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特约专稿 章中,他收录了前两篇文章中的公式,把它们整 “负能量电子”的无限海洋。这是场论中的又一 理在一起。这时候他一定回顾了把他引向这些公 次观念革命,其高潮是量子电动力学(QED)的建 式的推理过程。经过这番回顾,他会如何看待三 立。1930年代里,QED在低阶计算中很成功,然 年前促使他引入位移电流概念的那些复杂的涡旋 而,在高阶计算中,“无穷大”的问题总是纠缠 网络呢?麦克斯韦并没有回答我们。但我们注意 不休。 到,“涡旋”这个词在第三篇文章的整整71页里 1947一1950年间,由于一系列光辉夺目的实 从未出现。因此,我们可以设想麦克斯韦在1865 验和理论突破,QED取得了定量上的成功。在理 年时已经认为他在第二篇文章中采用的涡旋网络 论方面这有赖于一种计算高阶修正的方法一重 是不必要的。但他还是认为有必要引入“充满空 整化(renormalization)。这类计算给出的最新的电 间和物体的以太媒质”。 子反常磁矩数值(=(g-2)/2)和实验的符合程度十 1886年,赫兹(Heinrich Hertz,1857一1894) 分惊人:误差仅在十亿分之一量级(参见Gerald 从实验上证实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一个重要结 Gabrielse,.Physics Today,.2013年12月刊,第64页)。 论一电磁波可以被一个电流回路激发,并被另 一方面,由于重整化程序在QED中的极大成 一个电流回路检测到。 功;另一方面,由于实验上更多新粒子被发现 从1880年代中期开始,亥维赛德(Oliver Heavi- 人们试图推广场论,以便用于描述所有这些新粒 side,1850一1925)和赫兹独立发现麦克斯韦方程 子间的相互作用。标量介子场的矢量形式的相互 组中的矢量势A可以消去。简化后的方程组展示 作用,赝标量介子场的赝标量形式的相互作用, 出另一种魅力:电和磁之间的高度对称性。今天 诸如此类的模型,以及其他奇特而难懂的理论在 我们知道,在量子力学里,矢量势无法消去,它 文献书籍中频繁出现。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为 可以在阿哈罗诺夫一玻姆(Aharonov-一Bohm)效应 理解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带来根本的进展。另外一 中被观察到。 些人热心于寻找场论的替代品,但同样没有取得 真正的突破。 5步入20世纪 6 重返场论 20世纪初期,场论发生了一次观念革命,它 源于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狭义 1970年代,物理学家重返场论。这次他们采用 相对论断言自然界根本没有传导电磁场的所谓媒 的是非阿贝尔规范理论(non-abelian gauge theory), 质:电磁场自身就是媒质。所谓“真空”,指的 它是麦克斯韦理论的一个优美推广。这里的形容 是场在某一时空区域的特定状态,它既没有电磁 词“非阿贝尔”有着精确含义:相继的两次操作 辐射也没有物质粒子。这就解决了1887年的迈克 (例如转动)得到的最终结果依赖于操作次序(我在 尔孙一莫雷(Michelson一Morley)实验所导致的疑 《爱因斯坦对理论物理的影响》中曾介绍过规范 难:这个实验试图寻找假想中的媒质“以太”, 理论,见Physics Today,1980年6月刊,第42页。 但是没有成功。今天,大多数物理学家倾向于认 更技术性的介绍可见于Physics Today,1982年3 为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的原始动机并不是解 月f刊,第41页,作者为辛格(Isidore Singer))。今 释迈克尔孙一莫雷实验,而是要理解“同时性” 天,在深入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相互作用的结构 这个概念的物理意义。 这个问题上,规范理论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它 在1930到1932年间,由于正电子的发现, 起源于数学家赫尔曼·魏尔(Hermann Weyl)发表于 人们对真空的观念需要再次发生重大改变。根据 1918一1919年间的三篇文章。这些文章曾受影响 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的理论,真空是一个充满 于爱因斯坦的电磁学几何化的想法。 ·784. 