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3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 第一节小说创作概况 小说创作特点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丰收时代,而小说,正如巴金所说又是“各个部 门中成绩最大的。这的确是一个收获小说的时代 仅从作家队伍看,可以称为小说大师的就有茅盾、巴金、老舍、叶圣陶、沈从文 等。而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丰收的小说原野上,活跃着一大批文学新人,他们人 数之多,阵营之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绝无仅有 我们随便就可列出一串名字:艾芜、沙汀、柔石、张天翼、何家槐、陈荒煤、李 守章、芦焚、吴组缃、蒋光慈、丁玲、叶紫、萧军、萧红、端木蕻良、洪灵菲、胡也 频、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靳以、萧乾、林徽因、草明、王西彦…… 这十年的小说创作,较之五四后的第一个十年,有了新的发展,其特点是 首先,小说创作的队伍更加壮大了。以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等为代表的 第一代文学大师们,经过时代熔炉的锻炼,世界观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现代小说之父 一鲁迅已经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担负着引导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历史重 任。同时以巴金、老舍、丁玲、柔石、胡也频、张天翼、叶紫、沙汀、萧军、萧红等 人为代表的新一代小说家的不断涌现,也给第二个十年的小说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 液 其次,作品的题材更加丰富多样,农村题材、抗日题材大量涌现。30年代现实生 活的各个领域几乎都在作品中得到了表现,作品的主题也在不断的深化,表现出与革 命斗争结合的自觉性。有的直接歌颂土地革命,描写武装斗争,有的深入挖掘人民受 难的社会根源,表现他们的革命觉醒,反帝反封建的主题和思想更鲜明突出。同时在 艺术技巧上也有明显的提高:作家更自觉地从时代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上去把握和 描写人物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更成为左翼作家创作的 自觉要求;心理描写和讽刺艺术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特别是左翼作家把社会结构
第八章 3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 第一节 小说创作概况 一、小说创作特点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丰收时代,而小说,正如巴金所说又是“各个部 门中成绩最大的。这的确是一个收获小说的时代。 仅从作家队伍看,可以称为小说大师的就有茅盾、巴金、老舍、叶圣陶、沈从文 等。而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丰收的小说原野上,活跃着一大批文学新人,他们人 数之多,阵营之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绝无仅有。 我们随便就可列出一串名字:艾芜、沙汀、柔石、张天翼、何家槐、陈荒煤、李 守章、芦焚、吴组缃、蒋光慈、丁玲、叶紫、萧军、萧红、端木蕻良、洪灵菲、胡也 频、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靳以、萧乾、林徽因、草明、王西彦…… 这十年的小说创作,较之五四后的第一个十年,有了新的发展,其特点是: 首先,小说创作的队伍更加壮大了。以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等为代表的 第一代文学大师们,经过时代熔炉的锻炼,世界观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现代小说之父 ——鲁迅已经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担负着引导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历史重 任。同时以巴金、老舍、丁玲、柔石、胡也频、张天翼、叶紫、沙汀、萧军、萧红等 人为代表的新一代小说家的不断涌现,也给第二个十年的小说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 液。 其次,作品的题材更加丰富多样,农村题材、抗日题材大量涌现。30年代现实生 活的各个领域几乎都在作品中得到了表现,作品的主题也在不断的深化,表现出与革 命斗争结合的自觉性。有的直接歌颂土地革命,描写武装斗争,有的深入挖掘人民受 难的社会根源,表现他们的革命觉醒,反帝反封建的主题和思想更鲜明突出。同时在 艺术技巧上也有明显的提高:作家更自觉地从时代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上去把握和 描写人物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更成为左翼作家创作的 自觉要求;心理描写和讽刺艺术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特别是左翼作家把社会结构
的剖析与心理结构的分析结合起来,将讽刺锋芒更自觉地指向社会,在读者中产生了 巨大影响。 再次,中长篇小说的成就引人注目。1927年以前虽然有20多部中长篇问世,但是 这些小说的内容大都很肤浅,艺术也不成熟。进入本时期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首先是矛盾的《蚀》三部曲的陆续出现,他广阔地反映了大转折时期的社会面貌,在 艺术上把现代中、长篇小说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尔后,经过《虹》到达 《子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树立了一座新的革命现实主义的纪念碑。中国现代 长篇小说在茅盾手里推向了成熟的高峰。这个时期的长篇小说数以百计,其中优秀的 有影响的作品有:叶绍钧的《倪焕之》、王统照的《山雨》、巴金的《家》、老舍的 《骆驼祥子》、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李劫人的《死水微澜》 和王鲁彦的《野火》等 总之,在30年代的小说创作上,起主导作用的是“左翼”作家,同时也包括民 主、爱国的友军,他们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反映了风云激荡的旧中国的苦难,写出了 人民的觉醒与斗争的历程。毫无疑义,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已进一步成为小说创 作的主流。同时时也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和小说类型,如聚集在北京及青岛等北方城市 的一些没有加入“左联”的小资产阶级作家,当时称之为“北方作家群”,以后又 有“京派”之称;与“京派”作家及“左联”作家创作形成对立的,是被称为“海 派”的“新感觉派”的小说;另外,还有被人称为社会言情小说家的张恨水,这个时 期也有新作。他的《啼笑因缘》颇有影响。作品仍以少男少女的爱情纠葛为主,故事 缠绵曲折,但在一定程度上注入爱国抗日的内容,绝不能与众所周知的“鸳鸯蝴蝶 派”划分在一起。还有巴金的家庭小说,老舍的市民小说,张天翼的讽刺小说等。 、小说流派概观 革命小说 1928年前后,左翼文坛兴起了革命小说的创作高潮,这些小说表现出一种“革命 的浪漫蒂克”倾向,这是一种按照小资产阶级的幻想、狂热和情调来组构革命生活的 倾冋,表现岀主观性违背客观真实性的特征。瞿秋白用“革命的浪漫蒂克”一词来指 称这种倾向,这种小说形成了特定的叙事模式。主要有:革命加恋爱模式、革命不难 模式、革命突变模式。创作这类小说的主要是创造社和太阳社的一批青年作家,如蒋
