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概述 宋代分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两个时期,两宋三百多年的时间里 还同时存在着辽(907-1125)、金(1115-1234)、西夏(1032-1227)等几个民族政 权。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907年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建,1125年为金所灭;金是 女真族建立的政权,1115年由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创建,1234年为蒙宋联军所灭;西夏是 党项羌建立的政权,1032年,元昊继位,1038年,元昊称帝,1227年灭亡。辽金文学 成就不是很高,故而,我们这里主要讲述两宋文学 第一节宋代文学的背景 、崇文抑武的国策 宋王朝重用读书人,不但宰相须用读书人,而且主兵的枢密使、理财的三司使,甚 至下至州郡长官,也几乎都用文人担任。 (1)大开科举考试之风,与唐代相比,科举考试的在两个方面有了显着的变化: 是科举制度的完善,一是录取人数的增加。在制度完善方面,宋代科举采取了弥封、誉 录等制度,并将主考官和阅卷官都集中在贡院集体阅卷,不得与外人接触。这和唐代相 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录取的人数方面,宋代比唐代的录取人数是大为增加 (2)对外政策的软弱 因为冗官,冗兵、冗费等现象,使得宋王朝官僚机构庞大,军队战斗力低下,政府 开支过大,故而有宋一代,外强中干,表面上较为强大,而实质在虚弱不堪。由于长期 与这、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并存对峙,在与少数民族的斗争中,宋王朝比之其它朝 代,显得格外软弱,历次与少数民族的斗争,无论是胜与败,无不以宋朝丧师失地、盟 约赔款而告终。 在北宋王朝,国力还稍微强盛一些,国土还稍微完整一些,因此上层统治集团的一 部分人锐意改革,想要改变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以达到富国强兵之目的。而另一部分 人则因循守旧,反对改革,因此,形成了终北宋王朝的改革派和保守派的上层矛盾斗争。 而在南宋,因偏安一隅,一部分人力思恢复,主张北伐,而一部分人则安享富贵,主张 苟且,形成终南宋王朝主战派与主和派的上层矛盾斗争。 二、文化背景 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总结的重要时期,印刷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文献的整理和 刊行蔚然成风,使得有宋一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总结时期,大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 化的发展和繁荣。他们首先来看看文化思想的繁荣 1、理学概 述 宋代分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两个时期,两宋三百多年的时间里, 还同时存在着辽(907—1125)、金(1115—1234)、西夏(1032—1227)等几个民族政 权。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907 年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建,1125年为金所灭;金是 女真族建立的政权,1115 年由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创建,1234年为蒙宋联军所灭;西夏是 党项羌建立的政权,1032 年,元昊继位,1038 年,元昊称帝,1227 年灭亡。辽金文学 成就不是很高,故而,我们这里主要讲述两宋文学。 第一节 宋代文学的背景 一、崇文抑武的国策 宋王朝重用读书人,不但宰相须用读书人,而且主兵的枢密使、理财的三司使,甚 至下至州郡长官,也几乎都用文人担任。 (1)大开科举考试之风,与唐代相比,科举考试的在两个方面有了显着的变化:一 是科举制度的完善,一是录取人数的增加。在制度完善方面,宋代科举采取了弥封、誉 录等制度,并将主考官和阅卷官都集中在贡院集体阅卷,不得与外人接触。这和唐代相 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录取的人数方面,宋代比唐代的录取人数是大为增加。 (2)对外政策的软弱 因为冗官,冗兵、冗费等现象,使得宋王朝官僚机构庞大,军队战斗力低下,政府 开支过大,故而有宋一代,外强中干,表面上较为强大,而实质在虚弱不堪。由于长期 与这、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并存对峙,在与少数民族的斗争中,宋王朝比之其它朝 代,显得格外软弱,历次与少数民族的斗争,无论是胜与败,无不以宋朝丧师失地、盟 约赔款而告终。 在北宋王朝,国力还稍微强盛一些,国土还稍微完整一些,因此上层统治集团的一 部分人锐意改革,想要改变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以达到富国强兵之目的。而另一部分 人则因循守旧,反对改革,因此,形成了终北宋王朝的改革派和保守派的上层矛盾斗争。 而在南宋,因偏安一隅,一部分人力思恢复,主张北伐,而一部分人则安享富贵,主张 苟且,形成终南宋王朝主战派与主和派的上层矛盾斗争。 二、文化背景 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总结的重要时期,印刷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文献的整理和 刊行蔚然成风,使得有宋一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总结时期,大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 化的发展和繁荣。他们首先来看看文化思想的繁荣。 1、理学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