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王情等:中国耕地食物供需平衡分析 1713 口数;P为正则表示该县食物营养供给有余的人口余2239个县市耕地食物脂肪供小于需。由于数据 数;P为负值则表示该县有多少人口依赖耕地以外来源限制,全国分县平衡分析时,只统计了花生这 的食物或从外调入食物 一类油料作物的产量,因此从图上看,除了东北地 3结果分析 区有所盈余,其他地区大都为亏缺,实际上如果加 3.1全国耕地食物供给能力与人口供养能力 入油菜籽、芝麻、茶油等其他油料作物产量,供需亏 以2005年为例,全国农田生态系统主要食物生 产量折合热量6.19×10MJ,蛋白质0.457亿t,脂肪 a热量 0.186亿t。在小康生活水平下,这些营养分别可以 供给1766亿,1547亿和753亿人口生活。可以看 出,我国耕地食物对国民的热量和蛋白质供给较为 充足,脂肪的供给能力相对较低,较大程度依赖别的 食物来源,如草地、林地等生态系统食物生产以及进 口食物等。事实上,目前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比 较高,为了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均衡供给,需要进一 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强油脂作物的培育种植 32分县食物供需平衡分析 在统计到的全国2360个县级行政单位中(不包 括台湾省),1351个县(市、区)热量供大于需,主要 有以下两种分布情况(图5):①东北平原、华北平 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四川盆地 等粮食主产区,这些地区食物产量较大,人口也较 多,整体上供大于求,全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就分布 于这些区域;②人烟稀少的西北部荒漠及其周边地 区、西部耕地生产条件较差的高原山区等,这些地 区粮食生产较少,但人口稀少,对食物的需求小,因 此食物供给略大于需求。全国有1009个县(市、区) 耕地食物热量供小于需,分布情况有以下几种: c脂肪 ①东南部沿海地区及全国各地的大城市,这些地区 发展较快,人口分布密集,生活水平较高,耕地由于 城市化的侵占大大减少,食物供不应求,需要从外 调入;②中西部高原、山区等耕地条件较差的地区 这些地区食物热量的生产还未达到小康水平的需 求,这些地区有较大一部分农民或弃耕或农闲到就 近或东南沿海的大城市打工,但户口还留在农村, 因此统计时计入了总人口,实际上这部分人很大程 度上依赖打工收入,并不单从耕地获取食物。耕地 食物蛋白质供大于需的县市有896个,主要分布在 ~100 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华中地区的湖 南、江西中部、四川盆地部分地区,以及人烟稀少西 图51995年-2005年平均实际食物营养供需差距 北等地区。供小于需的有1464个,主要位于经济发 (负值代表食物亏缺,正值代表食物盈余) 展快的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耕地食物脂肪供大 Fig 5 Actual food nutrition provision-l Average during 1995 于需的县市仅有121个,绝大部分位于东北地区,其 (value negative means food nutrition deficit and positive means surplus)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