的剖析与心理结构的分析结合起来,将讽刺锋芒更自觉地指向社会,在读者中产生了 巨大影响。 再次,中长篇小说的成就引人注目。1927年以前虽然有20多部中长篇问世,但是 这些小说的内容大都很肤浅,艺术也不成熟。进入本时期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首先是矛盾的《蚀》三部曲的陆续出现,他广阔地反映了大转折时期的社会面貌,在 艺术上把现代中、长篇小说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尔后,经过《虹》到达 《子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树立了一座新的革命现实主义的纪念碑。中国现代 长篇小说在茅盾手里推向了成熟的高峰。这个时期的长篇小说数以百计,其中优秀的 有影响的作品有:叶绍钧的《倪焕之》、王统照的《山雨》、巴金的《家》、老舍的 《骆驼祥子》、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李劫人的《死水微澜》 和王鲁彦的《野火》等。 总之,在30年代的小说创作上,起主导作用的是“左翼”作家,同时也包括民 主、爱国的友军,他们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反映了风云激荡的旧中国的苦难,写出了 人民的觉醒与斗争的历程。毫无疑义,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已进一步成为小说创 作的主流。同时时也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和小说类型,如聚集在北京及青岛等北方城市 的一些没有加入“左联”的小资产阶级作家,当时称之为“北方作家群”,以后又 有“京派”之称;与“京派”作家及“左联”作家创作形成对立的,是被称为“海 派”的“新感觉派”的小说;另外,还有被人称为社会言情小说家的张恨水,这个时 期也有新作。他的《啼笑因缘》颇有影响。作品仍以少男少女的爱情纠葛为主,故事 缠绵曲折,但在一定程度上注入爱国抗日的内容,绝不能与众所周知的“鸳鸯蝴蝶 派”划分在一起。还有巴金的家庭小说,老舍的市民小说,张天翼的讽刺小说等。 二、小说流派概观 1、革命小说 1928年前后,左翼文坛兴起了革命小说的创作高潮,这些小说表现出一种“革命 的浪漫蒂克”倾向,这是一种按照小资产阶级的幻想、狂热和情调来组构革命生活的 倾向,表现出主观性违背客观真实性的特征。瞿秋白用“革命的浪漫蒂克”一词来指 称这种倾向,这种小说形成了特定的叙事模式。主要有:革命加恋爱模式、革命不难 模式、革命突变模式。创作这类小说的主要是创造社和太阳社的一批青年作家,如蒋
光慈、洪灵菲、阳翰笙、戴平万、钱杏邨、楼适夷、丁玲、胡也频等。其中洪灵菲有 《流亡》三部曲,阳翰笙有《地泉》,蒋光慈有《野祭》。1932年7月湖风书局重版 《地泉》,岀版前,阳翰笙特请瞿秋白、郑伯奇、茅盾、钱杏邨撰写表示批评意见的 序文,他本人也写了自序,这些文章对《地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或自我批评,对左 翼文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瞿秋白认为《地泉》是新兴文学所要学习 的“不应当这么写的标本”。使《地泉》成为普罗小说创作的前车之鉴。 蒋光慈是“革命加恋爱”小说的始作俑者,他的《野祭》是“革命加恋爱”小说 最早文本,其它作品如《菊芬》《冲出云围的月亮》也都有“革命加恋爱”的框架。 丁玲则是“革命加恋爱”叙事模式的纠正者。 2、社会剖析小说 社会剖析小说则十分注重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的交代,注重广阔的社会画面和复 杂的社会矛盾的描绘,从而揭示中国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分析社会结构 和社会走向。茅盾的小说大多属于这一类社会分析、阶级关系分析的小说,代表作有 《子夜》、《农村三部曲》等。茅盾之所以创作社会剖析小说,这与他是中共最早的 党员之一有关(1921年入党),也与他亲自参加的工人运动和大革命的实践有关,还 与他早期即1927年以前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的研究有关。这样,一个革命家的头脑 个理论家的头脑、一个艺术家的头脑,三位一体,必然会创作出这样的小说来。叶圣 陶先生说茅盾是用“文艺家写创作”和“科学家写论文的精神”来写小说的。所以 茅盾的小说,由于深刻的洞察、缕析之力而有了理性化特征,又由于重视生活体验而 避免了概念化。概括而言,他的社会剖析小说呈现出注重题材的重大性、时代性、史 诗性,采用政治——经济复合视角,从复杂的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中塑造人物性格, 追求宏大谨严的结构,善于把社会历史剖析与心理剖析熔为一炉, 在左翼内部,跟随茅盾如此创作的,有沙汀、吴组缃等人。这类小说以茅盾的 《子夜》为代表,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生活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具 有重要地位。这种小说模式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 3、京派小说 “京派”是指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居留或求学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坚守 文学的独立与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体。其基本成员是大学教授与大学生。这是不同
