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六节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 本身存在结构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 疾病。主要特点为高血糖、糖尿。临床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 多一少)。 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 分为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 前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原发性糖尿病 (1)胰岛素依赖型:即1型或幼年型。约占10%。主要特点:青少年发病、 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胰岛B细胞严重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易出现 酮症,治疗依赖胰岛素。发病机制: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由病毒感染等诱发的针 对B细胞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2)非胰岛素依赖型:即2型或成年型。约占90%。主要特点:成年发病、 起病缓慢、病情较轻、发展较慢、胰岛正常或轻度减少,血中胰岛素可正常、増 多或减低,不易出现酮症,治疗可不依赖胰岛素。发病机制:与肥胖有关的胰岛 素相对不足及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所致。 2.继发性糖尿病:指已知原因造成胰岛内分泌功能不足所致,如炎症、肿瘤、手 术等 二、病理变化 胰岛病变 Ⅰ型糖尿病早期为非特异性胰岛炎,继而胰岛B细胞颗粒脱失、空泡变性、 坏死、消失,胰岛变小、数目减少,纤维组织增生、玻璃样变:2型糖尿病早 期病变不明显,后期B细胞减少,常见胰岛淀粉样变性 2血管病变:毛细血管和细、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管壁发 生纤维素样变性和脂肪变性;大、中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或中层钙化。 3.肾脏病变(1)肾脏体积增大;(2)结节性肾小球硬化;(3)弥漫性肾小球 硬化;(4)肾小管-肾间质损害;(5)血管损害;(6)肾乳头坏死。第六节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 本身存在结构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 疾病。主要特点为高血糖、糖尿。临床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 多一少)。 一、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 分为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 前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原发性糖尿病 (1)胰岛素依赖型: 即 1 型或幼年型。约占 10%。主要特点:青少年发病、 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胰岛 B 细胞严重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易出现 酮症,治疗依赖胰岛素。发病机制: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由病毒感染等诱发的针 对 B 细胞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2)非胰岛素依赖型:即 2 型或成年型。约占 90%。主要特点:成年发病、 起病缓慢、病情较轻、发展较慢、胰岛正常或轻度减少,血中胰岛素可正常、增 多或减低,不易出现酮症,治疗可不依赖胰岛素。发病机制:与肥胖有关的胰岛 素相对不足及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所致。 2.继发性糖尿病:指已知原因造成胰岛内分泌功能不足所致,如炎症、肿瘤、手 术等。 二、病理变化: 胰岛病变 : 1 型糖尿病早期为非特异性胰岛炎,继而胰岛 B 细胞颗粒脱失、空泡变性、 坏死、消失,胰岛变小、数目减少,纤维组织增生、玻璃样变; 2 型糖尿病早 期病变不明显,后期 B 细胞减少,常见胰岛淀粉样变性。 2 血管病变: 毛细血管和细、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管壁发 生纤维素样变性和脂肪变性;大、中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或中层钙化。 3.肾脏病变 (1)肾脏体积增大;(2)结节性肾小球硬化;(3)弥漫性肾小球 硬化;(4)肾小管-肾间质损害;(5)血管损害;(6)肾乳头坏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