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一部分。从《孔子家语·执辔》、《大戴礼记·易本命》等所载子夏谈论古《易》的一段资料(见下文),我们 已经考证出子夏了解一套八卦古象数。这套八卦古象数是:乾为日,为人,乾数一;坤为月,为马,坤数 二;艮为斗,艮数三;兑为时,为豕,兑数四;坎为音,为猿坎数五;离为律,为鹿,离数六;震为星,为虎,震 数七;巽为虫巽数八(第1924页)(第423444页)。由此可推知,《子夏易传》定当保存了很多的 八卦古逸象,《子夏易传》确存《易》之古义。 现在我们对以上《子夏易传》佚文考证作一总结。首先,考证说明《子夏易传》的作者确应为孔子弟 子卜商子夏,其成书确应较早,《子夏易传》的作者为汉人如韩婴等的说法是不成立的。第二,说明《子夏 易传》确有古《易》面貌,子夏对《易》之“古义”,如《周易》古经卦爻辞的古训,八卦古逸象、逸数,古“卦气 说、互体说等古《易》内容和特质,熟知并能深入把握。第三,说明子夏对孔子由象数而达于道的易学新 理路“性与天道”的易学“新义”,有深入的契会和领悟。《子夏易传》虽已亡佚,由以上考证,我们可推知 子夏易学的思想特色当是《易》之“古义”和“新义”兼容 古代易学发展至孔子,实有一重大转折。孔子之前的易学,是为《易》之“古义”,这些“古义”主要关 涉的是明阴阳、和四时、顺五行、辨灾祥的卜筮之旨。孔子从《易》之“古义”出发,本于象数而发乎义理, 由“明数”而“达德”,由神道而人文,由讲阴阳灾变而讲性与天道,开拓出硏《易》新理路,创造出易学新理 境,从而将卜筮之书提升为哲学典籍将《易》之“古义发展为《易》之“新义”。①孔子讲《易》,讲卜筮,更 讲德义;讲阴阳、五行、“卦气”,更讲“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讲《易》之“古义”,更由“古义”生发“新义”。因 此,孔子易学,既包含《易》之“古义”,同时更有“新义”,是容“古义”和“新义”于一体的儒门新易学。帛书 《要》曰:“夫子老而好《易》……子赣(贡)曰:‘夫子它日教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 之蘩。赐以此为然矣。以此言取之,赐缗行之为也。夫子何以老之好之乎?夫子曰:……予非安亓用 也。[子赣曰:]夫子今不安亓用而乐亓辞,则是用倚于人也,而可乎?……子赣曰:夫子亦信亓筮乎? 子曰:‘吾百占而七十当,唯周梁山之占也亦必从亓多者而已矣。子曰:“《易》我后亓祝卜矣!我观亓德 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亓为之巫数而不达于 德,则亓为之史。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世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亓德而已 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要》篇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孔子新易学的特点,同时也说明对这一新易学 时人甚至孔子的一些高足,如子贡等人,都不能理解,以至孔子发出“疑丘”的感叹。 而从上面的考证,可知子夏对孔子的新易学则有深入的理解,他既熟知其“古义”,又能契会其“新 义”。据《论语·子张》载:“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朱熹《四书集 注》:“小道如农圃医卜之属。”子夏认为《易》之卜筮虽属小道,但也有“道”在,因此“必有可观”,但不可拘 泥沉溺于此,必须超越它、提升它,要以成就君子大道之学为宗旨,这与孔子的新易学观完全一致。子夏 的这种易学观可能是自己在研《易》中形成的,也可能是受自于孔子而形成的,但不管怎样,孔子和子夏 易学观一致,在研《易》中师生二人于心戚戚、感而遂通,是可以想见的。在孔子授《易》的“二三子”诸弟 子中,子夏受于孔子《易》必良多,当最能肯认孔子易学之大体。因此,子夏易学直承孔子易学,兼容“古 义”和“新义”,正是合乎情理的 三、子夏易学与《归藏》的关系 子夏所了解的《易》之“古义”,包括《归藏》,这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 《孔子家语·执辔》、《大戴礼记·易本命》、《淮南子·隆形训》等载有子夏论古《易》的一段资料,兹 综合三处记载录之如下:“子夏问于孔子曰:嘀商闻《易》宣人生及万物、鸟兽、昆虫,各有奇耦,气分不同, 而凡人莫知其情,唯达德者,能原其本焉。天一,地二,人三,三三如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数十,故 ①刘大钧先生对此有详论,他说:“《易》之今义'确立于孔子而称今’,《易》之‘古义'由来已久而称‘古’。”“《易》之今义'凸显的 是一种德性优先的浓郁人文关怀,而《易》之‘古义’,则更多地关涉明阴阳、和四时、顺五行、辨灾祥等卜筮之旨。”刘大钧先生所称“今 义”我们称为“新义”。见刘大钧撰《《周易)古义考》(《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第142150页) c1994-2010ChinaAcademicJou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edhttp://nwnw.cnki.ner一部分。