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3期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与局限性 悲剧,只是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性质。 说到底都是根源于人的无止境的欲求,这都是人性丑恶的写 叔本华把意志分为两种:生存意志和生殖意志,生存意照。正如叔本华所指的那样:“历史向我们展示国家和民族 志是意志的主要体现也就是奋斗不懈,百折不挠的生命力、的生活但除了向我们讲述战争和暴乱以外,别无其他 自发的活动力是一切欲望的根源。然而欲望是永远不能天下太平的日子只是作为短暂的停顿、幕间的休息偶尔零 满足的,因而人生和人类世界便面临着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散地出现 叔本华如此残酷地为我们揭示人生的痛 苦。对于人的生殖意志,他认为“甚至性欲的满足也不过是苦与无意义,目的是要我们鼓起勇气,选择适当的生活态度 对自己生存的维护性欲的满足所占的时间非常短暂”。磨练处世的大智大勇,直面人生的清醒与勇敢以至对生命 1c)生殖的欲望一旦满足,人类便会重新堕入悲哀,因为无常的洞悉与彻悟,对世态人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人们 爱情是造化用以骗人的,所以婚姻是爱情的磨损和消耗而势总能从叔本华把人生看成痛苦和无聊间的钟摆中找到共鸣, 必归于幻灭。在生殖活动中依然包含着死亡的因素。可见,这固然是一种悲观主义论调,但未尝不是对人生的真实刻 无论是生存意志还是生殖意志其本质都是痛苦与幻灭,人画。人生是虚无,人生是痛苦,人生是无聊,叔本华的这种揭 生只是一场灾祸。叔本华还血淋淋地指出:“人有什么值得示,只是告诉了我们生活中本真的一面,这也许是大多数现 沾沾自喜?受孕已是罪过,出生就是惩罚;生活就是劳作死代人的生活写照:没有信仰没有远大的理想,更没有明确的 亡则为归宿!”6m“于是每一个个体,每一张人脸和这张人生目标,终日忙忙碌碌,心灵无所皈依。叔本华所揭示的 脸一辈子的经历也只是一个短短的梦了,是无尽的自然精神生悲剧状态,只是要我们看清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把人 的短梦,常驻的生命意志的短梦;只不过是一幅飘忽的画像 生痛苦的底线呈现出来,然后鼓起勇气,选定适当的生活态 被意志以游戏的笔墨画在它那无尽的画幅上,画在空间和时 间上,让画像短促地停留片刻,和时间相比只是近于零的片 (二)痛苦人生的解脱方式为现代人安身立命提供借 刻然后又抹去以便为新的画像空出地位来”。n如此鉴。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和不幸,人类为了摆脱 看来,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只是过眼云烟,任何行为都只是 痛苦而不断地寻求解脱的方法。解脱的方式有两种:意志的 催生痛苦仿徨、无聊和优伤的催化剂。生命毫无价值,幸福暂时否定—艺术;意志的绝对否定—禁欲。艺术正是人 只是转瞬即逝的梦幻。 类获得精神上的暂时解脱的最好方法。叔本华认为真正的 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艺术是超功利性的,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都超出生存意志 许多人一提起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就通常认为与和功利主义的要求。艺术的作用在于使人获得短暂的解脱, 其性格有关:愤世嫉俗、傲慢狂躁、狭隘自私、孤僻冷漠、偏执 少爱。因此,他的思想经常受到人们的排斥,特别是受意识 尤其是作为诗的顶峰的悲剧和作为艺术最高形式的音乐。 悲剧的目的就是“表现巨大的不幸”,这种不幸不是罕见的 形态的影响,人们通常将其悲观主义论调归为资本主义腐朽 思想的化身。其实,漫骂地批判一个人,比起真实地理解这 现象,而是人类生存最无法抗拒的本质。而音乐使我们抛开 个人,确实要容易得多,但重要的,恰恰在于理解。真实的 了主观的意志,从充满不幸、痛苦、悲伤的日常生活中,获得 解才有助于我们超越意识形态的局限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美的愉悦、恬静的快感。艺术就是为了使人忘却自我、舍弃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决不是失望颓废无聊的悲观主义,它是欲望求得生命中暂时的安慰 种哲学的悲观主义,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智慧的悲观主义。 痛苦人生要获得彻底的解放,必须要通过彻底否定生命 我们站在现时代的立场重新考察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思意志的禁欲来实现。叔本华把实际的禁欲行为分为三种:自 想,对于现代社会、现代人生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愿放弃性欲、甘于痛苦和寂灭。禁欲和否定生命意志的第 (一)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具有反省人类自身 步就是彻底的不近女色。