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向:另一方面,美国的政府官员,包括国务卿赖斯,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助理国务卿帮办柯庆生,“美国在 台协会”主席薄瑞光和“台北办事处长”杨苏棣等人,多次发表声明,反对台北举办“入联公投”,其中许 多次还是利用接受中文媒体采访的机会,发表上述言论,对台湾选民喊话的意味极为明显。美国对“入 联公投”的反对以及对国民党的支持,客观上有利于稳定两岸关系,增大两岸就结束敌对状态进行政治对 话的可能性。 事实上,美国对国民党的政策倾斜,在2005年已经略显端倪。2005年台湾的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 相继访问大陆后,两岸出现了有利和平的因素。对此,美国的官方态度基本上是正面的。布什总统在5月5 日通过中国国民党“驻美代表”袁健生,向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之行表达正面评价,认为这是一次历史性 访问。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在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后,对“胡宋会”提出的“两岸一中”说 法没有直接评论,但表示美国坚持既有的“一个中国”政策,并且将继续推动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 认为“实现和平与稳定的中心就是两岸对话”。就连一名亲台议员也说:“任何能够缓和海峡两岸紧张形势 的新交流都是积极的,我们希望有更多新的对话途径。”同年秋天随布什总统访问中国的美国国家安全会 议亚太事务资深主任格林(M ichaelG reen)曾在一个非正式场合表示,美国确实乐见两岸对话,可接受双方 达成的任何政治性安排。虽然美国不愿意影响两岸对话的实际内容和结果,但愿意介入启动两岸对话的程 序性环节。他认为中国大陆方面不应该只停留于与台湾的反对党接触,而应与民选领导人直接打交道,而 台湾在进入政治谈判时,也可进一步考虑,维系二十几个邦交国,对台湾的生存和发展究竞有多大意义。 美国助理国务卿帮办柯庆生2006年11月10日在纽约的一次闭门研讨会上发表午餐演讲时也表示,美国关 心的是和平谈判的过程,而非其结果。台湾问题的解决方案取决于两岸,美国对统一与否没有立场,担心的 是中方失去耐心,因急于统一而采取军事手段。 2008年台湾“立法院”选举揭晓、国民党大获全胜后,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帮办柯庆生公开将之称为“台 湾民主的一大胜利”,间接透露了美国对台湾政党的偏好。台湾政党再次轮替后,两岸关系出现了迅速发展 的局面。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相继率团访问大陆,取得了良好的会谈结果。美台关系 也迅速得到修复。虽然马英九在就职前的访美计划,因为美方的婉拒而未果,但美方派出高规格的代表团 出席马的“就职典礼”以作补偿,并让其过境旧金山和洛杉矶。对于两岸紧张局势的降低,美方持正面态 度。马英九就职后,美国国务院主管东亚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希尔将之视为台湾海峡两岸接触的机会, 呼吁两岸通过更积极的对话与密切的经贸往来,解决台海歧见。2最近,美国太平洋总部司令基廷宣称,“两 岸目前非常非常非常不可能发生冲突”:鉴于两岸关系的改善,美国决策者认为,目前没有售予台湾相关武 器系统的迫切需要。2这一表示,是否可视为美国政策调整的风向球,有待观察。但华盛顿若果真暂停对 台出售包括F-16DC型战机在内的武器,则有助于两岸关系的新一轮互动。 四、美国乐见两岸和谈的主要原因 美国对两岸举行政治谈判和对话的态度,从消极置身事外,到积极乐观其成,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 担心两岸政治分歧的加剧,可能导致一场军事冲突。届时美国将面临要么与中国大陆兵戎相见,要么袖手 旁观的两难抉择。“9.11”后美国在新保守主义思潮的驱动下,在阿富汗、伊拉克等问题上,采取单边主 义行动,企图通过先发人的战争(preem ptive w ar)和改变它国的政权性质,根除恐怖主义,但未能达到 预期目标,故在伊朗和朝核问题上,不得不退回到现实主义的积极威慑和包围战略(a realist stategy of active deterrence and containm ent)和自由国际主义的多边合作战略(a liberal intemationalist strategy of cooperative ·4。 