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教学方案) 章节名称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备注 授课方式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教学时数 1、掌握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分别采用的模型、基本假设、计算速率 常数的公式及该理论的优缺点。会利用两个理论来计算简单反应的速率 教学目的及要求 常数,理解活化能、阈能和活化焓等能量之间的关系 2、了解溶剂对反应速率影响 3、了解快速反应的几种测试手段 4、了解光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5、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2.1、碰撞理论 2.5 (硬球碰撞模型、互碰频率、阀能、实验活化能、频率因子 2、过渡态理论:(势能面、过渡态模型、由过渡态理论计算速率 2.5 常数;E、E、E、△:H。、Δ:S"。、Δ,G。与E、A之间的关系) 12.3、单分子反应理论 0.5 12.4、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 12.5、溶液中反应 (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原盐效应、扩散控制反应) 12.6、快速反应测试12.7、光化学反应 (光化学基本定律、量子产率、光化反应动力学光化平衡、感 光反应、化学发光) 12.8、催化反应动力学 (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均相酸碱催化、络合催化、酶催化、 自催化和化学振荡) 重点:1.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基本方程 重点 2.光化学基本定律、量子产率和一般机理 难点 3.催化反应的基本特征 滩点:基元反应速率理论 讨论题目:1、为什么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G,但能改变反应速率? 讨论2、光化反应与热反应相比较有哪些区别? 思考思考题目:反应A E2>E1,若B为目的产物,如何控 作业温 练习作业:习题:1、3、6、10、12、15、19、24、26、27、30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 参考1.王绪。物理化学学习指导。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文献2物理化学一一概念辨析解题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教学方案) 章节名称 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备 注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10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1、掌握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分别采用的模型、基本假设、计算速率 常数的公式及该理论的优缺点。会利用两个理论来计算简单反应的速率 常数,理解活化能、阈能和活化焓等能量之间的关系。 2、了解溶剂对反应速率影响 3、了解快速反应的几种测试手段 4、了解光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5、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2.1、碰撞理论 (硬球碰撞模型、互碰频率、阀能、实验活化能、频率因子) 12.2、过渡态理论:(势能面、过渡态模型、由过渡态理论计算速率 常数;Ec、Eb、Eo、Δr ≠ H θ m、Δr ≠ S θ m、Δr ≠ G θ m 与 Ea、A 之间的关系) 12.3、单分子反应理论 12.4、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 12.5、溶液中反应 (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原盐效应、扩散控制反应) 12.6、快速反应测试 12.7、光化学反应 (光化学基本定律、量子产率、光化反应动力学光化平衡、感 光反应、化学发光) 12.8、催化反应动力学 (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均相酸碱催化、络合催化、酶催化、 自催化和化学振荡) 2.5 2.5 0.5 0.5 1.5 1.5 1 重点 难点 重点:1.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基本方程; 2.光化学基本定律、量子产率和一般机理; 3.催化反应的基本特征 难点:基元反应速率理论 讨论 思考 作业 讨论题目:1、为什么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G,但能改变反应速率? 2、光化反应与热反应相比较有哪些区别? 思考题目:反应 1 2 k k A B C ⎯⎯→ ⎯⎯→ ,E2>E1,若 B 为目的产物,如何控 温? 练习作业:习题:1、3、、6、10、12、15、19、24、26、27、30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 参考 文献 1.王绪。物理化学学习指导。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