 ,而危险因素却由于中介因素的作用而受到了阻滞 ,最终 个体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图 5 反映了两种交互作用。第一种 ,由于调节因素的存 在 ,减弱了危险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而且调节因素是独立于 危险因素而存在的 ;第二种 ,当危险因素发生时 ,引起了免疫 因素的反应 ,免疫因素又立刻对危险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调 节。 2. 被试为中心范式 被试为中心的研究关注的是整个的人 ,而不是变量 ,试 图弄清楚自然情境下心理韧性的结构模式 ,这很像精神病学 中的分类系统 ,将各种症状组织成一种精神障碍模式。大多 数被试为中心的研究试图通过多元标准鉴别出在高危和低 危生活环境中具有良好适应模式的人群和具有不良适应模 式的人群 ,从而考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适应结果的不同。 经典的被试为中心的心理韧性研究是通过比较在相同 危险环境中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的被试组来进行的。具体 做法是 ,研究者将危险环境中适应不良的被试归为一组 ,将 处于同样不利环境中的适应良好的被试归为一组 ,然后通过 比较两组被试在一些特征上的差异来确定影响心理韧性的 因素。这种设计的一个缺陷是未考虑低危组人群 ,即生存环 境良好 ,发展也良好的被试群体。因为通过对低危组被试的 考察 ,我们可以知道心理韧性儿童与高能力低危儿童是否存 在差异 ,从而更好的理解心理韧性。 在积累了大量实证资料的基础上 ,当前被试为中心的研 究可以采用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来划分被试组。在这种情 况下 ,如养育质量、社会经济地位和智商等方面所组成的保 护性因素得分高的儿童似乎有更好的适应性和能力 ,甚至在 高危环境下也是如此[14 ] ;当危险因素强而保护性因素弱的情 况下 ,适应不良便产生了。 最复杂的以被试为中心的模型关注的是在生命历程中 健康和适应不良的发展轨迹 ,并且特别关注个体生命历程中 的转折点[15 ,16 ] 。发展轨迹概念起源于发展系统理论(develop2 mental systems theory) [17 ] 、组织结构理论 (organizational theo2 ry) [18 ]和生命历程理论[19 ] ,这些理论都假设发展模式起源于 镶嵌在更大系统中的有机组织的各种交互作用 ,需要纵向追 踪研究。Bergman &Magnussen[15 ]将这种策略称为纵向分类分 析(longitudinal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 两种研究范式各有其优缺点。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充 分发挥了统计的功能 ,比较适合于寻找各变量间的具体关 系 ,从而对应用研究中的干预实施很有帮助 ,然而这种取向 不能描述出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心理韧性的典型模式 ,丧失了 对人的整体感。以被试为中心的研究将各种变量整合在同 一个自然存在的心理结构中 ,适合于寻找现实生活中普遍和 特殊的心理韧性模式[15 ] 。但是 ,以被试为中心的研究使各变 量间的关系变得模糊 ,从而影响了对心理韧性机制的探 讨[20 ] ,另外 ,这类研究在样本代表性方面也存在问题。 151
[9]Tiet QQ,Bird H R,Davies M,et al.Adverse life events and resil- 四、发展趋势 ienc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 心理韧性的研究一直向更加整合的方向发展,前沿方向 atry,1998. [10]Greenberg M T,Lengua LJ,Coie J D,et al.Predicting developmental 是在多元水平上来理解心理韧性,并且考察个体作为一个复 outcomes at school entry using a multiple -risk model:Four American 杂的生命系统是怎样与周围的系统发生有效或无效的交互 communitie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9. 作用的。过去30年中的大量研究考察了个体、人际、家庭及 [11]Roth J,Brooks-Gunn J.What do adolescents need for healthy devel- 更广阔环境因素对心理韧性的影响引。然而,由于各种历 opment Implications for youth policy.Social Policy Report,2000. 史原因,关于心理韧性的实证研究只关注行为和心理社会因 [12]Mandleco B L,Peery J C.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conceptual- 素,而没有考察生物因素四。从系统观出发,如果想更真实 iz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Joural of Child and Adlescent Psychiatric 完整的理解心理韧性的话,还需从生物学角度来研究问题。 Nursing,2000. 现代认知与情感发展神经科学的出现及先前许多独立学科 [13]Using the Resilience &outh Development Module.http://www.west- 的有效整合为扩大现有的心理韧性概念框架与研究方法提 ed.org/hks,2003. 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核磁共振成像(MR、功能磁共 [14]Masten A S.Hubbard J J,Gest SD,et al.Competence in the context 振成像(MR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s)、神经内 of adversity:Pathways to resilience and maladaptation from childhood to 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化验技术、考察基因表现的一些方法等, late adlescence.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9. [15]Bergman L A,Magnusson D.A person-oriented approach in research 都将在心理韧性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o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97. 参考文献: [16]Werner EE,Smith R.Vulnerable but invincible A longitudinal study [1]Murphy L B.Coping,Vulnerability,and resilience in childhood.In: of resilient youth and children.New York,NY:McGraw-Hill,1982. Coelho GV,Hamburg DA,Adams J E (Eds.),Coping and adapta- [17]Ford D H,Lerner R M.Developmental systems theory:An integrative tion.New York:Basic Books,1974. approach.Newbury Park,CA:Sage,1992. [2]Luthar S S,Cicchetti D,Becker B.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a critical [18]Cicchetti D.The emergenc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Child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Child Development,2000. Development,1984. [3]Masten A S.Ordinary magic: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 [19]Eder G H.The life course as developmental theory.Child Develop-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 ment,1998. [4]Kathleen T,Janyce D.Resilience: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 [20]Shiner R,Tellegen A,Masten A S.Eploring personality across child-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2004. hod ino adulthod:Can one describe and predict a mving target?Psy- [5]Werner EE.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 chological Inquiry.In press. ety,1995. [21]Cowan WM,Harter D H,Kandel E R.The emergence of modern neur [6]Lazarus R S.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s:A history of oscience:Some implications for neurology and psychiatry.Annual Re- changing outlook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3. view of Neuroscience,2000. [7]Masten A S,Coatsworth J D.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in favor- [22]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卫】.健康心理学 able and unfavorable environments:Lessons from research on successful 杂志,2002,(10). children.