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13年第9期 王建军等:孔压静力触探(CPTU)计算软土周结系数及其在港珠澳大桥工程中的应用一59一 表2修正后的时间因数T(loulsby和Thc,1988) 过滤器位置 固结度/% 锥尖() 圆柱体上,距裤 柱休上,距 底5倍半径 度10倍半径 20 a014 Q038 29 Q378 30 0032 0078 0503 0662 0063 0142 Q756 0995 a118 0245 L.458 043 2139 70 0463 0804 2430 3238 80 1.040 L600 4100 5240 (4)士体刚度指数1,的确定 东通人工 1,通常由室内试验 获得,也 「由经验确定,或按 表3确定。 表3软黏土1,的确定 OCR 30 3-4 05 290 17 5-6 15 365 3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软土固结系数 困3岛隧工程效果困 31工程概况 淤泥质黏土和淤泥质黏土夹砂。软土呈灰色,流塑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江洋海域,是连接香 饱和,显波状层理: 港、珠涛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见图2。大桥主体 ②大单元层晚更新世晚期陆相沉积物 工程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大桥主体工程全长约 (Q+):黏土,软一可塑,呈断续分布,局部地段缺 296km,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km,见图3. 失,层厚较薄,其下部多分布有薄层松散一中密状的 粉砂砾砂 ③大单元层晚更新世中期海相冲积物 (Q+“):淤泥质土、软可理状盘土及粉质黏土, 夹有粉砂一中砂透镜体,部分地段黏土与粉细砂呈 大山 ④大单元层晚更新世早期河流相冲积物 人工 (Q):粉砂~砾砂,中密一密实,总体自上而下变 粗,夹有透镜体状的软一可塑状粉质黏土和密实圆 砾土 ⑦,⑧大单元层为基岩层(Z):新元古代震旦系 图2港珠澳大桥示意 混合片岩、混合花岗岩。 以上各大单元层分别含亚层,限于篇幅,不再赘 工程区内地层类型为海相沉积与陆相沉积,钻 述。其中①层(淤泥质黏土)及③层(软一可塑书 孔所揭露地层主要有: 黏土及粉质黏土)土体的地质特性对人工岛及海底 ①大单元层为全新世海相沉积物(Q“):淤泥、 沉管隧道的影响最为显著,见图4。在人工岛及沉 C)1994-2019 China Academie Joum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 表2 修正后的时间因数T* (Houlsby和 The,1988) 固结度/% 过滤器位置 锥面(u1) 锥尖(u2) 圆柱体上,距锥 底5倍半径 圆柱体上,距锥 底10倍半径 20 0.014 0.038 0.293 0.378 30 0.032 0.078 0.503 0.662 40 0.063 0.142 0.756 0.995 50 0.118 0.245 1.110 1.458 60 0.226 0.439 1.650 2.139 70 0.463 0.804 2.430 3.238 80 1.040 1.600 4.100 5.240 (4)土体刚度指数Ir的确定。 Ir通常由室内试验获得,也可由经验确定,或按 表3确定。 表3 软黏土Ir的确定[10] Ip/% St OCR Ir 30 3-4 1 206 22 2-3 1 290 17 5-6 1.5 365 3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软土固结系数 3.1 工程概况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 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见图2。大桥主体 工程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大桥主体工程全长约 29.6km,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km,见图3。 图2 港珠澳大桥示意 工程区内地层类型为海相沉积与陆相沉积,钻 孔所揭露地层主要有: ①大单元层为全新世海相沉积物(Q4 m ):淤泥、 图3 岛隧工程效果图 淤泥质黏土和淤泥质黏土夹砂。软土呈灰色,流塑, 饱和,显波状层理; ② 大 单 元 层 晚 更 新 世 晚 期 陆 相 沉 积 物 (Q3 al+pl):黏土,软~可塑,呈断续分布,局部地段缺 失,层厚较薄,其下部多分布有薄层松散~中密状的 粉砂~砾砂; ③ 大 单 元 层 晚 更 新 世 中 期 海 相 冲 积 物 (Q3 m+al ):淤 泥 质 土、软~可塑状黏土及粉质黏土, 夹有粉砂~中砂透镜体,部分地段黏土与粉细砂呈 互层状; ④ 大 单 元 层 晚 更 新 世 早 期 河 流 相 冲 积 物 (Q3 al):粉砂~砾 砂,中 密~密 实,总 体 自 上 而 下 变 粗,夹有透镜体状的软~可塑状粉质黏土和密实圆 砾土; ⑦、⑧大单元层为基岩层(Z):新元古代震旦系 混合片岩、混合花岗岩。 以上各大单元层分别含亚层,限于篇幅,不再赘 述。其中①3层(淤 泥 质 黏 土)及③2层(软~可 塑 状 黏土及粉质黏土)土体的地质特性对人工岛及海底 沉管隧道的 影 响 最 为 显 著,见 图4。在 人 工 岛 及 沉 2013年 第9期 王建军等:孔压静力触探(CPTU)计算软土固结系数及其在港珠澳大桥工程中的应用 — 95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