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因果联系是世界万物之间普遍联系的一个方面,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 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以便掌握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果关系的主要特点有: 是普遍必然性,指任何现象都有其因,也有其果,且同因必同果(例如,在通常 的大气压力的条件下,把纯水加热到摄氏一百度,它就必然会产生气化的结果),但同果 却未必同因。 是共存性,指原因和结果总是共同变化的。因果之间的共存性容易使人们倒因为 果,或倒果为因,犯“倒置因果”的错误。例如,微生物入侵是造成有机物腐败的原因, 而有人误以为有机物腐败才导致微生物入侵,这是“倒因为果”。又如,在19世纪的英 国,勤劳的农民至少有两头牛,而好吃懒做的人通常没有牛。于是,某改革家建议给每 位没有牛的农民两头牛,以便使他们勤劳起来。这是“倒果为因” 三是先后性,即所谓的先因后果,但先后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例如,电闪和雷 鸣先后相继,但电闪并不是雷鸣的原因,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带电云块之间的相互 碰撞。把先后关系当作因果关系,就犯了“以先后为因果”的错误。“以先后为因果”是 许多迷信、错误信念的根源。比如:“我吃了那个绿苹果之后很不舒服,我发誓再也不吃 任何绿苹果了!”“在某些国家,无神论传播很广,自杀率也很高,所以,失去对上帝的 信仰就是导致自杀的原因。” 四是复杂多样性,指因果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固然有“一因一果”,但更多的时候是 “多因一果”。比如,日光、二氧化碳和水是使植物叶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这三者 是植物叶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这种原因叫做复合原因。忽视原因的多 样性,在实践上会导致有害的后果。例如,一块地里的农作物生长不好的原因,可以是 水分不足,也可以是肥料太少,也可以是病虫害等等。如果这些原因同时存在,而我们 却忽略了原因的多样性,只注意一种原因,比如,只注意到肥料太少,那就仍然无法使 农作物良好生长。 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的基本思路是:考察被研究现象出现的一些场合,在它的 先行情况或恒常伴随的情况中去寻找它的可能的原因,然后有选择地安排某些事例或实 验,根据因果关系的上述特点,排除一些不相干的情况或假设,最后得到比较可靠的结 论。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具体包括由培根先行提出、穆勒后来系统总结的求同法、 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这五种方法亦称“穆勒五法”。 求同法 求同法,又称契合法,它是指: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只有一个情 况是在这些场合中共同具有的,那么这个惟一的共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求同 法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D、E (3) aaa 所以,A是a的原因 例如,在十九世纪,人们还不知道为什么某些人的甲状腺会肿大,后来人们对甲状 腺肿大盛行的地区进行调査和比较时发现,这些地区的人口、气候、风俗等状况各不相 同,然而有一个共同情况,即土壤和水流中缺碘,居民的食物和饮水也缺碘,由此得出 结论:缺碘是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原因。 求同法所得的结论是或然的。为了提高其结论的可靠程度,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 1111 因果联系是世界万物之间普遍联系的一个方面,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 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以便掌握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果关系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普遍必然性,指任何现象都有其因,也有其果,且同因必同果(例如,在通常 的大气压力的条件下,把纯水加热到摄氏一百度,它就必然会产生气化的结果),但同果 却未必同因。 二是共存性,指原因和结果总是共同变化的。因果之间的共存性容易使人们倒因为 果,或倒果为因,犯“倒置因果”的错误。例如,微生物入侵是造成有机物腐败的原因, 而有人误以为有机物腐败才导致微生物入侵,这是“倒因为果”。又如,在 19 世纪的英 国,勤劳的农民至少有两头牛,而好吃懒做的人通常没有牛。于是,某改革家建议给每 位没有牛的农民两头牛,以便使他们勤劳起来。这是“倒果为因”。 三是先后性,即所谓的先因后果,但先后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例如,电闪和雷 鸣先后相继,但电闪并不是雷鸣的原因,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带电云块之间的相互 碰撞。把先后关系当作因果关系,就犯了“以先后为因果”的错误。“以先后为因果”是 许多迷信、错误信念的根源。比如:“我吃了那个绿苹果之后很不舒服,我发誓再也不吃 任何绿苹果了!”“在某些国家,无神论传播很广,自杀率也很高,所以,失去对上帝的 信仰就是导致自杀的原因。” 四是复杂多样性,指因果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固然有“一因一果”,但更多的时候是 “多因一果”。比如,日光、二氧化碳和水是使植物叶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这三者 是植物叶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这种原因叫做复合原因。忽视原因的多 样性,在实践上会导致有害的后果。例如,一块地里的农作物生长不好的原因,可以是 水分不足,也可以是肥料太少,也可以是病虫害等等。如果这些原因同时存在,而我们 却忽略了原因的多样性,只注意一种原因,比如,只注意到肥料太少,那就仍然无法使 农作物良好生长。 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的基本思路是:考察被研究现象出现的一些场合,在它的 先行情况或恒常伴随的情况中去寻找它的可能的原因,然后有选择地安排某些事例或实 验,根据因果关系的上述特点,排除一些不相干的情况或假设,最后得到比较可靠的结 论。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具体包括由培根先行提出、穆勒后来系统总结的求同法、 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这五种方法亦称“穆勒五法”。 一、求同法 求同法,又称契合法,它是指: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只有一个情 况是在这些场合中共同具有的,那么这个惟一的共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求同 法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A、D、E a (3) A、F、G a … … … 所以,A 是 a 的原因 例如,在十九世纪,人们还不知道为什么某些人的甲状腺会肿大,后来人们对甲状 腺肿大盛行的地区进行调查和比较时发现,这些地区的人口、气候、风俗等状况各不相 同,然而有一个共同情况,即土壤和水流中缺碘,居民的食物和饮水也缺碘,由此得出 结论:缺碘是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原因。 求同法所得的结论是或然的。为了提高其结论的可靠程度,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