光慈、洪灵菲、阳翰笙、戴平万、钱杏邨、楼适夷、丁玲、胡也频等。其中洪灵菲有 《流亡》三部曲,阳翰笙有《地泉》,蒋光慈有《野祭》。1932年7月湖风书局重版 《地泉》,出版前,阳翰笙特请瞿秋白、郑伯奇、茅盾、钱杏邨撰写表示批评意见的 序文,他本人也写了自序,这些文章对《地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或自我批评,对左 翼文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瞿秋白认为《地泉》是新兴文学所要学习 的“不应当这么写的标本”。使《地泉》成为普罗小说创作的前车之鉴。 蒋光慈是“革命加恋爱”小说的始作俑者,他的《野祭》是“革命加恋爱”小说 最早文本,其它作品如《菊芬》《冲出云围的月亮》也都有“革命加恋爱”的框架。 丁玲则是“革命加恋爱”叙事模式的纠正者。 2、社会剖析小说 社会剖析小说则十分注重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的交代,注重广阔的社会画面和复 杂的社会矛盾的描绘,从而揭示中国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分析社会结构 和社会走向。茅盾的小说大多属于这一类社会分析、阶级关系分析的小说,代表作有 《子夜》、《农村三部曲》等。茅盾之所以创作社会剖析小说,这与他是中共最早的 党员之一有关(1921年入党),也与他亲自参加的工人运动和大革命的实践有关,还 与他早期即1927年以前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的研究有关。这样,一个革命家的头脑、一 个理论家的头脑、一个艺术家的头脑,三位一体,必然会创作出这样的小说来。叶圣 陶先生说茅盾是用“文艺家写创作”和“科学家写论文的精神”来写小说的。所以, 茅盾的小说,由于深刻的洞察、缕析之力而有了理性化特征,又由于重视生活体验而 避免了概念化。概括而言,他的社会剖析小说呈现出注重题材的重大性、时代性、史 诗性,采用政治——经济复合视角,从复杂的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中塑造人物性格, 追求宏大谨严的结构,善于把社会历史剖析与心理剖析熔为一炉。 在左翼内部,跟随茅盾如此创作的,有沙汀、吴组缃等人。这类小说以茅盾的 《子夜》为代表,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生活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具 有重要地位。这种小说模式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 3、京派小说 “京派”是指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居留或求学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坚守 文学的独立与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体。其基本成员是大学教授与大学生。这是不同
于在上海商业文化中生存的文人,而是一群学者型的非职业化作家。他们既反对左翼 文学将文学从属于政治的文艺观,又反对海派将文学商业化的功利主义,是维护文学 纯艺术性立场的理想主义者 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废名、沈从文、萧乾、芦焚、林徽因、凌叔华等人,另外 文艺理论批评家有朱光潜、李健吾。京派文学的主要文艺阵地有:1930年5月创刊于北 平的《骆驼草》,接续《语丝》的余续;天津的《大公报·文艺副刊》,由沈从文主 编,成为京派文学开展期的重要文艺刊物,其1936年颁发的大公报文艺奖获奖人多为 京派文学代表;1934年靳以、卞之琳与巴金、郑振铎合办《文学季刊》、《水星》 等;1937年5月京派刊物《文学杂志》创刊,由朱光潜主编,一如既往的标榜京派文 学“自由生发、自由讨论”的原则。 京派小说孕育成长于五四小说,同时又不同于五四小说。五四小说的主体构成为 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小说(问题小说、乡土小说)和创造社的浪漫抒情小说。京 派作家既继承了乡土小说的乡村题材,又善用创造社身边小说的抒情笔法。但在自身 的发展演变中,他们逐渐淡化了乡土小说的现实性而向梦幻乡土延伸,淡化了身边小 说的浪漫性而专注于悲悯人生的描绘,淡化了创造社小说的主观言说而专注于情境氛 围的诗意抒写。这三者的浑然融合构成了京派小说独特的风格内涵。 新感觉派小说 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它是在西方 现代主义文学直接影响下发生的。它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表作家主要有刘呐 鸥、穆时英、施蛰存。“新感觉”是左翼文学对这个上海现代派文学的定名,来源于 20年代崛起于日本的文学流派“新感觉派”,代表人物有川端康成,片冈铁兵等人 日本新感觉文学不愿单纯描写外部现实,而是强调直觉,强调主观感受,力图把主观 的感觉印象投进客体中去,以创造对事物的新的感受方法,创造所谓由“感觉”构成 的“新现实”。新感觉派重视文学形式上的创新,即从直觉,主观感受出发来革新小 说技巧 5、东北作家群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一批东北青年作家,离开哈尔滨,陆续流亡到关内 许多人后来又汇聚左翼文学的大本营一一上海,他们之中有的并未正式加入“左
于在上海商业文化中生存的文人,而是一群学者型的非职业化作家。他们既反对左翼 文学将文学从属于政治的文艺观,又反对海派将文学商业化的功利主义,是维护文学 纯艺术性立场的理想主义者。 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废名、沈从文、萧乾、芦焚、林徽因、凌叔华等人,另外 文艺理论批评家有朱光潜、李健吾。京派文学的主要文艺阵地有:1930年5月创刊于北 平的《骆驼草》,接续《语丝》的余续;天津的《大公报•文艺副刊》,由沈从文主 编,成为京派文学开展期的重要文艺刊物,其1936年颁发的大公报文艺奖获奖人多为 京派文学代表;1934年靳以、卞之琳与巴金、郑振铎合办《文学季刊》、《水星》 等;1937年5月京派刊物《文学杂志》创刊,由朱光潜主编,一如既往的标榜京派文 学“自由生发、自由讨论”的原则。 京派小说孕育成长于五四小说,同时又不同于五四小说。五四小说的主体构成为 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小说(问题小说、乡土小说)和创造社的浪漫抒情小说。京 派作家既继承了乡土小说的乡村题材,又善用创造社身边小说的抒情笔法。但在自身 的发展演变中,他们逐渐淡化了乡土小说的现实性而向梦幻乡土延伸,淡化了身边小 说的浪漫性而专注于悲悯人生的描绘,淡化了创造社小说的主观言说而专注于情境氛 围的诗意抒写。这三者的浑然融合构成了京派小说独特的风格内涵。 4、新感觉派小说 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它是在西方 现代主义文学直接影响下发生的。它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表作家主要有刘呐 鸥、穆时英、施蛰存。“新感觉”是左翼文学对这个上海现代派文学的定名,来源于 20年代崛起于日本的文学流派“新感觉派”,代表人物有川端康成,片冈铁兵等人, 日本新感觉文学不愿单纯描写外部现实,而是强调直觉,强调主观感受,力图把主观 的感觉印象投进客体中去,以创造对事物的新的感受方法,创造所谓由“感觉”构成 的“新现实”。新感觉派重视文学形式上的创新,即从直觉,主观感受出发来革新小 说技巧。 5、东北作家群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一批东北青年作家,离开哈尔滨,陆续流亡到关内, 许多人后来又汇聚左翼文学的大本营——上海,他们之中有的并未正式加入“左
