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头闪现出来时将其把握。历史唯物主义者希望保持住一种过去的意象,而这种 过去的意象也总是出乎意料地呈现在那个在危险的关头被历史选中的人的面 前。”本雅明的提示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危机感,可以把握与时代本相劈面 相逢的局面,可以捕获进人历史与现实(现实正在成为或正待成为历史)的 真正机遇。小娄敏锐地意识到“前面就没路了”,在这一瞬间,他被危机意 识所击中,在“路之尽头”看清了自身“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 处境。小娄“把手机卡扔进了火塘”切断与过往生活的联系——这番“洗心革 面”仅止于一种姿态,抑或出于自由自决? 无论如何,小娄是携带着“脱身一刻”的生机与“路之尽头”的危机感而 来到拉丁丛林的,我们读者也当携带着上述期待来辨析小娄在丛林中的所作所 为——此后的这番作为,到底是发扬抑或耗尽了先前的潜能与危机意识?小娄 会是“被历史选中”的那个人吗? 拉丁鲁滨逊 当下文学中大规模涌现的青年失败者形象,大抵具有外表淡漠、心如死水 的特征,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根源。孤身“漂”到城市,“方圆几百公里内,连 个现实的励志故事都没有”①,如果“睁了眼看”,无奈、无力甚至绝望感可 能每天都会侵扰你:“我”和“我”所欲之物之间鸿沟过于巨大,算了,不要 有“非分之想”;更准确地说,不是“不想”,而是知道“想了也没用”,转 而寻觅自慰、化解的渠道。越是困难重重的生活,消解、转化失败感的途径也 越多。屌丝的自嘲、卢瑟自晒“囧”“糗”的段子,已然成为弱势群体的自我 表达,借此将愤怒、失望、沮丧与无奈转化,同时拒绝公共世界,也消弭了再 次行动与诉求反抗的可能性。有论者曾从阅读文化的角度探讨当下青年文学中 失败者比比皆是的缘由,这是很具洞察力的角度,如果以关于村上春树的阅 读史为例,恰恰可以证实上面的这番论述。千野拓政教授在研究东亚共通的青 年文化现象时指出,村上春树吸引读者之处在于其小说提供了一种“治愈”或 救赎”:在找不到出路的彷徨和失败的困境中,“他不是鼓励说拼命努力, 而是肯定现在的状况”,“肯定主人公说‘这样也可以’‘输了也没问题,也 可以的’”①。而这背后是文学的转型:现代以来的文学大抵是促使读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