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7.(1)每当有了疑难之处,常常去询问徐坚(到徐坚那里去询问),徐坚必定 能征引旧说,解释详明,王方庆很喜欢他(对此非常赞许,对他的学问非常称许)。 5分;译出大意给2分;“疑滞”(“疑难之处”“疑问”“疑惑不通”等)、 “征”(“征引”“引用”“引证”“援引”“用……证明、证验”等)、“善” (“喜欢”“赞许”“赞赏”“认为是好的”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徐坚认为蛮夷桀骜不驯(生性粗陋、顽固不化),不能让他们使用与华夏 相同的制度;如果使军队劳累长途跋涉,损失的东西弥补不了获取的东西(得不 偿失)。5分;译出大意给2分;“以”(“认为”“以为”)、“同”(“与 相同、一样”“等同”等)、“劳”(“使……疲劳、劳累”等)三处,每译对 处给1分。 译文 徐坚,是西台舍人齐聃的儿子。年轻时好学,博览经史,品性宽厚自尊。圣历年 间,皇上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荐徐坚 为判官,专意委托他起草表奏。王方庆爱好《三礼》之学,每当有了疑难之处 常常去询问徐坚,徐坚必定能征引旧说,解释详明,王方庆很喜欢他。又赏识他 的文章典雅充实,曾称赞说:“徐坚是撰写诏令的最佳人选。”杨再思也说:“他 是做凤阁舍人的材料,有这样的才识,是逃避不了的。”徐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 等人一同修撰《三教珠英》,众人依照徐坚等人的体例,很快撰修成书,徐坚升 任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年,徐坚两次升任给事中。当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发武三思的不轨行为, 反而被武三思诬陷,中宗立即命令杀掉韦月将。当时正值盛夏,徐坚上表说:“韦 月将诬告善良,有意违背诏命,依据他的情状,的确应当严厉诛杀。但如今是酷 夏季节,天道让万物生长,在这时公开杀戮,违背了时令。谨依照《月令》:‘夏 行秋令,则会使低湿的地方发生水涝,庄稼不能成熟。’陛下承受天命,中兴圣 业,将弘扬伏羲、轩辕的风范,而光大史册的美名,怎可以违背时令而进行杀戮, 以至于伤害和气?君主的举动必须记载,将怎样训导后人?希望详细依照国家法 典,允许等到秋分处决,以使陛下审慎用刑罚的规范,光照千载;又使陛下哀怜 的仁惠,遍及四海。”中宗采纳了徐坚的表奏,便下令对韦月将处以杖刑,流放 岭表。 当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求派兵进击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投降归附以后,又请 求筑城,加重征收他们的赋税。徐坚认为蛮夷生性粗陋,不能让他们使用与华夏 相同的制度;如果使军队劳累长途跋涉,损失的东西弥补不了获取的东西(得不 偿失)。因此独自建议认为这样做不利。睿宗不听从,令李知古调发剑南军队前 往筑城,准备分置州县。李知古因此想要诛杀蛮夷中的豪强,抄没他们的子女作 为奴婢。蛮众恐惧,便杀了李知古,相继反叛,服劳役的人奔逃溃散,姚、寯道 路由此多年不通。 徐坚的妻子是侍中岑羲的妹妹,徐坚因与岑羲是近亲,坚决辞去机要职务,便改 任太子詹事,他对人说:“我不敢求取高官,是为了躲避灾难。”等到岑羲被诛 杀以后,徐坚竟没有被过深连累。徐坚通晓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以及国史 等,一共七次进入书府,受到时论赞美。十七年去世,终年七十余岁,追赠他为 太子少保,谥号叫文 8.这两首诗,都抓住“清明日暮”的景色优美宜人、明丽清新这一特征进行歌 咏。(2分)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3分) 9.吴诗:侧面描写。(1分)借游人的纵情、黄莺的恣意,叙节日情景,状清7.