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改善教学环节,至少安排一次中小学课程的研制见习和一次中小学课堂教学见习; 6、逐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不断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本课程的学时分配 本教学大纲,适用的教学总课时为80课时,分为课堂教学6课时,课堂讨论6课时, 复习考试4课时,见习6课时,机动2课时 (五)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性质与结构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学校和院系据以管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的文件,是教师组织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考试命题的基本标准。 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本文分为六个部分,一是学时数分配,二是教学目标,三是教学内容 四是教学难点和重点,五是教学要求,六是考核目标。本教学大纲自2005-2006学年度上学 期开始执行 二、本文 第一章绪论 、教学时数:4课时。 二、教学目标: 本章是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的概述,主要组织学生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和 体系,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对象、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对课程与 教学论的认识,初步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动机,并使学生清楚本学科的范围和本课程的 教学内容范围以及教学的基本环节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任务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三)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四)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 (五)《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结构和教学设计 四、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三)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 五、教学要求: (一)首先教学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任务,深入地分析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联系 实际揭示课程与教学论的问题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课程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介绍学术界存在的几种不同观 点,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科学地研究问题 (三)对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整个教育发展史的 大背景下来学习和把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线索,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四)可以通过征求学生意见的方式来介绍和确定本课程的内容范围,让学生主动的参 与教学设计,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考核目标 (一)识记:课程与教学问题,常识问题、科学问题,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各阶段及其 特点、标志和代表人物2 5、改善教学环节,至少安排一次中小学课程的研制见习和一次中小学课堂教学见习; 6、逐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不断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本课程的学时分配 本教学大纲,适用的教学总课时为 80 课时,分为课堂教学 62 课时,课堂讨论 6 课时, 复习考试 4 课时,见习 6 课时,机动 2 课时。 (五)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性质与结构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学校和院系据以管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的文件,是教师组织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考试命题的基本标准。 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本文分为六个部分,一是学时数分配,二是教学目标,三是教学内容, 四是教学难点和重点,五是教学要求,六是考核目标。本教学大纲自 2005-2006•学年度上学 期开始执行。 二、本文 第一章 绪 论 一、教学时数:4 课时。 二、教学目标: 本章是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的概述,主要组织学生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和 体系,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对象、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对课程与 教学论的认识,初步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动机,并使学生清楚本学科的范围和本课程的 教学内容范围以及教学的基本环节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任务;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三)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四)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 (五)《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结构和教学设计。 四、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三)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 五、教学要求: (一)首先教学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任务,深入地分析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联系 实际揭示课程与教学论的问题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课程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介绍学术界存在的几种不同观 点,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科学地研究问题。 (三)对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整个教育发展史的 大背景下来学习和把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线索,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四)可以通过征求学生意见的方式来介绍和确定本课程的内容范围,让学生主动的参 与教学设计,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考核目标: (一)识记:课程与教学问题,常识问题、科学问题,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各阶段及其 特点、标志和代表人物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