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 [23]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心理科 [8]Eder G H.The life oourse as developmental theory.Child Development, 学,2003,(26) 1998. Revie w of the Studies 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Li Hailei,Zhang Wenxi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014 Abstract:The area of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fers psychologists a new idea and paradigm to study children under adversiti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its operational definition based on the review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Then two theory models of resilience are introduced.Finally,the para digms of resilience research are summarized.The contents of the paper may help the resilience studies in China Key words:psychological resilience;theory model;research paradigms 责任编辑:时晓红 152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四、发展趋势 心理韧性的研究一直向更加整合的方向发展 ,前沿方向 是在多元水平上来理解心理韧性 ,并且考察个体作为一个复 杂的生命系统是怎样与周围的系统发生有效或无效的交互 作用的。过去 30 年中的大量研究考察了个体、人际、家庭及 更广阔环境因素对心理韧性的影响[2 ,3 ] 。然而 ,由于各种历 史原因 ,关于心理韧性的实证研究只关注行为和心理社会因 素 ,而没有考察生物因素[2 ] 。从系统观出发 ,如果想更真实 完整的理解心理韧性的话 ,还需从生物学角度来研究问题。 现代认知与情感发展神经科学的出现及先前许多独立学科 的有效整合为扩大现有的心理韧性概念框架与研究方法提 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21 ] 。核磁共振成像 (MRI) 、功能磁共 振成像(fMRI) 、脑电图 ( EEG) 、事件相关电位 ( ERPs) 、神经内 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化验技术、考察基因表现的一些方法等 , 都将在心理韧性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 ] Murphy L B. Coping , Vulnerability , and resilience in childhood. In : Coelho G V , Hamburg D A , Adams J E ( Eds. ) , Coping and adapta2 tion. New York : Basic Books , 1974. [2 ] Luthar S S , Cicchetti D , Becker B.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elopment , 2000. [ 3 ] Masten A S. Ordinary magic :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 2001. [4 ] Kathleen T , Janyce D. Resilience :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 2004. [5 ] Werner E E.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2 ety , 1995. [6 ] Lazarus R S. 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s : 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 1993. [7 ] Masten A S , Coatsworth J 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in favor2 able and unfavorable environments : Lessons from research on successful children. American Psychologist , 1998. [8 ] Elder G H. The life course as developmental theory. Child Development , 1998. [9 ] Tiet Q Q , Bird H R , Davies M , et al. Adverse life events and resil2 ien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2 atry , 1998. [10 ] Greenberg M T , Lengua L J , Coie J D , et al. Predicting developmental outcomes at school entry using a multiple - risk model : Four American communiti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1999. [11 ] Roth J , Brooks - Gunn J . What do adolescents need for healthy devel2 opment ? Implications for youth policy. Social Policy Report , 2000. [12 ] Mandleco B L , Peery J C. 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conceptual2 iz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Journ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 , 2000. [13 ] Using the Resilience &Youth Development Module. http : ΠΠwww. west2 ed. orgΠhks , 2003. [14 ] Masten A S , Hubbard J J , Gest S D , et al. Competence in the context of adversity : Pathways to resilience and maladaptation from childhood to late adolescence.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 1999. [15 ] Bergman L A , Magnusson D. A person - oriented approach in research o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 1997. [16 ] Werner E E , Smith R. Vulnerable but invincible :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resilient youth and children. New York , NY: McGraw - Hill , 1982. [17 ] Ford D H , Lerner R M. Developmental systems theory :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Newbury Park , CA : Sage , 1992. [18 ] Cicchetti D. The emergenc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Child Development , 1984. [19 ] Elder G H. The life course as developmental theory. Child Develop2 ment , 1998. [20 ] Shiner R , Tellegen A , Masten A S. Exploring personality across child2 hood into adulthood : Can one describe and predict a moving target ? Psy2 chological Inquiry. In press. [21 ] Cowan W M , Harter D H , Kandel E R.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neu2 roscience : Some implications for neurology and psychiatry. Annual Re2 view of Neuroscience , 2000. [22 ] 席居哲 , 桑标. 心理弹性(resilience) 研究综述[J ] . 健康心理学 杂志 , 2002 ,(10) . [23 ] 曾守锤 , 李其维. 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 ] . 心理科 学 , 2003 ,(26) . Revie w of the Studies 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Li Hailei ,Zhang Wenxi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 Jinan ,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The area of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fers psychologists a new idea and paradigm to study children under advers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its operational definition based on the review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Then two theory models of resilience are introduced. Finally , the para2 digms of resilience research are summarized. The contents of the paper may help the resilience studies in China.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 theory model ; research paradigms 责任编辑 :时晓红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