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3.1作为交换的社会行为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商品、物质和非物质的交换。这是最古老的社会行为理论之 我们现在仍每天用它来解释我们自己的行为,比如我们说,“我发现某事值得一做”;或者 “我从他那里获益颇丰”;或者甚至“和他谈话使我付出甚多”。但也许正因为这一观点如此 明显,它才一直被社会科学家所严重忽视。据我所知,明确地利用它所做的理论工作只有马塞 尔·莫斯( Marcel mauss)的《礼物论》( Essai sur le don),这部著作发表于1925年,和社 会科学一样古老。1也许忽视的传统现在正在改变,比如,用交换来解释行为的心理学家也许 正在重现我心里所想的那类东西。2 交换理论的一个附带的好处是,它或许会使社会学更靠近经济学一一一门最先进,应用性 最强,且从智识上来说最孤立的关于人的科学。经济学研究在特殊环境下发生的及具有最有用 的和内在地可计算的价值的交换行为。经济行为所属的这一类一般现象的法则是什么呢? 下面我将提出一些理由以证明一种作为交换的社会行为理论的有用性,并暗示这样一种理 论所可能包含的命题的性质 交换的范式 我从交换与行为心理学及其对实验性动物(如鸽子)的行为所作的表述的联系开始。3当 只鸽子在实验室它的笼子里探寻的时候,它会碰巧在心理学家喂它玉米的目标物那里啄一下 实验证明,它会再次啄一下那个地方:它已经学会了这个行为,或者如我的朋友斯金纳所言, 这个行为得到了强化,鸽子已经开始了操作性适应( operant conditioning)。这一类的心理学 家不关心行为是如何习得的:“学习理论”的名称并不适合他的研究领域。他感兴趣的是什么 决定习得行为的发生频率,不论鸽子啄的是一个目标物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鸽子越饿,它在最近所得到的玉米或其它食物越少,它就会越频繁地啄。同样的道理,如 果这个行为经常得到强化,如果鸽子每次啄食都得到了很多玉米,那么行为的发生频率将会随 着鸽子的餍足而下降。另一方面,如果啄的行为压根就没有得到强化,其发生频率也会下降 虽然到完全停止直至最终压制该行为,可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在多种行为的发生过程中,鸽子受到了厌恶性刺激,或者我简单地称它为“代价”,而这 最终也会导致发生频率的下降。疲劳是一种“代价”。压制、餍足和代价,通过减少一种行为 的发生频率,将会引起某些其它行为发生的更大可能性,包括什么也不做。我只补充一点,即 使是不动感情的心理学家,也把“情绪性”行为和诸如啄食这样的行为归入非条件性反射之 中,这种反射在操作性适应中可能会得到强化。上述对行为心理学的命题的表述,当然只够对 付我目前的研究之用 我们可以把鸽子看作在与心理学家进行一个交换一一用啄食的行为交换玉米,但让我们不 要纠缠于此吧,因为鸽子的行为几乎不能决定心理学家的行为。让我们转向一个真正的交换情 景,在这里决定是相互的。我们假设两个人,其中每一个的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对方的强 化。我们并不关心他们所做的行为在过去是怎样习得的,也不关心他们是如何发现对方的行为 具有强化作用( reinforcing)。只要他们确实发现对方的行为具有强化作用,这就够了,而我 将把这种强化剂( reinforcers)—一相当于鸽子的玉米一一称作价值( values),因为我认为这 就是我们使用这一术语的意义。当每个人做出行为的时候,他都可能付出代价,而且每个人都 有不止一个的行为路线向他开放着。 本文原名“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刊于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logy,vol.63,No6,May1958, pp.597-6001 23.1 作为交换的社会行为*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商品、物质和非物质的交换。这是最古老的社会行为理论之一, 我们现在仍每天用它来解释我们自己的行为,比如我们说,“我发现某事值得一做”;或者 “我从他那里获益颇丰”;或者甚至“和他谈话使我付出甚多”。但也许正因为这一观点如此 明显,它才一直被社会科学家所严重忽视。据我所知,明确地利用它所做的理论工作只有马塞 尔·莫斯(Marcel Mauss)的《礼物论》(Essai sur le don),这部著作发表于 1925 年,和社 会科学一样古老。1也许忽视的传统现在正在改变,比如,用交换来解释行为的心理学家也许 正在重现我心里所想的那类东西。2 交换理论的一个附带的好处是,它或许会使社会学更靠近经济学——一门最先进,应用性 最强,且从智识上来说最孤立的关于人的科学。经济学研究在特殊环境下发生的及具有最有用 的和内在地可计算的价值的交换行为。经济行为所属的这一类一般现象的法则是什么呢? 下面我将提出一些理由以证明一种作为交换的社会行为理论的有用性,并暗示这样一种理 论所可能包含的命题的性质。 交换的范式 我从交换与行为心理学及其对实验性动物(如鸽子)的行为所作的表述的联系开始。3当一 只鸽子在实验室它的笼子里探寻的时候,它会碰巧在心理学家喂它玉米的目标物那里啄一下。 实验证明,它会再次啄一下那个地方;它已经学会了这个行为,或者如我的朋友斯金纳所言, 这个行为得到了强化,鸽子已经开始了操作性适应(operant conditioning)。这一类的心理学 家不关心行为是如何习得的:“学习理论”的名称并不适合他的研究领域。他感兴趣的是什么 决定习得行为的发生频率,不论鸽子啄的是一个目标物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鸽子越饿,它在最近所得到的玉米或其它食物越少,它就会越频繁地啄。同样的道理,如 果这个行为经常得到强化,如果鸽子每次啄食都得到了很多玉米,那么行为的发生频率将会随 着鸽子的餍足而下降。另一方面,如果啄的行为压根就没有得到强化,其发生频率也会下降, 虽然到完全停止直至最终压制该行为,可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在多种行为的发生过程中,鸽子受到了厌恶性刺激,或者我简单地称它为“代价”,而这 最终也会导致发生频率的下降。疲劳是一种“代价”。压制、餍足和代价,通过减少一种行为 的发生频率,将会引起某些其它行为发生的更大可能性,包括什么也不做。我只补充一点,即 使是不动感情的心理学家,也把“情绪性”行为和诸如啄食这样的行为归入非条件性反射之 中,这种反射在操作性适应中可能会得到强化。上述对行为心理学的命题的表述,当然只够对 付我目前的研究之用。 我们可以把鸽子看作在与心理学家进行一个交换——用啄食的行为交换玉米,但让我们不 要纠缠于此吧,因为鸽子的行为几乎不能决定心理学家的行为。让我们转向一个真正的交换情 景,在这里决定是相互的。我们假设两个人,其中每一个的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对方的强 化。我们并不关心他们所做的行为在过去是怎样习得的,也不关心他们是如何发现对方的行为 具有强化作用(reinforcing)。只要他们确实发现对方的行为具有强化作用,这就够了,而我 将把这种强化剂(reinforcers)——相当于鸽子的玉米——称作价值(values),因为我认为这 就是我们使用这一术语的意义。当每个人做出行为的时候,他都可能付出代价,而且每个人都 有不止一个的行为路线向他开放着。 * 本文原名“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刊于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logy, Vol. 63, No.6, May 1958, pp.597-600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