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期 季必霞等:大花蕙兰多倍体的高效诱导 559 1.2.2.2外部形态比较 1材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培养条件一致、生长状态良好的多倍 1.1供试材料 体和二倍体大花蕙兰组培苗各20株,测量株高、根 二倍体大花蕙兰‘红瀑布'组培材料选用安徽 长,并测量从顶部起第2~3对叶片的长、宽、厚度,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组培室保存的无菌苗。 求其平均值,重复3次。 1.2方法 成活率(%)=成活苗数/接种总数×100%(1) 1.2.1大花蕙兰多倍体的诱导 诱变率(%)=诱变苗数/接种总数×100%(2) 取2~3cm高的大花蕙兰无菌苗丛芽,将其浸 1.2.2.3叶片气孔、保卫细胞比较 人浓度分别为0%、0.01%、0.05%、0.1%的秋水仙 处理后的大花蕙兰组培苗培养30d后,撕取 素溶液中,处理时间分别为0、12、24、48h,每个处理 植株基部向上第2~3叶片下表皮制片,10×10倍 30株,重复3次。处理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灭菌滤 显微镜下随机观察10个视野的气孔器数目,计算 纸吸干表面水分,转接到MS+0.1~0.5mg·L-1 气孔频率:10×40倍显微镜下随机统计30个气孔 BA培养基,在25±2℃、光照强度2500K、每日光 保卫细胞的长、宽度,并统计保卫细胞中的叶绿体 照14h的条件下培养30d,观察记录生长情况。 数[),求平均值。以相同生长阶段的二倍体大花 对形态上有明显变化的植株,进行染色体数量检 蕙兰叶片的相同部位作为对照。 测,从中筛选出多倍体变异株。 2结果与分析 1.2.2大花蕙兰多倍体的鉴定 1.2.2.1染色体倍性鉴定 2.1染色体倍性鉴定 取诱变后形态显著变化的大花蕙兰植株(134 根尖染色体压片表明:134株形态明显变异的 株)的根尖,卡诺氏固定液(3份95%酒精:1份冰 植株经过镜检,根据鉴定标准,13株是染色体加倍 醋酸)固定,3~4d后采用福尔根染色法]制片, 的植株。而其他为嵌合体植株,其中四倍体嵌合体 以二倍体大花蕙兰成熟植株作为对照。在100× 118株、八倍体嵌合体3株。另外,还发现少数非 油镜下每株随机选择10个视野观察、统计细胞的 整倍染色体的细胞。和对照相比,多倍体细胞体 染色体数目,将85%以上具有恒定一致的染色体 积、核仁明显增大,染色体数明显加倍。二倍体细 数作为该品种的染色体数目[,用Olympus Bx-51 胞、多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2x=40 照相系统进行拍照。 (图1)、2n=4x=80(图1)。 152m 0 图1二倍体(左)与多倍体(右)染色体数目比较(×100) Fig.1 Comparison of chromosome number of diploid(left)and polyploid(right) 2.2秋水仙素处理对大花蕙兰诱导率的影响 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高,大花蕙兰的成活率逐渐 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大花蕙兰无菌苗丛芽的结 降低,当浓度为0.1%处理48h时,成活率达到最 果如表1所示: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 低,为21.6%。而大花蕙兰多倍体的诱导率随着秋 对大花蕙兰丛芽的成活率和诱导率有明显影响。 水仙素的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秋! >?@AB !# ! CD>? ¥€~J^_‘‘abc’ð¼Xjõs)* JK;LMKKN!"ð¼fghvdef。 !# $ AB !# $# ! !"#$%&’(+, B $ % & ’( ›vJ^_‘defgh,"[ iyz±ji)* 、)# )!* 、)# )+* 、)# !* vklm nklV,wx{|±ji )、!$、$,、,- .,mnwx &) -,Ão& p。wx¨sdelqr+ p,set uvw•ÿl±,xyÜ /0 1 )# ! % )# + (2·3 4 ! 567 ¼ò%,þ $+ 8 $9、z{,z $ +)) :;、mHz { !, . v™¼ò &) <,…†|};Ú~。 Œ‚ƒºÂªp®v!-,Ž«¬~¡R€ ,>V‚õV€~p§-。 !# $# $ !"#$%&’(EF !# $# $# ! GH’&IEF Bop¨‚ƒªƒp®vJ^_‘!-(!&, -)v„…,†‡ˆ‰’l(& Š =+* ‹Œ:! Š Ž)‰’,& % , < ¨rs‘„«¬‹[!&] â’, ]¥€~J^_‘!!-1iŒ{。þ !)) > •™m-6õ !) n™…†、‡ˆ@Av «¬~¡(," -+* ]ºÁš’0›v«¬~ ¡1iWô³v«¬~¡([!,] ,s ?:@(ABC 6;D+! {œI‡Ž{。 !# $# $# $ JKLMNO 6õB¼ò0›、;Úìƒëžv€ ~„¥€~J^_‘ð¼fŸ $) -,R-›、„ Ú,AR> ž¡/ $ % & ŒŸ’vÚ、¢、£z, ¤¥¦Æ,Ão & p。 !§š(*)E!§f¡F y³¨¡ >!))* (!) opš(*)Eopf¡F y³¨¡ >!))* ($) !# $# $# & PQRS、TUVWNO wx¨vJ^_‘ð¼f¼ò &) < ¨,©B !-%žªº/ $ % & Ÿ’™•«â’,!) > !) € ª¬•™6…† !) n™v¢£(¡(,ˆ­ ¢£®š;!) > ,) €ª¬•™6‡ˆ &) n¢£ g¯@AvÚ、¢z,A‡ˆg¯@AVvŸ ~ ¡[!+] ,¤¥¦Æ。]œu;Ú°±v¥€~J^ _‘Ÿ’vœuž²1iŒ{。 $ XY@4Z $# ! GH’&IEF „…«¬~³’•:!&, -‚ƒªp§v !-ǁ•€,„d‘’´µ,!& -¯«¬~€ v!-。¶·i¸O~!-,V¹€~¸O~ !!- -、º€~¸O~ & -。»,,¼[½K¡¾ ¿€«¬~v@A。„Œ{œÀ,€~@A~ Á、©Âª­J,«¬~¡ª€。¥€~@ A、€~@Av«¬~¡(±ji $G E $; E ,) (à !)、$G E ,; E -)(à !)。 3 ! [&’(\)@%&’(])GH’^_NO( # !$$) %&’( ! )*+,-.&/*0 *1 23.*+*/*+4 05+64. *1 7&,8*&7(8419)-07 ,*8:,8*&7(.&’39) $# $ ‘abcdef!"#$+,g(hi klmnklwxJ^_‘defghv ĕ ! ×Å:tuyzklmn„tuwx{| ŒJ^_‘ghv!§š„o}šÂªÆÇ。 Èklmnyzv­›,J^_‘v!§šÉÊ ËÌ,Íyzi )# !* wx ,- . {,!§šœÜÎ Ì,i $!# H* 。¶J^_‘€~vo}šÈk lmnvyzv­Ï8ºÐ¨™ËvÑú,]k + I 567‰:J^_‘€~v›‘o}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