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5不过毛泽东不久仍然决定,停止与印度辩论边界问题,并指示媒体亦停止一切 相关的报道 当中国领导人决定“在外交上开创新的局面”时,他们必然要为解决中印边 界问题找到办法。在1月政治局常委会上,中国领导人确认了和平解决中印边界 问题的方针,并进一步提出用“互谅互让”办法,即“我们做点让步,印度也做 点让步”,从而达成妥协。会议还决定派周恩来访问印度。27这时驻守中印边界 的中国军队接到命令,在中方实际控制线20公里内实行不开枪,不巡逻,不平 叛,不打猎,不打靶、不演习,不爆破等措施,尽可能避免军事冲突。28 会议结束后周恩来即着手准备访问印度,并拟订了《中印两国总理关于边界 问题会谈的方案(草案)》。根据周恩来当时的估计,访印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 也不可能破裂,最有可能的是取得某种有限的协议。他建议应采取争取缓和紧张 局势但不怕拖延解决的方针,将访印的目标定为进一步缓和两国关系,为未来继 续会谈和合理解决边界问题准备条件。29周恩来的建议获其他领导人同意。4月 19日至26日周恩来对印度的访问证明,中国领导人的估计基本上是准确的。通 过周恩来这次访问,暂时缓和了中印关系,使中印边界形势平静下来。 缓和中印关系和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是当时中国领导人决定尽快解决与所有 邻国的边界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在当时被置于首先要的地位。30不 过与印度谈判的搁浅并没有减缓中国与其他邻国解决边界问题的步伐,很有可能 还起了促进作用 在1月的政治局常委会上,中国领导人全面讨论了与所有邻国的边界问题。 可能是受到中缅边界谈判比较顺利完成和中印发生边界冲突的影响,他们制订了 基本方针,概括地说就是尽快和有步骤地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所谓有步骤就 是安排了大致的顺序,即当前抓紧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同时尽快解决中朝、中蒙 的边界问题;加快解决与缅甸、尼泊尔和老挝的边界问题;中越边界因越南还在 与美国作战,可以暂不解决;与苏联的边界线最长,问题比较复杂,但也要争取 解决 与周恩来准备访问印度同时,中国也开始着手解决与其他邻国的边界问题。 从后来的情况看,尽管中印边界问题未能解决,中国还是基本实现了1月政治局 常委会的设想,先后同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蒙古、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等 签订了解决边界问题的协议。1964年中国开始与苏联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由于 受到中苏论战和双方关系全面恶化的影响,谈判无结果而终 在印度支那地区,随着紧张局势逐步升温,中国对该地区的政策面临着进行 调整的外部压力。当时中国需要处理的是两个问题,即是否支持越南南方的武装 斗争和如何解决老挝危机。相比较而言,中国领导人这一时期更关注的是老挝危 机,而不是越南的局势。 1959年和1960年,在越南南方局势急剧变化的压力下,越南劳动党领导人 开始改变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执行的加强北方建设,争取和平统一的战略方针, 25《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1963年9月6日,《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人 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71页 26《十年论战》(上),第215页。 27《十年论战》(上),第248页。 28雷英夫、陈先义:《统帅部参谋的追怀》,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19页 《周恩来年谱》,中卷,第302页 30中国领导人曾因为周恩来访问印度,推迟了与蒙古进行边界谈判,参见《周恩来年谱》,中卷,第295 31《十年论战》(上),第248页 66 25不过毛泽东不久仍然决定,停止与印度辩论边界问题,并指示媒体亦停止一切 相关的报道。26 当中国领导人决定“在外交上开创新的局面”时,他们必然要为解决中印边 界问题找到办法。在 1 月政治局常委会上,中国领导人确认了和平解决中印边界 问题的方针,并进一步提出用“互谅互让”办法,即“我们做点让步,印度也做 点让步”,从而达成妥协。会议还决定派周恩来访问印度。27这时驻守中印边界 的中国军队接到命令,在中方实际控制线 20 公里内实行不开枪,不巡逻,不平 叛,不打猎,不打靶、不演习,不爆破等措施,尽可能避免军事冲突。28 会议结束后周恩来即着手准备访问印度,并拟订了《中印两国总理关于边界 问题会谈的方案(草案)》。根据周恩来当时的估计,访印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 也不可能破裂,最有可能的是取得某种有限的协议。他建议应采取争取缓和紧张 局势但不怕拖延解决的方针,将访印的目标定为进一步缓和两国关系,为未来继 续会谈和合理解决边界问题准备条件。29周恩来的建议获其他领导人同意。4 月 19 日至 26 日周恩来对印度的访问证明,中国领导人的估计基本上是准确的。通 过周恩来这次访问,暂时缓和了中印关系,使中印边界形势平静下来。 缓和中印关系和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是当时中国领导人决定尽快解决与所有 邻国的边界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在当时被置于首先要的地位。30不 过与印度谈判的搁浅并没有减缓中国与其他邻国解决边界问题的步伐,很有可能 还起了促进作用。 在 1 月的政治局常委会上,中国领导人全面讨论了与所有邻国的边界问题。 可能是受到中缅边界谈判比较顺利完成和中印发生边界冲突的影响,他们制订了 基本方针,概括地说就是尽快和有步骤地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所谓有步骤就 是安排了大致的顺序,即当前抓紧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同时尽快解决中朝、中蒙 的边界问题;加快解决与缅甸、尼泊尔和老挝的边界问题;中越边界因越南还在 与美国作战,可以暂不解决;与苏联的边界线最长,问题比较复杂,但也要争取 解决。31 与周恩来准备访问印度同时,中国也开始着手解决与其他邻国的边界问题。 从后来的情况看,尽管中印边界问题未能解决,中国还是基本实现了 1 月政治局 常委会的设想,先后同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蒙古、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等 签订了解决边界问题的协议。1964 年中国开始与苏联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由于 受到中苏论战和双方关系全面恶化的影响,谈判无结果而终。 在印度支那地区,随着紧张局势逐步升温,中国对该地区的政策面临着进行 调整的外部压力。当时中国需要处理的是两个问题,即是否支持越南南方的武装 斗争和如何解决老挝危机。相比较而言,中国领导人这一时期更关注的是老挝危 机,而不是越南的局势。 1959 年和 1960 年,在越南南方局势急剧变化的压力下,越南劳动党领导人 开始改变 1954 年日内瓦会议后执行的加强北方建设,争取和平统一的战略方针, 25 《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1963 年 9 月 6 日,《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人 民出版社 1965 年版,第 71 页。 26 《十年论战》(上),第 215 页。 27 《十年论战》(上),第 248 页。 28 雷英夫、陈先义:《统帅部参谋的追怀》,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4 年,第 219 页。 29 《周恩来年谱》,中卷,第 302 页。 30 中国领导人曾因为周恩来访问印度,推迟了与蒙古进行边界谈判,参见《周恩来年谱》,中卷,第 295 页。 31 《十年论战》(上),第 248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