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我们,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在一个饱和的市场上有较多的企业互相竞争,争夺市场份额,则 大家在成本、技术、品种、销售手段上都会拼命竞争。这时,企业的外部环境通常是多变的。 相反,如果在一个广阔的市场上,只有比较少的企业,则大家很容易互相勾结,瓜分市场, 达成协议,“井水不犯河水”。这时,企业的外部环境一般是比较稳定的。 认识了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地方信息”对企业成败具有或不具有特别重要性之后,对美 国企业兴衰的原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60年代以前,我们可以认为 美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条件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继铁路的发展为美国企业开拓了广阔的国 内市场之后,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作为世界的军火商,战后为世界的重建提供大量的生产资 料和生活资料,以及战后航天、航空、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都为美国企业提供了巨 大的和相对可靠的市场需求。同时,汽车制造、钢铁、州际商业航空、电话等主要制造、交 通运输、通讯和服务行业在70年代以前的外部环境,都具有由垄断或寡头带来的稳定性。 在这样的环境下,美国现代化大企业中实行的“计划经济”是行之有效的,企业决策过程中 忽视“地方信息”的弱点也是不明显的 自60年代以来,很多市场都像表23中所显示的汽车和钢铁市场那样,迅速趋向饱和。 同时,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来自欧洲和日本企业的竞争也不断加剧,一家或几家美 国企业在国内和世界市场上独占的局面不复存在。这时,美国模式内在的弱点就显得很突出 了。巨大的美国企业,决策的集权程度很高,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因此在竞争中屡屡败北 我们再来看日本企业的经验。日本企业的优势,是能够较好地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使之自觉根据生产中和市场上出现的新情况,调节自己的活动内容。企业因而能够更好地运 用地方信息,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反应。但日本企业取得这个优势的代价,是忽视市场在劳 动力资源分配中作用,因而不能从一个更大的角度做到人尽其才。一方面,优秀人才不能迅 速被提拔到重要的岗位,充分发挥其潜力。另一方面,过剩的劳动力不能在不同企业和部门 之间有效地重新分配。企业无论是由于某个行业失去其比较优势还是经济衰退造成人员过 剩,都只能在一个缓慢的过程中,通过职工退休等“自动减员”的方法,来逐步缩减就业规 模。同样,日本企业在产品发生大的结构性变化,需要不同的结构的劳动力资源时,需要重 新培训自己的职工以适应需要,来得也比较缓慢。这些原因,造成了日本企业在资源分配上 作结构调整的能力差的弱点 表2-3美国汽车和钢铁市场本世纪初的迅速膨胀和60年代以来的饱和 年份 美国产量 世界产量 汽车工业 1890 4000(台) 1910 18700 1918 1200000 1946 3100000 3900000 1956 6920000 1165500 1966 10400000 1976 l1500000 38620000 l1334000 45205000 钢铁工业 1870 18(百万吨) 10.8 1890 14.6 1920 49.2 1950 96.8 200.0 99.3 360.3 1970 1980 111.8 792.214 我们,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在一个饱和的市场上有较多的企业互相竞争,争夺市场份额,则 大家在成本、技术、品种、销售手段上都会拼命竞争。这时,企业的外部环境通常是多变的。 相反,如果在一个广阔的市场上,只有比较少的企业,则大家很容易互相勾结,瓜分市场, 达成协议,“井水不犯河水”。这时,企业的外部环境一般是比较稳定的。 认识了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地方信息”对企业成败具有或不具有特别重要性之后,对美 国企业兴衰的原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 60 年代以前,我们可以认为 美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条件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继铁路的发展为美国企业开拓了广阔的国 内市场之后,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作为世界的军火商,战后为世界的重建提供大量的生产资 料和生活资料,以及战后航天、航空、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都为美国企业提供了巨 大的和相对可靠的市场需求。同时,汽车制造、钢铁、州际商业航空、电话等主要制造、交 通运输、通讯和服务行业在 70 年代以前的外部环境,都具有由垄断或寡头带来的稳定性。 在这样的环境下,美国现代化大企业中实行的“计划经济”是行之有效的,企业决策过程中 忽视“地方信息”的弱点也是不明显的。 自 60 年代以来,很多市场都像表 2-3 中所显示的汽车和钢铁市场那样,迅速趋向饱和。 同时,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来自欧洲和日本企业的竞争也不断加剧,一家或几家美 国企业在国内和世界市场上独占的局面不复存在。这时,美国模式内在的弱点就显得很突出 了。巨大的美国企业,决策的集权程度很高,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因此在竞争中屡屡败北。 我们再来看日本企业的经验。日本企业的优势,是能够较好地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使之自觉根据生产中和市场上出现的新情况,调节自己的活动内容。企业因而能够更好地运 用地方信息,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反应。但日本企业取得这个优势的代价,是忽视市场在劳 动力资源分配中作用,因而不能从一个更大的角度做到人尽其才。一方面,优秀人才不能迅 速被提拔到重要的岗位,充分发挥其潜力。另一方面,过剩的劳动力不能在不同企业和部门 之间有效地重新分配。企业无论是由于某个行业失去其比较优势还是经济衰退造成人员过 剩,都只能在一个缓慢的过程中,通过职工退休等“自动减员”的方法,来逐步缩减就业规 模。同样,日本企业在产品发生大的结构性变化,需要不同的结构的劳动力资源时,需要重 新培训自己的职工以适应需要,来得也比较缓慢。这些原因,造成了日本企业在资源分配上 作结构调整的能力差的弱点。 表 2-3 美国汽车和钢铁市场本世纪初的迅速膨胀和 60 年代以来的饱和 年份 美国产量 世界产量 汽车工业 1890 4000(台) 1910 18700 1918 1200000 1946 3100000 3900000 1956 6920000 11655000 1966 10400000 25000000 1976 11500000 38620000 1986 11334000 45205000 钢铁工业 1870 1.8 (百万吨) 10.8 1890 14.6 41.1 1920 49.2 82.3 1950 96.8 200.0 1960 99.3 360.3 1970 131.5 637.8 1980 111.8 792.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