约里·43卷2014年12期特约专稿 ·43卷 (2014 年) 12 期 章中,他收录了前两篇文章中的公式,把它们整 理在一起。这时候他一定回顾了把他引向这些公 式的推理过程。经过这番回顾,他会如何看待三 年前促使他引入位移电流概念的那些复杂的涡旋 网络呢?麦克斯韦并没有回答我们。但我们注意 到,“涡旋”这个词在第三篇文章的整整71页里 从未出现。因此,我们可以设想麦克斯韦在1865 年时已经认为他在第二篇文章中采用的涡旋网络 是不必要的。但他还是认为有必要引入“充满空 间和物体的以太媒质”。 1886 年,赫兹(Heinrich Hertz,1857—1894) 从实验上证实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一个重要结 论——电磁波可以被一个电流回路激发,并被另 一个电流回路检测到。 从1880年代中期开始,亥维赛德(Oliver Heavi￾side,1850—1925)和赫兹独立发现麦克斯韦方程 组中的矢量势A可以消去。简化后的方程组展示 出另一种魅力:电和磁之间的高度对称性。今天 我们知道,在量子力学里,矢量势无法消去,它 可以在阿哈罗诺夫—玻姆(Aharonov—Bohm)效应 中被观察到。 5 步入20世纪 20世纪初期,场论发生了一次观念革命,它 源于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狭义 相对论断言自然界根本没有传导电磁场的所谓媒 质:电磁场自身就是媒质。所谓“真空”,指的 是场在某一时空区域的特定状态,它既没有电磁 辐射也没有物质粒子。这就解决了1887年的迈克 尔孙—莫雷(Michelson—Morley)实验所导致的疑 难:这个实验试图寻找假想中的媒质“以太”, 但是没有成功。今天,大多数物理学家倾向于认 为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的原始动机并不是解 释迈克尔孙—莫雷实验,而是要理解“同时性” 这个概念的物理意义。 在 1930 到 1932 年间,由于正电子的发现, 人们对真空的观念需要再次发生重大改变。根据 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的理论,真空是一个充满 “负能量电子”的无限海洋。这是场论中的又一 次观念革命,其高潮是量子电动力学(QED)的建 立。1930年代里,QED在低阶计算中很成功,然 而,在高阶计算中,“无穷大”的问题总是纠缠 不休。 1947—1950年间,由于一系列光辉夺目的实 验和理论突破,QED取得了定量上的成功。在理 论方面这有赖于一种计算高阶修正的方法——重 整化(renormalization)。这类计算给出的最新的电 子反常磁矩数值(a=(g-2)/2 )和实验的符合程度十 分惊人[3] :误差仅在十亿分之一量级(参见Gerald Gabrielse,Physics Today,2013年12月刊,第64页)。 一方面,由于重整化程序在QED中的极大成 功;另一方面,由于实验上更多新粒子被发现, 人们试图推广场论,以便用于描述所有这些新粒 子间的相互作用。标量介子场的矢量形式的相互 作用,赝标量介子场的赝标量形式的相互作用, 诸如此类的模型,以及其他奇特而难懂的理论在 文献书籍中频繁出现。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为 理解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带来根本的进展。另外一 些人热心于寻找场论的替代品,但同样没有取得 真正的突破。 6 重返场论 1970年代,物理学家重返场论。这次他们采用 的是非阿贝尔规范理论(non-abelian gauge theory), 它是麦克斯韦理论的一个优美推广。这里的形容 词“非阿贝尔”有着精确含义:相继的两次操作 (例如转动)得到的最终结果依赖于操作次序(我在 《爱因斯坦对理论物理的影响》中曾介绍过规范 理论,见Physics Today,1980年6月刊,第42页。 更技术性的介绍可见于 Physics Today,1982 年 3 月刊,第41页,作者为辛格(Isidore Singer))。今 天,在深入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相互作用的结构 这个问题上,规范理论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它 起源于数学家赫尔曼·魏尔(Hermann Weyl)发表于 1918—1919年间的三篇文章。这些文章曾受影响 于爱因斯坦的电磁学几何化的想法[4] 。 · 784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