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安撒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9,37(36):18311-18314 责任塘辑头丽贵任校对李岩 农学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特殊的教育内容 李奇璋,周选围◆(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通识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实践中已进入微观的课程研究阶段。通识教育以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其课程涵益 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3部分。农学在通识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特殊的教育内容,涉及环境问题、粮食问题及能源 问题等,成为人类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农学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环境的基础,在环境意识和环境知识的教有中,农学也提供了广泛的 素材。 关键词通识教育;农学:目标: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9)36-18311-04 Status and Rol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in General Education and Its Especial Educational Materials LI Qi-zhang et al (Schoo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 Abstract General education has involved in curriculum research stage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universities.The major educational objective is cultivation of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humanity qualities.The curriculum in general education includes three sections:humanities,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Agricultural science is playing a crucial oe in general education,and includes especial educational materials which includes the problems of food,environment and energy,those of them was listed on the major problem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 ricultural science is the basis for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In the education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environmental knowledge,ag- ricultural science also offers a wide range of material.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Agricultural science;Objective;Curriculum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称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 标,同时还需要兼顾专业教育培养目标。通识教育的目标体 在西方也称为“通才教育”、“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区 系见图1。 别于(或相对于)专业教育,是与大学专业教育并行发展的 本科阶段 一个概念。它注重更广泛、更深人的有关人文、社会和自然 全面发展目标 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及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播及其对学生人 格的教化作用,已在欧美国家盛行了数百年,是学生在接受 适识教育的目标 专业教育的日标 专业教育之前理所应当先接受的教育模式。我国高校经 品德发展的目标智慧发展目标运动能力的目标体形体态的目标 历了自我探索(1987~1994年)、引进借鉴(1995-2001年)、 反思改进(2002~2006年)3个阶段。目前,在自我探索和对 政治品质的目桐蜘识发展的目标 *40404 美国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通识教育的借鉴性研究的基础 思想品质的目标 智力发展的目标 t中+ 道德品质的目胡能力发展的目标 上,已经开始实现超越,以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的“本土 心理品质的目标 化”实践,拉开了新一轮通识教育的大讨论,高等学校对通识 图1通识教育的目标体系 教育实践面临的问题有了更多的反思,研究群体在逐渐壮 Fig.1 Objective system of general education 大,研究层次从宏观的转变观念,到微观的课程设置、教学内 通识教育的目标从属于大学普通教育目标,多数研究者 容、教学方法等,其研究深度在逐渐加强,研究方法也更为丰 均赞同通识教育的目标应注重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的培 富。然而,与美国高校的核心课程相比,目前我国高校的通 养3),可概括如下:通过由某一主题的跨学科综合学习和 识教育课程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如各校的通识教育课程 研讨,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环境与社会、历史与文化、政治与 体系仅仅根据现行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养“全面发展的 经济等领域有自己的理解,获得广泛的、相互联系并与实际 人”的要求之间的差距给出了一个“知识(或能力)的模块”, 紧密结合的知识和实用性技能,获得有益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这些想法如何通过一门门的课程、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来体 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识别各种社会现象,从整体性和相互 现,还需要进一步深人研究,精心设置,从而提出具有中国 联系的角度分析各种社会问题,自觉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工 教育内涵的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为此,笔者详细介绍了通 作。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应使现实社会与所学知识紧密相 识教育的目标及课程体系,并论述了农学在通识教育中的地 连,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得到普遍提升,社会道德感 位和作用及特殊的教育内容。 升华。 1通识教育的目标与课程体系 1.2课程体系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院校也开始提出通 1.1目标教育过程各个阶段教育目标的有机结合,就构 识教育的理念,并付诸教育实践,努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 成了教育目标系统,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按照理论上的分 通识教育课程。如北大的通识教育分成5个部分:①数学与 析,通识教育的目标,首先服从于高等学校培养人的总的目 自然科学:②社会科学:③哲学与心理学;④历史学:⑤语言 学、文学和艺术。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分成6个部分:① 基金项目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李奇难(1984-),男,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②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③文明对 真菌生物技术、药用真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讯作者, 话与世界视野:④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⑤生态环境与生命 E-mail:xuanweizhou@sjtu.edu.cn 收稿日期2009-11-27 关怀;⑥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上海交通大学初步提了一个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cnki.net©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