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来减缓气候变化。②珊瑚礁能否作为碳库取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钙化与溶解 之间的平衡。目前,珊瑚虫中的共生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碳量等于或略大于其 呼吸释放的碳,但珊瑚的钙化速率(释放CO2)略快于溶解速率(捕获CO),总体 来看,珊瑚礁是大气中的小型碳源,但伴随着海洋酸化,未来珊瑚礁将进入浄溶解 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堪忧,珊瑚礁也终将变为碳汇。③全世界拥有约235 万公顷海草林,储存在海草中的碳量为37~54 Mg c ha1,但由于海草短寿命且自由 浮动或附着在岩石基底,不能长期储存碳,所以,海草并不具备作为长期碳汇减缓 气候变化的潜力。④大多数浮游植物寿命短,多数被更高营养级的生物消耗掉,更 新很快,其中小部分碳将沉积并长期封存在海底沉积物中。但囿于其碳封存能力管 理成本高(需使用地球工程方法)而不能在气候减缓中发挥重要作用。⑤海洋动物 通过生物体积累碳并通过呼吸和排便释放碳,其种群活动在开阔的海域中(不同深 度、也可能跨国界),管理困难,所以在气候减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潜力有限。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文章建议,各国政府将沿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纳入国 家温室气体清单和气候减缓战略,评估其现有碳储量、未来的减排潜力以及遭遇威 胁时可能的损失,为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对于珊瑚礁、海带、浮游植物和海洋 动物等海洋中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着重考虑保护其生物多样性,保障其生态 系统服务功能 (董利苹,李先婷编译) 原文题目: Clarifying the Role of Coastal and Marine Systems in Climate Mitigation xkir: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fee.1451/epdf 灾害与防治 Scientific Reports:过去50年中国恶劣天气发生频率减少 2017年2月17日,清华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报告》( Scientific Reports)发表题为《过去50年中 国恶劣天气发生频率减少的趋势》( Decreasing Trend in Severe Weather Occurrence over China during the past50 Years)的文章指出,1960年以来,中国恶劣天气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冰雹、雷暴和大风事件的发生频率已经减少了约50%。 恶劣天气( severe weather)一般指破坏性风暴,通常指“严重的局地风暴,特别 是强烈的雷暴、冰雹和龙卷风”。随着气候变暖,局地恶劣天气事件的变化受到社会 关注,但了解局地天气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和相关性具有极大的挑战。 该研究基于580个人工观测站对恶劣天气的连续观测,分析了全球再分析数据集大 尺度环境和恶劣天气指数的相应变化,首次揭示了过去50年中国恶劣天气显著下降 的趋势。5 来减缓气候变化。②珊瑚礁能否作为碳库取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钙化与溶解 之间的平衡。目前,珊瑚虫中的共生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碳量等于或略大于其 呼吸释放的碳,但珊瑚的钙化速率(释放 CO2)略快于溶解速率(捕获 CO2),总体 来看,珊瑚礁是大气中的小型碳源,但伴随着海洋酸化,未来珊瑚礁将进入净溶解 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堪忧,珊瑚礁也终将变为碳汇。③全世界拥有约 235 万公顷海草林,储存在海草中的碳量为 37~54 Mg C ha-1,但由于海草短寿命且自由 浮动或附着在岩石基底,不能长期储存碳,所以,海草并不具备作为长期碳汇减缓 气候变化的潜力。④大多数浮游植物寿命短,多数被更高营养级的生物消耗掉,更 新很快,其中小部分碳将沉积并长期封存在海底沉积物中。但囿于其碳封存能力管 理成本高(需使用地球工程方法)而不能在气候减缓中发挥重要作用。⑤海洋动物 通过生物体积累碳并通过呼吸和排便释放碳,其种群活动在开阔的海域中(不同深 度、也可能跨国界),管理困难,所以在气候减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潜力有限。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文章建议,各国政府将沿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纳入国 家温室气体清单和气候减缓战略,评估其现有碳储量、未来的减排潜力以及遭遇威 胁时可能的损失,为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对于珊瑚礁、海带、浮游植物和海洋 动物等海洋中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着重考虑保护其生物多样性,保障其生态 系统服务功能。 (董利苹,李先婷 编译) 原文题目:Clarifying the Role of Coastal and Marine Systems in Climate Mitigation 来源: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fee.1451/epdf 灾害与防治 Scientific Reports:过去 50 年中国恶劣天气发生频率减少 2017 年 2 月 17 日,清华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题为《过去 50 年中 国恶劣天气发生频率减少的趋势》(Decreasing Trend in Severe Weather Occurrence over China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的文章指出,1960 年以来,中国恶劣天气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冰雹、雷暴和大风事件的发生频率已经减少了约 50%。 恶劣天气(severe weather)一般指破坏性风暴,通常指“严重的局地风暴,特别 是强烈的雷暴、冰雹和龙卷风”。随着气候变暖,局地恶劣天气事件的变化受到社会 关注,但了解局地天气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和相关性具有极大的挑战。 该研究基于 580 个人工观测站对恶劣天气的连续观测,分析了全球再分析数据集大 尺度环境和恶劣天气指数的相应变化,首次揭示了过去 50 年中国恶劣天气显著下降 的趋势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