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续页 基本 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第五节心脏 1.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及比邻关系 2.心脏视、触、叩、听检查的重要性 5分钟 讲授) 3.心脏检查的注意事项 视诊 25分钟 医生站在被检査者右侧或足端,两眼与被检查胸部同高 讲授) (一)心前区隆起 正常人心前区与右侧相应部位基本对称。①儿童时期患心脏病(先 心病等)伴心脏增大,特别是在右心室增大时向外隆起;②大量心包积液 时心前区外观饱满 (二)心尖搏动 1.解释何谓心尖搏动 正常人心尖搏动的中心点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0cm 处,搏动范围的直径为20~25cm。 观察心尖搏动时应注意其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频率, 投影片 2.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 (生理条件下,心 (1)生理条件下的改变:受体位、体型、呼吸的影响 尖搏动位置的改 (2)病理条件下的改变: )心脏疾病:左室增大一一向左下移位 右室增大一一向左移位 右位心—一镜面相 2)胸部疾病:一侧胸腔积液或积气时一一向健侧移位 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时一一向患侧移位 胸部或脊柱畸形一一相应移位 3.心脏搏动的强度及范围的改变 投影片 (1)生理条件下的改变:受胸壁厚度、肋间隙宽度、运动、情绪的影响。(生理条件下心 (2)病理条件下的改变: 尖搏动强度及范 1)心尖搏动增强:左室肥大时搏动增强,范围直径>2cm 甲亢、发热、贫血时心尖搏动增强,范围可大于正常 2)心尖搏动减弱:心肌病变——减弱、弥散 左侧大量胸腔积液、积气、肺气肿一一减弱或消失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分 配 第五节 心脏 1.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及比邻关系 2.心脏视、触、叩、听检查的重要性 3.心脏检查的注意事项 一、视诊 医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或足端,两眼与被检查胸部同高。 (一)心前区隆起 正常人心前区与右侧相应部位基本对称。①儿童时期患心脏病(先 心病等)伴心脏增大,特别是在右心室增大时向外隆起;②大量心包积液 时心前区外观饱满。 (二)心尖搏动 1.解释何谓心尖搏动 正常人心尖搏动的中心点位于左侧第 5 肋间锁骨中线内侧 0.5~1.0cm 处,搏动范围的直径为 2.0~2.5cm。 观察心尖搏动时应注意其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频率。 2.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 (1)生理条件下的改变:受体位、体型、呼吸的影响。 (2)病理条件下的改变: 1)心脏疾病:左室增大——向左下移位 右室增大——向左移位 右位心——镜面相 2)胸部疾病:一侧胸腔积液或积气时——向健侧移位 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时——向患侧移位 胸部或脊柱畸形——相应移位 3.心脏搏动的强度及范围的改变 (1)生理条件下的改变:受胸壁厚度、肋间隙宽度、运动、情绪的影响。 (2)病理条件下的改变: 1)心尖搏动增强:左室肥大时搏动增强,范围直径﹥2cm; 甲亢、发热、贫血时心尖搏动增强,范围可大于正常 2)心尖搏动减弱:心肌病变——减弱、弥散 左侧大量胸腔积液、积气、肺气肿——减弱或消失 5 分钟 (讲授) 25 分钟 (讲授) 投影片 (生理条件下,心 尖搏动位置的改 变) 投影片 (生理条件下心 尖搏动强度及范 围) 第 2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