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80后”的教育经历与机会不平等 “干部子女占北大学生比例近四成”的说法,在普通民众看来,意味着优势地位 家庭的子弟以超高比例涌入名牌大学而挤占了其他阶层—尤其是农民子弟的就学 机会,从而导致“寒门难出贵子”。虽然此文作者一再解释他们所谓的“干部”包括 了党政机构、事业单位和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管理人员,并通过多家媒体澄清遭遇的 误解,却未能消除人们的这种印象——优势地位家庭的子女获得越来越多的精英大 学入学机会。2012年4月16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梁晨观点的同时,在同一版面 以《寒门子弟为何离一流高校越来越远》为题发表了其他学者(罗立祝和刘云彬等 人)的研究结论:“农村生源离一流大学越来越远是不争的事实。”① 这场争论实际涉及对中国教育不平等发展趋势的总体判断:是否的确发生了 场无声的革命,推进教育机会分配越来越开放平等?以往的研究证实,改革开放前 的30年(1950—1970年代)家庭背景对教育机会的影响不断减弱、工农子弟的受 教育机会明显增加。②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这场无声的革命是 否还在持续?城乡教育不平等是弱化了还是强化了?此外,这场争论还关注:进入 精英大学——教育等级体系的象牙塔顶端的机会不平等是否要比进入普通大学或其 他较低层次教育机构的机会不平等更严重?权力因素是否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争论中观点对立双方所依据的数据大多来自大学录取的学生的背景资料,这类 数据虽能反映不同社会人群的高等教育机会分布情况,却无法反映宏观社会结构的 变化及其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要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准确 判断,必须考虑宏观结构因素,尤其是职业或阶层结构和教育机会供应量的变化。 最近几十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及体制变革导致城 乡人口结构、职业结构和阶层结构变动很大,与此同时,各个层次的教育机会增加 很多。1950年代,中国农村人口比例超过80%,农民占就业人口的比例接近85%, 白领从业者只占2%(管理人员比例仅为0.5%),而现今农村人口比例为49%,农 民占就业人口比例下降到约40%,白领从业者比例上升,接近30%。③不考虑剧烈 的结构变迁而单纯比较大学生家庭背景比例变化,不足以准确判断教育不平等的上 升或下降。同样,教育规模扩张及教育机会增加也需考虑这一因素—1950年代 100个适龄人口中只有1—2人可以上大学,而现今100个适龄人口中有26人可以 上大学。分析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化趋势不能不考虑教育机会供应量的变化。 ①叶铁轿、田国垒:《寒门子弟为何离一流高校越来越远》,《中国青年报》2012年4月16 日 ②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 (1940—2001)》,《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③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李春 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趋势的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5年。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干部子女占北大学生比例近四成”的说法,在普通民众看来,意味着优势地位 家庭的子弟以超高比例涌入名牌大学而挤占了其他阶层———尤其是农民子弟的就学 机会,从而导致 “寒门难出贵子”。虽然此文作者一再解释他们所谓的 “干部”包括 了党政机构、事业单位和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管理人员,并通过多家媒体澄清遭遇的 误解,却未能消除人们的这种印象———优势地位家庭的子女获得越来越多的精英大 学入学机会。2012年4月16日 《中国青年报》刊登梁晨观点的同时,在同一版面 以 《寒门子弟为何离一流高校越来越远》为题发表了其他学者 (罗立祝和刘云彬等 人)的研究结论:“农村生源离一流大学越来越远是不争的事实。”① 这场争论实际涉及对中国教育不平等发展趋势的总体判断:是否的确发生了一 场无声的革命,推进教育机会分配越来越开放平等?以往的研究证实,改革开放前 的30年 (1950—1970年代)家庭背景对教育机会的影响不断减弱、工农子弟的受 教育机会明显增加。②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这场无声的革命是 否还在持续?城乡教育不平等是弱化了还是强化了?此外,这场争论还关注:进入 精英大学———教育等级体系的象牙塔顶端的机会不平等是否要比进入普通大学或其 他较低层次教育机构的机会不平等更严重?权力因素是否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争论中观点对立双方所依据的数据大多来自大学录取的学生的背景资料,这类 数据虽能反映不同社会人群的高等教育机会分布情况,却无法反映宏观社会结构的 变化及其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要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准确 判断,必须考虑宏观结构因素,尤其是职业或阶层结构和教育机会供应量的变化。 最近几十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及体制变革导致城 乡人口结构、职业结构和阶层结构变动很大,与此同时,各个层次的教育机会增加 很多。1950年代,中国农村人口比例超过80%,农民占就业人口的比例接近85%, 白领从业者只占2% (管理人员比例仅为0.5%),而现今农村人口比例为49%,农 民占就业人口比例下降到约40%,白领从业者比例上升,接近30%。③ 不考虑剧烈 的结构变迁而单纯比较大学生家庭背景比例变化,不足以准确判断教育不平等的上 升或下降。同样,教育规模扩张及教育机会增加也需考虑这一因素———1950年 代 100个适龄人口中只有1—2人可以上大学,而现今100个适龄人口中有26人可以 上大学。分析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化趋势不能不考虑教育机会供应量的变化。 · 76 · “80后”的教育经历与机会不平等 ① ② ③ 叶铁轿、田国垒:《寒门子弟为何离一流高校越来越远》,《中国青年报》2012年4月16 日,第7版。 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 (1940—2001)》,《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参见陆学艺主编: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李春 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趋势的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5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