联”,但其创作实际上已成为左翼文学一部分。这个流亡者作家群包括萧军、萧红、 李辉英、舒群、端木蕻良、骆宾基、罗烽、白朗、孙陵等。他们的创作开抗战文学的 先河,形成一种共同的特点:以强烈的抗日救亡意识遥祭关外失去的国土,描写东北 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和敌伪统治的仇恨与反抗,抒写他们光复国土的企盼和割舍不断的 乡愁。表现出一种粗犷、阳刚的艺术风范。 第二节左翼小说新人的创作 “左翼小说新人”是指20世纪20年代末或30年代初登上文坛的一批具有左翼倾向 的青年作家 蒋光慈、丁玲、柔石、叶紫、沙汀、艾芜、张天翼、萧军、萧红等,就是这批小 说新人的代表。我们这里有选择地讲授几个小说新人的小说创作,由此来反映整个左 翼小说新人创作的基本面貌。 、丁玲的小说 丁玲,是20世纪30年代最有思想与才华的青年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在小说新人 的创作中也是思想之力最强劲的 1、生平简介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出生于湖南临澧一个没落 的封建世家。现代小说家。丁玲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豪门世家,四岁丧父,由母亲抚养 大。1911至1921年在常德、长沙、桃源等地完成中小学教育。1922年与挚友王剑虹同 赴上海,先后在共产党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上海大学学习。1924年春,离上海赴北 平,求学不成,在孤寂清苦的生活中结识了胡也频、沈从文,次年与胡也频结为伉 俪。1927年开始小说创作,写成《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后在文艺界引 起很大反响。1928年春返上海,继续写作并发表《暑假中》、《阿毛姑娘》等反映青 年女性的作品。1929年与胡也频、沈从文合办“红黑书店”,出版《红黑》杂志,冬 天完成的长篇小说《韦护》,与1930年完成的中篇《一九三零年春在上海》同属“革 命加恋爱”小说。1931年胡也频不幸被捕遇害,对丁玲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 响。她留沪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创作上力图摆脱“革命加恋爱”模式,用现 实主义方法创作了以十六省大水灾为背景的中篇《水》,正面描绘血火交织的阶级斗 争,受到革命文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与赞扬,另有短篇《田家冲》,未完成的长篇
联”,但其创作实际上已成为左翼文学一部分。这个流亡者作家群包括萧军、萧红、 李辉英、舒群、端木蕻良、骆宾基、罗烽、白朗、孙陵等。他们的创作开抗战文学的 先河,形成一种共同的特点:以强烈的抗日救亡意识遥祭关外失去的国土,描写东北 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和敌伪统治的仇恨与反抗,抒写他们光复国土的企盼和割舍不断的 乡愁。表现出一种粗犷、阳刚的艺术风范。 第二节左翼小说新人的创作 “左翼小说新人”是指20世纪20年代末或30年代初登上文坛的一批具有左翼倾向 的青年作家。 蒋光慈、丁玲、柔石、叶紫、沙汀、艾芜、张天翼、萧军、萧红等,就是这批小 说新人的代表。我们这里有选择地讲授几个小说新人的小说创作,由此来反映整个左 翼小说新人创作的基本面貌。 一、丁玲的小说 丁玲,是20世纪30年代最有思想与才华的青年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在小说新人 的创作中也是思想之力最强劲的。 1、生平简介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出生于湖南临澧一个没落 的封建世家。现代小说家。丁玲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豪门世家,四岁丧父,由母亲抚养 大。1911至1921年在常德、长沙、桃源等地完成中小学教育。1922年与挚友王剑虹同 赴上海,先后在共产党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上海大学学习。1924年春,离上海赴北 平,求学不成,在孤寂清苦的生活中结识了胡也频、沈从文,次年与胡也频结为伉 俪。1927年开始小说创作,写成《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后在文艺界引 起很大反响。1928年春返上海,继续写作并发表《暑假中》、《阿毛姑娘》等反映青 年女性的作品。1929年与胡也频、沈从文合办“红黑书店”,出版《红黑》杂志,冬 天完成的长篇小说《韦护》,与1930年完成的中篇《一九三零年春在上海》同属“革 命加恋爱”小说。1931年胡也频不幸被捕遇害,对丁玲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 响。她留沪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创作上力图摆脱“革命加恋爱”模式,用现 实主义方法创作了以十六省大水灾为背景的中篇《水》,正面描绘血火交织的阶级斗 争,受到革命文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与赞扬,另有短篇《田家冲》,未完成的长篇
《母亲》等。1933年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后关押南京直到1936年9月,出狱后遂奔赴陕 北 1936年11月,丁玲经西安到达陕北。同月,筹备并成立“中国文艺协会”,当选 为主任,并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以后,历任陕甘宁边区文艺界抗敌协会执 委、陕甘宁边区文艺协会副主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常务理事、《解 放日报》副刊(延安)主编、《长城》文学杂志主编等职。1942年,丁玲与陈明结 婚。丁玲在延安期间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一颗未岀膛的枪弹》、《泪眼模糊中的 信念》(后改名《新的信念》)、《我在霞村的时候》、《夜》、《在医院中》,散 文《彭德怀速写》、《记左权同志话山城堡之役》,杂文《三八节有感》等。其中有 些作品,曾一度引起过争论,并因此使她在后来受到过左的“批判”。1942年参加延 安文艺座谈会以后,丁玲进一步自觉地以文艺为人民服务,写下《田保霖》等十余篇 报告文学 1946至1948年,丁玲多次参加土地改革工作,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1948年6月 完成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这是最早出现的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长篇小说 之一、也是丁玲创作生涯的里程碑,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后被译成多 种外国文字。 