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33横渠先生作《订顽》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 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 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 皆吾兄弟之颠连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旦不忧,纯乎孝者 也。违日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 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黍,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 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 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 将厚吾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张载《西铭》 2·34又作《砭愚》曰:戏言出于思也,戏动作于谋也。发乎声,见乎 四支,谓非己心,不明也。欲人无己疑,不能也。过言非心也,过动非诚也。 失于声,缪迷其四体,谓己当然,自诬也;欲他人从己,诬人也。或者以出 于心者,归咎为己戏;失于思者,自诬为己诚。不知戒其出汝者,归咎其不 出汝者。长傲且遂非,不知孰为甚焉。 张载《东铭》 2·35将修己,必先厚重以自持。厚重知学,德乃进而不固矣。忠信进 德,惟尚友而急贤。欲胜己者亲,无如改过之不吝。 张载《正蒙·乾称》 2·36横渠先生谓范巽之曰:吾辈不及古人,病源何在?巽之请问,先 生曰:此非难悟。设此语,盖欲学者存意之不忘,庶游心浸熟,有一日脱然, 如大寐得醒耳。 张载《横渠文集》 2·37未知立心,恶思多之致疑;既知立心,恶讲治之不精。讲治之思, 莫非术内,虽勤而何厌?所以急于可欲者,求立吾心于不疑之地,然后若决 江河以利吾往。逊此志,务时敏,厥修乃来。故虽仲尼之才之美,然且敏以 求之。今持不逮之资,而欲徐徐以听其自适,非所闻也。 张载《横渠文集》 2·38明善为本,固执之乃立,扩充之则大,易视之则小,在人能弘而 -张载《横渠文集》 2·39今且只将尊德性而道学问为心,日自求于学问者有所背否?于德 性有所懈否?此义亦是博文约礼,下学上达。以此警策一年,安得不长?每 日须求多少为益:知所亡,改得少不善,此德性上之益;读书求义理,编书 须理会有所归著,勿徒写过;又多识解前言往行。此学问上益也。勿使有俄 顷闲度,逐日似此,三处庶几有进。 —张载《橫渠文集》 2·40载所以使学者先学礼者,只为学礼,则便除去了世俗一副当习熟 缠绕。譬之延蔓之物,解缠绕便上去。苟能除去了一副当世习,便自然脱洒 也。又学礼,则可以守得定。 张载《横渠文集》 2·41人多以老成则不肯下问,故终身不知。又为人以道义先觉处之, 不可复谓有所不知,故亦不肯下问。从不肯问,遂生百端欺妄人,我宁终身2·33 横渠先生作《订顽》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 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 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 皆吾兄弟之颠连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旦不忧,纯乎孝者 也。违日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 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黍,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 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 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 将厚吾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张载《西铭》 2·34 又作《砭愚》曰:戏言出于思也,戏动作于谋也。发乎声,见乎 四支,谓非己心,不明也。欲人无己疑,不能也。过言非心也,过动非诚也。 失于声,缪迷其四体,谓己当然,自诬也;欲他人从己,诬人也。或者以出 于心者,归咎为己戏;失于思者,自诬为己诚。不知戒其出汝者,归咎其不 出汝者。长傲且遂非,不知孰为甚焉。 ——张载《东铭》 2·35 将修己,必先厚重以自持。厚重知学,德乃进而不固矣。忠信进 德,惟尚友而急贤。欲胜己者亲,无如改过之不吝。 ——张载《正蒙·乾称》 2·36 横渠先生谓范巽之曰:吾辈不及古人,病源何在?巽之请问,先 生曰:此非难悟。设此语,盖欲学者存意之不忘,庶游心浸熟,有一日脱然, 如大寐得醒耳。 ——张载《横渠文集》 2·37 未知立心,恶思多之致疑;既知立心,恶讲治之不精。讲治之思, 莫非术内,虽勤而何厌?所以急于可欲者,求立吾心于不疑之地,然后若决 江河以利吾往。逊此志,务时敏,厥修乃来。故虽仲尼之才之美,然且敏以 求之。今持不逮之资,而欲徐徐以听其自适,非所闻也。 ——张载《横渠文集》 2·38 明善为本,固执之乃立,扩充之则大,易视之则小,在人能弘而 己。 ——张载《横渠文集》 2·39 今且只将尊德性而道学问为心,日自求于学问者有所背否?于德 性有所懈否?此义亦是博文约礼,下学上达。以此警策一年,安得不长?每 日须求多少为益:知所亡,改得少不善,此德性上之益;读书求义理,编书 须理会有所归著,勿徒写过;又多识解前言往行。此学问上益也。勿使有俄 顷闲度,逐日似此,三处庶几有进。 ——张载《横渠文集》 2·40 载所以使学者先学礼者,只为学礼,则便除去了世俗一副当习熟 缠绕。譬之延蔓之物,解缠绕便上去。苟能除去了一副当世习,便自然脱洒 也。又学礼,则可以守得定。 ——张载《横渠文集》 2·41 人多以老成则不肯下问,故终身不知。又为人以道义先觉处之, 不可复谓有所不知,故亦不肯下问。从不肯问,遂生百端欺妄人,我宁终身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