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首句发语词,不译。之:结构助词,的。勤:辛勤。艰:艰苦。若:像,如。此:代词,这。) 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 (虽:虽然。耋老:年老。犹:还。幸:有幸。预君子之列:意思是做了官。预:参与。之:的。而:连词,表递进,可译为,并且。宠 恩宠光耀。缀:跟随。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还是有幸做了官,并且承蒙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身后。 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日:每天。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侍坐:侍奉(皇上)而坐。备 准备。顾问:咨询,询问。四海:天下、世间之人。亦:也。谬称:错误地称颂,此为谦虚说法。其:代词,指“我”。氏名:姓名。况 且。之:取独,不译。过:超过。于:比余:我。者:.的人。) 每天在皇帝座位旁边待奉,准备(接受)询问,天下之人也在错误地称说我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第三段: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诸生:指太学生。于:介词,在。县官:朝廷。日:每天。廪稍: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之:的。供:供给。岁:每年。裘葛:冬天的 皮衣、夏天的葛衣。遗:给予,赠送。馁:饥饿(这里作动词)。患:忧愁。) 如今的学生在太学学习,朝廷毎天供给粮食,父母毎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受冻挨锇的忧虑了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大厦:高大的房子。之:的。而:表承接,不译。) 坐在高大的书房里诵读经书,没有奔波的劳苦了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为:作为。之:代词,他们。而:表转折。者也:表判断语气。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却得不到结果(的情形)了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宜:应该。之:的。皆:都。集:集中。于:在。之:取独,不译。手:用手。假:借。诸:“之于”的合音。而:才。) 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其:如果。者:…的原因,与其连用,表示假设的语气。天质:天资。卑:低下。则:表转折。之:取独,不译。耳:罢了。岂:难道。之:的。) 如果有人学业不精通,好品德没有养成,并不是天资低下,而是心不像我这样专一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错吗? 第四段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己二年,流辈甚称其贤。(流辈:同辈。甚:很。贤:才德。)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才德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朝:朝见。以:凭借。乡人子:同乡晚辈。谒:拜见。撰:写。以为:作为。贽:初次进见尊者所持的礼物。辞:文辞。甚:很,非 常。畅达:顺畅、通达。) 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晩辈的身份拜我,写了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与:同。之:代词,他。论辨:议论、辩驳。和:谦和、平和。而:表并列。夷:平易 同他议论辩驳,言语谦和脸色平易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谓:说。于: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 给”“"到”等。甚:很。是:这。者:的人。) 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刻苦,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人了!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 (故:特意。道:说。为学:求学。之:结构助词“的”。以: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他将要回家拜见亲人,我特意说出(自己)求学的艰难来告诉他。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谓:说。以:相当于“而”,表承接。者:与“也”连用,表判断。志:意愿 (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这就是)我的用意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诋:诋毁。际遇:遭遇、时运,指受皇上赏识重用。之:取独,不译。而:表承接。岂:难道、怎么、哪。者:….的人。知:了解。) 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的遭遇好而在同乡面前显示骄傲,怎么(能说是)了解我的人呢?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首句发语词,不译。之:结构助词,的。勤:辛勤。艰:艰苦。若:像,如。此:代词,这。) 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 (虽:虽然。耋老:年老。犹:还。幸:有幸。预君子之列:意思是做了官。预:参与。之:的。而:连词,表递进,可译为,并且。宠 光:恩宠光耀。缀:跟随。)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还是有幸做了官,并且承蒙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身后。 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日:每天。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侍坐:侍奉(皇上)而坐。备: 准备。顾问:咨询,询问。四海:天下、世间之人。亦:也。谬称:错误地称颂,此为谦虚说法。其:代词,指“我”。氏名:姓名。况: 且。之:取独,不译。过:超过。于:比。余:我。者:……的人。) 每天在皇帝座位旁边侍奉,准备(接受)询问,天下之人也在错误地称说我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第三段: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诸生:指太学生。于:介词,在。县官:朝廷。日:每天。廪稍: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之:的。供:供给。岁:每年。裘葛:冬天的 皮衣、夏天的葛衣。遗:给予,赠送。馁:饥饿(这里作动词)。患:忧愁。) 如今的学生在太学学习,朝廷每天供给粮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受冻挨饿的忧虑了。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大厦:高大的房子。之:的。而:表承接,不译。) 坐在高大的书房里诵读经书,没有奔波的劳苦了;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为:作为。之:代词,他们。而:表转折。者也:表判断语气。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却得不到结果(的情形)了。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宜:应该。之:的。皆:都。集:集中。于:在。之:取独,不译。手:用手。假:借。诸:“之于”的合音。而:才。) 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其:如果。者:……的原因,与其连用,表示假设的语气。天质: 天资。卑: 低下。则:表转折。之:取独,不译。耳:罢了。岂:难道。之:的。) 如果有人学业不精通,好品德没有养成,并不是天资低下,而是心不像我这样专一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错吗? 第四段: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流辈:同辈。甚:很。贤:才德。)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才德。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朝:朝见。以:凭借。乡人子: 同乡晚辈。谒:拜见。撰:写。以为:作为。贽:初次进见尊者所持的礼物。辞:文辞。甚:很,非 常。畅达:顺畅、通达。) 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与:同。之:代词,他。论辨:议论、辩驳。和:谦和、平和。而:表并列。夷:平易。) 同他议论辩驳,言语谦和脸色平易。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谓:说。于: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甚:很。是:这。者:……的人。) 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刻苦,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人了!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故:特意。道:说。为学:求学。之:结构助词“的”。以: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他将要回家拜见亲人,我特意说出(自己)求学的艰难来告诉他。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 (谓:说。以:相当于“而”,表承接。者:与“也”连用,表示判断。志:意愿。) (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这就是)我的用意;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诋:诋毁。际遇:遭遇、时运,指受皇上赏识重用。之:取独,不译。而:表承接。岂:难道、怎么、哪。者:……的人。知:了解。) 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的遭遇好而在同乡面前显示骄傲,怎么(能说是)了解我的人呢?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