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被称为中国式的吉普赛女郎。艾芜早期小说充满一种浪漫情调。在边陲异域风情中描 写那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诅咒黑暗的同时燃烧得理想的火焰。艾芜后期的创 作,或赞美抗争中的新气象,或揭露黑暗现实,消退了以往的浪漫气息,而转向谨严 的现实主义,作品的风格也由早期的明亮清新转向凝重朴实。 四、柔石的小说 柔石,原名赵平福,浙江宁海人。代表作《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写于 1929年的《二月》是一部幻灭小说,它主要写了主人公萧涧秋从幻灭中来,复幻灭而 去。塑造了一个游移于时代潮流之外的青年知识者的形象。鲁迅称《二月》有“工妙 的技术”。它表层上是一个三角关系的构架。深层里则以情与理的冲突制约小说的情 节安排。《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最优秀的短篇,写于1930年1月。这是一篇得到罗蔓 ·罗兰赞赏的作品。它描写的是浙江地区一个悲惨的典妻故事。这篇作品的深刻之处不 在于作品的风俗意义,而在于它揭示了皮贩卖妻的经济动因,它还揭示了秀才、地主 买妻求嗣的深层意图,小说将一种阶级关系、经济关系巧妙地溶进血缘关系、伦理关 系中。作品中的春宝娘是人却又非人,是母亲却又是奴隶,是皮贩丈夫接济贫困的财 物,是秀才地主生子求嗣的工具。小说描写了典妻的全过程,这种艺术结构酷似生活 的自然结构,显得真实而自然。 五、张天翼的小说 张天翼(1906—1985),原名张元定,生于南京,原籍湖南湘乡。1925年在《晨 报副刊》发表散文《黑的颤动》开始使用笔名张天翼。1927年因不满学校课程退学回 到杭州。1929年在鲁迅、郁达夫主编的《奔流》第一卷第十号上发表短篇小说《三天 半的梦》,从此步入文坛。1929—1938年的10年间是他创作的丰收时期,创作题材 涉及城乡各阶层的广泛生活,创作了短篇小说近百篇,编为12集:《从空虚到充 实》、《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团圆》、《清二明时节》 《万仞约》、《追》、《春风》《畸人集》《同乡们》《速写三篇》等中短篇小说 集,和中篇小说《清明时节》,长篇小说《鬼土日记》、《洋泾浜奇侠》《齿轮》 《一年》《在城市里》等。解放后,主编《人民文学》并从事儿童文学的写作,有 《罗文应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被称为中国式的吉普赛女郎。艾芜早期小说充满一种浪漫情调。在边陲异域风情中描 写那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诅咒黑暗的同时燃烧得理想的火焰。艾芜后期的创 作,或赞美抗争中的新气象,或揭露黑暗现实,消退了以往的浪漫气息,而转向谨严 的现实主义,作品的风格也由早期的明亮清新转向凝重朴实。 四、柔石的小说 柔石,原名赵平福,浙江宁海人。代表作《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写于 1929年的《二月》是一部幻灭小说,它主要写了主人公萧涧秋从幻灭中来,复幻灭而 去。塑造了一个游移于时代潮流之外的青年知识者的形象。鲁迅称《二月》有“工妙 的技术”。它表层上是一个三角关系的构架。深层里则以情与理的冲突制约小说的情 节安排。《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最优秀的短篇,写于1930年1月。这是一篇得到罗蔓 •罗兰赞赏的作品。它描写的是浙江地区一个悲惨的典妻故事。这篇作品的深刻之处不 在于作品的风俗意义,而在于它揭示了皮贩卖妻的经济动因,它还揭示了秀才、地主 买妻求嗣的深层意图,小说将一种阶级关系、经济关系巧妙地溶进血缘关系、伦理关 系中。作品中的春宝娘是人却又非人,是母亲却又是奴隶,是皮贩丈夫接济贫困的财 物,是秀才地主生子求嗣的工具。小说描写了典妻的全过程,这种艺术结构酷似生活 的自然结构,显得真实而自然。 五、张天翼的小说 张天翼(1906—1985),原名张元定,生于南京,原籍湖南湘乡。1925年在《晨 报副刊》发表散文《黑的颤动》开始使用笔名张天翼。1927年因不满学校课程退学回 到杭州。1929年在鲁迅、郁达夫主编的《奔流》第一卷第十号上发表短篇小说《三天 半的梦》,从此步入文坛。1929——1938年的10年间是他创作的丰收时期,创作题材 涉及城乡各阶层的广泛生活,创作了短篇小说近百篇,编为12集:《从空虚到充 实》、《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团圆》、《清二明时节》、 《万仞约》、《追》、《春风》《畸人集》《同乡们》《速写三篇》等中短篇小说 集,和中篇小说《清明时节》,长篇小说《鬼土日记》、《洋泾浜奇侠》《齿轮》 《一年》《在城市里》等。解放后,主编《人民文学》并从事儿童文学的写作,有 《罗文应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