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这种“实录”精神,对后世的史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的 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 精神的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成为“诗史”, 就说明了这一点。(5分)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司马迁文论选录”) 2.答题要点: (1)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里提出了“风骨”的概念,但“风骨”一词究竞何义,历来学 者说法不一。近代学者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里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言简意赅,但似 乎仍然没有说透。(5分) (2)《风骨》篇中说:“怊张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乎骨。”“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 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可以看出,刘勰的“风”固然是文意,但不是一般的文意或内容,而当是 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而“骨”固然以文辞为本,却也不是一般的文辞,而是一种精要劲 健的语言表达。(10分) (3)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普遍性的艺术风格(不是表达作家 个性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如典雅、远奥等),是文学创作中作家须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 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应具的风貌。(8分) (4)“风骨”的说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诗人、诗论家常常标举“风骨”以反对和矫正柔靡 卑弱的文风。(2分)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刘勰《文心雕龙》选录”) 3.答题要点: (1)明代后期的思想家李贽在《童心说》一文里提出了“童心”说,主张文学要表现童心,他 说:“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是不受道理闻见即儒家正统教条熏 染之心。他认为,童心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作品的首要价值标准。只要有童 心,“无一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15分) (2)李贽生活的明代后期正是前后七子复古模拟之风盛行的时候,复古派强调复古模拟, 不能表达作家的真实思想感情,李贽提倡童心正与复古派的理论观点相对立,起到了反对复古 模拟风气的作用。(5分) (3)李贽的“童心”说成为稍后的公安派“性灵”说的直接理论源头,也间接地影响了清代袁 枚的“性灵”说。(5分)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李贽文学论著选录”) 657(3)这种“实录”精神,对后世的史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的 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 精神的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成为“诗史”, 就说明了这一点。<5分)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司马迁文论选录”) 2.答题要点: (1)刘册在《文心雕龙 ·风骨》篇里提出了“风骨”的概念,但“风骨”一词究竟何义.历来学 者说法不一 。近代学者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里认为“风即文意 ,骨即文辞”。言简意赅 ,但似 乎仍然没有说透。(5分) (2)《风骨》篇中说:“悟张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乎骨。”“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 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可以看出,刘舞的“风”固然是文意,但不是一般的文意或内容,而当是 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而“骨”固然以文辞为本,却也不是一般的文辞,而是一种精要劲 健的语言表达。(10分) (3)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普遍性的艺术 风格 (不是表达作家 个性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 ,如典雅、远奥等),是文学创作中作家须普遍追求 的审美特征 , 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应具的风貌。(8分) (4)“风骨”的说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诗人、诗论家常常标举“风骨”以反对和矫正柔靡 卑弱的文风。(2分)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刘舞《文心雕龙》选录”) 3.答题要点: (1)明代后期的思想家李赞在《童心说》一文里提出了“童心”说,主张文学要表现童心,他 说 :“童心者 ,真心也。……绝假纯真 ,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是不受道理 闻见 即儒家正统教条熏 染之心。他认为,童心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作品的首要价值标准。只要有童 心,“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15分) <2)李蛰生活的明代后期正是前后七子复古模拟之风盛行的时候,复古派强调复古模拟, 不能表达作家的真实思想感情,李蛰提倡童心正与复古派的理论观点相对立,起到了反对复古 模拟风气的作用。C5分) (3)李蛰的“童心”说成为稍后 的公安派“性灵”说 的直接理论源头 ,也间接地影响了清代袁 枚的“性灵”说。<5分)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李蛰文学论著选录”) 65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