建国后,丁玲先后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 (后改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及常务副主席、《文艺报》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 (后改名为文学讲习所)所长、《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务,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 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丁玲被错误定为“丁(玲)、陈(企 霞)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1957年被错划为“丁(玲)、冯(雪峰)右派反党集 团”的主要成员;1958年遭受“再批判”,被开除党籍,送往北大荒“劳动改 造 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入狱被监禁五年多。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丁玲的冤案得到平反,增补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恢复党 籍,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 主席。 丁玲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作活动时间长、影响大的女作家之一、全部作品近 300万字。丁玲的作品集除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一年》(1939)、《我在霞村的时 候》(1944)、《欧行散记》(1951)、《跨到新的时代来》(1951)、《延安集》
《母亲》等。1933年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后关押南京直到1936年9月,出狱后遂奔赴陕 北。 1936年11月,丁玲经西安到达陕北。同月,筹备并成立“中国文艺协会”,当选 为主任,并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以后,历任陕甘宁边区文艺界抗敌协会执 委、陕甘宁边区文艺协会副主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常务理事、《解 放日报》副刊(延安)主编、《长城》文学杂志主编等职。1942年,丁玲与陈明结 婚。丁玲在延安期间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泪眼模糊中的 信念》(后改名《新的信念》)、《我在霞村的时候》、《夜》、《在医院中》,散 文《彭德怀速写》、《记左权同志话山城堡之役》,杂文《三八节有感》等。其中有 些作品,曾一度引起过争论,并因此使她在后来受到过左的“批判”。1942年参加延 安文艺座谈会以后,丁玲进一步自觉地以文艺为人民服务,写下《田保霖》等十余篇 报告文学。 1946至1948年,丁玲多次参加土地改革工作,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1948年6月, 完成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这是最早出现的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长篇小说 之一、也是丁玲创作生涯的里程碑,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后被译成多 种外国文字。 建国后,丁玲先后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 (后改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及常务副主席、《文艺报》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 (后改名为文学讲习所)所长、《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务,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 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丁玲被错误定为“丁(玲)、陈(企 霞)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1957年被错划为“丁(玲)、冯(雪峰)右派反党集 团”的主要成员;1958年遭受“再批判”,被开除党籍,送往北大荒“劳动改 造”;“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入狱被监禁五年多。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丁玲的冤案得到平反,增补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恢复党 籍,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 主席。 丁玲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作活动时间长、影响大的女作家之一、全部作品近 300万字。丁玲的作品集除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一年》(1939)、《我在霞村的时 候》(1944)、《欧行散记》(1951)、《跨到新的时代来》(1951)、《延安集》
(1954)、《到群众中去落户》(1954)、《丁玲短篇小说选集》(1954)、《到前线去》 (1980)、《丁玲近作》(1980)、《丁玲散文集》(1980、《丁玲中篇小说选》 (1981)、《生活、创作、修养》(论文集)(1981)、《我的生平与创作》(1982)、 《丁玲戏剧集》(1983)、《访美散记》(1984)等。 2、《莎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还在孩提时期就通过具有新女性意识的母亲接受了妇女运动的思想,并在读 书求学期间积极投身于妇女解放的活动。这使她1927年在落寞悲郁中开始小说创作 时,一开始就显示出关注女性命运的特色,并始终以女性的视角、笔触去发掘那些艰 难地行走在解放之旅的女性内心最隐秘、最富激情的内涵。丁玲最早的三个短篇集 《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塑造了学生、教师、作家、无业者等 各种类型的女性形象,这些女主人公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倔强孤傲的她们从爱、从 病、从活、从死中深切地感受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渴望爱情、幸福、自由, 而社会什么都不给予,最终不得不陷入感伤颓废,不得不充满了对社会的鄙视和个人 孤独灵魂的顽强挣扎,深刻地打上了“五四”退潮后苦闷徘徊的时代烙印。 1928年2月发表于《小说月报》上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 力的作品。