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专题二洋务思潮与改良思潮的比较分析 课程教学目标 本专题主要是对贯穿于洋务思潮和改良思潮中的思想内容进行讲解学习,通过 该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把握指导洋务运动进行的思想观念及早期改良派提出 的思想主张,改良派既继承了洋务派提出的思想观念,又做了进一步发展,向西方 学习的深度加大。 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一、从“自强求富”到“中体西用”的洋务派 1.“洋务”代替“夷务” 2.“法贵变通”与“自强求富” 曾国藩与李鸿章承继了龚自珍、魏源的变易史观,主张“变通”。 李鸿章认为“自强”是国家“自立”的前提。“求富”是洋务派的另一主张, 就是创办民用工业,增加财政收入和开辟兵饷来源,使政治力量更加雄厚。 3.“中体西用”论 “中体西用”的大旨,可以变通的是优于中国的具体器物,如制器、练兵及科学 技术等,而作为中国立国之本的等级制度、伦常纲纪等是不变的。 “中体西用”是早期改良派与洋务派的共同主张,经早期改良派阐发而成为洋务 派的从政纲领 二、早期改良派的政治思想 1860年前后到甲午战争期间,是早期改良派活跃时期。代表人物有冯桂芬、薛 福成、王韬、郑观应、马建忠等。代表作有《庸庵全书》、《盛世危言》、《适可斋记 言记行》等。 1.变通趋时的圣人形象 早期改良派将圣人改塑与重构成为变通随时的楷模,他们认为社会历史的变易 是永恒的自然规律,当今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变动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变古以就 今” 2.中西论争中的道器、本末之辨 王韬以道器、本末来区分中学与西学,以为器是可变的,道是不变的,主张“器 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 -10- 10 - 专题二 洋务思潮与改良思潮的比较分析 课程教学目标 本专题主要是对贯穿于洋务思潮和改良思潮中的思想内容进行讲解学习,通过 该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把握指导洋务运动进行的思想观念及早期改良派提出 的思想主张,改良派既继承了洋务派提出的思想观念,又做了进一步发展,向西方 学习的深度加大。 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一、从“自强求富”到“中体西用”的洋务派 1.“洋务”代替“夷务” 2.“法贵变通”与“自强求富” 曾国藩与李鸿章承继了龚自珍、魏源的变易史观,主张“变通”。 李鸿章认为“自强”是国家“自立”的前提。“求富”是洋务派的另一主张, 就是创办民用工业,增加财政收入和开辟兵饷来源,使政治力量更加雄厚。 3.“中体西用”论 “中体西用”的大旨,可以变通的是优于中国的具体器物,如制器、练兵及科学 技术等,而作为中国立国之本的等级制度、伦常纲纪等是不变的。 “中体西用”是早期改良派与洋务派的共同主张,经早期改良派阐发而成为洋务 派的从政纲领。 二、早期改良派的政治思想 1860 年前后到甲午战争期间,是早期改良派活跃时期。代表人物有冯桂芬、薛 福成、王韬、郑观应、马建忠等。代表作有《庸庵全书》、《盛世危言》、《适可斋记 言记行》等。 1.变通趋时的圣人形象 早期改良派将圣人改塑与重构成为变通随时的楷模,他们认为社会历史的变易 是永恒的自然规律,当今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变动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变古以就 今”。 2.中西论争中的道器、本末之辨 王韬以道器、本末来区分中学与西学,以为器是可变的,道是不变的,主张“器 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