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苗期主要是营养生长时期。根据苗期的长相可分为壮苗、旺苗和弱苗。壮苗的长相 为叶绿色,大小适中,厚薄适当,茎粗,节多,节间短,株型紧凑,根系发达,植株健 壮挺拔。旺苗的长相为植株徒长,枝叶过度繁茂,茎秆细弱,组织疏松,叶薄色淡,容 易倒伏和感染病虫害 形成旺苗的原因,主要是播种过早、高温多湿的气侯、肥水供应过量、密度过大 等。 控制旺苗的措施主要有不浇水、不追肥、深中耕、串沟培土等。有徒长倒伏趋势 的,可适当喷洒200mg/L的矮壮素或20mg/L的三碘苯甲酸 弱苗的长相为株小叶黄,茎细节长,分枝少,根系不发达,根瘤结的晚且少,叶小, 色浅,脱落早 形成弱苗的原因有缺肥地薄,少雨干旱,雨涝水渍,土壤盐碱、板结,播种过深,密 度过大,间苗过晚病虫为害等 变弱苗为壮苗的措施要根据形成弱苗的原因而定。如因干旱,要及时浇水:如因缺 肥,要及早追肥:如因水淹,要及时排水。板结的要中耕,过密的要早疏苗,播种过深 的要加强田间管理。 总之,苗期的生理特点是氮代谢为主,此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抓全苗、壮苗 给下阶段发育打好基础。主要通过査苗补种、及时定苗、中耕除草等措施,确保苗全、 苗匀、苗齐,在此基础上培育壮苗,促进花芽分化。 (二)花荚期花荚期包括开花与结荚,即小豆从开花到荚果形成,此期大约经历 30~35天 花荚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也是植株生长发育最快最旺盛的时 期。此期茎叶的生长和荚果的形成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和水分,是干物质形成积累最多 的时期。因此,这个时期的生理特点是糖氮代谢并重。此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应是增 花保荚,通过肥水管理等措施,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发展,控制徒长,防止倒 伏,确保多花多荚。 (三〕鼓粒期一般从荚果伸长到荚内豆粒鼓到最大体积时称为鼓粒期。小豆鼓粒是 叶片、叶柄、茎秆和荚皮中的养分源源不断地运向种子的过程,即灌浆过程。种子的干 物质积累在开花后10天内增加缓慢,以后的一周加快。种子的绝大部分干物质是这以 后的三周内积累的。小豆鼓粒期大约也要经历30~35天 鼓粒期的生理特点是以糖代谢为主,生长中心是生殖器官的籽粒。这一时期的外界 条件,对小豆的结荚率、每荚粒数、粒重以及籽实产量影响很大。若光照、水分、养分 不足,将造成大量落荚或有荚无粒,百粒重下降。此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通过肥水 和田间管理措施,保证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和肥水供应,尽可能延长植株功能叶片的寿 命,提高光合能力,促早熟,增粒重,实现高产稳产 小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温度小豆为喜温作物,全生育期需要≥10℃的积温2000~2800℃。从播种 到开花约需积温1000℃左右,全生育期最适宜温度为20~24℃。小豆种子在8~10℃4 苗期主要是营养生长时期。根据苗期的长相可分为壮苗、旺苗和弱苗。壮苗的长相 为叶绿色,大小适中,厚薄适当,茎粗,节多,节间短,株型紧凑,根系发达,植株健 壮挺拔。旺苗的长相为植株徒长,枝叶过度繁茂,茎秆细弱,组织疏松,叶薄色淡,容 易倒伏和感染病虫害。 形成旺苗的原因,主要是播种过早、高温多湿的气侯、肥水供应过量、密度过大 等。 控制旺苗的措施主要有不浇水、不追肥、深中耕、串沟培土等。有徒长倒伏趋势 的,可适当喷洒 200mg/L 的矮壮素或 20mg/L 的三碘苯甲酸。 弱苗的长相为株小叶黄,茎细节长,分枝少,根系不发达,根瘤结的晚且少,叶小, 色浅,脱落早。 形成弱苗的原因有缺肥地薄,少雨干旱,雨涝水渍,土壤盐碱、板结,播种过深,密 度过大,间苗过晚,病虫为害等。 变弱苗为壮苗的措施要根据形成弱苗的原因而定。如因干旱,要及时浇水;如因缺 肥,要及早追肥;如因水淹,要及时排水。板结的要中耕,过密的要早疏苗,播种过深 的要加强田间管理。 总之,苗期的生理特点是氮代谢为主,此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抓全苗、壮苗, 给下阶段发育打好基础。主要通过查苗补种、及时定苗、中耕除草等措施,确保苗全、 苗匀、苗齐,在此基础上培育壮苗,促进花芽分化。 (二)花荚期 花荚期包括开花与结荚,即小豆从开花到荚果形成,此期大约经历 30~35 天。 花荚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也是植株生长发育最快最旺盛的时 期。此期茎叶的生长和荚果的形成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和水分,是干物质形成积累最多 的时期。因此,这个时期的生理特点是糖氮代谢并重。此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应是增 花保荚,通过肥水管理等措施,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发展,控制徒长,防止倒 伏,确保多花多荚。 (三)鼓粒期 一般从荚果伸长到荚内豆粒鼓到最大体积时称为鼓粒期。小豆鼓粒是 叶片、叶柄、茎秆和荚皮中的养分源源不断地运向种子的过程,即灌浆过程。种子的干 物质积累在开花后 10 天内增加缓慢,以后的一周加快。种子的绝大部分干物质是这以 后的三周内积累的。小豆鼓粒期大约也要经历 30~35 天。 鼓粒期的生理特点是以糖代谢为主,生长中心是生殖器官的籽粒。这一时期的外界 条件,对小豆的结荚率、每荚粒数、粒重以及籽实产量影响很大。若光照、水分、养分 不足,将造成大量落荚或有荚无粒,百粒重下降。此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通过肥水 和田间管理措施,保证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和肥水供应,尽可能延长植株功能叶片的寿 命,提高光合能力,促早熟,增粒重,实现高产稳产。 二、小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温度 小豆为喜温作物,全生育期需要≥10℃的积温 2 000~2 800℃。从播种 到开花约需积温 1 000℃左右,全生育期最适宜温度为 20~24℃。小豆种子在 8~1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