从《孔子家语 ·执辔》《、大戴礼记 ·易本命》等所载子夏谈论古《易》的一段资料(见下文) ,我们 已经考证出子夏了解一套八卦古象数。这套八卦古象数是 :乾为日 ,为人 ,乾数一 ;坤为月 ,为马 ,坤数 二 ;艮为斗 ,艮数三 ;兑为时 ,为豕 ,兑数四 ;坎为音 ,为猿 ,坎数五 ;离为律 ,为鹿 ,离数六 ;震为星 ,为虎 ,震 数七 ;巽为虫 ,巽数八(第 19224 页) [17 ] (第 4232444 页) [ 18 ] 。由此可推知《, 子夏易传》定当保存了很多的 八卦古逸象《, 子夏易传》确存《易》之古义。 现在我们对以上《子夏易传》佚文考证作一总结。首先 ,考证说明《子夏易传》的作者确应为孔子弟 子卜商子夏 ,其成书确应较早《, 子夏易传》的作者为汉人如韩婴等的说法是不成立的。第二 ,说明《子夏 易传》确有古《易》面貌 ,子夏对《易》之“古义”,如《周易》古经卦爻辞的古训 ,八卦古逸象、逸数 ,古“卦气” 说、互体说等古《易》内容和特质 ,熟知并能深入把握。第三 ,说明子夏对孔子由象数而达于道的易学新 理路“、性与天道”的易学“新义”,有深入的契会和领悟。《子夏易传》虽已亡佚 ,由以上考证 ,我们可推知 子夏易学的思想特色当是《易》之“古义”和“新义”兼容。 古代易学发展至孔子 ,实有一重大转折。孔子之前的易学 ,是为《易》之“古义”,这些“古义”主要关 涉的是明阴阳、和四时、顺五行、辨灾祥的卜筮之旨。孔子从《易》之“古义”出发 ,本于象数而发乎义理 , 由“明数”而“达德”,由神道而人文 ,由讲阴阳灾变而讲性与天道 ,开拓出研《易》新理路 ,创造出易学新理 境 ,从而将卜筮之书提升为哲学典籍 ,将《易》之“古义”发展为《易》之“新义”。① 孔子讲《易》,讲卜筮 ,更 讲德义 ;讲阴阳、五行“、卦气”,更讲“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讲《易》之“古义”,更由“古义”生发“新义”。因 此 ,孔子易学 ,既包含《易》之“古义”,同时更有“新义”,是容“古义”和“新义”于一体的儒门新易学。帛书 《要》曰“: 夫子老而好《易》……子赣(贡) 曰‘: 夫子它日教此弟子曰 :德行亡者 ,神灵之趋 ;知谋远者 ,卜筮 之蘩。赐以此为然矣。以此言取之 ,赐缗行之为也。夫子何以老之好之乎 ?’夫子曰‘: ……予非安亓用 也。’[子赣曰 : ]夫子今不安亓用而乐亓辞 ,则是用倚于人也 ,而可乎 ? ……子赣曰‘: 夫子亦信亓筮乎 ?’ 子曰‘: 吾百占而七十当 ,唯周梁山之占也 ,亦必从亓多者而已矣。’子曰‘:《易》我后亓祝卜矣 ! 我观亓德 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 ,明数而达乎德 ,又[仁]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 ,则亓为之巫 ;数而不达于 德 ,则亓为之史。史巫之筮 ,乡之而未也 ,好之而非也。后世之世疑丘者 ,或以《易》乎 ? 吾求亓德而已 , 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要》篇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孔子新易学的特点 ,同时也说明对这一新易学 , 时人甚至孔子的一些高足 ,如子贡等人 ,都不能理解 ,以至孔子发出“疑丘”的感叹。 而从上面的考证 ,可知子夏对孔子的新易学则有深入的理解 ,他既熟知其“古义”,又能契会其“新 义”。据《论语 ·子张》载“: 子夏曰 :虽小道 ,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是以君子不为也。”朱熹《四书集 注》“: 小道如农圃医卜之属。”子夏认为《易》之卜筮虽属小道 ,但也有“道”在 ,因此“必有可观”,但不可拘 泥沉溺于此 ,必须超越它、提升它 ,要以成就君子大道之学为宗旨 ,这与孔子的新易学观完全一致。子夏 的这种易学观可能是自己在研《易》中形成的 ,也可能是受自于孔子而形成的 ,但不管怎样 ,孔子和子夏 易学观一致 ,在研《易》中师生二人于心戚戚、感而遂通 ,是可以想见的。在孔子授《易》的“二三子”诸弟 子中 ,子夏受于孔子《易》必良多 ,当最能肯认孔子易学之大体。因此 ,子夏易学直承孔子易学 ,兼容“古 义”和“新义”,正是合乎情理的。 三、子夏易学与《归藏》的关系 子夏所了解的《易》之“古义”,包括《归藏》,这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 《孔子家语 ·执辔》《、大戴礼记 ·易本命》《、淮南子 ·墬形训》等载有子夏论古《易》的一段资料 ,兹 综合三处记载录之如下“: 子夏问于孔子曰‘: 商闻《易》宣人生及万物、鸟兽、昆虫 ,各有奇耦 ,气分不同 , 而凡人莫知其情 ,唯达德者 ,能原其本焉。天一 ,地二 ,人三 ,三三如九。九九八十一 ,一主日 ,日数十 ,故 62 ① 刘大钧先生对此有详论 ,他说“:《易》之‘今义’确立于孔子而称‘今’《, 易》之‘古义’由来已久而称‘古’。”“《易》之‘今义’凸显的 是一种德性优先的浓郁人文关怀 ,而《易》之‘古义’,则更多地关涉明阴阳、和四时、顺五行、辨灾祥等卜筮之旨。”刘大钧先生所称“今 义”,我们称为“新义”。见刘大钧撰《〈周易〉古义考》《( 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 5 期 ,第 1422150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