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78 智能系统学报 第3卷 定原理”的启发,使人们认识到在集合论中,不仅需要 观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对立统一是客观世界 有确定集的概念,还需要有“不确定集”的概念例如 的普遍规律”的思想启发而提出的“成对原理”;这 “模糊集”等等.但由于对立统一是客观世界的普遍规 些在上面已提及.另一方面是从实际研究中得到的 律,不把不确定集与确定集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研 认识:面对一个具体的客观对象0,不仅存在着关于 究,很难对一个不确定集作广泛和深入的分析,反之 该对象的确定的集合A,还存在着关于该对象的不 亦然.这个道理的物理意义也显而易见:设想没有参 确定的集合B;而且不确定的集合B总是与确定的 考系,即使是个质点也难以开展客观描述和深入分 集合A联系在一起,也只有把这两个集合联系起来 析.正因其如此,集对分析不把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单 同时描述这个给定的客观对象0时,才得到关于O 个不确定集上,而是把不确定集与确定集作为一个系 的一个全面的客观描述.反过来也是如此,描述给定 统来加以处理,是因为根据系统科学理论,组成系统 对象O的一个确定集A总是与关于该对象的一个 的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 不确定集B联系在一起.换言之,当试着确定一个 1.3成对原理 集合中的元素是某种对象的全体时,必然有不能确 成对原理是指“事物或概念都是成对地存在”, 定是否应该属于这个确定集的元素在其中,例如理 例如:东西、南北、上下、宏微、刚柔、软硬、虚实、进 发师悖论中的那位理发师(全局不确定),如果你要 退、来回、大小、胜负、高低、胖瘦、好坏、美丑、善恶、 把这位理发师排除在外,那么你的研究对象又成为 阴阳等,以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化合与分解、正电 某种“部分”的东西,所得的结论又会犯“以偏概全” 与负电、太阳与地球、月亮与星星、火箭与飞船、物质 的错误(局部不确定).总之,正如人们需要用成对 与能源、信息与知识、知识与智能、人脑与电脑,以及 的感官(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个鼻孔、两只手、两 正数与负数、实数与虚数、函数与图表、图像与方程、 条腿)去感知外界环境那样,对于给定的一个客观 精确解与近似解等,还有系统与环境、历史与末来、 对象,需要同时用两个集合去描述人们所要研究的 教师与学生、领导与群众、工人与农民、商人与医生、 事物.由于大脑的认知比感知高级,概念比感觉深 官员与市民、生存与发展、投资与回报、改革与创新、 刻;所以,为了客观地反映所要研究的事物,这两个 计划与市场、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等等,无一例外地是 集合一般地说,必须一个是确定的集合,另一个是不 成对地存在,正是由于成对原理的制约,以至于在一 确定的集合.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两个都是不确定 般意义上泛指某一事物时,同时在有意无意地拿与 集,或两个都是确定集,由于这样的两个集合相辅相 该事物成对的另一事物作参考,如人们在说某数是 成地描述同一个客观对象,自然应该把它们放在同 正数时,同时在有意无意拿负数作参考;在指某一事 一个研究单位中以体现出这两个集合在本来意义上 物具有不确定性时,其实在同时拿该事物与之成对 的相互联系,把这个单位形象地称之为“集对”也就 的它事物之确定性作参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从 是自然的一件事情.当然,对此也可以有另外的形象 哲学的观点看,成对原理无非是关于“对立统一法 化称呼,例如“双集合”,这时的集对理论也可以称 则”、“事物相互联系原理”的一种新的表述,从数学 为“双集合理论”;但从基本概念要求从简这个角度 的角度看,成对原理的阐明意味着作为数学理论基、 看,集对这个概念显然比“双集合”更为简洁,也更 础的集合论扩充为以研究两个集合确定与不确定联 富有内涵.当然,从“双集合”出发,自然可以进一步 系及其可变与转化为主要内容的集对论成为必要; 引出“三集合”,“四集合”…“多集合”的概念,相 因为成对原理可以用集合论的语言等价地表示成 应地引出“三集合理论”,“四集合理论”…“多集 “不能独立存在概念上完全纯粹单一的集合[1 合理论”等;但这些概念或理论都得以集对这个概 1.4集对论 念为基础,因为在多集合的相互联系中,两个集合之 集对就是由两个集合所组成的一个基本单位。 间的相互联系仍然是一种最基本的联系.有关集对 为什么要给出这样一个基本单位?一是源于对集合 的理论简称集对论.刻划集对中两个集合确定性测 论中悖论的思考,尤其是对罗素悖论的思考;二是受 度与不确定性测度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工具是二元 物理学“测不准原理”的启发;三是哲学上关于“客 联系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