这就阻断了新意志现象的繁殖之 揭示人性自身局限,关注人生的自我拯救的功能。叔本华的路,预示着意志将随着这身体的生命一同终止。其次就是甘 悲观主义是他基于自己时代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自私和贪藝愿受苦,即人要从欲求和冲动中摆脱出来,不断地自我忏悔 本性经过从个别到一般,而引起对人类普遍命运的思素,他和无止境地忍受痛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清心寡欲和无所企 这些思索是针对人类的一般处境而言的,这并不是什么空洞求的境界。获得与清心寡欲相伴随而不可动摇的安宁,是寂 的感伤,而是实实在在的困惑。虽然他的思想最初被认为是 中的极乐。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只顾置身于生活的 分庸俗和陈腐的,但近几十年来的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中 享乐之中,只有圣人才真正能够并且愿意接受禁欲主义,他 浮现出的各种各样人生困感向世人证明,叔本华的思想并不们总是极少数。这使我们想起了亚里士多德那句著名的话: 过时,更不是一无是处。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到处充满竞争智者不追求快乐,只寻求烦恼痛苦的解脱。作为现代人,我 及至乌烟瘴气,人的欲求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以满足 们既做不了圣人也做不了智者,只是浩瀚宇宙中微小而平凡 满足,也仅仅是一种没有痛苦的状态,满足之后则是更多的的一员,不可能也无必要像叔本华所要求的那样,达到完全 烦恼和空虚。许多人一生烦恼痛苦不堪,或是欲望难以满的绝对的禁欲那只是清教徒的准则。只是作为人,要有做 足,处于贫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或是为名为利,争人的态度和精神不可做欲望的奴隶不要以各种转瞬即逝 强好胜,喜欢与人角逐、争斗,最终难免为欲望所累;或是物的虚假快乐来粉饰人生、自我欺骗以求得一点可怜的安慰 质富足而精神极端贫乏,处于空虚和无聊之中。总之,生活 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对他们来说本质上就是匮乏、欲求和满足之后的无所事事 )人生虚无主义,晦暗宿命论倾向。叔本华极端地 由个人扩展到人类群体,历史上所频繁出现的战争和暴乱,认为“整个宇宙就是一个求生的意志”。这样下来世界就是第 3期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与局限性 43 悲剧,只是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性质。 叔本华把意志分为两种 :生存意 志和生殖 意志 ,生 存意 志是意志的主要体现 ,也就是奋斗不懈 ,百折不挠 的生命力 、 自发 的活动力 ,是一切欲望 的根 源。然 而 ,欲 望是永远 不能 满 足的,因而人生和人类世界便面临着无穷无尽的烦恼 和痛 苦。对于人的生殖意志 ,他认 为“甚 至性欲的满足也 不过是 对自己生存的维护,性 欲的满足所 占的时间非常短暂”。 “ 生殖的欲望一旦 满足 ,人 类便会 重新堕入 悲哀 ,因为 爱情是造化用 以骗人的 ,所 以婚姻是爱情 的磨损和消耗而势 必归于幻灭。在生殖活动中依然包含着死亡的因素。可见 , 无论是生存意志还是生 殖意志 ,其本 质都是痛苦 与幻灭 ,人 生只是一场灾祸 。叔本 华还 血淋 淋地 指 出:“人有什 么值得 沾沾 自喜?受孕 已是罪过 ,出生就是惩罚 ;生活就是 劳作 ,死 亡则为归宿!”[6】( “于是每一个个体,每一张人脸和这张 脸一辈子的经历也 只是一个短短 的梦 了,是无尽的 自然精神 的短梦,常驻的生命意志的短梦 ;只不过是一幅飘 忽的画像 , 被意志 以游戏 的笔 墨画在它那无尽 的画幅上 ,画在空间和时 间上,让画像短促地停留片刻 ,和时间相 比只是近于零 的片 刻,然后又抹去以便为新的画像空出地位来”。口】( 如此 看来,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只是过眼云烟,任何行为都只是 催生痛苦、彷徨、无聊和忧伤的催化剂。生命毫无价值,幸福 只是转瞬即逝 的梦幻 。 二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思想 的现实意义 许多人一提起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 ,就通常认为与 其性格有关:愤世嫉俗、傲慢狂躁、狭隘自私、孤僻冷漠、偏执 少爱。因此,他的思想经常受到人们的排斥,特别是受意识 形态的影响,人们通常将其悲观主义论调归为资本主义腐朽 思想的化身。其实,漫骂地批判一个人 ,比起真实地理解这 个人 ,确实要容易得多,但重要的 ,恰恰在于理解 。真实的了 解才有助于我 们超越 意识形 态 的局限和 主观偏 见 的束缚 。 叔本华的悲观 主义 ,决不是失望颓废无 聊的悲观 主义 ,它是 一 种哲学的悲观主义 ,或者可 以说是一 种智慧 的悲观主 义。 