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0、了解毒性的概念、毒物的毒性。 11、掌握毒物的联合作用机理、毒作用的过程及生物转化机制。 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4学时) 1、了解重金属元素。 2、掌握重金属中汞、砷的来源、分布、迁移及环境污染效应。 3、了解有机卤化物、多环芳烃、表面活性剂的来源、迁移转化及环境污染效应。 第七章 有机废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2学时) 1、了解固体废物及分类。 2、 了解固体污染物的产生;分类;时空特点。 3、了解有害废物的概念、判定; 4、了解有害成分、进入途径、迁移途径和危害性。 5、了解放射性的概念及判定。 6、了解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分类、主要类型及地下迁移速率。 7、了解辐射损坏类型和影响因素。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 2、重要的大气污染化学问题及其形成机制。 3、 重要污染物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 4、水中重要污染物存在形态及分布。 5、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 6、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作用机制, 教学难点: 1、污染物遵循基本规律和发生的迁移过程。 2、污染物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 3、有机卤代物、多环芳烃、表面活性剂等有机污染物在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六、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板书讲授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七、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适当布置有关环境化学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查阅。 八、测试内容和方法 10、了解毒性的概念、毒物的毒性。 11、掌握毒物的联合作用机理、毒作用的过程及生物转化机制。 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4学时) 1、了解重金属元素。 2、掌握重金属中汞、砷的来源、分布、迁移及环境污染效应。 3、了解有机卤化物、多环芳烃、表面活性剂的来源、迁移转化及环境污染效应。 第七章 有机废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 (2学时) 1、了解固体废物及分类。 2、了解固体污染物的产生;分类;时空特点。 3、了解有害废物的概念、判定; 4、了解有害成分、进入途径、迁移途径和危害性。 5、了解放射性的概念及判定。 6、了解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分类、主要类型及地下迁移速率。 7、了解辐射损坏类型和影响因素。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 2、重要的大气污染化学问题及其形成机制。 3、重要污染物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 4、水中重要污染物存在形态及分布。 5、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 6、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作用机制。 教学难点: 1、污染物遵循基本规律和发生的迁移过程。 2、污染物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 3、有机卤代物、多环芳烃、表面活性剂等有机污染物在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六、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板书讲授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七、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适当布置有关环境化学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查阅。 八、测试内容和方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