小说以日记体形式和细腻的心理刻画,逼真地创造出一个有着深刻的精神 孤独和丰富的心灵世界的年轻女性。作品以深沉的忧伤,鲜明的女性意识,对“男人 所代表的那种资本主义社会的谴责”,对传统性道德的尖锐批判,对五四以 来“爱”的主题的超越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着读者。莎菲身患肺病,独居公寓, 对封建家庭毫无眷念,是受“五四”影响只身走上社会寻求自由幸福的新女性。她孤 傲矜持,多愁善感,渴望友谊和爱情,过热烈而痛快的生活;她愤世嫉俗,蔑视旧传 统,厌恶周围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的人。但是,在室息人的现实生活中,她所得到的 只是失望和幻灭。“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 者”。在爱情上,她厌倦苍白平庸的苇弟,迷恋南洋公子凌吉士的外在丰仪,在了解 到凌吉士丑陋的灵魂后仍难脱情欲的困惑。这种内心冲突在一次接吻中达到高潮,她 突然醒悟:“我是给自己糟蹋了,凡是一个人的仇敌就是自己。”终于一脚踢开了那 不值得恋爱的卑琐的青年。 相形于冰心的矜持清浅,庐隐的敏感哀怨,凌叔华的小心谨慎,丁玲笔下莎菲所 代表的女性姿态是最现代的,具有一种长期压抑后萌发出来的的反叛倾向。这集中体
(1954)、《到群众中去落户》(1954)、《丁玲短篇小说选集》(1954)、《到前线去》 (1980)、《丁玲近作》(1980)、《丁玲散文集》(1980)、《丁玲中篇小说选》 (1981)、《生活、创作、修养》(论文集)(1981)、《我的生平与创作》(1982)、 《丁玲戏剧集》(1983)、《访美散记》(1984)等。 2、《莎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还在孩提时期就通过具有新女性意识的母亲接受了妇女运动的思想,并在读 书求学期间积极投身于妇女解放的活动。这使她1927年在落寞悲郁中开始小说创作 时,一开始就显示出关注女性命运的特色,并始终以女性的视角、笔触去发掘那些艰 难地行走在解放之旅的女性内心最隐秘、最富激情的内涵。丁玲最早的三个短篇集 《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塑造了学生、教师、作家、无业者等 各种类型的女性形象,这些女主人公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倔强孤傲的她们从爱、从 病、从活、从死中深切地感受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渴望爱情、幸福、自由, 而社会什么都不给予,最终不得不陷入感伤颓废,不得不充满了对社会的鄙视和个人 孤独灵魂的顽强挣扎,深刻地打上了“五四”退潮后苦闷徘徊的时代烙印。 1928年2月发表于《小说月报》上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 力的作品。小说以日记体形式和细腻的心理刻画,逼真地创造出一个有着深刻的精神 孤独和丰富的心灵世界的年轻女性。作品以深沉的忧伤,鲜明的女性意识,对“男人 所代表的那种资本主义社会的谴责”,对传统性道德的尖锐批判,对五四以 来“爱”的主题的超越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着读者。莎菲身患肺病,独居公寓, 对封建家庭毫无眷念,是受“五四”影响只身走上社会寻求自由幸福的新女性。她孤 傲矜持,多愁善感,渴望友谊和爱情,过热烈而痛快的生活;她愤世嫉俗,蔑视旧传 统,厌恶周围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的人。但是,在窒息人的现实生活中,她所得到的 只是失望和幻灭。“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 者”。在爱情上,她厌倦苍白平庸的苇弟,迷恋南洋公子凌吉士的外在丰仪,在了解 到凌吉士丑陋的灵魂后仍难脱情欲的困惑。这种内心冲突在一次接吻中达到高潮,她 突然醒悟:“我是给自己糟蹋了,凡是一个人的仇敌就是自己。”终于一脚踢开了那 不值得恋爱的卑琐的青年。 相形于冰心的矜持清浅,庐隐的敏感哀怨,凌叔华的小心谨慎,丁玲笔下莎菲所 代表的女性姿态是最现代的,具有一种长期压抑后萌发出来的的反叛倾向。这集中体
现为她崭新的爱情观:“如果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唉,可 怜的男子!…你以为我所希望的是家庭吗?我所喜欢的是金钱吗?我所骄傲的是地 位吗?”这里表现出的对独立人格的追求,是莎菲爱情观高人一筹的地方。莎菲对爱 的追逐淋漓尽致地体现了20世纪20年代新女性的率直与复杂、聪明与糊涂、偏执与悲 郁 从艺术角度看,《莎菲女士的日记》首先是采用了日记体。日记形式的艺术效果 有两个特点:一是作品艺术的真实感强烈,因为日记可以真实地刻画出主人公的内心 世界,而且比较全面;二是读者审美感受的亲切。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采用日 记形式表现主人公对性与爱的所思、所感的心路历程,这就比较充分地显示了日记形 式的魅力,既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也使人从这种逼真的展示中,受到强烈的感 染,也就使小说收到了很好的审美效果 其次是采用了封闭的结构与封闭的人物的统一的结构。结构,无非是情节的外在 形式,而情节的本质又不过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莎菲这个人物与世隔绝,她主要 活动在自己的小房间,处于闭锁的环境中,她性格的发展也主要就在这种“闭锁”的 环境中完成。莎菲通过奋斗、挣扎,虽然战胜了封建思想和人世的庸俗性,对人世的 各种传统道德给予了反叛,并取得了胜利,但是,她终于没有走出她那“闭锁”的个 人小天地,没有能战胜那种闭锁的环境,因此,她最后只能以悲剧告终。人物自身的 这种“封闭”性特征,与小说所采用的仅仅内敛于人物自身、以封闭的“心理活 动”为线索的“封闭结构”正好吻合。作者丁玲之所以不采用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 的展开式结构,正是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人物这种特性的结果 再次是采用了精细而大胆的描写手法。精细表现在:仔细刻画人物心理的每一次 波动;大胆表现在:不加掩饰地写出人物“自己的情欲,写出自己怎样玩弄恋爱,怎 样卖弄风情”(张天翼语)所以,有的学者说(有的教材上也是这么说),丁玲的这 篇小说的发表,像在文坛扔了一颗“炸弹”。这种“炸弹”的社会效果,就是作品描 写的“大胆”的一种艺术报偿 、叶紫的小说 叶紫,原名俞鹤林,湖南益阳人。他是一位带着亲人的鲜血和1926-1927年 的“大革命”的硝烟走进30年代文坛的优秀作家。叶紫30年代的代表作主要有短篇小