我们站在现时代的立场,重新考察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思 想 ,对于现代社会、现代人生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 (一 )叔本华的悲 观主义人 生哲 学具有反 省人类 自身 、 揭示人性 自身局限 ,关注人生的 自我拯救的功能。叔本华 的 悲观主义是他基于 自己时代所表 现出来的人 的 自私和贪婪 本性 、经过从个别 到一般 ,而 引起对人类普遍命运的思索 ,他 这些思索是针对人类的一般处境而言的,这并不是什么空洞 的感伤,而是实实在在的困惑。虽然他的思想最初被认为是 十分庸俗和陈腐的,但近几十年来的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中 浮现出的各种各样人生 困惑 向世人证 明,叔本华 的思想并不 过时 ,更不是一无是处 。现代社会 物欲横流 ,到处充 满竞争 及至乌烟瘴气 ,人 的欲求也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难 以满 足 ,而 满足 ,也仅仅是一种没有痛苦 的状态 ,满 足之后则是 更多 的 烦恼和空虚。许多人一生烦恼痛苦不堪,或是欲望难以满 足,处于贫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或是为名为利,争 强好胜,喜欢与人角逐、争斗,最终难免为欲望所累;或是物 质富足而精神极端贫乏,处于空虚和无聊之 中。总之.生活 对他们来说 ,本质上就是匮乏 、欲求和满足之后 的无所 事事。 由个人扩展到人类群体 ,历史上所频 繁出现 的战 争和暴 乱 , 说到底都是根源于人 的无止境的欲求 ,这都是人性丑恶 的写 照。正如叔本华所指的那样 :“历史 向我们展 示国家和 民族 的生活 ,但除了向我们讲述战争和暴乱以外,别无其他,因为 天下太平 的 日子只是作为短暂 的停 顿、幕 间的休息 偶尔 、零 散地 出现”。 “ ”叔本华 如此残酷 地为我们揭示人生 的痛 苦与无 意义 ,目的是要我们鼓起勇气 ,选择适 当的生活态度 , 磨练处世的大智大勇,直面人生的清醒与勇敢,以至对生命 无 常的洞悉与彻悟 ,对世态人 情如人饮 水 、冷 暖 自知 。人们 总能从叔本华把人生看成痛苦和无聊间的钟摆 中找到共鸣 , 这固然是一种 悲观主 义论调 ,但未 尝不是 对人 生 的真实刻 画。人生是虚无 ,人生是痛苦 ,人生是无聊 ,叔本华 的这种揭 示 ,只是告诉 了我们生活 中本 真的一面 ,这也许是 大多数现 代人的生活写照:没有信仰,没有远大的理想,更没有明确的 人生 目标 ,终 日忙忙碌碌 ,心灵无所 皈依 。叔本 华所揭示 的 人 生悲剧状态 ,只是要我们看 清宇宙人 生的本来面 目,把人 生痛苦的底线呈现出来 ,然后 鼓起勇气 ,选定适 当 的生活态 度 。 (二)痛苦人生的解脱方式为现代人安身立命提供借 鉴。叔本华认为 ,人生的本质 是痛 苦和不幸 ,人类 为了摆脱 痛苦而不断地寻求解脱的方法。解脱的方式有两种:意志的 暂时否定——艺术 ;意志的绝对否定——禁欲。艺术正是人 类 获得精神上的暂时解脱 的最好方 法。叔本华认 为真正 的 艺术是超功利性的 ,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都超出生存 意志 和功利 主义 的要求。艺术的作用在于使人获得短暂的解脱 , 尤其是作为诗的顶峰的悲剧和作为艺术最高形式的音乐。 悲剧 的 目的就是 “表现 巨大 的不幸”,这 种不 幸不是 罕见 的 现象,而是人类生存最无法抗拒的本质。而音乐使我们抛开 了主观 的意志 ,从充满不幸 、痛苦、悲伤 的 日常生活 中。获得 美的愉悦、恬静的快感。艺术就是为了使人忘却自我、舍弃 欲望,求得生命中暂时的安慰。 痛苦人生要获得彻底的解放 ,必须要 通过彻底否定生命 意志 的禁欲来实现 。叔本华 把实 际的禁欲行为分为三种 :自 愿放弃性欲 、甘于痛苦和寂灭 。禁欲和否定生命意志的第一 步就是彻底的不近女 色。这 就阻断 了新 意志现象 的繁殖之 路,预示着意志将随着这身体的生命一同终止。其次就是甘 愿受苦 ,即人要从欲求 和冲动 中摆脱 出来 ,不 断地 自我 忏悔 和无止境地忍受痛苦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清心寡欲和无所企 求的境界。获得与清心寡欲相伴随而不可动摇的安宁,是寂 灭中的极乐。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只顾置身于生活的 享乐之中,只有圣人才真正能够并且愿意接受禁欲主义,他 们总是极少数 。这使我们想起 了亚里士多德那句著名 的话 : 智者不追求快乐 ,只寻求烦 恼痛苦 的解脱 。作 为现代人 ,我 们既做不了圣人也做不了智者,只是浩瀚宇宙中微小而平凡 的一员 ,不可能也无必要像叔 本华所要 求的那样 ,达到 完全 的绝对的禁欲 ,那只是清 教徒 的准 则。只是作 为人 ,要有 做 人的态度和精神,不可做欲望的奴隶,不要以各种转瞬即逝 的虚假快乐来粉饰人生 、自我欺骗 ,以求得一点可怜的安慰 。 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一)人 生虚无主 义 ,晦暗宿 命论 倾 向。叔 本华 极端地 认 为“整个宇宙就是一个求生 的意志”。这样 下来世界就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