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二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原子:由一个核和若干个电子组成的体系 ·化学:研究原子之间化合与分解的科学。 · Rutherford在1909~1911年间,发现了电子,提出行星绕太阳原子模型。 Bohr氢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Bohr综合了 Planck的量子论、 Einstein的光 子说和 Rutherford的原子模型,提出两点假设 (1)定态规则:原子有一系列定态,每一个定态有一相应的能量,电子在这些 定态的能级上绕核作圆周运动,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能量,而处于稳定 状态;电子作圆周运动的角动量M必须为h/2π的整数倍, M=nh/2π,n=1,2,3,… (2)频率规则:当电子由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定态时,就会吸收或发射频率为v △E/h的光子。 ●Boh半径的导出:电子稳定地绕核作圆周运动,其离心力与电子和核间的库仑 引力大小相等:mv2/r=e24r=0r2(0=8854×1012c2J-m1) 电子轨道运动角动量M=mwr=nh2r 电子绕核运动的芈径 n2h2co/Tme2, n=1f, r=52.92pm=ao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 原子:由一个核和若干个电子组成的体系。 • 化学:研究原子之间化合与分解的科学。 • Rutherford在1909~1911年间,发现了电子,提出行星绕太阳原子模型。 • Bohr氢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Bohr综合了Planck的量子论、Einstein的光 子说和Rutherford的原子模型,提出两点假设: (1)定态规则:原子有一系列定态,每一个定态有一相应的能量,电子在这些 定态的能级上绕核作圆周运动,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能量,而处于稳定 状态;电子作圆周运动的角动量M必须为h/2的整数倍, M=nh/2,n=1,2,3,… (2)频率规则:当电子由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定态时,就会吸收或发射频率为 =△E/h的光子。 ●Bohr半径的导出:电子稳定地绕核作圆周运动,其离心力与电子和核间的库仑 引力大小相等:mv2/r=e 2/40 r 2 (0=8.854× 10-12 C2•J-1•m-1) 电子轨道运动角动量 M=mvr=nh/2 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 r=n 2h 20 /me2 ,n=1时,r=52.92pm≡a0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