(1)每当有了疑难之处,常常去询问徐坚(到徐坚那里去询问),徐坚必定 能征引旧说,解释详明,王方庆很喜欢他(对此非常赞许,对他的学问非常称许)。 5 分;译出大意给 2 分;“疑滞”(“疑难之处”“疑问”“疑惑不通”等)、 “征”(“征引”“引用”“引证”“援引”“用……证明、证验”等)、“善” (“喜欢”“赞许”“赞赏”“认为是好的”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徐坚认为蛮夷桀骜不驯(生性粗陋、顽固不化),不能让他们使用与华夏 相同的制度;如果使军队劳累长途跋涉,损失的东西弥补不了获取的东西(得不 偿失)。5 分;译出大意给 2 分;“以”(“认为”“以为”)、“同”(“与…… 相同、一样”“等同”等)、“劳”(“使……疲劳、劳累”等)三处,每译对 一处给 1 分。 译文 徐坚,是西台舍人齐聃的儿子。年轻时好学,博览经史,品性宽厚自尊。圣历年 间,皇上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荐徐坚 为判官,专意委托他起草表奏。王方庆爱好《三礼》之学,每当有了疑难之处, 常常去询问徐坚,徐坚必定能征引旧说,解释详明,王方庆很喜欢他。又赏识他 的文章典雅充实,曾称赞说:“徐坚是撰写诏令的最佳人选。”杨再思也说:“他 是做凤阁舍人的材料,有这样的才识,是逃避不了的。”徐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 等人一同修撰《三教珠英》,众人依照徐坚等人的体例,很快撰修成书,徐坚升 任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年,徐坚两次升任给事中。当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发武三思的不轨行为, 反而被武三思诬陷,中宗立即命令杀掉韦月将。当时正值盛夏,徐坚上表说:“韦 月将诬告善良,有意违背诏命,依据他的情状,的确应当严厉诛杀。但如今是酷 夏季节,天道让万物生长,在这时公开杀戮,违背了时令。谨依照《月令》:‘夏 行秋令,则会使低湿的地方发生水涝,庄稼不能成熟。’陛下承受天命,中兴圣 业,将弘扬伏羲、轩辕的风范,而光大史册的美名,怎可以违背时令而进行杀戮, 以至于伤害和气?君主的举动必须记载,将怎样训导后人?希望详细依照国家法 典,允许等到秋分处决,以使陛下审慎用刑罚的规范,光照千载;又使陛下哀怜 的仁惠,遍及四海。”中宗采纳了徐坚的表奏,便下令对韦月将处以杖刑,流放 岭表。 当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求派兵进击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投降归附以后,又请 求筑城,加重征收他们的赋税。徐坚认为蛮夷生性粗陋,不能让他们使用与华夏 相同的制度;如果使军队劳累长途跋涉,损失的东西弥补不了获取的东西(得不 偿失)。因此独自建议认为这样做不利。睿宗不听从,令李知古调发剑南军队前 往筑城,准备分置州县。李知古因此想要诛杀蛮夷中的豪强,抄没他们的子女作 为奴婢。蛮众恐惧,便杀了李知古,相继反叛,服劳役的人奔逃溃散,姚、嶲道 路由此多年不通。 徐坚的妻子是侍中岑羲的妹妹,徐坚因与岑羲是近亲,坚决辞去机要职务,便改 任太子詹事,他对人说:“我不敢求取高官,是为了躲避灾难。”等到岑羲被诛 杀以后,徐坚竟没有被过深连累。徐坚通晓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以及国史 等,一共七次进入书府,受到时论赞美。十七年去世,终年七十余岁,追赠他为 太子少保,谥号叫文。 8.这两首诗,都抓住“清明日暮”的景色优美宜人、明丽清新这一特征进行歌 咏。(2 分)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3 分) 9.吴诗:侧面描写。(1 分)借游人的纵情、黄莺的恣意,叙节日情景,状清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