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抗癌与提高免疫能力:迄今已有的研究和报告,可将其这种作用列出如下几点 ①激活胃肠免疫系统,提高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②同化食物与内源性和肠道菌群所 产生的致癌物;③减少β-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醛酸酶、硝基还原酶、偶氮基还原酶的活 性,这些被认为与致癌有关:④分解胆汁酸 (3)调节血脂:该菌能减低高脂人群的血清胆固醇水平,而对正常人群则无降脂作用。 其解释机制为,对内源性代谢的调节与利用和使短链脂肪酸加速代谢。 (4)乳杆菌促进乳糖代谢:乳杆菌可分解乳糖,加速其代谢。因而对不习惯食用鲜奶 与奶粉的人,可以饮用乳杆菌发酵的酸奶,这对我国克服膳食结构中缺奶(相当多的人是由 于对奶不适应)有主要应用价值。当然对为数不多的真正乳糖不耐症的人也是有益的。 2.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十分明显,以至成为近年保健食品开发的一个热点。 (1)抑制肠道致病菌:1994年G. R Gibson曾以双歧杆菌属5种菌种对8种病原菌作平 板扩散法抗菌敏感性试验(平行3次),结果所有双岐杆菌菌种均显示出较显著的抑菌作用 (2)抗腹泻与防便秘:双歧杆菌的重要生理作用之一是通过阻止外袭菌或病原菌的定 植以维持良好的肠道菌群状态,从而呈现出既纠正腹泻又防止便秘的双向调节功能。Hott 等证明,双歧杆菌制剂对儿童菌群失调性腹泻具有显著的疗效,国内外许多保健食品的开发 应用,都显示它对肠道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便秘是中老年人群的一大顽症,大量的文献报 告,无论是口服活菌制剂,还是服用双歧杆菌,都能降低肠道pH,改善肠道菌群构成,而 迅速地解除便秘。 (3)免疫调节与抗肿瘤:双歧杆菌的免疫调节主要表现为增加肠道IgA的水平。另 方面,双歧杆菌的全细胞或细胞壁成分能作为免疫调节剂,强化或促进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免 疫性攻击作用。双歧杆菌还有对轮状病毒的拮抗性,与其他肠道菌的协同性屏障作用以及对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激活作用 (4)调节血脂:双歧杆菌的调节血脂作用己有不少文献报告。以雄性 Wistar大鼠添加 10%~15%双歧杆菌因子(低聚糖)、历时3~4个月的试验表明,在不改变体重前提下,呈现 出显著地降血脂作用。 (5)合成维生素和分解腐败物:除青春双歧杆菌外,其他各种杆菌均能合成大部分B 族维生素,其中长双歧杆菌合成B2和B6的作用尤为显著。双歧杆菌分泌的许多生理性酶是 分解腐败产物和致癌物的基础,如酪蛋白磷酸酶、溶菌酶、乳酸脱氢酶、果糖6-磷酸酮酶 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结合胆汁酸水解酶等。 三、肠道菌群失调 如前所述肠道菌群栖息在人体肠道的共同环境中,保持一种微观生态平衡。如果由于机 体内外各种原因,导致这种平衡的破坏,某种或某些菌种过多或过少,外来的致病菌或过路 菌的定植或增殖,或者某些肠道菌向肠道外其他部位转移,即称为肠道菌群失调( enterIc dysbacteriosis)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较多,如婴幼儿喂养不当、营养不良、中老年年老 体弱:肠道与其他系统急慢性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放疗或化疗等,均 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3 (2)抗癌与提高免疫能力:迄今已有的研究和报告,可将其这种作用列出如下几点: ①激活胃肠免疫系统,提高自然杀伤(N K)细胞活性;②同化食物与内源性和肠道菌群所 产生的致癌物;③减少β-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醛酸酶、硝基还原酶、偶氮基还原酶的活 性,这些被认为与致癌有关;④分解胆汁酸。 (3)调节血脂:该菌能减低高脂人群的血清胆固醇水平,而对正常人群则无降脂作用。 其解释机制为,对内源性代谢的调节与利用和使短链脂肪酸加速代谢。 (4)乳杆菌促进乳糖代谢:乳杆菌可分解乳糖,加速其代谢。因而对不习惯食用鲜奶 与奶粉的人,可以饮用乳杆菌发酵的酸奶,这对我国克服膳食结构中缺奶(相当多的人是由 于对奶不适应)有主要应用价值。当然对为数不多的真正乳糖不耐症的人也是有益的。 2.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十分明显,以至成为近年保健食品开发的一个热点。 (1)抑制肠道致病菌:1994 年 G. R. Gibson 曾以双歧杆菌属 5 种菌种对 8 种病原菌作平 板扩散法抗菌敏感性试验(平行 3 次),结果所有双岐杆菌菌种均显示出较显著的抑菌作用。 (2)抗腹泻与防便秘:双歧杆菌的重要生理作用之一是通过阻止外袭菌或病原菌的定 植以维持良好的肠道菌群状态,从而呈现出既纠正腹泻又防止便秘的双向调节功能。Hotta 等证明,双歧杆菌制剂对儿童菌群失调性腹泻具有显著的疗效,国内外许多保健食品的开发 应用,都显示它对肠道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便秘是中老年人群的一大顽症,大量的文献报 告,无论是口服活菌制剂,还是服用双歧杆菌,都能降低肠道 pH,改善肠道菌群构成,而 迅速地解除便秘。 (3)免疫调节与抗肿瘤:双歧杆菌的免疫调节主要表现为增加肠道 IgA 的水平。另一 方面,双歧杆菌的全细胞或细胞壁成分能作为免疫调节剂,强化或促进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免 疫性攻击作用。双歧杆菌还有对轮状病毒的拮抗性,与其他肠道菌的协同性屏障作用以及对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激活作用。 (4)调节血脂:双歧杆菌的调节血脂作用已有不少文献报告。以雄性 Wistar 大鼠添加 10%~15%双歧杆菌因子(低聚糖)、历时 3~4 个月的试验表明,在不改变体重前提下,呈现 出显著地降血脂作用。 (5)合成维生素和分解腐败物:除青春双歧杆菌外,其他各种杆菌均能合成大部分 B 族维生素,其中长双歧杆菌合成 B2 和 B6 的作用尤为显著。双歧杆菌分泌的许多生理性酶是 分解腐败产物和致癌物的基础,如酪蛋白磷酸酶、溶菌酶、乳酸脱氢酶、果糖-6-磷酸酮酶、 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结合胆汁酸水解酶等。 三、肠道菌群失调 如前所述肠道菌群栖息在人体肠道的共同环境中,保持一种微观生态平衡。如果由于机 体内外各种原因,导致这种平衡的破坏,某种或某些菌种过多或过少,外来的致病菌或过路 菌的定植或增殖,或者某些肠道菌向肠道外其他部位转移,即称为肠道菌群失调(enteric dysbacteriosis)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较多,如婴幼儿喂养不当、营养不良、中老年年老 体弱;肠道与其他系统急慢性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放疗或化疗等,均 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