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特殊的需要。 第二,老龄化对家庭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第三,老龄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由于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将导致社会文化发生相应变化,即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会影响 到社会文化结构的变化。 第四,老龄化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在不断增加,老年人口逐渐由个体形 成群体,因而老年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不断由家庭零散的小矛盾形成为老年人口群体的社会矛 盾。 2.答:现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1.78亿,占 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接近1.2 亿,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趋势:未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将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1一2020年,是快 速老龄化阶段。第二阶段,2021一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 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第三阶段,2051一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 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 五、 答:我国是一个有着尊老、敬老优良传统的国家,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既要结合国 情又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整合各种养老资源,完善现代养老保障体系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首要问题是“老有所养”,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建立完善的现代养 老保障体系。养老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老年人口的基本经济或物质保障:二是为老年人提 供日常生活照料的人力资源:三是法律制度保障和道德文化环境等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顺利 运行的社会条件。这也是建立与完善现代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低,人力资源又相对比较丰富,就目前而言,在不断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情况下,老年 人口的基本经济或物质保障还是首要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不是很高,老年照护问题还不如老年人经济问题突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仍会在未来相 当长的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老年照护基本还是依赖个人和家庭。但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 加深,未来将面临多方面的养老问题,尤其是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特殊的需要。 第二,老龄化对家庭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第三,老龄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由于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将导致社会文化发生相应变化,即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会影响 到社会文化结构的变化。 第四,老龄化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在不断增加,老年人口逐渐由个体形 成群体,因而老年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不断由家庭零散的小矛盾形成为老年人口群体的社会矛 盾。 2.答:现状: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达 1.78 亿,占 总人口的 13.26%,比 2000 年人口普查上升 2.93 个百分点,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接近 1.2 亿,占总人口的 8.87%,比 2000 年人口普查上升 1.91 个百分点。 趋势:未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将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1—2020 年,是快 速老龄化阶段。第二阶段,2021—2050 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 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第三阶段,2051—2100 年,是稳定的重度老 龄化阶段。2051 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 4.37 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 2 倍。 五、 答:我国是一个有着尊老、敬老优良传统的国家,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既要结合国 情又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整合各种养老资源,完善现代养老保障体系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首要问题是“老有所养”,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建立完善的现代养 老保障体系。养老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老年人口的基本经济或物质保障;二是为老年人提 供日常生活照料的人力资源;三是法律制度保障和道德文化环境等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顺利 运行的社会条件。这也是建立与完善现代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低,人力资源又相对比较丰富,就目前而言,在不断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情况下,老年 人口的基本经济或物质保障还是首要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不是很高,老年照护问题还不如老年人经济问题突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仍会在未来相 当长的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老年照护基本还是依赖个人和家庭。但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 加深,未来将面临多方面的养老问题,尤其是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