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也可不标定,直接查表求m值。 3)样品溶液预测 吸取碱性洒石酸铜甲液及乙液各5.00ml,置于250m1锥形瓶中,加水10ml.加玻璃珠 3粒,加热使其在2分钟内至沸,准确沸腾30秒钟,趁热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 样品溶液,滴定时要始终保持溶液呈沸腾状态。待溶液蓝色变浅时.以每2秒1滴的速度滴 定,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样品溶液消耗的体积。 4)样品溶液测定 吸取碱性洒石酸铜甲液及乙液各5.0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玻璃珠3粒,丛 滴定管中加入比预测时样品溶液消耗总体积少1mL的样品溶液,加热使其在2分钟内沸 腾,趁热以每2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样液,直至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 记录消耗样品溶液的总体积。同法平行操作3份,取平均值。 (5)说明与讨论 ①此法测得的是总还原糖量。此法所用的氧化剂碱性酒石酸铜的氧化能力较强,醛 糖和酮糖都可被氧化,所以测得的是总还原糖量。 ②在样品处理时,不能用铜盐作为澄清剂,以免样液中引入C,得到错误的结果。 醋酸锌及亚铁氰化钾作为蛋白质沉淀剂这两种试剂混合形成白色的氰亚铁酸锌沉淀,能使 溶液中的蛋白质共同沉淀下来。 ③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应分别贮存,用时才混合,否则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长 期在碱性条件下会慢慢分解析出氧化亚铜沉淀,使试剂有效浓度降低。 甲液:次甲基蓝也是一种氧化剂,但在测定条件下氧化能力比C“弱,故还原糖先与 Cu反应,C完全反应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才与次甲基蓝指示剂反应,使之由蓝色变为无 色,指示到达终点。 乙液:为消除氧化亚铜沉淀对滴定终点观察的干扰,在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中加入少量 亚铁氰化钾,使之与Cu0生成可溶性的无色络合物,而不再析出红色沉淀,其反应如下: Cu20 K Fe(CN)+H20=K2Cu Fe(CN)6 +2KOH ④滴定必须在沸腾条件下进行,其原因一是可以加快还原糖与C的反应速度:二是 次甲基蓝变色反应是可逆的,还原型次甲基蓝遇空气中氧时又会被氧化为氧化型。此外, 氧化亚铜也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所氧化。保持反应液沸腾可防止空气进入,避免次甲 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而增加耗糖量。 ⑤滴定时不能随意摇动锥形瓶,更不能把锥形瓶从热源上取下来滴定,以防止空气 进入反应溶液中。 ⑥样品溶液必须进行预测。目的:一是本法对样品溶液中还原糖浓度有一定要求 (0.1%左右),测定时样品溶液的消耗体积应与标定葡萄糖标准溶液时消耗的体积相近,通 过预测可了解样品溶液浓度是否合适,浓度过大或过小应加以调整,使预测时消耗样液量 在10m1左右:二是通过预测可知道样液大概消耗量,以便在正式测定时,预先加入比 实际用量少1m1左右的样液,只留下1ml左右样液在续滴定时加入,以保证在1分 钟内完成续滴定工作,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77 也可不标定,直接查表求 m1值。 3)样品溶液预测 吸取碱性洒石酸铜甲液及乙液各5.00ml,置于250m1锥形瓶中,加水10 ml.加玻璃珠 3粒,加热使其在2分钟内至沸,准确沸腾30秒钟,趁热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 样品溶液,滴定时要始终保持溶液呈沸腾状态。待溶液蓝色变浅时.以每2秒1滴的速度滴 定,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样品溶液消耗的体积。 4)样品溶液测定 吸取碱性洒石酸铜甲液及乙液各 5.00 ml,置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玻璃珠3粒,从 滴定管中加入比预测时样品溶液消耗总体积少1 ml 的样品溶液,加热使其在2分钟内沸 腾,趁热以每2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样液,直至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 记录消耗样品溶液的总体积。同法平行操作3份,取平均值。 (5)说明与讨论 ① 此法测得的是总还原糖量。此法所用的氧化剂碱性酒石酸铜的氧化能力较强,醛 糖和酮糖都可被氧化,所以测得的是总还原糖量。 ② 在样品处理时,不能用铜盐作为澄清剂,以免样液中引入 Cu2+,得到错误的结果。 醋酸锌及亚铁氰化钾作为蛋白质沉淀剂这两种试剂混合形成白色的氰亚铁酸锌沉淀,能使 溶液中的蛋白质共同沉淀下来。 ③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应分别贮存,用时才混合,否则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长 期在碱性条件下会慢慢分解析出氧化亚铜沉淀,使试剂有效浓度降低。 甲液:次甲基蓝也是一种氧化剂,但在测定条件下氧化能力比 Cu2+弱,故还原糖先与 Cu2+反应,Cu2+完全反应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才与次甲基蓝指示剂反应,使之由蓝色变为无 色,指示到达终点。 乙液:为消除氧化亚铜沉淀对滴定终点观察的干扰,在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中加入少量 亚铁氰化钾,使之与 Cu2 O 生成可溶性的无色络合物,而不再析出红色沉淀,其反应如下: Cu2 O + K4 Fe(CN) +H2 O=K2 Cu2 Fe(CN)6 +2KOH ④ 滴定必须在沸腾条件下进行,其原因一是可以加快还原糖与Cu2+的反应速度;二是 次甲基蓝变色反应是可逆的,还原型次甲基蓝遇空气中氧时又会被氧化为氧化型。此外, 氧化亚铜也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所氧化。保持反应液沸腾可防止空气进入,避免次甲 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而增加耗糖量。 ⑤ 滴定时不能随意摇动锥形瓶,更不能把锥形瓶从热源上取下来滴定,以防止空气 进入反应溶液中。 ⑥ 样品溶液必须进行预测。目的;一是本法对样品溶液中还原糖浓度有一定要求 (0.1%左右),测定时样品溶液的消耗体积应与标定葡萄糖标准溶液时消耗的体积相近,通 过预测可了解样品溶液浓度是否合适,浓度过大或过小应加以调整,使预测时消耗样液量 在 10 ml 左右;二是通过预测可知道样液大概消耗量,以便在正式测定时,预先加入比 实际用量少 1 ml 左右的样液,只留下 1 ml 左右样液在续滴定时加入,以保证在 1 分 钟内完成续滴定工作,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