现为她崭新的爱情观:“如果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唉,可 怜的男子!……你以为我所希望的是家庭吗?我所喜欢的是金钱吗?我所骄傲的是地 位吗?”这里表现出的对独立人格的追求,是莎菲爱情观高人一筹的地方。莎菲对爱 的追逐淋漓尽致地体现了20世纪20年代新女性的率直与复杂、聪明与糊涂、偏执与悲 郁。 从艺术角度看,《莎菲女士的日记》首先是采用了日记体。日记形式的艺术效果 有两个特点:一是作品艺术的真实感强烈,因为日记可以真实地刻画出主人公的内心 世界,而且比较全面;二是读者审美感受的亲切。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采用日 记形式表现主人公对性与爱的所思、所感的心路历程,这就比较充分地显示了日记形 式的魅力,既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也使人从这种逼真的展示中,受到强烈的感 染,也就使小说收到了很好的审美效果。 其次是采用了封闭的结构与封闭的人物的统一的结构。结构,无非是情节的外在 形式,而情节的本质又不过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莎菲这个人物与世隔绝,她主要 活动在自己的小房间,处于闭锁的环境中,她性格的发展也主要就在这种“闭锁”的 环境中完成。莎菲通过奋斗、挣扎,虽然战胜了封建思想和人世的庸俗性,对人世的 各种传统道德给予了反叛,并取得了胜利,但是,她终于没有走出她那“闭锁”的个 人小天地,没有能战胜那种闭锁的环境,因此,她最后只能以悲剧告终。人物自身的 这种“封闭”性特征,与小说所采用的仅仅内敛于人物自身、以封闭的“心理活 动”为线索的“封闭结构”正好吻合。作者丁玲之所以不采用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 的展开式结构,正是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人物这种特性的结果 。 再次是采用了精细而大胆的描写手法。精细表现在:仔细刻画人物心理的每一次 波动;大胆表现在:不加掩饰地写出人物“自己的情欲,写出自己怎样玩弄恋爱,怎 样卖弄风情”(张天翼语)所以,有的学者说(有的教材上也是这么说),丁玲的这 篇小说的发表,像在文坛扔了一颗“炸弹”。这种“炸弹”的社会效果,就是作品描 写的“大胆”的一种艺术报偿。 二、叶紫的小说 叶紫,原名俞鹤林,湖南益阳人。他是一位带着亲人的鲜血和1926—1927年 的“大革命”的硝烟走进30年代文坛的优秀作家。叶紫30年代的代表作主要有短篇小
说《丰收》、《火》、《电网外》和中篇小说《星》。叶紫的小说融注了自己的血泪 和忧愤,真实地描写了大革命前后湖南乡村农民的生存状况、斗争姿态和精神面貌, 他的小说爱憎分明色调明朗,富有力度。最基本的冲突是农民与地主阶级的不可调和 的斗争。割裂了阶级之间交融性,突出了性格的单面性,减少了叙事语言的暗示性, 往往有一条光明的尾巴。叶紫小说的一般特点:(1)鲜明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意 识。首先表现在题材上。叶紫这些小说的题材,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已经成为历史了 的1926-1927年的大革命;一是30年代正兴起的土地革命。中篇小说《星》是写大革 命与土地革命的作品;《丰收》、《火》则主要表现土地革命。叶紫特别注重于将这 两次革命的描写在作品中有机地融合,既注重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又注重现实生活 的演变趋势,特别是工农斗争的新动向。在历史的回顾中,往往渗透着现实革命的精 神,而现实革命的发展,又无一不与历史联系着。并且,对历史的艺术的描写又吸收 了现实的崭新思想,而对现实发展的艺术展示,又吸收了历史的各种积极成果,从而 使其小说具有强烈而鲜明的历史感和时代感。如《火》中写农民斗争时写道:农民们 脑海里时时浮现出过去“农会”的情景。这实际上是巧妙地交代了农民在土地革命时 期思想觉悟的历史依据,从而使对现实的描写既有了时代感,又有了历史感。也有效 地减轻了艺术描写的“负荷”,俭省了很多笔墨,使作品不需要再对历史进行回溯似 的描写。《星》中也是如此。梅春姐最后的出走,她与无赖丈夫的决裂,其行动的动 力也来自她昔日参加大革命的思想基础。(2)崭新和深刻的人物形象。叶紫小说中的 人物形象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时代的战士,如《火》中的人物立秋;《向导》中的刘 翁妈;《星》中梅春姐等。这些形象是革命时代的脊梁,生活的强者。在他们身上, 凝聚了历史与时代赋予的各种优秀品质,他们虽然也有弱点,但,绝对没有历史留下 的精神创伤和精神负担。他们的性格是刚毅、坚强的,思想是成熟而崇高的,他们的 行动与言语都充分地表明,他们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已经具备了完成时代赋予他们的 伟大使命各种主观条件:他们既有面对敌人屠刀的勇气,更有坚定的信仰和完美的情 操,如刘翁妈。他们虽然也常常陷入困境,但却能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梅春姐。 他们都是我们民族在那个苦难、黑暗的年代里最需要的英雄,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画廊 中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时代主角”。另一类形象是时代的普通人物。这类人物形象 的思想起点往往较低,当他们刚刚出现在作品中时,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带着明显的缺 陷,如云普叔,在刚出现时,他身上就明显带着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所形成的精神 创伤:对什么都不相信,不赞成儿子造反,只信安份劳动能改变自己的处境。但是, 作者没有停留在揭示他们“精神创伤”上,而是用生动的笔调描写了在事实教育下
说《丰收》、《火》、《电网外》和中篇小说《星》。叶紫的小说融注了自己的血泪 和忧愤,真实地描写了大革命前后湖南乡村农民的生存状况、斗争姿态和精神面貌, 他的小说爱憎分明色调明朗,富有力度。最基本的冲突是农民与地主阶级的不可调和 的斗争。割裂了阶级之间交融性,突出了性格的单面性,减少了叙事语言的暗示性, 往往有一条光明的尾巴。叶紫小说的一般特点:(1)鲜明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意 识。首先表现在题材上。叶紫这些小说的题材,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已经成为历史了 的1926—1927年的大革命;一是30年代正兴起的土地革命。中篇小说《星》是写大革 命与土地革命的作品;《丰收》、《火》则主要表现土地革命。叶紫特别注重于将这 两次革命的描写在作品中有机地融合,既注重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又注重现实生活 的演变趋势,特别是工农斗争的新动向。在历史的回顾中,往往渗透着现实革命的精 神,而现实革命的发展,又无一不与历史联系着。并且,对历史的艺术的描写又吸收 了现实的崭新思想,而对现实发展的艺术展示,又吸收了历史的各种积极成果,从而 使其小说具有强烈而鲜明的历史感和时代感。如《火》中写农民斗争时写道:农民们 脑海里时时浮现出过去“农会”的情景。这实际上是巧妙地交代了农民在土地革命时 期思想觉悟的历史依据,从而使对现实的描写既有了时代感,又有了历史感。也有效 地减轻了艺术描写的“负荷”,俭省了很多笔墨,使作品不需要再对历史进行回溯似 的描写。《星》中也是如此。梅春姐最后的出走,她与无赖丈夫的决裂,其行动的动 力也来自她昔日参加大革命的思想基础。(2)崭新和深刻的人物形象。