C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4· 向;另一方面,美国的政府官员,包括国务卿赖斯,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助理国务卿帮办柯庆生,“美国在 台协会”主席薄瑞光和“台北办事处长”杨苏棣等人,多次发表声明,反对台北举办“入联公投”,其中许 多次还是利用接受中文媒体采访的机会,发表上述言论,对台湾选民喊话的意味极为明显。[16]美国对“入 联公投”的反对以及对国民党的支持,客观上有利于稳定两岸关系,增大两岸就结束敌对状态进行政治对 话的可能性。 事实上,美国对国民党的政策倾斜,在 2005 年已经略显端倪。2005 年台湾的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 相继访问大陆后,两岸出现了有利和平的因素。对此,美国的官方态度基本上是正面的。布什总统在 5 月 5 日通过中国国民党“驻美代表”袁健生,向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之行表达正面评价,认为这是一次历史性 访问。[17]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在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后,对“胡宋会”提出的“两岸一中”说 法没有直接评论,但表示美国坚持既有的“一个中国”政策,并且将继续推动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 认为“实现和平与稳定的中心就是两岸对话”。就连一名亲台议员也说:“任何能够缓和海峡两岸紧张形势 的新交流都是积极的,我们希望有更多新的对话途径。”[18]同年秋天随布什总统访问中国的美国国家安全会 议亚太事务资深主任格林(Michael Green)曾在一个非正式场合表示,美国确实乐见两岸对话,可接受双方 达成的任何政治性安排。虽然美国不愿意影响两岸对话的实际内容和结果,但愿意介入启动两岸对话的程 序性环节。他认为中国大陆方面不应该只停留于与台湾的反对党接触,而应与民选领导人直接打交道,而 台湾在进入政治谈判时,也可进一步考虑,维系二十几个邦交国,对台湾的生存和发展究竟有多大意义。[19] 美国助理国务卿帮办柯庆生 2006 年 11 月 10 日在纽约的一次闭门研讨会上发表午餐演讲时也表示,美国关 心的是和平谈判的过程, 而非其结果。台湾问题的解决方案取决于两岸, 美国对统一与否没有立场, 担心的 是中方失去耐心, 因急于统一而采取军事手段。 2008 年台湾“立法院”选举揭晓、国民党大获全胜后,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帮办柯庆生公开将之称为“台 湾民主的一大胜利”,间接透露了美国对台湾政党的偏好。台湾政党再次轮替后,两岸关系出现了迅速发展 的局面。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相继率团访问大陆,取得了良好的会谈结果。美台关系 也迅速得到修复。虽然马英九在就职前的访美计划,因为美方的婉拒而未果,但美方派出高规格的代表团 出席马的“就职典礼”以作补偿,并让其过境旧金山和洛杉矶。对于两岸紧张局势的降低,美方持正面态 度。马英九就职后,美国国务院主管东亚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希尔将之视为台湾海峡两岸接触的机会, 呼吁两岸通过更积极的对话与密切的经贸往来,解决台海歧见。[20]最近,美国太平洋总部司令基廷宣称,“两 岸目前非常非常非常不可能发生冲突”;鉴于两岸关系的改善,美国决策者认为,目前没有售予台湾相关武 器系统的迫切需要。[21]这一表示,是否可视为美国政策调整的风向球,有待观察。但华盛顿若果真暂停对 台出售包括 F-16DC 型战机在内的武器,则有助于两岸关系的新一轮互动。 四、美国乐见两岸和谈的主要原因 美国对两岸举行政治谈判和对话的态度,从消极置身事外,到积极乐观其成,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 担心两岸政治分歧的加剧,可能导致一场军事冲突。届时美国将面临要么与中国大陆兵戎相见,要么袖手 旁观的两难抉择。“9·11”后美国在新保守主义思潮的驱动下,在阿富汗、伊拉克等问题上,采取单边主 义行动,企图通过先发制人的战争(preemptive war)和改变它国的政权性质,根除恐怖主义,但未能达到 预期目标,故在伊朗和朝核问题上,不得不退回到现实主义的积极威慑和包围战略(a realist strategy of active deterrence and containment)和自由国际主义的多边合作战略(a liberal internationalist strategy of cooperative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