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权威阶段(67、8岁 又称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服 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另外一个表现是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 即把成人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是根据客观的效果, 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3.可逆性阶段(810岁) 又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 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他们已经认识到同伴间的社会关系,认识到应尊重共同约定的规则。 对他们来说,规则已经具有一种保证相互行动、相互取予的可逆特征。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 现表明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认识到规则只是在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倾向 于自觉地遵守,因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律。这标志着儿童道德认识开始形成。 4公正阶段(1012岁 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观念上发展起来的。10岁以后,儿童在人与 人的关系上,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在皮亚杰看来:从可逆性关系转变到公正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利他主义因素增长的结果。 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 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在以他律到自律发展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 大的影响。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 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而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 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了解 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 二)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 Lawrence Kohlberg,1927-1987)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 论和方法,并创立了不断完善的科学研究手段,他和他的同事经过20多年的实证研究(即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提出了人类品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及数百种特征。由此发 现:道德思维能力是内在于个体身上,并随着个体的成熟而发展。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认为 品德仅仅是社会进行道德灌输结果的传统观点。品德具有个体的主体特征,个体的思想道德 品质是个体主动地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这一发现对于思想品德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了思想品德有自身独特的运动规律,而且表明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不 是简单合一的或同一的,而是对立统一的。这反映了人们对品德认识的方法论上的转变 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 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 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下面就是两难故事法的 个实例: 在欧洲,有一位妇女因患一种罕见的癌症已濒临死亡。医生认为还有一种可以救她的药 即该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药剂师以10倍于成本的价值2000元出售该药。病妇 的丈夫海因茨向每一位熟人借钱,但总共才凑得药价一半左右的钱。他告诉药剂师:妻子危 在旦夕,请他便宜一些售药或允许迟一些日子付款,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了这种药, 正是要用它来赚钱。”海因茨走投无路,闯进该药店为妻子偷了药 故事讲完后,要求被试回答:这个丈夫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海因茨倘若被捕,法官该不 该给他判刑,为什么?这样的道德两难问题,具有不同道德水平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并提 出不同的判断理由。根据被试的回答,柯尔伯格把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各包 括两个阶段。于是,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 的要求。他们用来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阶段1:惩罚与服从为定向。个体以行为对自身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 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以为任何一件事只要被惩罚了,不管其理由是什么, 那一定是错的。避免惩罚和无条件地屈服力量本身就是价值。如,他们说海因茨偷药合理 因为不偷药,妻子会病死,他要受到谴责。也有的说海因茨不该偷药,因为被抓住会坐牢 受罚的 阶段2:相对功利为定向。个体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开始知道了人们2.权威阶段(6~7、8 岁) 又称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服 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另外一个表现是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 即把成人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是根据客观的效果, 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3.可逆性阶段(8~10 岁) 又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 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他们已经认识到同伴间的社会关系,认识到应尊重共同约定的规则。 对他们来说,规则已经具有一种保证相互行动、相互取予的可逆特征。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 现表明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认识到规则只是在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倾向 于自觉地遵守,因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律。这标志着儿童道德认识开始形成。 4.公正阶段(10~12 岁) 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观念上发展起来的。10 岁以后,儿童在人与 人的关系上,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在皮亚杰看来:从可逆性关系转变到公正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利他主义因素增长的结果。 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 一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在以他律到自律发展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 大的影响。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 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而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 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了解 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 (二)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1927~1987)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 理论和方法,并创立了不断完善的科学研究手段,他和他的同事经过 20 多年的实证研究(即 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提出了人类品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及数百种特征。由此发 现:道德思维能力是内在于个体身上,并随着个体的成熟而发展。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认为 品德仅仅是社会进行道德灌输结果的传统观点。品德具有个体的主体特征,个体的思想道德 品质是个体主动地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这一发现对于思想品德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了思想品德有自身独特的运动规律,而且表明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不 是简单合一的或同一的,而是对立统一的。这反映了人们对品德认识的方法论上的转变。 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 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 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下面就是两难故事法的一 个实例: 在欧洲,有一位妇女因患一种罕见的癌症已濒临死亡。医生认为还有一种可以救她的药, 即该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药剂师以 10 倍于成本的价值 2000 元出售该药。病妇 的丈夫海因茨向每一位熟人借钱,但总共才凑得药价一半左右的钱。他告诉药剂师:妻子危 在旦夕,请他便宜一些售药或允许迟一些日子付款,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了这种药, 正是要用它来赚钱。”海因茨走投无路,闯进该药店为妻子偷了药。 故事讲完后,要求被试回答:这个丈夫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海因茨倘若被捕,法官该不 该给他判刑,为什么?这样的道德两难问题,具有不同道德水平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并提 出不同的判断理由。根据被试的回答,柯尔伯格把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各包 括两个阶段。于是,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 的要求。他们用来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阶段 1:惩罚与服从为定向。个体以行为对自身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 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以为任何一件事只要被惩罚了,不管其理由是什么, 那一定是错的。避免惩罚和无条件地屈服力量本身就是价值。如,他们说海因茨偷药合理, 因为不偷药,妻子会病死,他要受到谴责。也有的说海因茨不该偷药,因为被抓住会坐牢、 受罚的。 阶段 2:相对功利为定向。个体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开始知道了人们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