叶紫小说中的 人物形象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时代的战士,如《火》中的人物立秋;《向导》中的刘 翁妈;《星》中梅春姐等。这些形象是革命时代的脊梁,生活的强者。在他们身上, 凝聚了历史与时代赋予的各种优秀品质,他们虽然也有弱点,但,绝对没有历史留下 的精神创伤和精神负担。他们的性格是刚毅、坚强的,思想是成熟而崇高的,他们的 行动与言语都充分地表明,他们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已经具备了完成时代赋予他们的 伟大使命各种主观条件:他们既有面对敌人屠刀的勇气,更有坚定的信仰和完美的情 操,如刘翁妈。他们虽然也常常陷入困境,但却能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梅春姐。 他们都是我们民族在那个苦难、黑暗的年代里最需要的英雄,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画廊 中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时代主角”。另一类形象是时代的普通人物。这类人物形象 的思想起点往往较低,当他们刚刚出现在作品中时,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带着明显的缺 陷,如云普叔,在刚出现时,他身上就明显带着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所形成的精神 创伤:对什么都不相信,不赞成儿子造反,只信安份劳动能改变自己的处境。但是, 作者没有停留在揭示他们“精神创伤”上,而是用生动的笔调描写了在事实教育下
他们思想与性格的一步步的变化,一步步地与“时代主角”在思想上接近,一步步走 向革命。如云普叔最后终于与儿子立秋一起站在了对地主阶级公开斗争的前列。王伯 伯也终于从上吊的凳子上下来,背起包袱,向“太阳升起”的地方(革命之地)走 去。叶紫通过这一类人物精神世界的转变,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农民在新的时代能够觉 悟,并最终能成为革命主力的本质特征。(3)独特的艺术发现。鲁迅在为叶紫的小说 《丰收》做的《序》中说:“这里的六个短篇,都是太平世界的奇文,而现在都是极 平常的事情。”这正指出了叶紫善于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故事。这种发现主要有两 个方面:第一、“太平世界”的奇事。如《丰收》,写了“丰收成灾”的怪异现象 第二、中国农民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如《火》、《星》,表明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 理:革命能为农民理解,农民也能在革命中真正觉悟,而农民一旦觉醒参加革命,中 国人民推翻旧世界的革命,就有希望成功 艾芜的小说 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四川省新繁县人,与沙汀同年生,且同学, 同道,齐名,是1931年左右升起于左翼文坛的双子星座。1925年,艾芜受到“劳工神 圣”的口号的引诱,后受包办婚姻的逼迫,踏上了去南洋半工半读的漂泊之途。在滇 缅边界处流浪,五年间打杂为生。1928年,加入缅甸地委组织,写文章支持农民暴 动,被英国殖民地当局驱逐回国。1929年抵达上海,与沙汀重逢,并写信向鲁迅求 教,加入“左联”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南行记》 等,接着又出版了《夜景》及散文集《漂泊杂记》。从1931年冬在《文学月报》上发 表成名作《人生哲学的一课》起,到1937年抗战爆发,是艾芜的早期创作阶段。后期 有三部长篇《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短篇《石青嫂子》,中篇《一个 女子的悲剧》、《芭蕉谷》等 艾芜的早期小说代表作是《南行记》,这部小说集主要描写的是中国西南边陲及 周遍一些国家的生活、民情风俗。最能代表这部小说集在取材、人物塑造和风格方面 特点的是小说《山峡中》。(《山峡中》分析略) 艾芜的早期小说注重描写游民、流浪者、偷盗者、走私贩、滑竿夫、马头哥等人 物,擅长写那些农民出身的被生活抛出正常轨道之外的被损害者,擅长写那些看似冷 酷无情,实则豪侠仗义,以欺骗、偷盗等特殊方式反抗社会的人物。《山峡中》就描 写了这样一群“山贼”,其中,头目魏大爷的女儿“野猫子”的形象刻画得最动人
他们思想与性格的一步步的变化,一步步地与“时代主角”在思想上接近,一步步走 向革命。如云普叔最后终于与儿子立秋一起站在了对地主阶级公开斗争的前列。王伯 伯也终于从上吊的凳子上下来,背起包袱,向“太阳升起”的地方(革命之地)走 去。叶紫通过这一类人物精神世界的转变,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农民在新的时代能够觉 悟,并最终能成为革命主力的本质特征。(3)独特的艺术发现。鲁迅在为叶紫的小说 《丰收》做的《序》中说:“这里的六个短篇,都是太平世界的奇文,而现在都是极 平常的事情。”这正指出了叶紫善于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故事。这种发现主要有两 个方面:第一、“太平世界”的奇事。如《丰收》,写了“丰收成灾”的怪异现象。 第二、中国农民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如《火》、《星》,表明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 理:革命能为农民理解,农民也能在革命中真正觉悟,而农民一旦觉醒参加革命,中 国人民推翻旧世界的革命,就有希望成功。 三、艾芜的小说 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四川省新繁县人,与沙汀同年生,且同学, 同道,齐名,是1931年左右升起于左翼文坛的双子星座。1925年,艾芜受到“劳工神 圣”的口号的引诱,后受包办婚姻的逼迫,踏上了去南洋半工半读的漂泊之途。在滇 缅边界处流浪,五年间打杂为生。1928年,加入缅甸地委组织,写文章支持农民暴 动,被英国殖民地当局驱逐回国。1929年抵达上海,与沙汀重逢,并写信向鲁迅求 教,加入“左联”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南行记》 等,接着又出版了《夜景》及散文集《漂泊杂记》。从1931年冬在《文学月报》上发 表成名作《人生哲学的一课》起,到1937年抗战爆发,是艾芜的早期创作阶段。后期 有三部长篇《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短篇《石青嫂子》,中篇《一个 女子的悲剧》、《芭蕉谷》等。 艾芜的早期小说代表作是《南行记》,这部小说集主要描写的是中国西南边陲及 周遍一些国家的生活、民情风俗。最能代表这部小说集在取材、人物塑造和风格方面 特点的是小说《山峡中》。(《山峡中》分析略) 艾芜的早期小说注重描写游民、流浪者、偷盗者、走私贩、滑竿夫、马头哥等人 物,擅长写那些农民出身的被生活抛出正常轨道之外的被损害者,擅长写那些看似冷 酷无情,实则豪侠仗义,以欺骗、偷盗等特殊方式反抗社会的人物。《山峡中》就描 写了这样一群“山贼”,其中,头目魏大爷的女儿“野猫子”的形象刻画得最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